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買文具説課稿(精選5篇)

買文具説課稿(精選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編寫説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買文具説課稿(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買文具説課稿(精選5篇)

買文具説課稿1

學生分析:

本課從三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有趣的情境,組織各種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培養學生有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我們認識了萬以內的數,會計算三位數加、減法以及學習了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充分利用了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創設了較為豐富的、貼近兒童生活實際的情境,並以元、角、分等常用計量單位的知識作為學習小數的形象支撐,讓我們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小數的含義,比較小數的大小,在探究中學習小數的加、減法。學習這部分內容既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又能為今後系統的學習小數打下初步的基礎。

教學目標:

1、結合買文具的情境,理解小數的意義,體會小數的特徵。

2、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教學重點:

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教具準備:

第2頁的情境圖;第2頁試一試。

學生準備:

剪下課本附頁中的人民幣圖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以前買過東西嗎?

生:買過。

師:都買過些什麼?

生1:買過鹽。

生2:買過鉛筆。

生3:買過瓜子。……

師:那麼你能説出它們的價格嗎?

生1:鉛筆1角錢一支。

生2:一包瓜子5角錢。

生3:本子3角錢一個。……

師:可見,同學們知道的可真不少,那麼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文具商店買文具好嗎?

生:好!

(師板書課題,出示情境圖:文具商店裏:鉛筆0.5元,尺子1.06元,筆記本3.50元,水彩筆16.85元)

二、學習新知

1、師:請同學們仔細看圖,你能從圖中瞭解到些什麼呢?

(生觀察後回答)

師:你們知道每種文具的單價是幾元幾角幾分嗎?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然後在小組內把你的想法互相説一説。

(生獨立思考後小組內交流)

師:哪個小組來彙報一下?

生:鉛筆0.50元,也就是5角;尺子1.06元,也就是1元零6分……

2、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想一下 ,價格標牌上的數與元角分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1)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2)小組彙報。

(3)教師小結。

3、師:現在我們來看一下0.5、1.06、3.06、16.85、8.00這些數與以前學過的數一樣嗎?為什麼?

生:不同,因為有個點。

師:非常好,所以我們把這樣的數叫小數,中間的點叫小數點。

4、師:小數該怎樣讀、怎樣寫呢?

(1)自學課本。

(2)指明回答,師適當補充。

5、師:有位售貨員叔叔不小心把筆記本標價牌上的小數點位置點錯了,3。50元寫成了0。35元,這樣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呢?

(1)小組討論。

(2)指名説一説,教師小結,特別強調小數點的重要性。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2、出示投影

(1)學生獨立解答。

(2)指名説,師總結。

3、説一説

統計年本學期教科書的年價格,並與同伴説一説。

例如:數學7.40元,也就是7元4角。

4、遊戲

用附頁1中的人民幣遊戲,同桌一組,一個説元角分,一個用小數表示。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生1:我知道了什麼是小數。

生2:我學習會了小數的讀法、寫法。

板書設計:略。

買文具説課稿2

一、説教材

《買文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實驗教材一年級第二冊第六單元購物的第一課。這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通過購物等活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在購物情境中進行簡單的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合理使用人民幣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是本節課的重點,在購物情境中進行簡單的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説教法

一年級學生一般對人民幣都有了一點認識,能大致分辨出人民幣面值的大小。學生比較困難的是元、角、分之間的關係及如何使用人民幣進行購物,如何付錢、找錢等。我根據學生的原有的認知基礎和年齡特點,在教學時突出了以下幾點:

1、 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尋找知識與經驗的聯繫。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導入中談話內容的設計,不僅很自然的將學生引入新課中,更讓學生感受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源於生活,使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

2、 在教師的主導下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本課的設計我將自己定位為學生學習路徑的引導者、學習材料的提供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試圖讓學生髮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在認識人民幣這一環節中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3、 在落實雙基的基礎上滲透應用性和開放性。

理解和掌握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任何時候都是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在此基礎上再適當滲透應用性和開放性,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本課的教學設想之一。本課中的購物和小小銀行活動的設計正是源於這種構想。

