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多彩的民間》教案(通用5篇)

《多彩的民間》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多彩的民間》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多彩的民間》教案(通用5篇)

《多彩的民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初步瞭解民間美術的不同形式,能簡單評述民間美術作品在造型、色彩、圖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欣賞不同形式的民間美術,感受民間美術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點。

2、教學難點:感受不同地域民間美術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播放中國民間美術簡介視頻,導入本課。

二、講授新課:

1、找吉祥圖案請學生在自己帶來的民間美術作品中找吉祥圖案。

2、分析作品,講解剪紙的`特點

3、分組討論,對比觀察生活中的獅子、老虎形象和民間美術作品中老虎、獅子造型,看看哪些相同,哪裏又有所不同。分析為什麼即使表現同一題材還存在差異。

(比較後發現:民間美術作品中的獅子、老虎造型有的大方、憨厚,有的樸實、雋秀,還有的玲瓏、精巧。由於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所以其造型也發生了改變。)

教師總結:雖然取材相同,但是造型各異,與人們生活習慣和文化差異有很大關係。

《多彩的民間》教案 篇2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於民間的美術作品接觸較少,甚至未曾接觸。通過本課可讓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豐富多彩,高手民間勞動人民的生活的願望和情趣。

二、教材分析:

本課屬於欣賞·評述領域的課程,能容比較多,中國民間美術內容種類繁多、寓意深邃、文化內涵深厚,是一個自成體系的美術種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本課包涵了民間的剪紙,年畫,面具,銅雕,油畫,玩具,泥塑,皮影,服飾,木雕等作品欣賞。種類繁多但卻有共同點,可抓住民間美術的共同點給學生進行欣賞。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的概念,種類及其造型特點。掌握欣賞民間美術作品的基本知識。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中國民間美術作品的初步的欣賞能力。

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對我國豐富多彩的民間美術的喜愛之情,從而使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振奮民族精神。

四、教學重點:

(1)使學生理解民間美術的'基本作品類型,民間美術造型方面的特徵以及審美特徵。

(2)進行繼承民間藝術傳統,發揚民族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的引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五、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喜愛民間美術的關鍵是要使學生理解民間美術的基本特點,民間美術在造型方面的特徵以及審美特徵。

六、教學課時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走進民間(激趣導入)

1.播放視頻,走進民間觀察他們在幹什麼?你在生活中見過這些東西嗎?

2.為什麼各地人民都喜歡這些民間美術作品?

二、認識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庫淑蘭

拜訪民間達人庫淑蘭——瞭解庫淑蘭的簡介 2.欣賞剪紙作品

(1)在構圖上你發現這作品有什麼特點嗎?

(2)這些作品在色彩上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3)作品中都有哪些圖案呢? 3.剪紙作品小結

三、認識年畫

1.年畫簡介

2.欣賞作品

(1)結合從欣賞剪紙作品的方法來欣賞年畫作品,你發現了什麼共同點?

(2)通過文字的諧音找一找對應的年畫作品。

3.小結

四、拓展

1.除了民間常見的剪紙和年畫外,還有許多民間美術作品。大家在課本上找一找,還有哪些?

2.説一説你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3.同學們在我們廣西也有許多明見的美術作品,例如我們的銅鼓以及壯錦,希望大家利用課餘的時間上網收集一些關於廣西的民間美術作品。瞭解我們廣西的美。

《多彩的民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民間藝術常運用豐富的寓意、誇張的手法來抒發人們心中美好的祝願。

2、學會初步欣賞民間美術的能力。

3、理解民間藝術的文化內涵,增強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瞭解民間美術的概念、種類及主要的表現形式、象徵寓意。

難點:理解民間美術與民俗活動、民俗文化的關係,認識到民間美術所具有的價值。

課前準備:

民間工藝品、圖片資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回顧:今年的春節已經離我們遠去了,但是大家還記得過年時,過年除了貼窗花之外,還會給家裏做哪些裝飾?(貼對聯,貼年畫,風箏等)如果天氣好的話,我還可以和家人結伴一起踏青放風箏去。引出課題:多彩的民間美術。

(二)、講授新課

1、民間美術主要來源於勞動人民之手,以其視覺上的優勢,運用最自發、最鄉俗的藝術語言,完美地體現了民間意識形態中最美好的理想和願望,包含着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和審美心理的積澱。

2、民間藝術的分類

大家都知道哪幾種民間藝術的分類呢?(剛才我們提到的年畫呀,剪紙,風箏都歸屬於民間藝術的形式)

(1)年畫

年畫又稱喜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大都用於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

(2)剪紙

又稱刻紙,窗花或剪畫。,這是一種傳統的裝飾藝術,剪紙是陝西民間最廣泛、最普及的民間藝術活動。剪紙,又叫刻紙,窗花或剪畫。

(引導:剪紙大家都見過,而且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大家一定都上過剪紙手工課,但是大家對剪紙的瞭解又有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聊一聊。)

(3)刺繡

刺繡是針線在織物上繡制的各種裝飾圖案的總稱。刺繡是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至少有二三千年歷史。中國刺繡主要有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四大門類。

(4)泥塑

泥塑是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在民間俗稱“彩塑”、“泥玩”。造型獨特,比例誇張。 總結:民間美術的特點——1。造型誇張、2。色彩豔麗,3。並富有象徵寓意。

(三)、提出問題,進行探討:

1、課中的民間美術作品有哪些種類?

