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實用文檔 >

《獻你一束花》教學設計範文

《獻你一束花》教學設計範文

《獻你一束花》教學設計範文

《獻你一束花》教學設計範文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方法。

2、學習本課生字詞,學習心理活動描寫的方法。

3、通過閲讀,體會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有特點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閲讀,體會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方法。

教學準備:

掛圖、錄音機、小黑板等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獻花是很經常的事。大家想想,一般在什麼情況下給人獻花呢?你在什麼情況下接受過別人贈送的鮮花呢?(學生自由交流)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就叫作《獻你一束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範讀。

2、自由朗讀課文,小組裏解決不認識的字詞。

3、師生一起交流解決較難理解的字詞。

4、開火車讀生詞。

5、説説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請自由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這位運動員為什麼一直垂着頭?你知道她是怎樣想的嗎?

學生同桌互相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指導朗讀,體會女運動員的內心。

四、教師指導讀重點段落,體會勝利與失敗的對比

1.自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找出這次回國,機場迎接的景象跟以往有什麼不同。畫出相關的語句。

(第一次比賽勝利歸來:受到空前熱烈的迎接。許多隻手伸過來要和她握手,許多攝像機鏡頭對準她,記者死死糾纏,幾十束花,多得抱不住。

兩年來多次比賽回國:迎接她的是笑臉、鮮花和照相機雪亮的閃光。

這次比賽歸來:很少有人招呼她,記者有意避開她。)

2.師:第三自然段是插敍的內容,請大家默讀思考,她失敗的原因是什麼?你對哪些句子體會很深?

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實際,體會越贏就越怕輸,成績的包袱比失敗的包袱還沉重和精神可以克服肉體的痛苦,肉體卻無法擺脱精神的壓力這兩句話的含義。

提示:

你平時有這樣的經歷嗎?請你説一説當時的情況。

請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與課文中的內容談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第一句話:在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在某一個方面取得了勝利,他就會用很大精力去保住這個勝利,因此,他揹着一個沉重的思想包袱。相反,如果一個人在某一個方面失敗了,他當然會揹着包袱。但是,失敗以後很可能就是勝利。兩者相比,前者的包袱要比後者的重一些。在本課中,是指這位運動員兩年來的勝利讓她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生怕自己失敗。)

(第二句話:一個人肉體上的痛苦可以用頑強的意志去戰勝。但是,精神上揹着思想包袱的話,肉體卻無法擺脱開。在本課中,指的是這位運動員背上思想包袱以後,以至於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覺自己有些不穩,內心立刻變得慌亂而不能自制。她失敗了,並且在下面其他項目的比賽中一塌糊塗地垮下來)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她曾經的殊榮,體會她失敗的原因。

4.如果你是這名運動員,面對這樣不同的迎接場面,你會有怎樣的心情?

5.你能用不同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個自然段嗎?

五、學習課文後面的部分

1.同學們,就像大家剛才體會到的,運動員這時的心情非常沮喪,甚至覺得難堪。在你遇到失敗和挫折的時候,可能也有像她這樣的心情,對嗎?在這樣的時刻,你最想得到的是什麼?(是別人的理解和鼓勵。)

2.就在這個運動員沮喪、傷心的時候,一個理解並支持她的人出現了。讀課文五至十一自然段,想一想運動員收到這束鮮花時,會是怎樣的心情。

3.分角色再讀這一部分,你認為應怎樣讀好女服務員的話。你怎樣看待女服務員説的話?

4.小黑板出示誰能避免失敗呢?我想,失敗和勝利對於你同樣重要。讓失敗屬於過去,勝利才屬於未來。學生交流體會。

(一個人無法避免失敗的命運,對於這位女運動員來説,最為關鍵的是如何從失敗中走出來,從而走向新的勝利。因此,女服務員説失敗和勝利對於你同樣重要。)

5.小黑板出示只見女服務員把背在身後的手向前一伸她頓時熱淚盈眶。這個奇異的力量是指什麼?想一想,它會給運動員帶來怎樣的影響?

六、研讀最後結尾部分

課文最後問我們:怎麼?鮮花理應送給凱旋的英雄,難道也會獻給她這黯淡無光的失敗者?

現在,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七、課後延伸

你認為女服務員送鮮花給這位失敗的運動員對嗎?(允許個性化的見解,只要學生説得有道理。鮮花獻給凱旋的人,也應該獻給失敗者。送給勝利者,是對他所取得成績的褒揚與鼓勵;送給失敗者,是對他已經付出的心血的充分肯定,同時,也表示對他的支持。不過,也有可能會加重他們的心靈負擔,讓他難堪。教師可以引導,真誠的關愛,恰當的充滿愛的語言、行為,是能給人温暖和鼓勵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shiyongwendang/3j09y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