三、説學法

這節課是一年級的教材,學生的年齡小,但對人民幣的有關知識並不是一片空白。因為日常生活中的買賣活動已豐富了學生對人民幣的感性認識,故在教學時,我對學生放的放開,儘量讓學生多説,力圖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這一教學理念。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教學時,我設計讓學生每4人一組,小組活動討論將人民幣進行分類和共同參與到購物、兑換活動遊戲中,使學生在情感、價值觀等方面得到一定的發展。

四、説教學流程

(一) 導入新課。

師:你們陪爸爸媽媽買過東西嗎?買東西需要什麼?你們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錢?(生自由發言)看來錢的用處非常大,其實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錢。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又叫什麼嗎?(人民幣)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

[藉助談話,引出本節課的主題人民幣,並初步揭示人民幣的功能。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親切感。]

(二) 人民幣的認識。

1、 認識人民幣。

(1) 出示幾張大面額的人民幣讓學生認識。

(2) 利用CAI出示常用的小面值的人民幣,提問:你們認識哪些?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和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3) 向學生介紹盲點,教育學生愛護人民幣。

[這一步主要是讓學生認識人民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先獨立認識,再同桌交流,在交流中豐富學生的識別方法,構建學生對人民幣多種特徵的瞭解。教學中教育學生愛護人民幣,重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培養。]

2、 分一分。

師:還記得上學期學過的分類嗎?假如要把全班同學進行分類,該怎麼分?現在你們能把盒子裏的人民幣按照一定的標準分一分嗎?在組內分一分。分好後小組彙報交流。教師小結各種分法後,教育學生要養成用完人民幣及時洗手的良好衞生習慣。

3、 認識人民幣的單位。

結合學生的分法,引出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並板書。説明:在人民幣中,元是最大的單位,分是最小的單位。

[這兩個環節,我是放在一起處理的。一年級的學生對知識內容容易遺忘,所以我先複習了一下如何分類,以至學生很快的就能將人民幣按一定的標準進行了分類。在分類中又很自然的引出人民幣的單位,使學生更深層次的認識人民幣。小組合作的方式為學生創造了動手操作實踐的機會和合作交流的機會。]

(三) 認識元、角、分之間的關係。

1、 創設商店購物的情境,問:一本數學本2角錢、一把尺子1元錢,你們可以怎樣付錢呢?小組討論後付錢。在活動中明確1元=10角。問:我這兒有張卡片5分錢,但是我要兩張一起賣,你該付給我多少錢呢?小組討論後付錢。在活動中明確1角=10分。(板書:1元=10角,1角=10分)

2、 結合歌曲《一分錢》教育學生拾金不昧,養成不亂花錢、節約的好習慣。

[通過購物這一情境,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並在購物過程中讓學生更進一步理解人民幣的功能。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地認識了人民幣及之間的關係。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將數學教學變成數學活動的教學。歌曲《一分錢》的設計不僅讓孩子們的身心得到了休息、活躍了課堂,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合理用錢的意識。]

(四) 鞏固練習。

1、 填空: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

設計成小小銀行的遊戲。

[把問題設計成遊戲的形式,讓學生更樂於接受。通過情境讓學生體會到人民幣之間可以兑換,讓他們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此類問題如何解決,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體現了數學教學的開放性和應用性,並將所學的知識經驗生活化、數學化、系統化。]

2、 搶答。

[這一題的設計,旨在進一步鞏固深化,拓展思維,確保學習任務的圓滿完成。]

(五) 全課總結。

[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必要的梳理。]

買文具説課稿3

教材分析

《買文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購物》的第一課時。本節課突出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認識人民幣,解決實際問題。本節是本單元的第一節課,由於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已經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教材中創設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情境——買文具,讓學生在購物活動中初步認識人民幣,理解人民幣的功能。通過“買文具”、“認一認”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認識小面額的人民幣,並對小面額人民幣上的數字、圖案等有初步的瞭解,然後進一步讓學生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係。最後通過“填一填”來了解人民幣之間的兑換,以培養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重點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2.通過購物等活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理解人民幣的功能。

3.培養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

教學設想

通過“買文具”這一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理解人民幣的功能。然後通過看、拿、想、説、換、比等手段,加深學生對小面額人民幣的認識。在此過程中,教師不斷創設情境,讓學生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係,並且真正體會1元錢的幣值,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也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將數學課與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具準備