2、作品上畫了哪些紋樣?表達了什麼吉祥寓意?

3、在造型上用了哪些創作手法?

課後延伸:

1、教師課堂總結。

2、提出要求:回家上網調查瞭解家鄉的民間美術,並收集實物與老師同學共同欣賞。

《多彩的民間》教案 篇4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民間採風活動,瞭解農村民間文化,拓寬文化視野,提高人文素養。

2.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活動,培養學生的聽説能力和探究意識,同時提高合作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

3.在語文學習活動中,運用美術、音樂、勞技、計算機等多學科知識收集整理民間文化,批判繼承民間文化,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二、參加人員

五年級6班全體學生。全班共分四組,組長別自定

三、實施過程

(一)前期準備:

1、課堂上老師向學生介紹一些民風民俗民間文化,啟發學生對民風民俗以及民間文化藝術產生興趣。

2、分組合作:可以分為民間故事收集整理小組、諺語警句格言歸納小組、民間剪紙藝術欣賞小組、風土鄉情攝製小組等,並要求各小組根據採風的內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準備相應的設備,對可能遇到的困難作好充分的準備。

3、各小組分頭利用課餘時間走村串巷到民間採風,並做好相關記錄。

4、民間故事收集小組將收集整理出來的優秀民間故事製作成手抄報,諺語警句格言歸納小組將採集的諺語警句歸類編輯製作成電子演示文稿,民間剪紙藝術欣賞小組製作成果展示版,風土鄉情小組拍攝製作“李萬鄉村風情”錄相片。

(二)成果展示:

主持人導入:近期,我們走村串巷,流連於鄉村的田野風光,穿行於古老而優秀的民間文化之中,開展了“民間採風”綜合性語文學習活動。今天,各個小隊來進行成果展示和活動彙報。

1、妙手加工,獨放異彩

由民間故事收集小組介紹收集整理“李萬鄉村民間故事”的情況。

小主編(學生a): 介紹小隊組建過程、收集整理及製作手抄報的整個過程。

小編輯(學生b):給大家講二至三個自己收集整理的優秀的民間故事。

小美編(學生c): 介紹手抄報整體設計及藝術加工。

小主編(學生d):介紹收集民間故事的經驗和感受。每篇習作都各有特色,各有魅力,由此可以看出同學們不同的審美觀和創造性。古老的傳説,經過我們的妙手加工,煥發了時代的色彩。

2、諺語警句,寓理其中

由“諺語警句”小組彙報收集“諺語警句格言”製作電子演示文稿情況。

學生:我們實地考察,我們網上搜索。

組長介紹收集資料的方法、組員簡要彙報各自收集的內容以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諺語警句或採集中最感動的一件事;全組制定電子演示文稿,展示製作成員。

3、剪刀生花,美化生活

民間剪紙藝術欣賞組出示成果展示版,並當場演示簡單的剪紙工藝。

剪紙在民間的流行,往往伴隨着生辰、婚嫁、喜慶節日和日常生活。屋裏院內都要進行裝飾,窗户上貼得花蓬蓬、門畫楹聯紅彤彤,色鮮花豔,迎風飄拂的五彩門箋更增加了節日的氣氛。

4、鄉村風情,樂而忘返

鄉村風情小組介紹“李萬鄉村風情”錄相片的製作情況。

小製片人(學生A): 介紹小隊組建過程及外景拍攝活動情況。

小攝影師(學生B): 播放中解説自拍的.李萬風光景點錄相“李萬鄉村風情”。

小導遊(學生C): 出示展板 ; 介紹展板上的景點照片及特點。

焦作山水美不勝收,雲台山水天下獨絕。焦作近幾年的山水旅遊讓這座古老又年輕的城市變得更靚更麗,也讓焦作人的生活更美更甜。不必説奇妙無比的神農山,美侖美奐的青天河;不必説奇絕險峻的青龍峽谷,也不必説走向世界的雲台山水……來到泉州,領略一番這裏的鄉村風情,也會讓你流戀忘返。

在創建山水旅遊城市中,藉助她特有地理和區位優勢,似乎一夜之間變成了江南水鄉。這時有魚米水鄉的陣陣蛙鳴,也有碧波萬頃映日荷塘,陶淵明筆下的良田美池在這裏不再是幻想,飄然欲仙的花之君子更讓心馳神往,一個又一個美麗而古老的傳説故事久久難以忘懷……

