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初中歷史《清朝的文化》教學設計

初中歷史《清朝的文化》教學設計

初中歷史《清朝的文化》教學設計

初中歷史《清朝的文化》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通過學習本節內容,使學生了解王錫闡和《曉庵新法》、吳其浚和《植物名實圖考》的學術價值;能列表歸納李善蘭、徐壽和華蘅芳在翻譯及科學技術上的成就;能説出近代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和飛機設計師馮如的貢獻。

2.能力方面:學生通過找幾種植物並對它們進行分類、參觀京張鐵路、動手製作並嘗試改進飛機模型等實踐活動,培養他們主動探尋知識的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通過列表歸納李善蘭、徐壽和華蘅芳在翻譯及科學技術上的成就,培養學生列表歸納知識的能力。

3.態度價值觀方面:通過學習王錫闡、吳其浚等不迷信古人、洋人,勇於創新的事實,使學生從中學習他們勇於探索和求實的精神;通過學習詹天佑、馮如奮發圖強努力為國爭光的事蹟以培養學生立志奮發的愛國思想;通過學習李善蘭、徐壽、華蘅芳、詹天佑和馮如的成就,使學生認識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中華民族具有發展近代科技的聰明才智。

4.學法指導方面:通過驗證清朝天文學家王錫闡和西方天文學家在對“食分大小”這一天文現象的解釋誰對誰錯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在實踐中獲得知識的學習方法

二、教學重點 詹天佑和京張鐵路;飛機設計師馮如。

三、教學難點 京張鐵路涉及到複雜的技術問題。

四、教學過程(見下表)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媒體

[引言]

這學期要求初二學生進行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老師採取設計一節活動課的形

續表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媒體

式指導學生完成任務。以一個班的情況為例。

板書本課副標題:向他們學什麼?(他們指的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清朝科學家和工程師。)

下面是活動班(44人)的活動情況。

一、王錫闡和《曉庵新法》

王錫闡是清代著名天文學家,他著有《曉庵新法》一書,在書中他指出一些西方天文學理論的缺點和錯誤。

[佈置任務]

課本第112頁小字部分講述了王錫闡與西方天文學家對食分大小這一天文現象不同的解釋,你同意誰的觀點,並驗證你的觀點。

[老師課前任務]

跟蹤學生記錄學生實驗進展情況,尤其是記錄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情緒的變化以及如何解決困難等情況。

評價學生成果,並給予鼓勵。

將學生的實踐活動與王錫闡進行對比,使學生體會科技發明的艱辛和王錫闡的聰明與勇氣。

二、吳其浚和《植物名實圖考》

吳其浚是清朝中期的植物學家,著有《植物名實圖考》。記載植物1714種,比《本草綱目》增加500種,書中糾正了不少前人記述中的錯誤,而且附有精確的'植物插圖,是一部開近代植物學先聲的專著。

6名學生組成天文興趣小組。

查資料、討論、思考、探索、尋求幫助等。

一組(3名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驗證他們的觀點。實驗用品:投影儀(太陽)、小皮球(地球)、白色乒乓球(月球)。

另一組用計算機課件的方式證明自己的觀點。

(學生在驗證自己觀點的過程中,體會科技發明的艱辛,從而學習王錫闡不迷信洋人、敢於向權威挑戰、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同時培養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知識的能力。)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媒體

[佈置任務]

找1~3種植物,進行觀察,製成植物圖鑑。有興趣的同學嘗試將它們分類。

評價學生成果並給予鼓勵。

公佈學生活動記錄情況,並將學生在植物分類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困難與吳其浚撰寫《植物名實圖考》情況進行對比。

三、李善蘭、徐壽和華蘅芳

[指導閲讀]

請大家閲讀第112頁“李善蘭、徐壽和華蘅芳”一目,讀完後列表歸納李善蘭、徐壽和華蘅芳在翻譯及科學技術上的成就。

[猜迷語]

清朝科學家徐壽在翻譯《化學鑑源》的過程中,遇到一個難題:一些化學名詞、符號沒有現成或準確的中文詞彙可以採用,怎樣給它們準確命名呢?徐壽經過苦思冥想,終於解決了這個難題,請猜他用的是什麼方法?