課件、圖片、人民幣、多媒體。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買過東西嗎?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去商店看一看,你們願意嗎?(出示商店情境圖)這個商店是賣什麼的?(自由發言,引導學生説完整的話,準確運用數量詞)在商店裏你都看到了什麼?(自由説)這麼多的文具你想買什麼呢?(讓一名學生説)那你用什麼買呀?(人民幣)你認識錢嗎?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咱們中國通用的錢——人民幣(實物人民幣)。

【藉助文具商店這一情境,引出本節的主題——人民幣,並揭示人民幣的功能。】

二、小組合作,獲取知識。

1.師:現在,你們想仔細去看一看嗎?下面請每個小組拿出信封內的人民幣,大家輪流看一看、摸一摸,你能發現什麼呢?觀察時小朋友們要互相謙讓,有禮貌。

2.師:你都發現了什麼,誰願意説給同學們聽一聽?(主要引導學生從人民幣的數字、面額、字樣和各種圖案説一説。)

3.個別發言,出示教材第68頁“認一認”。

【這一步主要是讓學生認識人民幣,通過讓學生親自去看、摸,使學生對人民幣有初步的瞭解,同時,凸現學生的個性思維及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購物活動。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人民幣,現在我們就一起去買東西,看你會不會買?(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購物活動。)

1.小組合作:組長來當售貨員,其他同學用課前準備好的人民幣(課本後的彩圖)購買自己想買的文具。

2.師:同學們的收穫都不小,你能從你買的文具中選一種介紹一下你是怎麼買的嗎?(指名説一次購物過程。)

3.師:小朋友們,你們看,我這裏有1張1元錢,我也想去買一些文具,你們願意幫我去買嗎?下面就請同學們用1元錢去買文具,你能買些什麼呢?(小組繼續購物。)

4.板書:略。

5.師:大家都完成了,現在誰願意把你的展示給大家看一看。(實物投影反饋。)

6.師:在你的生活中,1元錢還可以買哪些物品呢?(同桌交流。)

【通過購物讓學生初步理解人民幣的功能,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係,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解決簡單問題。

1.請學生來當售貨員,老師拿一張5元的人民幣去買一支鋼筆,售貨員沒有零錢找給老師,由此創設一個需要兑換人民幣的情境,然後讓售貨員自己去想辦法。

【讓學生體會到兑換的必要性。】

2.師:你在平時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你現在想不想讓同學們幫你去解決呢?你可以找一位好朋友去兑換。

3.師:哪一對好朋友想把你們的收穫告訴大家。(全班交流,並板書,用實物粘貼。)

5元 能換5張1元

2元 能換2張1元

5角 能換5張1角

4.獨立完成教材第69頁“填一填”第1題。

5.師:誰想把你做的展示給全班同學看。(實物投影反饋。)

【通過情境讓學生體會到人民幣之間可以兑換,也讓他們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此類問題應如何解決,加強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

五、練一練。(卡片)

2元=( )角 30角=( )元

4元=( )角 50角=( )元

3角+6角=( )角 2元+2元+1元=( )元

六、説一説。

師:人民幣是我們平時生活中離不開的,在勤儉節約方面,愛護人民幣方面,你是怎麼做的?説給你身邊的小朋友聽。

七、實踐作業。

訪問或調查並記錄:你對人民幣還知道些什麼?

【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評析

本節課學生是在購物情境中完成的,學生對情境非常感興趣,本節課的任務也完成了,但是學生對人民幣的感知還不夠,在學生獨立觀察人民幣後,讓學生説一説時,教師的指導還不到位,學生説不出來的一些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説出來,比如人民幣上的數字是什麼意思,人民幣上的圖案都有什麼,等等。接下來的購物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而且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地認識了人民幣及元、角、分之間的相互關係,理解了人民幣的功能,還培養了學生正確的數學學習方式,將數學教學變成了數學活動的教學。

買文具説課稿4

《買文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實驗教材一年級第二冊第六單元“購物”的第一課。這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認識元、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通過購物等活動,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在購物情境中進行簡單的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合理使用人民幣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是本節課的重點,在購物情境中進行簡單的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是本節課的難點。根據這些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設計這節課時,我注重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學知識,做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練”,完成了由知識到能力的昇華。這節課一共設計了三個緊密聯繫的活動。

