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百變團花》美術課程説課稿

《百變團花》美術課程説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百變團花》美術課程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百變團花》美術課程説課稿

《百變團花》美術課程説課稿1

一、説教材

《童年》是小學美術二年級下冊第18課的內容。本課屬於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內容。《童年》是人生中最難忘的階段,當人們回憶自己的童年時,童年總是充滿着無限的感慨。這節美術欣賞課向我們展示了不同時期、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關於童年的作品。看似簡單的作品,其實卻給我們展現了一部歷史的畫卷。從清朝的《歡天喜地》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戰鬥中成長》,解放後的《翻身奴隸的兒女》,直到今天的《金色童年》。表現形式涉及年畫、油畫、中國畫、攝影等。其中不僅僅給了我們美術方面的信息,更為我們創造了一種情景,一種通過美術作品瞭解社會生活變遷的學習情景。在這裏,美術活動不是知識的灌輸,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為一種文化生活學習,它根植於生活、表現於生活、讚美於生活、運用於生活,並給生活以導向和啟迪。

二、説學情

小學二年級學生在造型方面較低年級有一定的發展,隨着知識的增長和認識能力的發展,他們在繪畫方面有了初步的寫實傾向,也稱之為“萌芽寫實階段”。在這一階段對學生應開始引入一些知識系統的學習,逐步要求對美術作品進行簡單的形式分析,從對形色的認識,擴大到質感的認識,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對本節課的教材分析以及學情的理解,我設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引導學生欣賞以童年為主題的藝術作品,體會藝術作品中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感受不同藝術作品所表達出的歷史背景,能夠從環境,服飾,表情等方面對畫面進行簡單的評述。

過程與方法:會表達自己對童年生活的感受,會描述不同時期童年生活的情況,學會通過觀察童年題材的藝術作品,體會不同藝術表現形式的魅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了解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童年都有各自特點,培養學生珍惜現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四、説教學重難點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本節課的重點是:通過欣賞、感悟不同歷史時期童年生活的差異性。描述童年的生活內容及自己對童年的理解,感受作品的思想內涵。

難點則是:認識中國畫、油畫、木雕、攝影等不同藝術表現形式,體會不同表現形式帶給人的不同美感。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在教學中採用活動探究法、直觀教學法、提問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進行自主探究。

六、説教學準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學準備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做了如下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資料等。

七、説教學過程

從新課程標準的教學建議出發,我將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變靜為動,融聲、形、色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具體環節如下:

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教學是科學,更是藝術,羅丹説過“藝術就是感情”,所以創設情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此我將利用故事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跟太陽有關的故事—《番茄太陽》,老師講故事,聽完故事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順勢導入課題《童年》。

環節二:探究色彩,新課講授

(一)出示《考試》(中國畫)

《課程標準》中強調美術課程需要凸顯視覺性,所以我將採用講授法與展示法相結合的形式,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中國畫作品《考試》,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並提出問題,並從畫面人物的服裝、表情、動態、背景等方面討論回答。

(二)出示《歡天喜地》(年畫)

接下來,我將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尋找答案。展示年畫《歡天喜地》,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問題:你從作品中看到了什麼?你能表演一下嗎?從人物服裝、髮飾、表情、動態、背景等方面觀察畫面,並運用語言簡單的描述一下作品內容。前後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鼓勵他們相互交流,大膽發言。

(三)出示《冬天的陽光》(雕塑)

而後,我將繼續出示雕塑作品《冬天的陽光》,引導學生合作觀察,並提問:你知道作品的表現形式嗎?畫面中的人物的表情怎樣?在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感知後,繼續追問:為什麼作品題目叫冬天的陽光?畫面中有陽光嗎?陽光代表着什麼?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很快的進入審美情境。

(四)出示《金色童年》(攝影)

最後,我會展示攝影作品《金色童年》,引導學生欣賞,通過開放性的提問:你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呢?生活中一定發生過許多令你難忘的故事,老師非常想聽一聽,誰願意給大家講一講?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往事。

環節三:對比欣賞,展示評價

(一)對比欣賞

1.引導學生對比欣賞《歡天喜地》、《瑞陽嬰戲圖》和《翻身奴隸的兒女》,提問:這三幅中國畫在表現形式上有什麼特點?通過作品間的橫向比較,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國畫的一般特點,從而使他們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珍惜優秀民族藝術的態度。

2.引導學生對比欣賞《戰鬥中成長》、《冬天的陽光》和《金色童年》表現形式的不同,提問:他們對快樂的理解相同嗎?通過解讀作品中“快樂與幸福”的內涵,培養學生珍惜和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體現美術教育的人文性。

(二)展示評價

學生思考討論本節課自己的收穫和感悟,並聯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談談感受。

環節四:小結作業,拓展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課堂總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為了使學生能有更高層次的提高,我會鼓勵學生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拿起自己手中的畫筆或者其他造型工具,把這些美好往事表現出來。

八、板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團花的基本特點。

過程與方法:指導學生學習製作團花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感知、思考、探索及發散思維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欣賞及學習製作團花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團花的特點及設計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紋樣的設計、剪紙語言及鏤空的面積大小。

三、課時:1課時

四、教具:彩紙、剪刀、膠棒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給你們帶來一個小禮物。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嗎?

