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徵文 >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範文(精選12篇)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範文(精選12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徵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麼,怎麼去寫徵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範文(精選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範文(精選12篇)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

前幾天,學校開展了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活動,其中有20條規範是要求小學生銘記在心的。《規範》中講到了小學生要愛國.愛集體.關心父母.尊敬老師。還有講,要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等等。這讓我想起了一件非常羞愧的事,就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我現在已經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了,已經十歲了。可是,有時自己能做的事情我偏偏要媽媽幫我做。記得有一次,我早上起牀晚了,上學快要遲到了,想讓媽媽幫我穿衣服,還要媽媽幫我洗臉,可媽媽非讓我自己幹,氣得我直跺腳。我就衝她吼,哭着叫着要她幫忙,可是媽媽還是堅持不幫。後來氣得我好幾天都不理睬媽媽。

自從學校開展了這項活動,我一下子懂得了好多。當我學到《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第九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時,我的臉紅了。當天晚上我就去向媽媽道歉。媽媽見我知道錯了就原諒了我。現在的我很多事情,我都可以獨立完成了,爸爸還一個勁兒地誇我長大了。

從此以後,我做任何事都會先去想想《規範》讓我們怎麼做。我想做好一個合格的小學生,一個能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好孩子。希望大家也能和我一樣。如果大家都能遵守日常行為規範,那麼,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加文明,更加美麗!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2

如果你是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但如果你是去了應有的文明,那是徹底的失敗,因為你是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整個人類社會,行為規範則是我們做人的守則。它不僅僅追求個人道德完善,還是維護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必需品。

看着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區,“遵守行為規範”之類的牌子隨處可見,但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幾人?如若真正的每人都做到這一點,那麼我們的國家才可以真正的昌盛起來。

一個社區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了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一個人如果不遵守行為規範,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集體聲譽。

舉個我曾經在網上看到的例子:清朝時期,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個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報紙逮住機會大肆宣揚,多加嘲弄。丟大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遵守行為規範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遵守行為規範喲建立在在自己的道德修養上。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會遵守行為規範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個人文明道德修養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所以魯迅先生曾説:“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自身的認識水平,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然後端正自身的心態,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遵守行為規範。

這就是古人所説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有着很大的影響,比如在一些比較有文化修養的國家,即使是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也沒有,行人們也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要遵守的行為規範。試問,在如此氣氛中,又有誰會去肆無忌憚的違反規範呢?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有從何而來呢?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行為規範的教育,不少同學可以對文明禮儀侃侃而談。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塑料袋,飲料瓶,聽着同學們口中吐出的髒話,怎麼不是人搖頭歎息呢!我們接受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反其道而行之,這跟沒有接受教育有何區別?

“知行合一“遵守行為規範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充斥生活,讓行為規範伴我成長。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3

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的一句名言“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流傳至今,仔細品讀這句古人這句名言,和我們的生活多麼貼切,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社會中的每個人都遵守制度,這樣,整個社會才能有條不紊地運作,才能有所發展。

這個月,學校“刮”起了一陣“規範風”,瞧!學校以“規範”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例如:以規範二字為題的手抄報、黑板報、關於“規範”的演講……大家都積極參與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我們都瞭解到了“規範”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校園中,一個學校要想規範起來就必須從每個班級、每位同學做起。於是,規範在個人。“老師不僅要教給你們知識,更多的是要教給你們怎樣做人……”這是我的班主任曾對我們説過的話,遵守班規班紀、校規校紀就是在規範自己的每一個行為,可能有些人認為遵守那些紀律就像是在束縛自己,但這其實是在提高自己的修養,都説修養是一個人素質的體現,那我們遵守規則來提高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呢?但是,關鍵還是要靠自己、靠自覺、靠行動,從一件件小事情做起,就可以發現規則是在幫助我們成長。上下五千年,回顧我們燦爛的歷史長河,提起“禮儀之邦”這一美稱,世界各地的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國,學校的每間教室門前都會有一個標語貼在門上,這句“講普通話,做文明人”更是體現了我們國家對禮儀這方面的注重,在校園中,與人相處要禮貌待人、講文明、尊重他他人……規範,在個人。

學校就是一個更大的集體了,這時,校規校紀就顯得特別重要了,不僅要管理每個班級還要管理上千名學生,如果每一個班級都遵守學校的條例和章程,那我們的學校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規範學校。校園裏班級紀律好更是離不開和每一位同學都遵守班規班紀和校規校紀,每一個同學、每個班級都那麼優秀,那這個學校想必一定非常優秀。個人規範和班級規範更是學校規範的基礎。規範,在校園。

遵守規則其實並不難,從身邊的一件件小事做起,自覺地用規則來約束自己,遵守規則,提高修養,讓規範伴我們成長!讓我們共同進步!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4

在我們的生活中,規範文明,無處不在。規範已經成了生活中的家常話題,但是在生活中,卻經常有不遵守校規校紀的人存在。無論是在社會中,還是在學校裏,只要人人遵守規章制度,校園不是將變得更美好麼?

