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四年級上冊《垂直與平行》的説課稿

四年級上冊《垂直與平行》的説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上冊《垂直與平行》的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四年級上冊《垂直與平行》的説課稿

四年級上冊《垂直與平行》的説課稿篇1

一、説教材

《垂直與平行》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第一課時,直線的平行與垂直是在學生認識了點和線段以及射線、直線的基礎上安排的,也是進一步學習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基礎之一。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係,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生活中隨處可見平行與垂直的原型。學生的頭腦裏已經積累了許多表象,因此教學中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充分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和垂直關係。本課時主要解決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問題。

二、説教法

本節課我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為基礎,從學生出發,以《數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為指導,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生活實例引入,通過猜測、動手畫線、圖形反饋使學生系統深入地掌握知識,以及運用分類、觀察、討論等方法以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從而揭示出平行與垂直的概念,最後加以鞏固、提高與應用。

本節課的教學力求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

1、注意創設生活情境,體現了小課堂、大社會的理念,使數學學習更貼近生活。

2、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親身體驗,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3、努力創設新型的師生關係,讓學生主動參與,快樂學習,教師適時給予鼓勵,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結合生活情境,通過自主探究活動,初步認識平行線,垂線。

2、技能目標:使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平行線的過程,培養空間觀念。

3、情感目標:在數學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真實存在,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用數學的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平行、垂直的關係,認識兩線平行垂直。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建立垂直與平行的空間觀念。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晚上,吃過晚飯小明在收拾碗筷時,不小心把兩根筷子掉在地上了,如果用兩根筷子表示兩條直線。請同學們發揮想象力猜測一下:兩根筷子落在地上可能會形成怎樣的圖形?請同學們動手畫一畫。

(設計意圖:創設生活中的情境,引入新課,便於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慾望。)

(二)引導探索,感知特徵

1、展示各種情況

首先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的作品,然後將部分同學的作品貼到黑板上,學生會出現如下情況。

(設計意圖:同學們經歷了一個從個人——小組——全班的逐層遞進過程,為學生自主分類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

2、進行分類:

(1)相交與否。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你們所想象的兩條直線畫下來會有這麼多種情況,能給他們分分類嗎?先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彙報: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種,分為兩類:交叉的一類,不交叉的一類。第二種,分為三類:交叉的一類,快要交叉的一類,不交叉一類。第三種,分為四類:交叉的一類,快要交叉的一類,不交叉一類,交叉成直角的一類。

師:你們所説的交叉是兩條線碰到一塊了,在數學上稱為相交。

(2)引導學生分類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分為相交和不相交兩類。這裏學生可能對兩幅圖有疑問:

這時教師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通過想象直線是可以無限延伸的,同時請兩名學生動手畫一畫,把兩幅圖中的直線分別延長。學生通過觀察與想象很快明確了快要相交的一類也屬於兩條直線相交的情況,剛才在分類時有的同學把已經相交和快要相交看作不同的兩類,因此分成了三類,那分成四類的同學把交叉成直角的看成單獨的一類了,其實這也是相交。這樣同學們在交流中達成分類共識:即相交的一類,不相交的一類。

(設計意圖:在積極探究過程中發展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學生自主探究、交流、辨析、求證過程中順其自然的發現兩條直線的兩種位置關係。)

(三)自主探究,構建新知

1、認識平行:

出示第五幅圖師:這組直線會相交嗎?你是怎麼想的?有的學生認為它不會相交,有的學生覺得兩條直線是一樣寬的,有的學生則認為是不是一樣寬,必須動手量,通過用尺測量,説明兩條直線永遠不會相交,這種情況在數學上叫互相平行。(課件演示:兩條直線向兩邊無限延伸,進一步説明兩條直線向兩邊無論怎樣延伸都不可能相交。)在此基礎上揭示概念: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説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質疑:同一平面是什麼意思?教師出示圖幫助學生理解,問:平行嗎?平行。接着問:這樣還平行嗎?為什麼?因為不在同一平面。

練習:出示下列幾組直線,判斷哪幾組互相平行。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強調:判斷兩條直線是否平行時“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學、質疑、解惑這樣一個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使他們的想象,情感等參與到學習中去,親身體驗,加深理解平行中同一平面,不相交的概念。)

2、認識垂線

師:我們再來看一看兩條直線相交的情況,你們發現了什麼?學生可能會回答兩條直線相交後都有四個角,我發現這四個角都是直角,我發現對着的兩個角一樣大。教師追問:你是怎麼知道他們相交後形成四個直角呢?學生説:“可以量一量。”(請一學生驗證。)

教師小結: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我們就説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垂足。

(設計意圖:學生從相交後形成的角度來看,發現+,從而引導學生用工具驗證相交後成直角的現象,清晰揭示出互相垂直的概念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3、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垂直與平行》