找一名同學打開信封,拿出裏面的小禮物。

師:同學們,這是老師為你們親手製作的剪紙作品。

仔細觀察一下,這幅剪紙作品外形接近於什麼形狀呢?

生:圓形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説的非常好。像這樣外形以圓形為主,經過多次摺疊而剪出的剪紙作品叫做團花。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團花的世界。(出示課題。)

(二)觀察分析 探究知識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國的剪紙有着千百年的歷史,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請大家看圖片資料(出示課件圖片:對馬團花和 菊花團花。)

一千多年前的人們就能夠把這麼複雜的圖案用紙剪出來,可見那時候的人們是多麼的心靈手巧,多麼的了不起。

(出示課件圖片)因為團花寓意着團團圓圓、吉祥喜慶、和諧美好,所以人們多把像魚、喜字等有吉祥寓意的圖案放到團花裏,從古至今人們逢年過節的時候就會剪團花貼團花。

設計意圖:瞭解團花的寓意

(三)探究學習 藝術實踐

1、外形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團花都是圓形的,要想學會剪團花,就要先把紙剪成圓形或接近圓形。你們會剪嗎?

生:會。

師:現在老師找一個同學給大家上台演示,請你只剪一刀,就把它變成圓形,誰來?(生動手實踐)

同學們仔細看,邊做邊給大家講好不好?---好,打開----我們看他剪的很圓,是不是,好,真棒,我們為他鼓鼓掌吧。

老師想和他比一比,也剪個圓,看老師剪的圓不圓。咦,怎麼回事??誰來告訴我,---原來是因為沒有找準中心點。

團花是以正方形紙的中心點為頂點,連續對邊對角摺疊,剪的時候一定要找準中心點。

設計意圖:瞭解團花的含義。

小結:原來把紙折起來剪是個好辦法,大家猜猜對摺一次,兩次,三次,哪種剪得更圓呢?誰能不能總結一下:摺紙的次數和剪得圓不圓有什麼樣的關係?

生:摺紙的次數越多,剪得就越圓。

2、花紋

師:那麼這個圓紙片算不算是團花呢?和信封裏的團花相比哪個漂亮呢?為什麼?

生:不是,因為沒有花紋。

師:對,我們還要裝飾上花紋。因為我們今天的課題叫百變團花,你們説重點是在哪個字上邊才體現團花花紋的多樣性呢?(變)出示:板書---紋樣。

我們觀察這幅團花作品裏的花紋 有月牙紋、毛毛紋、柳葉紋、圓點、瓜子點、三角等。

再摺疊好的紙上,畫上了花紋後,我們就要開始剪了

打開,一幅團花作品就做好了,會了嗎?我們欣賞幾幅同齡小朋友的作品。

想不想動手剪了?

六、學生實踐

用折、剪團花的方法,做一朵花紋、外形好看又有新意的團花

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七、作品展評

組織學生展示,自評、互評、師評。

八、小結

大家的作品都非常漂亮,各有各的特色,非常有創意。同學們下課後可以把你製作的漂亮的團花送給你最喜歡的人。

《百變團花》美術課程説課稿2

一、教材分析

1、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資料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在美術世界中遨遊》(出示板書),經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對以後的美術課程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確定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一個統領下文的鋪墊作用。

2、教學資料

本課經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遵循學生的身心特徵,他們的邏輯思維仍需要很多感性經驗來支持;想像力中的現實性不斷髮展;情緒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具有很大的易動性、衝動性。經過本節課的學習給學生供給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美術世界的機會,加強對美術不一樣種類的瞭解。

3、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三個緯度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認知特點,我確定本節課要到達以下幾個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本課以材料的不一樣來區分畫種,力求使學生明白:畫種的不一樣,是因為畫家使用的材料的不一樣。使學生掌握對美術作品分析、理解、評價的本事。

過程與方法目標:

本節課經過很多圖片欣賞,教師正確引導,對中西作品分析比較,讓學生在瞭解美術的基礎上對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並能夠正確掌握美術作品的分類,學會用新型的美術材料來體現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經過對美術作品的分析評價,讓學生了解美術作品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掌握正確的評價方式。讓學生打破時空,不拘一格的在美術世界中尋找美,發現美,從而創造美。