比如説,學校的行為規範中有一條:集合快、靜、齊、服從指揮。別看這短短几個字,看上去並不難,但是據我觀察,許多班級都沒有做好這一點。

就拿我們班來説吧,每當演練的時候,教室裏走出來的人一個個都懶懶散散的,出來便像趕集一樣,哈哈大笑的,捂着嘴悄聲説話的什麼樣的都有,真是形態各異啊。這時,就能看見班主任的臉上,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氣不打一處來的表情。無論班主任怎麼警告,男生們還是照幹,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忘了。於是這項規定就變成了:集合不快、不靜、不齊、不服從指揮。

其實這種現象是很普遍的,那怎麼樣才能預防這種情況的發生呢?我認為,其實可以從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入手,青少年應該多參加一些户外活動,放鬆身心。多與老師溝通和交流。而老師呢,應該瞭解學生的心理,還要博得學生的信任。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商鞅,一天,他放了一根3丈高的木頭在城門前。

下令道: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去,就獎賞10金。開始時,沒有人相信,於是,商鞅把錢數加到了50金。人們紛紛議論開,但還是無人去搬。可是有一個人偏偏不信邪,去搬了那塊木頭,最後商鞅如數給了那個人50金。這個故事中,商鞅就好比是老師,羣眾就好比是學生,而那個去搬木頭的人,就好比是班級建設的領導者。老師得到了學生的信任,同學們才能服從老師的指揮,而在這之間,班級建設的領導者班幹部。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他能夠協助老師共同規範同學。同學們服從了老師的指揮,難道還怕同學們違反校規校紀麼?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只要人人都能遵守校規校紀,那麼班級將會變得更加和諧!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5

九月二日,我帶着滿心歡喜,提前步入了蛟川書院的'大門。就在走進母校大門的那一刻,我就決心做一個蛟川書院的好學生,把每一件事情做規範。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麼快一個月就過去了。我做了一個月母校的孩子,也執行了一個月母校的規章制度。我發現學校已經把我教育成了一個懂事守規的孩子——

清晨,我們靜靜地躺在牀上,等待六點十分的起牀鈴聲。不到時間決不起牀,這是我們必須遵守的。整個宿舍鴉雀無聲。鈴聲很準時地響了起來,起牀的時間到了。於是,我快速地起牀、穿衣、疊被、洗漱、整理。這些都要在短短几分鐘內完成。不過,我能辦得到!很快,我就站在了鑽石廣場上準備開始早鍛鍊。雖然大多數同學都很快到場了。不過,還是有幾個同學慢了一拍,我為他們感到可惜。

課堂上,我認真聽講,積極發言,被老師們的講課深深吸引。在這時,我覺得自己好像是一隻小小的鳥,老師好像是那蔚藍的天空。我翱翔在天空,觀賞地面上的風景,聆聽天空的教導,覺得充實了許多。偶爾,我卻發現有同學並不那麼認真,有的在聊天、有的做作業,甚至有同學在睡覺!我很奇怪,為什麼同學會如此呢?這可不是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啊!這時候,我覺得我比他們更規範了。

一日三餐去食堂吃飯是緊張學習後的放鬆,是很開心的一件事,可是卻有很多同學飛快地去食堂,這可不安全!我看到他們前擁後擠的衝出去,有的速度不快,被後面來的同學撞得差點摔倒!大多數同學都在跑步!這可是規章制度所不容許的呀!於是我告訴自己不要跑步,要慢慢地走過去,做一個守制度的學生,做一個蛟川的好學生!

在努力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的過程中,我不僅感受到了學校嚴明的紀律,更體驗到了一種不同尋常的快樂。在課堂上,我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在課間,我體會到了輕鬆安全的快樂!

