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瑤族舞曲》教案

《瑤族舞曲》教案

《瑤族舞曲》教案

《瑤族舞曲》教案

教學目標:

1.能專心欣賞、聽出《瑤族舞曲》《錦雞出山》三個部分速度和音樂情緒的不同,並能順利完成課本上的填寫練習。

2.能背出《瑤族舞曲》《錦雞出山》的主要主題,並能用課堂樂器演奏。

3.能隨《瑤族舞曲》《錦雞出山》的主題音樂做聲勢練習。

教具準備:學生自備自己能演奏的樂器、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1.導入

上節課我們去了羌寨,這節課我們要去瑤寨訪問。瑤族的服飾非常漂亮,也是一個善於歌舞的民族,我們今天要欣賞的管絃樂合奏《瑤族舞曲》就是由瑤族民歌《瑤族長鼓舞歌》改編而成的。(大屏幕顯示:瑤族的資料。教師補充:瑤族遍佈我國的南方,在廣西、湖南、雲南、廣東、海南等省區都有瑤族的身影,他們大多住在山區,因此,被稱為山地民族。瑤族雖沒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語言,不過,他們在與外人交往時,都使用漢語。瑤族以農業為主,精於織染和刺繡。他們本民族的節日也很多,瑤族人民特別尊敬祖先,吃飯前都要念祖先的名字數遍,表示祖先嚐過後子孫才能受用。)讓我們來看看瑤族的銅鼓、長鼓、服飾、 風景(出示圖片)和他們載歌載舞歡度節日的情景(出示圖片)。

2.欣賞管絃樂合奏《瑤族舞曲》

(1)播放音樂,完整感受。

(2)瞭解瑤族。大屏幕顯示:劉鐵山,1951年到中南少數民族地區採風後寫成合唱曲《瑤族長鼓舞曲》,1955年茅沅根據此曲改編成管絃組曲。

樂曲生動地描繪了瑤族人民歡慶節日時的歌舞場面,富有濃郁的民族特色,旋律優美動聽。教師介紹:《瑤族舞曲》描寫在節日之夜,瑤族人民載歌載舞盡情狂歡的情景。樂曲分為三個部分,課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兩個主題,主題A非常優美動聽,主題B矯健活躍。現在我們先來學唱主題A。

學生隨教師琴聲輕聲歌唱,反覆多次,要求邊學唱邊記憶。

(3)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大屏幕顯示第一部分旋律)

A、播放音樂,想象描繪了怎樣的場面。(生答)

師:這一部分先有一個簡短的引子,隨即主題A多次出現,描寫身着盛裝的瑤族姑娘們翩翩起舞,氣氛逐漸熱烈。主題B進入後,速度加快,剛強矯健,描寫小夥子們也加入到歌舞的隊伍中。

B、隨琴唱。

請學生靜靜欣賞樂曲的第一部分,提示兩個不同主題的進入。

(4)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

A、播放音樂,想象描繪了怎樣的場面。(生答)

這一部分樂曲調性發生了轉變,拍子也變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寧,深情委婉,與瑤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結合起來,很有詩情畫意,彷彿是人們在親切地交談。

B、隨錄音哼唱。

(學生欣賞樂曲的第二部分,教師可用微小的指揮動作提示這是三拍子的輕柔舞曲。)

(5)欣賞樂曲的第三部分

A、播放音樂,想象描繪了怎樣的場面。(生交流,簡短回答)

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現,但氣氛越來越熱鬧,並加了一個結尾,結尾的音樂速度更快,力度更強,表現歌舞達到高潮,全曲在熱烈歡暢的情緒中結束。

B、隨琴唱。

(6)完整地聽賞一遍《瑤族舞曲》

教師可用指揮提示音樂情緒的轉換,也允許學生在欣賞時身體有所反應,甚至輕聲哼唱。

3.用主題A作聲勢練習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上的圖示:●跺腳、△捻指、×拍手、搖手。

(2)先隨音樂練前8小節,只用跺腳(左腳)和拍手兩個動作。

(3)再練後8小節。前4小節,學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鈴套(需在課前準備好)搖手,使手鈴發出清脆的響聲。最後一小節是最難的,搖手、捻指與跺腳三個動作同時出現,其中搖手要持續兩拍的時間,但只要稍加練習,也就不難做到了。

(4)將整個練習連起來做幾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組或個人做。

4.用課堂樂器演奏主題A

(1)再將主題A背唱幾遍,在此基礎上,學習演奏,注意調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2)在多次練習的基礎上,由教師指揮,全體學生齊奏,力求節奏整齊、音色優美,使學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樂聲中。

(3)加入課堂打擊樂器。

(4)部分學生演奏,部分學生用打擊樂器伴奏,部分學生做聲勢,氣氛一定很熱鬧。

5. 欣賞《錦雞出山》

6.小結

這節課我們不但欣賞了優美動聽的《瑤族舞曲》,還親自演奏了樂曲的主題,相信這一優美的主題將永遠留在同學們的腦海之中。

標籤: 教案 舞曲 瑤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8kln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