4、根據我對教材分析和理解,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欣賞圖片,讓學生對各種美術作品的造型方式、表達方式和形式美感進行了解和掌握,從而進行對美術作品製作材料的分析比較。

難點:

具體分析、理解本節課所學的資料,使學生能夠獨立、正確地理解美術作品所用材料的不一樣而帶來的不一樣畫面效果。

二、教法與學法

教法:

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情景,我主要採用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和初中一年級學生心理特點,我採用引導教學,用幻燈片放映不一樣種類的美術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然後提出問題分組討論、探究“是什麼決定了美術門類的不一樣?”之後放映各種不一樣種類的美術作品作比較,讓學生在頭腦中對本課所學的資料有一個完整的感性認識;突出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法:

遵循“學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做到學與思緊密結合,讓學生先認真觀察圖片,在欣賞過程中,進取思考,及時提問,領悟到學習的要點和難點。充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索精神,並養成認真細緻的學習態度。

三、教學過程設計

我將從課前準備—激趣導課—探究欣賞—思考討論—教師總結,幾個方面進行我的教學。

1、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很多的各種不一樣材質的美術圖片,讓學生欣賞,討論。

學生準備:收集自我喜歡的美術作品。

2、激趣導課

首先,我以問題挑戰學生:

(1)你們見過哪些美術作品?

(2)他們的材質分別是什麼呢?

並以展覽的形式把教師和學生課前收集的圖片佈置在教室的牆壁上,讓學生帶着問題互相欣賞,向學生展示美術世界的豐富多彩,為學生創設一種置身於美術作品之中的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之後,再欣賞課本上的圖片,提出問題:如圖《父親》,《人橋》“同樣是畫人物,它們有什麼不一樣”讓學生在思考探究中對本節課所學的資料產生好奇,感受不一樣材質帶來的不一樣效果。

最終,在學生思考的同時我會給學生準備一些不一樣種類的繪畫工具,像國畫工具、油畫工具、水彩畫工具以及其他種類的繪畫工具給學生看。讓學生能正確的確定出美術作品是用哪些繪畫工具完成的。

本環節主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本節課的教學資料。

3、探究欣賞

美術是運用必須的物質材料經過造型手段,創造出來的視覺藝術。想了解它豐富多彩的資料嗎?讓我們一齊在美術世界中遨遊。

我首先充當導演,讓學生在遊戲中,一邊看作品,一邊正確地找出作品使用的材料。

讓學生甲指出油畫《父親》,學生乙找出油畫用的材料;學生甲出示卡片——“浮雕”,學生乙找出書上圖片中的浮雕;學生甲出示“水彩畫”的卡片,學生乙就要從課本外找出一張水彩畫的作品。讓學生在遊戲中分清楚作品是用什麼材料完成的。

然後,回到課本上的圖片,具體地分析每幅作品。由於材質的不一樣,使得美術作品效果截然不一樣。以學生的探究為主,教師適當地加以補充。

《百變團花》美術課程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我今天説的內容為人美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上冊第七課《百變團花》。剪紙團花,是“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它是由摺紙和剪紙相結合的藝術,教材中的圖文體現了教學要圍繞折法和基本形這個教學重點進行。它簡單易學,裝飾性和藝術性都很強,給欣賞者以美的感受,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許多樂趣。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非常喜歡美術課,對剪紙有一定的瞭解。樂於動手,容易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產生強烈的探究X,並進行大膽嘗試。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能發現事物的不同特徵。自我表現X很強。也有幫助別人的願望,但是卻不懂得幫助的策略和方法。對生活的觀察、記憶有一定的基礎,但往往流於概念。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用探究、合作的學習方法研究團花的折法和剪法,並能總結出團花的基本特點。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及學習製作團花的方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以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3.能力目標:在學習製作團花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感知、思考、探索及發散思維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團花的特點及設計製作方法。

教學難點:紋樣的設計及鏤空的面積大小。

四、説教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強調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引導者、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基於以上我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本節課的基本設計思路就是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和求知慾,我採用的方法:情景創設發、演示法、觀察欣賞、分析比較法。

五、説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我採用人性化的方法指導,通過啟發教給學生聽、説、看、做的學習方法,學生在思維真正獲得解放的狀態下自然會展開想象進入美術創作的境界。

六、説教學過程

了使學生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1)觀察提問、激發興趣

因為興趣是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讓學生觀察後回答問題,瞭解團花知識和發展歷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後面的設計做好鋪墊,引出本課課題—《百變團花》

(2)欣賞分析歸納方法技巧

通過播放課件,採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分析歸納,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

