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約數和倍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約數和倍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約數和倍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約數和倍數的意義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十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一小節授課內容。

 目標分析:

進一步探索理解整除的意義,知道約數、倍數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

 難點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第八冊整除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這一單元中最基本的概念,也是下一步學習質數、合數、互質數,以及求最小公倍數、最大公約數的前提。因此,約數、倍數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是本小節的難點。要讓學生明確以下情況:1、被除數、除數(0除外)、商必須都是整數,而商後沒有餘數,同時明確“除盡”和“整除”的區別,還要説明如A能被B整除,反過來可以説B能整除A的道理;2、約數和倍數必須以整除為前提,約數和倍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獨立存在,同時,因為0是任何非0自然數的倍數,任何非0自然數都是0的約數,在以後學習分解質因數等內容時,一般限於非0自然數,所以本節內容應把0排除在外;3、要把倍數與倍區分清楚;4、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找出一個數的約數和倍數。

解決策略:

由於知識內容比較抽象,為了使學生掌握好這部分知識,應儘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用實際例子引出概念。

複習整除概念的意義和教學例1時,一可以通過一些除法算式的對比形式,用定義對整除加以概括,並用字母表示相除的兩個數,突出除數不為0,這樣就使學生對整除的意義的理解在已有的基礎上得到加深。二可以通過約數和倍數必須以整除為前提的認識過程,很快説出兩個倍數關係誰能被誰整除,誰能整除誰,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約數,避免學生常出現的誰是倍數,誰是約數的錯誤認識,並強調倍數與約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關係。

在教學例2時,利用畫彩條和集合圖的方法表示一個數的約數。為了解決學生內容遺漏,可以用一對一的找法,如12÷12=1,就可以找到12÷1=12。通過以上找法,讓學生歸納出:一個數的約數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大的約數是本身,最小的約數是1。

在例3時,同樣可以參照例2畫彩條和集合圖的方法表示一個數的倍數。但必須強調找一個數的倍數,應從最小的倍數開始找,引導學生探索自然數是無限的,因此2的倍數也是無限的,所以可以用省略號表示,在用集合圖表示倍數時,要注意在圈裏寫上省略號。在概括出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的本身時,要讓學生弄清為什麼一個數的倍數沒有最大的,因為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因此沒有最大的倍數。

 課堂活動

這節課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建構,讓學生在生活中理解約數、倍數的概念。具體表現如:

—是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繫,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推動新知識的學習。整除是建立約數、倍數概念的重要基礎,針對知識的這一內在聯繫和學生已經學習了整除概念這一實際。新課前進行的複習準備,既能喚起學生對整除的回憶,激活學生的認知結構,又能為新課的學習作好充分的認知準備此外,在新課的學習和練習中,讓學生感受到很多數的約數和倍數都不止一個,為公約數、公倍數等學習作鋪墊。

二是充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進行自主建構.本節課在對約數、倍數的理解和關係把握的教學中,教師注重角色的轉換,置學生於教學的主體地位,通過不同表述方式表達兩個數的關係等,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搭建平台,學生在教師的引導、組織下,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全面、深入理解約數、倍數的含義,清楚把握它們的關係。

 三是課堂活動性強,練習形式豐富,內容全面。本節課在課堂活動的安排上,體現全面性、趣味性、深刻性。通過這樣的練習,不但有利於學生全面鞏固所學知識,更有利於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zx9ll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