主持人:走出三味書屋,來到生活的百草園,我們發現,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是一棵永遠不老的常青樹,這棵樹上有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精華,這棵常青樹也需要我們不斷地時代之水去澆灌……

有關資料:

1、泉州民間故事手抄小報;

2、民間剪紙作品圖片;

3、“諺語警句”電子演示文稿;

4、“泉州風情”錄相照片。

活動收穫

學生感悟1:我發現,我成功,我創造,我快樂

第一次感受到我們生活中充滿了這麼多的文化和藝術,第一次感到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如此美麗,想想靈泉陂那位鬚髮皆白的老人仍聲如洪鐘地給我們講述靈泉的傳説,靈泉寺的來歷,靈泉寺藴育的歷史和文化,真讓人感動。再想想,我們為了讓這個美麗的故事,我們幾易其稿,將故事講給父母聽,講給老人聽,直到人人滿意為止。我們編印的手抄報獲得全校師生的認可,其間流下了多少心血和淚水,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史娟)

學生感悟2: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興旺。

看到中央電視台一個個精彩的節目,總幻想將來自己也能走進中央電視台。這次我們拍攝的10分鐘的鏡頭,10個人整整用了兩週時間,其間矛盾、困惑、淚水,真的是愛恨交織。製作電視節目,最重要的是合作,難怪中央電視台經常播放這個廣告: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興旺。(張豆)

收穫3:採風如同蜜蜂釀蜜,不僅要付出辛勞,而且要付出智慧。工作是辛苦的,同時又是快樂的。

收穫4:整理材料不僅訓練表達力,還培養了想象力;

收穫5:藴於生活中的美要我們親自去挖掘。

師手記:

一、課前引導

泉州的民間文化的藴藏量是很豐富的,許許多多的山嶺、河流、古建築、歷史人物都附着美妙的傳説,飽經風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話語裏卻藴含着深奧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那美麗的田園風光一直為文人所稱頌,民風民俗鄉音鄉情是歷代不朽的絕唱;那些優美的民間傳説在人民羣眾中廣泛流傳,那些閃爍着智慧光茫的諺語警句經久不衰,今天,讓我們這些土生土長農家子弟繼承和發揚這些優秀的文化傳統,讓我們一起到民間去採風。

二、實施指導

通過課前引導激發學生興趣之後,學生能自主結合然後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採風計劃是取得這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可以給出學生一些範例,或讓學生學生上網查閲有關資料,指導每一個小組都制定出一個詳細、周密、針對性強而又有創意的採風計劃。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分組分類指導。可以重點指導民間故事收集整理小組的學生強化耳聽心記能力,培養學生對材料的分析判斷能力。有的學生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民間故事聽起來津津有味,寫出的卻乾癟枯燥。這時要引導學生合理佈局謀篇、選詞造句,讓學生展開聯想的雙翅,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進行藝術再創造。

諺語警句格言難於收集,教師和學生一起不厭其煩、不恥下問地探訪“能人”可以激勵學生克服畏難情緒,避免半途而廢。真正從藝術的角度鑑賞剪紙藝術,可能一時學生無從下手。引導學生歸類、比較後學生會豁然開朗。攝製小組最吸人注目,難度也最大。他們按計劃跑了整整兩天,拍了很多鏡頭,回去一看,卻無從下手,結果一切又從頭作起。家用攝像機無法剪裁,必須周密地計劃好攝製的每一個景點、路線、角度、時間,然後再配上恰當的解説。

三、課後感悟

民間採風活動實現了綜合性學習生活化的目標。學生或獨立整理一個美麗的傳説,或合作編輯一張小報,從被動走向了主動,由個體轉向了合作,其他課程相互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

《多彩的民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使學生對河北民間藝術有一些初步瞭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授新課

請同學欣賞書中圖品

(1)、秸稈扎

可是高粱稈綁紮,模仿古代建築樓閣製作的工藝品,此工藝品造型精湛,工藝複雜。手法細膩令人歎為觀止。

(2)、果和雕刻

使用核桃雕刻的一件微雕工藝品。

藝人見材起意,巧妙地利用原核的外型和紋理,巧奪天工,造型準確。

(3)、內畫鼻煙壺

內畫煙壺的專業技巧很高,藝人取一根20公分的`竹籤,做成彎曲形的鈎筆,蘸色深進壺內,再磨好的內壁上反畫。

(4)、木刻獅子

兩隻獅子,回收長嘯,姿態生動,造型概括,雕刻細膩。

(5)繡花鞋墊

我省的刺繡形式多樣,品種繁多,有着鮮明的地方特色,以簡練明快的組合圖案為主。

(6)泥制玩具

書中是泥模製玩具,構圖飽滿、刻工精細。

(7)《磁州窯三彩刻花盤》

是宋代磁州窯的製品,線條流暢、活潑、剛健奔放,富有生後氣息。

三、 課後小結

表揚聽節講認真的同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jlgkz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