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這兒真好》教學反思參考

《這兒真好》教學反思參考

《這兒真好》教學反思參考

《這兒真好》教學反思參考

《這兒真好》是一篇童話故事,描寫了居住荒島的小熊感到孤單,尋找朋友,在雲朵的啟示下營造樹林,終於迎來許多朋友的故事,由這個故事生形象地告訴了我們要創造美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在備課文之前,我先把教參中對本課的重點難點理理清。本課的第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有了感悟小熊種樹的辛苦,感受島上發生的變化,感受小島的美,才有感悟這兒真好,才有小動物們願意和小熊交朋友。難點是:引導學生讀中深思,感悟種樹與找朋友之間的關係。在此基礎上,開始設計本課的教案。由詞語入手,我分別抓住了“孤零零”“連忙”“許多”“種呀種”“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等,引導學生體會小熊的心情,感悟小島的美,讓小動物們都覺得這兒真好,緊扣課題。

但是,課堂上仍存在一些問題,談談我的感受:

《這兒真好》這篇課文,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理解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難點,故我在教學中,確定以朗讀體悟情境表演作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表演讓學生體會“只有通過勞動,就能創造美好環境,就能找到朋友。”

童話性、故事性的課文,常常會涉及到故事主人公的心情變化。這一點備課時,我經常都會忽略。“放小鳥”中,我的心情由高興變為擔心,由擔心轉變為着急,又由着急變為高興,在故事的發展中,緊扣故事的環節,感受人物的心情變化非常重要,從朗讀中再來體會,就會更加深刻地理解。本課課文也是這樣的,雖然故事主人公內心變化只由孤零零變為了高興極了,但學生的體會很淺,為什麼而高興,因為小島變成了綠洲,因為小熊種樹,辛勤地勞動使這兒變得很美,小島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動物們都願意來到島上和小熊交朋友了。從而理解課文的難點:種樹和找朋友之間的關係。

人物內心的體會朗讀中有些欠缺。“孤零零”一詞,孩子們笑眯眯到朗讀,沒有感悟到孤孤單單地樣子,從表情、從肢體語言,從朗讀都能體會到人物的心情與狀態。我班“何”在讀這個詞時緊皺眉頭,雙眼眯成一條線,他的動作表情應該值得稱讚,我沒有及時得表揚“你緊皺眉頭,表情很傷心,讓老師好象真的`看到了這隻沒有朋友的小熊很傷心呢!”確實,學生在課堂上會有一些老師意想不到的行為,我們應該鼓勵表揚,讓學生在激勵中深刻體會人物內心的感受。

教材的設計是我們年輕教師難以把握的內容,需要多鑽研,多深入。從課文的教學重點出發,教學難點着手來理解課文。老師提出的問題精簡,圍繞中心,在學生回答中要引導和啟發,把孩子的思維引入到老師的思路上來。我想,這一方面我們還做的很不夠,需要不斷努力!

標籤: 教學 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wo7pv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