(四)鞏固新知,應用提高

1、找一找

a、出示主題圖,找垂直與平行的現象,學生們自主發言。

b、在幾何圖形中找垂直與平行的現象

2、説一説

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垂直與平行的現象,舉例説明

平行的例子:五線譜中的五條線,黑板相對的兩條邊。

垂直的例子:長方形鏡框長邊和短邊互相垂直。

3、擺一擺

師:請你們拿出一根紅色小棒和一根綠色小棒擺一擺,使它們互相平行,再擺一根紅色小棒,使它和綠色小棒平行,觀察兩根紅色小棒,你發現了什麼?學生通過操作、討論,進而明白: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都和同一條直線平行,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繼續擺,擺一根紅色小棒和一根綠色小棒要求互相垂直,再擺一根紅色的和那根綠色的互相垂直,觀察兩根紅色小棒,你發現了什麼?學生通過操作、討論,進而明白: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都和同一條直線垂直,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設計意圖:通過找一找、説一説、擺一擺等活動,加強學生對平行、垂直的理解,滲透了幾何知識中平行線的判定方法,同時讓學生知道應用知識可以解決一些問題,可以去説明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從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堅定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

4、判斷題

(1)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  ()

(2)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不平行,就一定垂直。()

(3)兩條平行線延長後可以相交。   ()

(4)兩條直線相交成90角,這兩條直線一定互相垂直。()

(5)長方形兩條鄰邊一定互相垂直。   ()

(6)正方形相鄰兩邊互相平行。    ()

(7)   直線a叫做垂線。()

(設計意圖:通過一組判斷題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平行與垂直的概念問題,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增強學習信心。)

(五)全課總結,評價體驗

同學們,這節課你表現怎樣?你有什麼收穫?

四年級上冊《垂直與平行》的説課稿篇2

新課程改革以來,大家越來越關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也正在努力讓我的課堂變得真實而生動,設計樸實而又創新,學生學得紮實而又愉快。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垂直與平行》。

一、説教材

《垂直與平行》是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線段、射線、直線和角等概念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感知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垂直與平行的位置關係。正確認識垂直、平行是學生以後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以及長方體、正方體等幾何圖形的基礎。同時,它也為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二、説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係,認識垂線和平行線。

2、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類、比較等環節,感知生活中的垂直與平行的現象。

3、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及空間想象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

三、説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特別要注意對看似不相交、而實際上可以相交現象的理解。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質屬性。

四、説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以及數學知識的生成特點,設計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分類比較法和觀察發現法。即讓學生把同一平面內的兩條直線的不同的位置關係,進行分類再分類,比較再比較,觀察再觀察,通過動手動腦自主發現垂直與平行概念的本質特徵,讓學生經歷感知——比較——理解——發現這一認知過程。

五、説教學過程

(一)畫圖感知,激發興趣

以複習直線特點進行導入,接着發揮學生想象力,讓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一張紙,摸一摸這個平面,想象這個平面變大會是什麼樣子?接着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這個無限大的平面上,出現了一條直線,又出現另一條直線,想想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是怎樣的'?睜開眼睛把它們畫在紙上。

(二)觀察分類,感受特徵

學生畫出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之後,老師收集有代表性的作品貼在黑板上並編號,讓學生將圖形進行初步分類。分類時,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在觀察比較、討論交流、教師點撥中,逐步達成分類共識,也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感受到“相交”、“不相交”這些垂直與平行概念的基本特徵,為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創造了條件。

(三)分析比較、感悟屬性

首先探究的是不相交的一類直線,通過演示使學生明白這兩條直線延長後是永不相交的。這裏要解決的難點是學生對“同一平面內”的理解。隨後研究相交的一類圖形,讓學生觀察圖形,發現它們相交形成角,引出相交成直角這類特殊情況,得出互相垂直、垂足等概念。

(四)運用概念、鞏固拓展

本課設計了三種練習,為學生今後進一步研究垂直與平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一是基本練習(説一説、擺一擺),讓學生加深對垂直與平行特徵的理解;二是理解應用練習,即出示幾組圖形,讓學生運用概念的本質屬性找出互相垂直與互相平行的現象;三是拓展延伸練習。

總之,面對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將真實地對待,坦然地看待,將在不斷地自我反思中加強“新理念”的再學習、再實踐,相信自己能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成長。

四年級上冊《垂直與平行》的説課稿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垂直與平行》是現行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第一節課,教學內容在教材的64—65頁。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初步理解垂直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係,初步認識垂線和平行線。

(2)過程與方法:通過“擺筷子”和“摺紙”等活動培養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新知的能力;培養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和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數學的重要作用。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同一平面”“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相關現象的正確理解(尤其是對看似不相交,而實際上是相交現象的理解)。