[提示]

比如對金屬元素的命名,列出鎢、釙、鈾、鐳、鎳等5種元素的英文單詞及音標。啟發學生從中找規律。

四、詹天佑和京張鐵路

[佈置任務]

參觀京張鐵路。

錄製師生參觀京張鐵路的活動。

10名學生組成植物小組。

找植物、觀察植物、記錄觀察結果,製作標本、繪製植物圖、查資料或在植物老師等的幫助下完善自己製作的圖鑑。課堂上展示自己製作的植物圖鑑,並談體會。

(通過實踐活動體會並學習吳其浚努力鑽研、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

閲讀課文,列表歸納李善蘭、徐壽和華蘅芳的成就,培養學生列表歸納知識要點的能力。

課前熟悉這幾種化學元素的讀音和中文名稱。

課堂上在老師提示下開動腦筋,找出徐壽給化學元素命名的規律:根據化學元素的屬性和諧音命名。

(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開發學生的智力。)

10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乘火車到青龍橋火車站下車,參觀京張鐵路的“人”字形路軌,詹天佑的塑像及墓地。參觀回來寫考察報告。繪製“人”字形路軌圖。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學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

[出示課件]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

——詹天佑

解釋這段話的意思,並舉例説明中國近代傑出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用自己的才學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做出了哪些貢獻?

[播放錄像]

請同學們看錄像,想想在當時中國落後的情況下,中國人完全靠自己修建這條鐵路難不難?難在何處?

詹天佑是如何面對這種困難的呢?引用詹天佑的話“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們,我們必須成功”來加以説明。

[設問]

部分同學通過參觀,瞭解火車經過居庸關、八達嶺時要穿過1458米的隧道,當年,在開鑿八達嶺隧道時,詹天佑創造了一種方法,使隧道工程的速度大大提高,你們想想是什麼方法呢?

[出示學生道具]

模擬青龍橋的地貌,假若你是詹天佑,如何在這鋪設鐵路,使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

[議一議]

1909年,京張鐵路全線通車,花錢少:總費只有外國承包商過去索要的1/5,節餘白銀28萬兩。質量好;完工快:用了4年的時間比預計工程提前2年,那麼京張鐵路的建成有什麼意義呢?

閲讀課文,舉例説明(略)。

答出要點:地形險要、資金不足、機器短缺、技術力量薄弱、外國人的冷嘲熱諷等。

答出要點:從中間開井與兩端相對開鑿的方法。

各抒己見,回答(略)。

(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名學生用玩具火車模擬“人”之形路軌,使學生體會詹天佑的聰明才智。

小組討論,代表發言,答出要點: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幹線,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程技術界的光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帝鬥爭的一個勝利。

(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自制

計算

五、飛機設計師馮如

[佈置任務]

製作飛機模型,並嘗試改進自己的飛機。

[老師課前任務]

記錄學生活動情況,錄製學生製作的飛機模型的試飛活動。

評價學生成果並加以鼓勵。

將學生製造飛機遇到的困難與馮如製造飛機的艱辛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思考:馮如製造時飛機有哪些困難?既然困難重重,他為什麼還要製造飛機?我們要學習馮如的什麼精神。

[小結]

出示史料:“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飾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摘自魯迅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嗎?》

學完這節課談談你對魯迅這段話的理解。

18名學生組成飛機模型小組製作飛機模型,並嘗試改進自己的飛機。課堂上展示自己的飛機模型,談體會。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答出要點:資金的困難、技術難關、試飛的危險等。馮如製造飛機的原因:用飛機來保衞祖國。要學習馮如的愛國精神。

各抒己見,相互啟發,回答(略)。

(通過談對魯迅這段話的理解、體會,昇華本課主題:向他們學什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3koqg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