一、説教材

(一)情境引入,整體認識人民幣。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沒有束縛學生的手腳,而是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為背景,組織學生進行的主體探索性學習,大膽地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自己描述,相互補充,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和主動性,滿足了學生遙表現欲和探究欲,讓學生學得輕鬆、愉快。

(二)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感受數學就在身邊。

在這個活動中笑笑為了給淘氣送生日禮物來到機靈狗的文具店發生的買賣活動。由此引出元、角、分之間的關係。

在這一活動中,我努力挖掘教學的“應用性”對教材進行重組、整合,設計模擬換錢活動,打破了傳統封閉式的教學過程,構建了生生互動的“開放式”教學空間,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以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應用創新,體驗生活。

笑笑買完圓珠筆後,想起還要買尺子,尺子的價錢是8角。人民幣中有1角、2角和5角的,沒有8角的,怎麼辦呢?學生各抒己見,説出很多種8角錢的拿法。笑笑還有一元錢,你幫她想想,1元錢可以買些什麼呢?學生説出可以買10塊橡皮、5本本子……在這一環節中,使學生真正體會一元錢的幣值。

二、説教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勇於探索的強大內動力。導入時創設了機靈狗的小小文具店開張了,歡迎小朋友們光臨。並讓學生説出購物需要用到錢,對於錢小朋友們知道什麼,還想知道什麼,這些問題學生喜歡並且容易接受。這些情境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激起學習的強烈慾望。

2、注重操作感知,注重與生活聯繫

《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在現實情境中,認識無、角、分,並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因此我設計了笑笑想買一支一元錢的圓珠筆,請小朋友幫她付錢這一環節,通過多媒體演示及學生的拿、數、想、比等手段,富有趣味地得出元、角、分之間的關係,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3、提供形式多樣的`練習活動,加深學生的體驗

我們知道了1元錢可以換10個1角的,1角錢可以換10個1分的,老師有幾張人民幣,你能幫老師換成零錢嗎?讓學生在玩中練,練中玩,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的體驗,發展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説學法

1、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學生的重要學習方式之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看、拿、數、想、比等多種方式對人民幣進行自主探究。看、拿、數、想、比都由學生自己動手感受體驗人民幣。教師在這些活動中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樹立了學習數學的信心。

2、實踐操作

新課程理念非常強調學生的實踐操作,特別是數學科,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踐,在操作實踐中學會學習。本課設計了幫笑笑買文具、購物等活動,讓學生有充足的空間實踐操作。

3、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也是學生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本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這一點,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合作交流機會。如:小組交流自己認識的人民幣、小組討論如何幫笑笑買文具以及換錢遊戲、購物遊戲。學生在這些活動中有很大的空間進行合作,學會與人交流。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總之在這節課中我主要通過“買文具”這一真實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理解人民幣的功能,然後通過看、想、説、換、比等手段,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在此過程中,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係,並且真正體會1元錢的幣值,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和愛護人民幣的意識,也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將數學課與生活融合在一起。

買文具説課稿5

今天我上課的課題是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下面把我對這節課的理解及處理教學內容時採用的教學策略簡單的説一説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

本節內容在全冊書及單元的地位: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第五單元除法第一課時。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在二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表內除法的豎式計算、有餘數除法和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相關內容,基本掌握了除數計算的試商方法。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其基本方法與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數值可能較大。在試商時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這裏安排豎式計算是為了分散難點,理解算理,確定商的位置為後續的學習除數是任意的兩位數及三位數打下伏筆。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分兩個層次:一、教學兩位數除以整十數商是一位數。理解算理,確定商的位置。二、教學三位數除以整十數商也是一位數,歸納計算方法。在解決第一個層次上教材安排一個教學情景,解決80 元可以買幾個書包?給處理不同層次的計算方法:減法、乘法、擺一擺、豎式對於這幾種方法。我是這樣理解的:第一種減法其實就是除法的含義;乘法是為了後面的試商作準備;擺人民幣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的算理。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所處的地位以及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①在擺一擺、算一算、説一説的過程中掌握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②在歸納除數是整十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上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在陳述算理上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用數學語言與他人交流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 通過觀察和操作,讓學生體會做數學。

②在具體的情景中,引導學生髮現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並在探究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情感與態度:

①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向學生滲透“未知”轉化“已知”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間是有“聯繫的”,是可“變化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觀點。

②通過買文具送給希望工程的情景使學生分享到關愛他人快樂,與別人共享學習的快樂。

(三)教學的重難點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覺得本節課是本單元后面要學習除數是任意兩位數的基礎。 因此,理解算法掌握方法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本課的另一個重點是“除數是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在從教法學法上談:

(四)教法

數學是一門培養和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為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我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把權力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尊重差異,交流互動。如在討論80/20為什麼等於4時,因為學生不同,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也就不同,這樣的差異為數學提供了資源, 我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對不同方法的交流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在思維上發生交往,促使參與數學活動的每個人都有所思。

2把機會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如在理解算理上,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孩子們擺一擺,説一説去感受體驗理解算理。而不是老師直接的告訴怎樣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孩子們自己嘗試着總結計算方法,這樣有助於發展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數學學習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3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找出答案。這裏的給問題不是老師提出問題學生答,而是教師很巧妙的設計一個衝突,讓學生主動思考。如在教學豎式的必要性時,我問:既然大家都認為口算簡單為什麼還要學習筆算呢?

(五)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首先會傾聽,注意提醒學生要傾聽他人的發言:你聽懂了嗎?能重複嗎?其次,會合作會交流。如在討論80/20為什麼等於4?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學會合作在交流多種方法中互補、反思自己的方法。再有,學會用動手操作擺一擺來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

(六)教學程序及設想

我經常在思考:長期以來,我們的學生為什麼對數學不感興趣,甚至害怕數學,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數學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太遠了。事實上,數學學習應該與學生的生活融合起來,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讓他們在生活中去發現數學、探究數學、認識並掌握數學。這既是體現橫向數學化的思想又體現了縱向數學化的思想。

1、情境中探索算理髮現方法

(1)由中期測試買獎品這一情景引出除法豎式

(2)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交流彙報自己的想法

2討論中理解算理概括方法(正確書寫商的位置)

這一環節是課堂教學中心環節,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我安排獨立探究、交流驗證、歸納概括三個層次進行

教學例1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豎式的書寫,嘗試探究。在試算中學生有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討論,針對重難點師生進行探究驗證。

首先引導學生從試商上考慮:20×4=80他的商是40所以錯了。在從算理上去考慮:商4為什麼一定要寫在個位?在從計算過程考慮第二步算什麼?所以他寫8對嗎?得出正確的算式以後引導學生對這個算式進行整體的認識 。和前面口算的方法比較找到聯繫,理解學習豎式的必要性。在理解算理上如有困難,讓學生通過擺人民幣進行充分的感知。(因為是重點理解算理的地方,同時也是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的一種思維訓練。所以我會在這個地方捨得花時間)

教學例2 時,放手讓學生獨立作,説説你是怎麼算的。和例1進行比較教師製造認知衝突:那我就不明白了除數都是20 被除數一個是兩位數,一個是三位數商怎麼都是一位數?它應該是兩位數才對啊?在交流中概括計算方法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挑戰中昇華算理掌握方法(有餘數的除法)

鞏固內化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學生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安排了一個是基礎練習一個是有餘數的除法練習,最後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機動)。

先做一道基礎的90÷30,在教師挑戰性的語言中激起學生向困難挑戰的慾望:師:這麼多同學都做對了是不是這道題太簡單了阿。下面來一個稍微難一點的敢挑戰嗎?理解餘數:還剩8元 ,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阿?

4、回顧中昇華(知識的,情感的)

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絡化,對在獲取新知中體現出來的數學思想方法策略進行反思,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師:同學們不但學會了數學知識而且會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真了不起!知道嗎?認識你們是我今天最大的收穫!能説説你的收穫嗎?

看到老師買獎品的行動,你想説些什麼嗎?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做到的!使學生分享取得優異成績的快樂!

整節課教學活動中我想充分體現以下特點: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學生為主體,思維訓練為主線的思想;充分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所以在教學時間上可能會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練習。但我想這節課可能沒多做練習,但預設的三維目標都已達到,算理理解透徹,思維活躍,認識到位,下一節課進行專門的練習,就不是沒有練習,而是還沒到練習的時間。

標籤: 文具 精選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yk3r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