二、説策略。

1、學情分析:這個知識點既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的直線和角的知識的基礎上,同時又要為進一步學好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等重要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小學數學中的平面幾何知識體系裏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因為是幾何知識,自然具有了直觀但抽象、易記但難懂的特點,加上教材提供的主題圖在我們廣大農村小學也是陌生事物,比如我們學校就只有一組單槓,這無疑又為學生理解這個知識點設下了障礙。

2、設計理念:解決“抽象”這一難點的最佳方法莫過於動手操作,我想只有貼近學生生活的才是最易被學生接受的,只有學生親自動手得來的才是真正理解不易遺忘的。結合我區數學教研組提出的“做數學”的先進理念,我在本課的設計中主要體現的是“擺一擺——畫一畫——想一想”、“折一折——畫一畫——想一想”的兩段式三維教學理念,意圖放緩坡度,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之中對本知識點做到既能意會又可言傳。

3、教法設計:我在教學中主要設計了“擺筷子”和“摺紙”兩個操作性學習環節,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動筆描繪、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闡述五個層面的梯度性學習,系統深入地掌握知識,以拉近知識與學生的距離。

4、學法設計:在“擺筷子”活動中,主要是體現開放性動手操作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有空間把可能出現的情況全面的展現出來,為準確地提取和掌握知識點做好充分的準備;在“摺紙”活動中,主要是體現多元性動手操作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有能力把應該出現的情況全部挖掘出來,並能準確地理解三條直線的特殊位置關係;在學習概念性知識的時候,主要是體現抓住重要詞語進行理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通過交流全面掌握所學的知識。

5、教學準備:每生筷子5支、白紙5張、彩筆1支。

三、説過程。

(一)、擺筷子活動

1、導入:

(1)利用手中的筷子擺圖形。

要求:

①應用筷子支數不限;

②所擺圖形不限。

(2)學生彙報。

本環節主要是通過學生熟悉的筷子和最喜歡的動手操作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的狀態。學生會擺出圖形、字母、漢字等多種情況。

2、過渡:

(1)增加難度,只用兩支筷子擺圖形。

(2)學生彙報。

本環節增加難度,縮小範圍,學生只能擺出預想範圍內的各種情況,請看屏幕,這為下一步通過分類的學習方式對平行和垂直的知識進行研究進行了鋪墊。

3、活動:

(1)小組合作對所擺的圖形進行分類。

(2)學生彙報。

①相交、不相交;

②現在相交、將會相交、永不相交;

③相交、垂直相交、不相交;

本環節學生的分類方式會有好幾種,教學時要重點引導學生把所擺的圖形畫在紙上進行研究,以便於學生迅速分類,在分類時教師重點指導學生理解“將會相交”這一特殊情況,為理解平行線“永不相交”的特點打下基礎。這個把知識抽象出來的過程也是本課設計上的點睛之筆。

4、小結:P65中間部分。

(1)相交線:X互相垂直X、垂線、垂足;

(2)不相交線:X互相平行X

永不相交

在同一平面內舉起筷子看一下

(3)判斷:——a

——ba是平行線

ba是垂線

本環節重點理解本課知識點,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分辨和表述垂直和平行兩種現象,知道這是兩條直線在同一平面內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係。

5、擴展:

(1)先擺兩支互相平行的筷子,再擺一支筷子與其中一支平行,你發現了什麼?

(2)先擺兩支互相平行的筷子,再擺一支筷子與其中一支垂直,你發現了什麼?

本環節再次通過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同一平面內三條直線之間的相互平行、垂直的關係,既可加深學生對本課知識的理解,又為下一步學習平行線和垂線的畫法打下基礎。

(二)摺紙遊戲

1、觀察教室中哪些地方有垂直或平行的現象?

引導説出:一張方形紙上就有平行和垂直存在。

本環節是把從具體的擺筷子活動中抽象出來的知識再次還原到生活之中,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運用。

2、按要求摺紙:

(1)折兩次,使兩道摺痕互相平行。

(2)折兩次,使兩道摺痕互相垂直。

(3)折三次,使三道摺痕互相平行。

(4)折三次,使三道摺痕中既有互相平行又有互相垂直。

本環節通過再次動手操作讓學生在自己創造平行和垂直的過程中完全地掌握這個平面幾何體系中至關重要的知識點,徹底完成教學任務。

(三)、考考你學會了嗎?

1、考眼力:P68—1加圖

本環節是考查學生的分辨能力,看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課知識。

2、考口才:P68—2

本環節是考查學生的表述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正確理解。

3、考記憶: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本環節主要是全面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情況,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準備。

四、説反思。

1、在兩次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學生對於“平行”的理解要優於對“垂直”的理解,原因是學生對於直角的認識不夠深刻、完整,加上在本課的設計中缺乏直角尺的應用環節。

2、在對實際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現象的描述中我沒有強調“把什麼看作同一平面”的重點描述,給部分學生在認識上留下了障礙,這是今後應加強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wodnw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