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哲理作文 >需要作文 >

社會需要正能量作文(4篇)

社會需要正能量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需要正能量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社會需要正能量作文(4篇)

社會需要正能量作文1

前些天看到一篇報道,一位老人在景區衞生間門前突然暈倒,十多分鐘無人攙扶,最終窒息死亡。看到這,我不由得心寒。景區的衞生間十分鐘能經過多少人,倘若這之中能有一位上前查看,也不至於落下這種讓人惋惜的結果。可見,當今社會太需要正能量了。

我認為,社會的正能量,就是社會成員之間相互關照,相互信任,無私奉獻。今天一則新聞講,一位女遊客為執勤哨兵擦汗。這不就是正能量的本質體現嗎?女遊客關照哨兵,哨兵為人民奉獻。事情雖小,卻完美地詮釋了正能量。

任何一個社會都離不開正能量,它是保證社會秩序的重要力量。假如説社會是一棵大樹,那麼正能量就是雨潤。沒有了它,這棵大樹最終必將枯萎,失去生機。記得有一家愛心麪店,它目的並不是盈利,而是為患癌症的兒童捐款。聽到這個消息後,人們不遠路途前來,有的顧客甚至只點一碗麪卻留下許多百元大鈔。這個事情温暖許多人的心,救助了多個癌症兒童。這種正能量,不正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安定有序,充滿活力了嗎?相反,公車上,商場裏,有多少人看到了偷竊行為,卻視而不見?這種行為,最後受害的只能是社會,只能是自己。

社會正能量的傳播,需要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怎樣才能參與其中?一是是關愛他人。二是做到誠信。只有每個人都誠信,才不會出現像“扶老人先拍照”這樣的行為。三,學會奉獻。“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當然,作為學生,按時完成學習任務,也算是一種正能量。

總之,我們的社會需要正能量,而正能量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傳播。現在起,讓我們從小事、身邊的事開始,奉獻正能量吧!我堅信,明天的社會必將一片光明。

社會需要正能量作文2

我所居住的太倉市城廂鎮康樂小區,有位單身老爺爺,他無妻兒,僅靠社會低保艱辛度日。老爺爺的處境引起了社區居民的重視和關愛,這不,今天東家送碗肉,明天西家送件衣,我也好幾次悄悄送去了錢和衣服……老人怕孤獨,還養了兩條狗,每次出門前呼後擁的倒還算熱鬧,苦中有樂。

從這位老人受到社會方方面面的關愛這件事中,有一種力量讓我感動,這種力量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心。有難大家幫,這雖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可它體現出人與人之間最原始的人性美。開始一個人幫他,後來一羣人在幫他。這是愛的力量在傳遞,傳遞的是強大的正能量。如果,大家不去關心他,他或許會在哪次生病中悄然死去……

前不久的.一個星期天有事回老家,因私家車壞了,我和家人難得去坐了趟公交車,誰知車上來了一位腿有病的老人,我和家人輪着讓他坐在我們的座位上,一路上我搖搖晃晃被顛着,兩腿痠極了,可心裏卻有一種莫名舒坦,自認為自己做了件好事,因為人家兩腿不方便是一輩子,我兩腿不好受畢竟是一個多小時,我用這小小的善舉去温暖別人,這其實也是我們社會所倡導的。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慢慢感悟到,一個人不能去盲目偉大,而要做偉大的一個分子,我們的社會就會偉大,我們的民族乃至國家就會偉大。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一起傳遞正能量,讓整個中華民族偉大起來。

社會需要正能量作文3

所謂的正能量就是積極樂觀健康向上,催人奮進的一種正面的動力和情感。我們的生活需要正能量,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能量場,我們這個能量場應該向他人和社會付出什麼樣的能量呢?

有一天,我去買雞柳。買雞柳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我掏出十元錢買一份香噴噴的雞柳,老奶奶找給我錢,我看見正好有一輛大客車過來,便趕緊往大客車站點跑。等我上了車,突然發現我兜裏多了一元錢。我想一定是老奶奶給我找錯錢了。幸好車還沒有開,我立刻跳下車跑回去還給了老奶奶那一塊錢。老奶奶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像朵花,她一個勁地誇我是一個好孩子。

聽了老奶奶的表揚,我很開心,為自己做了一件對的事而驕傲。我又立刻向大客車站點跑回去。可車已經開了,我又大約等了十分鐘,下一輛車來了,車來了,我上了車,開心着吃着雞柳,覺得格外香,格外好吃。

雖然這是生活中的小事,很平凡不偉大。但也應該是一種正能量的事情吧!我想在生活中,人人都付出一點正能量,多一點正直,少一些自私,多一點温暖,少一些冷漠,只要人們心中充滿愛,多一些正能量,世界將會多麼美好啊!

社會需要正能量作文4

昨日,網絡上熱議的一則《武漢一環衞女工雨中救助抽搐男》的新聞跳入視線,環衞女工用樸實的舉動感動了大家,被網友們親切的稱為“最美環衞工”。

這樣感人的事蹟時有發生,不論是90後大學生邢二朋黃河激流中英勇救人,亦或是“最美教師”張麗莉捨身挽救學生,“最美司機”吳斌忍着劇痛保證乘客的生命安全,“最美媽媽”吳菊萍雙手託舉墜樓兒童,“最美女孩”何玥在臨死前捐獻自身的器官……這些所有感人的事蹟,無不在向我們傳遞着正能量,傳遞着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

然而,在感動的同時,我們不免深思,如果當時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做?到底是揚起道德的風帆,還是為了不損害自身利益而冷漠的對待別人的困境?相信很多人都曾在心裏面這樣拷問過自己。

近年來,社會上醜惡現象也是層出不窮,20xx年6月27日發生的“姚某某見死不救”事件算是其中的典型,試問,如果姚某某也擁有奉獻精神,又何至於永遠的失去自己的孩子?!

當今的中國,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大跨步提升,但是類似姚某某的事件也警示着我們,思想道德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育仍然有待加強。我們必須要自覺肩負起道德建設的責任,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牢固樹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理念,把別人的事兒當做自己的事兒來看待,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的小事做起。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生活的家園將會更加和諧、温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elizuowen/xuyaozuowen/92xwy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