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巨人和孩子》教學設計

《巨人和孩子》教學設計

《巨人和孩子》教學設計

《巨人和孩子》教學設計

11、巨人和孩子

備課時間 .3.29 執教時間 教案總序號:25、26

教法探討

1.自讀課以學生自學為主。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教師適當點撥,引導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

2.理解課文內容,品味擬人修辭的妙處。積累詞語。

3.通過片斷訓練,培養學生想像力,鍛鍊學生寫作能力。

4、快樂學習。

過程與方法

1.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閲讀的感受。有創意的閲讀,快樂的學習。

2.通過片斷練習,繼續培養創新能力和探究精神。養成勤於練筆的習慣。 3.通過引導學生理解“愛”這一亙古不變的主題,獲得情感體驗,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巨人變化的原因,並向生活輻射聯繫。

難點: 通過輻射材料,豐富思想,品味寫法,獲得感悟。

第一課時快樂學習教學流程設計

(一)投影名言導入新課:

“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着,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墨子兼愛中》)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童話《地毯下的塵土》。米妮是個勤勞誠實 善良的女孩。這種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感受得到,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巨人和孩子》。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看看課文敍述了一個怎樣動人的故事,王爾 德又是怎樣來詮釋愛心的。

(二)自主獲取知識並交流

(1)王爾德其人:(1854---1900)。英國作家,詩人。惟美主義代表人物,提倡為藝術而藝術的美學觀點。 其作 : 童話《快樂王子》,長篇小説《道林.格雷的肖像》等。

(2)閲讀感悟(分小組討論問題,交流。學生自由發言)

請同學們與小組成員討論後列出課文結構提綱。(四人學習小組)

答案:寫結構提綱,參考如下:

第一部分(1~2段):寫孩子們在巨人的花園裏快樂地玩耍。

第二部分(3.10段):寫巨人回來後禁止孩子們進入他的花園,致使花 園裏只有寒冷的冬天。

第三部分(1l~22段):寫孩子們給花園帶來了春天,給巨人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三)質疑,導讀

(1) 巨人有哪些言行表明了他的私心?

答案:可從原文第5和10段來回答

(2) 孩子們給巨人的花園帶來了什麼變化?

答案:巨人由於自私而把孩子們趕出了花園,花園從此不再 有春天。孩子們給巨人的花園帶來了美好的春天。

(3) 巨人是怎樣由自私變得充滿愛心的?

答案:巨人看到了是孩子們的到來使花園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他終於明白了由於自私而帶來的惡果。特別是那個爬不上樹的小男孩被巨人抱上大樹之後鮮花怒放,鳥兒歌唱。小男孩的親吻使他深受感動。他由此而覺悟,變得充滿愛心。

(4)巨人的真誠,徹底改過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案:“現在我明白為什麼春天不肯到我這兒來......遊戲場所" 。 “孩子們,這是你們的花園了”。 “巨人悄悄來到了小孩的身後,雙手輕輕托起孩子放在樹枝上。” “巨人提起斧頭,把圍牆砍倒了。

(5)説説下面的人或物的象徵意義。

A 小男孩 :(指最後一個沒有受到愛與關懷的人,或指特別需要關愛的人。)

B 孩子、花鳥 ,春天 :(愛心的象徵和化身。)

C 圍牆: (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自我封閉或自私冷漠的象徵。)

D 風 雪 冰 雹:(象徵人的自私冷酷。)

(四)合作探究

四人小組討論,達成共識,班級交流。

(1) 本文講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

答案: * 巨人由自私變得充滿愛心

* 一個巨人與花園,孩子

* 一羣孩子使巨人由自私變得充滿愛心

* 巨人禁止孩子在花園玩耍,花園從此沒有了春天、夏天、秋天,只有嚴冬。孩子們進入花園,春天就不邀而至了。

(2) 巨人由______而變得_________,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與缺點。

(3) 孩子天真活潑,是____________的象徵。

答案:(2)自私真誠而富有愛心 (3) 快樂與活力

(四)拓展訓練

仿句練習

愛心是一片冬日的陽光,使飢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温暖。

愛心是______,_______。答案:(沙漠是中的一泓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

愛心是______,________。 (一首飄蕩在夜空裏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愛心是_______,________。 (久旱的甘霖,使心田孤寂的人感受真情的滋潤。)

本課小結: 同學們,請記住:在生活中因為有了愛,世界才如此美好。自私是一切過失和不幸的源泉。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向你身邊的人奉獻出你的愛心。

(五)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板書設計參考

巨人和孩子

王爾德

愛------春天

自私------寒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82xpp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