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雨點職稱教學説課稿

雨點職稱教學説課稿

《雨點》是《國標本(蘇)語文》一年級下冊的一首詩歌。全詩8行、4句,分別寫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裏的不同動態。第一句抓住“池塘”撣,

雨點職稱教學説課稿

水波不興的特點,寫雨點在那裏“睡覺”;第二句抓住“小溪”流水潺潺的特點,寫雨點在那裏“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騰不息的特點,寫雨點“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巨浪翻滾的特點,寫雨點在那裏“跳躍”。課文表述由靜到動,由小到大,不僅內容豐富且構成了審美的多樣性,頗有趣味。

進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本課教學就是要通過感情朗讀等手段,讓學生走進文本,與雨點一起來體驗水池的平靜、溪流的緩慢、江水的奔騰不息、大海的波濤洶湧,從而感受語言的韻律美。那教師如何讓學生在閲讀教學中實觀與文本的對話呢?

一、創設情境,誘發興趣

這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基礎。讓學生與文本對話,是我們在新課程改革中致力尋求的新理念,也是我們語文教學的至高追求。通過對話,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讓他們享受學習語文的樂樂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想,“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對於低年級的學來説,首先要喚醒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它需要教師努力創設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在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感受語文的魅力;更需要教師創造一個師生、生生與文本互相對話的交互情境,讓學生融入文本,讓文本走入學生心裏,從而進行直接的語言交互、感情交互、思想交互,讓閲讀教學變成一個雙向的對話交互過程。教學《雨點》這篇課文時,將課文以一次有趣的旅行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雨點”成為一個有靈性的會説話的對象,讓小朋友和雨點一同旅行,感受雨點的不同變化。這樣,語文學習不再是枯燥的上課,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動。而在愉悦的活動中文文本內容也就悄無聲息地走入了學生的`心裏。

二、感悟品味,美讀移情

進進這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關鍵。低年級學生的思維處於感性思維階段,學習語言習慣直覺體驗、整體接收、綜合感受,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這一思維特點採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直接地、全方位地、整體觸摸語言觀象中,有所感悟,並在“悟”中自得。同時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反覆品味,體會表達的精妙及語言的內在情感,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從而引導學生“披文一入情一入境”,用“心理視線”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讓學生得到情的激發、智的啟迪、美的薰陶。在《雨點》這篇課文中寫到了雨點在池塘裏睡覺,在小溪裏散步,在江河裏奔跑,在海洋裏跳躍。教學時,讓學生邊藉助圖片聯繫生活實際,老師用語言渲染,由此讓學生體會到水池的平靜、溪流的緩慢、江水的奔騰不息、大海的波濤洶湧,在此基礎上感悟“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這四個飽含意藴的詞,並適時引導學生把這種獨特的旅行感受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我認為,這一過程,實質是學生由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內在情感的真切流露,更是學生內心與文本產生共鳴的過程。這也就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與文本對話。

三、提煉生活,豐富想象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兒童的“閲讀期待”,調動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努力使課堂教學生活化,讓學生在這種“生活式”的課堂中自覺地學語言、用語言。在教學《雨點》最後一個環節時,我安排了一個遷移練習。用圖片喚起孩子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想象小雨點還會落到哪裏?它在這些地方又是什麼樣兒的?仿編詩歌,把觀察生活和想象連接有機結合。孩子本身對這樣的話題比較感興趣,並且有一定的生活積累。通過教師啟發,生活中的許多場景很快在學生腦中再現,並能以課文為例,説出雨點落到不同地方的不同形態或帶來的變化。教師在學生表述時適當點撥,幫助學生恰當運用語言,使語言更加規範,學生通過不斷的語言實踐,從而逐步內化語言,豐富自己的內部語言體系,進而正確、熟練、靈活地運用語言文字。我想這樣處理教材,能較好地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有利於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學語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也是在努力實踐着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説,説和寫並不是同步的,為了縮短説和寫間的差距,創設這樣一個讓學生當小詩人來作詩的情境,這樣不但讓學生產生了新奇感,而且運用了所學語言,把語言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起來,並且充分利用文本這個範例,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通過這樣通俗易懂的詩歌的仿編,孩子更能真實的體會雨點的可愛,體會雨點在不同處所、不同狀態的不同情調。本教學片斷充分體現了語文教育的人文性,活用了教材,注重了在閲讀實踐中,激發學生的情感,豐富學生的想象,學會了表達。首先讓學生從課文例句入手,感悟語言形式,再變換對象,注意向課外延伸,讓學生聯繫生活,再想象雨點還會落到哪兒,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飛躍。通過學生創造性的語言,描繪出富有童話般的意境,使學生更加親近自然,情感得到昇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zgxwv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