我規範,我快樂!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6

在如今這樣一個法制化的時代,“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口號已眾所周知。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仍有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即使是在校園裏,也並不只有平和與温馨,時常會出現一些不和平的現象。經常會有同學為了一些小事打架鬥毆,影響和睦的關係。然而想要避免這些行為的發生,就必須讓規範伴隨每一位社會公民。

“我們這一行的,在心上必須有把不能打開的鎖,那就是職業道德和規範。”一位老鎖匠當着眾人的面,告誡自己的徒弟。

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鎖匠隨着年事漸高,要將手藝傳給大小徒弟中的一個,便在街上讓他們分別開兩個保險箱。因為老鎖匠為人正直,手藝高超,很多人前來觀看他到底會把手藝傳給誰。大徒弟一會兒就開了鎖,小徒弟卻用了十分多鐘。

老鎖匠問他們都看見了什麼,大徒弟兩眼放光:“師傅,裏面有很多錢。”小徒弟卻説自己只一心一意開鎖,並沒注意有什麼。老鎖匠當即宣佈要將手藝傳給小徒弟。在眾人議論聲中,大徒弟高昂的臉頓時陰了下來,之後便有了那令他無地自容的一幕。

無論是大到社會,還是小到我們身邊,都需要伴隨着規則,但規範彷彿正漸漸向我們遠去。景區的水面上承受處可見漂浮的垃圾,公園的假山上被人刻上了“到此一遊”的標語,美麗的餐廳中到處充斥着喧鬧聲……這種種“無規範”的行為已使我們變得麻木。有些外國景點甚至明目張膽地掛着中文標語:“請保持安靜!”

我國曆來被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而我們怎有理由讓它斷送在“沒有規範”的陋習中呢?

作為學生,我們首要做到的就是遵守班規、校規,讓良好的規範伴隨我們身邊。“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必須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培養“規範伴我行”的意識,邁好人生的第一步。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7

鈴鈴鈴……下課了,同學們一蜂窩地衝出教室。我班的同學也不例外,拿起足球、籃球、沙包、毽子到了走廊上了。

我一個人在教室,也無聊,所以也跟着出去了。看他們踢毽子踢得那麼精彩,我也好奇,也想踢,隨後我拿來一個毽子,也踢了起來,踢得是那麼津津樂道。鐺鐺鐺,我的小警鐘響了:剛剛背誦的班級規範三字歌,“走廊裏,不玩耍”,我怎麼把這個給忘了?於是趕緊把毽子收了起來,放進布兜裏。“太好了,太好了,媽媽明天要帶我上電影院看電影!”一進門,聽到媽媽告訴我的這個消息,我真是太高興了。

週六下午,我隨媽媽來到了電影院,電影開始了,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哈哈哈……”其中有一個片段讓我大笑了起來,笑的肚子都疼了,還止不住。電影院的人都轉過臉來看看我,我還是繼續笑。鐺鐺鐺,我的小警鐘又響了起來,“看影劇不吵鬧”嘿嘿,又犯錯了吧,昨天還剛剛背了這一條,你看看你,説到做不到。我立刻反應過來,這是公共場合,我不能這樣,這樣會影響到其他人的,我立刻回過神來,靜靜地看我的電影。

第二天一早,我起牀,剛要找我的衣服穿,可我最喜歡的衣服不見了,我立刻急了起來,把我的衣櫃翻了個底朝天,找到了,我高興地將這件心愛的衣服往身上一穿,用腳將滿地的衣服往一起堆了堆,我剛要走出家門,鐺鐺鐺,我的小警鐘又響了,哎,我的小主人,你怎麼又犯錯了?不是説了:衣和物,放整齊的嗎?你看現在,這麼亂,還不快收拾收拾。我停止了剛要邁出家門的腳步,回到房間,把衣服都疊整齊了。

你看,日常行為規範簡直就是我的一個小警鐘,時常伴隨在我的身邊?只要稍不注意就會犯錯,大家可一定要牢記日常行為三字歌,並做的更棒,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讓我們做一個文明的小學生。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8

每個學校都有不一樣的規範。最讓我影響深刻的就是初中的規範,還有捉規範的主任。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因為初中的規範相對小學是嚴厲了很多,要捉的規範也很多,好像我們頭髮一樣,新生入學的時候,必須按照宣傳欄裏面的男生剪髮標準,女生要按標準扎頭髮,短髮的也有一定的規格。因為新生代表着要去軍訓,所以一般比較嚴的。如果不剪,到時候去到軍訓的地方,就讓那些教官幫你剪,那就變成了平頭。