(3)探索實踐作業

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我播放了中國傳統古箏樂《高山流水》,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示範並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4)展示欣賞評價

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悦。

1.自評: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説説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

(5)課堂小結擴展延伸

好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拓展延伸”這一環節,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大家經過自己的努力,製作出一張張美麗的團花,請你説説這麼美的作品,我們可以用它裝飾哪裏呢?請小組討論。

《百變團花》美術課程説課稿4

一、説教材

1、教材內容呈現的方式與層次

《變化無窮的線條》是人民教育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美術第四冊第二課,它是以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為主要取向的課程,以學生熟悉和客觀存在的事物進行聯想,誘發學生的想象力。本課主要內容採取的是圖文結合的方式,分四個層次呈現,第一是用文字告訴學生“繩子、竹杆可以變成畫筆”,以誘發其好奇心;第二用“軟繩繞成人頭像,用小棒搭成橋、輪船”,以其激勵學生的X和信心;第三用三幅操作圖向學生闡釋操作方法。第四用文字提出本課的學習要求。

2、教材內容的地位與作用

線條是一種神奇的符號,它隨着兒童塗鴉的開始,便陪伴着兒童成長,成了許多孩子表達內心世界的手段。用線造型的訓練能幫助兒童充分的展現自己的創造性,開發兒童的潛能和智力能力。

二、説教學目標

結合二年級學生特點,本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美術教學的理念。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指導學生運用各種材質,通過擺一擺創造出各種有趣的造型。

2、引導學生富有創意的運用各種材料,在遊戲與探索中,逐步形成創作性的構思。

3、通過交流啟發,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三、説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感知生活中和自然中的線及其美感,並能用線條表現生活中和自然中的事物。

難點:體驗線條表達的情感,並用不同的線條表達自己的情感。

四、説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準備採取以下教法:

(1)“啟發引導法”,根據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在實例的引導下,充分運用教具,採用情境誘趣、啟發、組織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動腦的積極思維中,優化課堂教學。

(2)“演示法”,根據心量學原理中的再造想象,針對學生年齡特點,運用多媒體教具,展示教學相關資料,讓全班學生都能用多種感官感知到演示對象。更好地引導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邊議論,以獲得效果。

(二)學法

美術課程標準提出“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在低年級階段強調感受,體驗和遊戲性,看、畫、做、玩融為一體。因此,我將組織學生用遊戲——感知,觀察——體驗,尋找——印證,分類——歸納,比較——領悟,聽音——畫線,構思——擺圖,展示——分享等自主活動體驗型的學習方式,積極主動的達成學習目標。

五、説學具與教具

教具:課件、毛線、小棒、範畫、勾線筆、膠水。

學具:毛線、小棒、勾線筆、膠水。

六、説教學程序

“美術課程標準”一再強調,美術教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要讓學生在“美術欣賞活動”和“美術創作活動”中真正體驗美本節課我設計如下教學程序:

(一)情境激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我在課始的導入階段,創設了遊戲情境,讓學生利用課前準備好的毛線自由選擇遊戲方式,並提醒學生觀察毛線的不同變化;第二個情境是擺放“運動的線條”,讓學生在觀察綵線在運動中的形狀變化。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線條是可以運動可以變化的。由此引出課題。

(二)四周尋找

像“線條”這種繪圖的基本元素無處不在,為此,我在學生感知線條的運動與變化的基礎上,學生迴歸生活,迴歸自然,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與生活的關係,將尋找到線條分名別類。學生在這一系列的找——看——分——歸的自主活動中,感知了線條的運動與變化可以組成各式各樣的實物。

(三)分組比較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受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各種不同線條的特點。我組織學生:

1、分組選擇比較對象。

2、分組觀察討論本組比較對象的特點

3、全班交流展示比較結果。

(四)析圖擺線

美術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應多給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為此,我的作法是:1、多媒體播放教材中的這幅圖,讓學生邊觀賞邊分析邊思考:A、這些圖各象什麼?B、這些各用什麼材料擺成的?C、這些圖中有一些什麼線條?2、觀賞後,組織學生交流思考結果。3、選擇適當媒材試着擺去各種不同的線條。4、展示所擺的這些線條並相互評價。

(五)自主擺圖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礎,其活動方式更強調自由表現,大膽創造,對比自己的情感和認識。據此,安排這一程序,讓學生在自主構思----自主擺排——交流展示——評價共享,等主動學習活動中學會了各種材質擺圖形。

(六)聯想拓展

美術課程標準要求我們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發展綜合實踐能力,創造性的解決問題。我設計了聽音樂畫線活動。找線條的變化與音樂旋律變化之間的聯繫。用不同線條表達自己的不同心情的活動,共創美感的樂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x73gd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