然後軍訓完後,開始要入學上課了,就有了書包的規範,學校規定了,書包一定要雙倍,單包的一律不行,如果被人捉住,那天就只能拿着袋子回學,書包會被沒收,到時候再歸還。再接着就是校服的規範,現在學校很流行就是改紮腳褲,因為學校的校服都是運動服多,所以都是寬鬆款,但是學生都喜歡改成紮腳褲。一到升旗儀式的時候,就開始被主任捉,如果一旦被捉了,就自己買過一條褲,主任就會把你的褲子給剪了。

校服完後,還有上課時間的規範,學校規定一擔遲到被捉了,就得罰。一般都是學校管紀律的主任捉的,他都是站在門口等着,然後看準時間捉,他説:“我不會罰你跑步,因為不能體罰,那就走圈吧,走就不算體罰了。”然後遲到的人都要走5個圈,才能上去開始上課。還有其他規範,我就不多説了。但是都是日常中學生規範的內容。

可能很多人覺得有些規範沒啥用,但是我想,好像你遲到,就代表你不注重時間掛念,等出了社會,你會發現時間觀念很重要。而衣服就是代表着你不要隨意改了校服,因為有些公司規定要穿這個,而你把它改了,就是不注重公司的規範。

其實這些規範一方面是提醒我們有些規範是必須遵守的,而另一面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因為學生就要有學生的樣子。這些就是學校給我的規範。讓我影響太深刻了。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9

規範,不是什麼偉大的、轟動的事件,而是一種行為習慣,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有着密切的聯繫。上週六,我就在公交車上接受了一場關心行為規範的挑戰。

那是一個下着小雨的日子,我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車,也許是下着雨的緣故,車上乘客並不多,只有寥寥數人,其中便有幾個和我早上還相仿的孩子。

車廂裏悶悶的,其中一個孩子喝完飲料後,隨手一扔,易拉罐撞擊地面,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彷彿是對這種行為的抗議,這使本來就沉悶的氣氛變得更加凝重。

易拉罐滾到了一個大約三十歲上下的叔叔腳邊,我用餘光觀察着他,看他會如何反應。只見他微微皺了一下眉頭,臉上閃過一絲不快,便繼續低頭看手機,絲毫沒有理會那個易拉罐。

隨着司機的一腳剎車,易拉罐又移動到了那個將它扔出的男孩旁邊。這次,他毫不猶豫地伸出一腳,將易拉罐踢出老遠,易拉罐痛苦地旋轉着,撞到椅子發出很刺耳的噪音。

“真是的,還沒有一點規矩。”我後面的一位婦女小聲嘀咕着。

我按捺不住了,站起來,在他們驚愕的眼神中,大步邁向易拉罐,彎腰拾起,然後輕輕放進垃圾桶,整個過程不到五秒鐘。

試問,那個小孩、那個叔叔,是不願意浪費那五秒鐘嗎?那位婦女意識到了了這十分不規範的言行,是不敢站出來指出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在這場關於規範的挑戰中,他們都是失敗者。換言之,他們不願彎腰拾起的,不僅僅是一個易拉罐,而是自己言行舉止的規範。

這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從身邊的小事中,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是否有着規範的言行。

請規範你的行為舉止,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讓規範永駐我們心間!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0

規範舉止與無規範舉止的差別只有一個,那就是學會調節自身的不足,改變自我,堅定信念。

我在上四年級之前是一個不懂得禮貌的孩子,家長也對我沒辦法,只好把我放在奶奶家生活一個暑假。

在這期間,基本天天奶奶都給我傳授行為禮儀,以前見熟人不打招呼,隨地吐痰,吃飯前不洗手等陋習也漸漸淡去。

記得有一次奶奶家來了些客人,等到吃飯時,我往椅子上一躍,抓起食物就吃。吃了幾口卻被姐姐發現了,客人們也尷尬地看着我。本以為奶奶不會説什麼,但奶奶把我叫到廚房,把我仔細地教誨了一番,要等客人先動筷子你才能吃飯,不能在吃飯時先客人一步,要做出“請”的手勢,畢竟他們是客人。再就是不能躍上椅子,要委婉地坐上去,以免給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一説我聽進去了百分之八十,除此之外,一概不聽,奶奶決定給我一次教訓,讓我多長一點記性,保證以後不會再犯。

眼看一個月過去了,馬上就要上學了。就在這之前,奶奶家來了一批奶奶的親戚,因為他們的子女要成家,不遠千山萬水來到這裏給奶奶發請柬,奶奶知道這是個好機會,我也知道今天要吃大餐,所以做好了開吃的準備。

奶奶特意在我的碗下塗抹一層食用油,以此來考驗我。我可沒長記性,在吃飯的前一瞬間,立刻坐上椅子,迅速地拿起碗筷,不斷,因為底下有油,碗筷以光帶衝向地面,紛紛朝地打去。一秒後,只聽見“咣噹嘩啦”的聲音,我便知道,我又犯錯。奶奶又訓斥了一番我,這次帶給我的影響很大,這個記性深入骨髓,這樣一來,我應該不會再犯這種錯誤了。

兩個月過去了,奶奶的這種教育方法很有效,要知道,規範決定一切,只要規範了自己的言行舉止,就可以有成效。規範是有魔力的。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1

我的家可是一個好地方,夏陽湖坐落在樓後,還有一座現代化的圖書館。樓前是青湖路,各種商鋪應有盡有。我這樣認為,其他人也這樣認為。於是,這裏漸漸地繁華起來,人來人往,當然也少不了車。

辦事的人,把汽車安放在人行道上;住在這裏的人,把汽車停在馬路上;騎着電瓶車的人,把電瓶車塞進汽車的縫隙之間;騎着自行車的人,把自行車靠在店鋪前的台階上。行人每天在車縫裏鑽來鑽去,原本3分鐘就能走完的路,現在要走10分鐘。馬路原本是四車道,現在只剩下一條主幹道。有些調皮的同學,竟然在擁擠的人行道上玩起了躲貓貓,同學們躲在車前車後,根本沒有留意哪一輛車將要發動,非常危險。

今年三月份,交警叔叔開始了交通大整治。我每天早晨上學時,都會看到許多叔叔阿姨揉着惺忪雙眼,對着車窗上的罰單大喊大叫。許多人的車窗上罰單挨着罰單,不留一絲縫隙。交警叔叔還規劃了專門的停車位置。小區居民自己畫的停車線,全部被擦得乾乾淨淨。甚至停車的時候不小心車輪停在了線外,車窗上都會被貼上一張罰單。

我們很快理解了交警叔叔的心意,如今人行道上寬寬敞敞的,我們放學可以肩並着肩往前走,絲毫不用擔心突然一輛汽車衝上人行道。來來往往的汽車再也不用像烏龜一樣行駛了,它們飛馳在通天大道上。我們都慢慢接受了這樣的規範生活,如果突然周圍又變成了大型停車場,我們還會感到特別不習慣呢!現在我可以驕傲地介紹:我的家位於一個好地方,這裏很繁華,但是每個人都通過文明的行動,創造出一個文明家園!

規範伴我成長的優秀徵文12

星期天的早晨,天空萬里無雲,太陽普照着大地,爸爸和媽媽要回老家去了,臨走時叮囑我要好好看家,別貪玩。

爸爸媽媽剛走,鄰居登樂就來找我玩,我很高興,於是我就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先是我藏,藏哪裏好呢?藏在牀下吧,可太髒了;藏在門後,實在容易找到,對!藏在桌子下面。這桌子上面蓋着布,布長長地垂下來,離地面只有一尺距離。這真是好地方——易藏不易找。可是,這也躲不過登樂的眼睛。他剛進來,遠遠地看見桌子下面有雙腳,就大聲説:“定律,我已經看到你了,你在桌子下面。”我聽了,只好鑽出來。我不小心碰了一下桌子,桌子晃動了,放在桌子上那個爸爸最喜歡的花盆“啪”地一聲,摔了下來,碎了。我想這下可闖禍了,我怎麼對爸爸説呢?算了,爸爸回來時我就説不知道。

傍晚,爸爸回來了,看見他心愛的花盆被摔碎了,便問我是怎麼回事,我吞吞吐吐地説:“不……不知道。”爸爸看了看我,沒再追究。

晚上,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自己的房間。書架上那本學校發的《小學生行為規範》吸引了我,我便拿來。當我看到“誠實勇敢,不説謊話,有錯就改”這一條時,白天發生的事又浮現在我的眼前。我想:我是小學生,應該按《行為規範》去做。想到這裏,我就鼓起了勇氣,向父母的卧室走去,並向他們講了今天早上我不小心碰碎花盆的事。我講完後,心裏覺得特別輕鬆。我想:爸爸你揍我一頓吧!出乎意料,爸爸並沒揍我,而是和藹可親地説;“孩子,沒關係,知錯就改,還是一個好孩子。”然後他又拍拍我的肩膀問:“是誰教你這樣做的?”我大聲回答:“是《行為規範》教我這樣做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zhengwen/ddgko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