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有關小學美術説課稿模板合集6篇

有關小學美術説課稿模板合集6篇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認真擬定説課稿,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説課稿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小學美術説課稿模板合集6篇

小學美術説課稿 篇1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教學,主題畫教學中的記憶畫和想象畫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最好訓練手段。《星空的聯想》是關於宇宙星空的想象畫。要使學生畫好星空的聯想應該從他們的興趣出發,在瞭解淺顯的宇宙知識的基礎上,拓寬思路,以非凡的想象力把關於星空中幻想的情景用畫筆描繪出來,同時,本課的學習也為後面的想象畫課奠定一定的基礎。

二、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淺顯的太空知識

2.技能目標:能夠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創造出富有個性特點和形式感的星空圖

3.情感目標:發現和體驗美的存在,提高審美能力。

重點: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瞭解淺顯的太空知識,拓寬思路,培養豐富的想象力難點:能夠運用多種繪畫工具材料畫出星空的聯想

三、 教法學法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結合本課的特點,我主要採用啟發引導法,直觀演示法,情境創設法,並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不斷採取欣賞、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嘗試,探究學習等方式掌握本課的內容。

四、 教學設計

㈠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課前,我在教室四周張貼多幅學生創作的星空聯想圖,使學生步入教室時,從視覺上產生巨大的衝擊力,通過創設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情境,使學生彷彿身臨其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節課一開始,我就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星空的圖片,配以輕鬆歡快的背景音樂,使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直觀地感受到星空的美,從而導入新課學習。

㈡交流討論 解決重點

引導學生觀察、欣賞課前收集的有關星空的圖片以及課本上的圖片,並展開討論:

①從這些圖片裏,你發現了星空裏都有些什麼?

②你覺得星空有你想象的美嗎?從而讓學生了解宇宙星空的淺顯知識,並體驗星空之美。

通過這一過程的學習,把觀察、思考,探索的空間留給學生,引導他們自己找到對美的理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着力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有所悟、有所發,有所得,從而真正實現了自主學習,也解決了本課的重點。

㈢欣賞學習 突破難點

這兒我主要分兩個層次進行教學,直觀演示為第一層次,我用刮蠟的繪製技法表現了一張星空的聯想圖,並指出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繪製星空的想象畫,為學生的創作搭建平台。另一層次的教學是我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多幅用各種繪畫工具材料創作的星空聯想畫,創設寬鬆的討論氛圍,鼓勵學生用簡短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對這些作品的感受,讓學生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得到啟發,從而更明確自己想要畫什麼,可以運用哪些表現方法更好的來表現。從而突破了難點。

㈣創作表現 體驗成功

我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表現方法把想表現的內容表現出來,同桌兩個小朋友共同完成一幅星空聯想圖,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學生作業時,我播放輕鬆、歡快的背景音樂,創設氛圍,利於學生創作。並且來回於學生之間,全面觀察學生的作業,對個別學生進行激技法指導,同時隨時表揚有創新的學生作業,做其他學生的榜樣,這樣,學生會形成你追我趕的氣氛,作業效果、效率會大大提高,學生也體驗到了成功。

㈤展評作業 分享快樂

評價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發現內在的潛能,促進其表現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在評價學生作業時,採取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成果進行評價,並鼓勵學生用欣賞、寬容的態度多角度的評價。這樣,一方面培養了他們的參與意識,另一方面,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這樣,在課堂上,學生的每一次作業都是體驗,一次創造,沒有對與錯,只有更好。

㈥課後延伸 拓展思維

我鼓勵學生課後將自己的作品貼於教室或者卧室,達到美化生活環境的目的。

小學美術説課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小學二年級美術教材的內容,是一節關於眼睛的造型表示課。兒童對於眼睛很熟悉,但平時並不會很積極、有意的觀察和了解,本課則是要讓同學深入的來了解觀察眼睛的特點,感受眼睛所反映的人的精神世界,並瞭解自然界中動物各種各樣的眼睛,讓同學進一步瞭解自然、研究自然。本課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有着密切的聯繫,對於眼睛的一些科學知識,需要讓同學有一定的瞭解,但教學重點在於對眼睛的形狀、特徵、色彩、內涵等美術方面的刻畫。

本課的目標可分為兩課時來完成,第一課時重瞭解、研究表達人類的眼睛,第二課時則進一步瞭解動物的眼睛。在這裏我將以第一課時作為我的説課內容。

二、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瞭解人類眼睛的特徵,激發興趣,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和表示能力。

教學重點:對眼睛的形狀、顏色、特徵和神態的刻畫。

教學難點:用不同方法來表達亮眼睛以和表達眼睛的情感意義。

三、 教法分析:

大自然和生活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而對於眼睛,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因而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可以引導同學對同學、老師眼睛進行觀察、討論和研究,從而發現身邊世界的精彩和神奇,並通過欣賞課件出示的大量精彩圖片,打開同學的眼界和思維空間,促進同學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表達。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和組織同學自身學習、自主發現,鼓勵同學大膽想象,激發他們的表示慾望,培養自學能力,充沛體現同學的主體地位。

四、 學法分析:

低年級的同學注意力堅持時間短,自控能力差,要讓他們能積極主動的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本課中我設想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同學通過一次次的觀察,自身討論、研究出眼睛的不同形狀和特點,讓同學的每一次觀察,都有收穫,都能得到肯定,使他們獲得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我讓同學在發現過程中再進行一次次的小練習,使同學的發現得到鞏固和形象表示。在本課的學習中,我運用了多次的觀察、比較、總結、創作環節,協助同學學會觀察,自身去看、自身去想、去畫,從而使同學能更為大膽自由的進行表示。

五、 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導入:

為了激發同學的興趣,調動課堂氣氛,我設計以猜謎的形式導入:“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小朋友們一般都能很快猜出謎底——眼睛。這樣立即引起了他們對眼睛的注意。然後我讓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切身感受一下:假如沒有眼睛,你會是怎樣的心情?小朋友們會説是痛苦傷心的。由此來教育小朋友們要維護好自身的眼睛,讓自身的眼睛堅持明亮,並導入新課。

(二)新授:

首先,我讓同學拿出自身的小鏡子,細心觀察一下:眼睛有那些局部組成?小朋友們會説有眼珠、睫毛等。由此我出示眼睛的結構圖片,小結眼睛的基本構造,使同學對眼睛的結構形成簡單但正確的認識。

接下來,我進一步提問:你知道眼睛是怎麼看見事物的呢?這樣提問目的是要引發同學的好奇和考慮,然後,我以“聽聽科學家是怎麼説的”來簡單的講解這方面的科學知識,並用課件出示眼睛成像原理的圖片,使小朋友們能更加直觀的認識和理解。

接下來,我請小朋友們互相觀察同學的眼睛,説説有什麼不同之處,(這樣互相觀察的方式比直接看圖片更能引起同學的興趣,同時也更貼近生活)同學會發現眼睛有大小的不同,形狀的不同等,這時用課件出示圖片,使同學們進一步瞭解眼睛形狀的不同,此外不同性別、年齡、種族的人眼睛有着更多的不同。

在初步瞭解了眼睛的結構、外形、色彩後,我出示幾幅簡潔的範作,請同學用同樣簡潔的方法畫一畫自身比較感興趣的眼睛。這個小練習的目的是鞏固之前學習的眼睛的構造和外形特點。進行作品展評的時候,評價重點在於表示的眼睛是否結構正確、特點突出。

(三)深入

我神祕的告訴小朋友們:“你知道嗎,眼睛在不同的情況下會發生許多變化哦”,同學的好奇心立即被調動起來,這時課件出示各種表情圖片,“看看,他們的眼睛發生了什麼變化?”同學立即恍然大悟,原來是在不同表情下人的眼睛會發生變化。接下來再詳細的分析幾種表情下的眼睛變化。

為了進一步加深同學的印象,我設計了一個成語扮演遊戲,出示如“眉開眼笑”“目瞪口呆”“怒目圓睜”“虎視眈眈”等成語,請同學進行扮演,讓其他同學注意觀察扮演者眼睛發生的變化。接下來,再請同學畫一畫不同表情的眼睛,並進行展示評價。

(四)欣賞構思

在畫過有表情的眼睛以後,請同學欣賞《錯誤的鏡子》《爸爸很辛苦》以和用橡皮泥製作、彩紙剪貼、電腦繪畫、廢舊資料組合的一些關於眼睛的美術作品,使同學瞭解更多表示眼睛的方法和形式,鼓勵同學大膽想像、構思,考慮自身打算畫一個怎樣有趣、獨特的眼睛,想用什麼形式來表示等。並請同學説説自身的想法。

(五)作業評價

同學進行關於眼睛的造型表示,可大膽選擇自身喜歡的表示形式,教師鼓勵同學大膽的想像,創作內容上可以新穎、多樣、別具一格,並提醒同學可以將前兩次作業的內容融合進現在的創作。

作業展評時,為提高同學的鑑賞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把問的權利和評的權利都交給同學,鼓勵他們大膽自由的表述自身的創作意圖、對他人作品的看法等,真正體現同學的主體意識,讓同學體驗勝利的喜悦。

(六)總結

最後,教師進行課堂總結,並請小朋友們課後收集有關動物眼睛的圖片和資料,為下一節課做好鋪墊。

小學美術説課稿 篇3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一)指導思想

美術課程注重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發揮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質方面的作用,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美術課程特別重視對學生個性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採取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學會運用美術的方法,將創意轉化為具體成果,在造型中體驗樂趣。

(二)理論依據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還要作用於生活。魯迅先生説:“美術有利於世,倘其不爾,即不足存。”美術課程中的設計·應用領域課業內容是美術服務於生活的最直接的體現。

二、教學背景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領域。是繼《花衣服》、《看誰的風輪跑得快》、《不倒翁》之後,又一課對生活中用品的繪畫設計課程。旨在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和創造能力,利用身邊的廢棄物進行小鐘表的設計製作與裝飾,體驗生活設計的樂趣,。

(二)學生情況分析

1、通過課下對學生訪談了解到:學生正在數學課上學習認鐘錶,瞭解了一些鐘錶的知識(如:時針、分針、秒針的特徵),但缺少對鐘錶整體結構的觀察和認識。

2、學生的思維活躍,想法多樣,但是在動手方面的能力較弱,從而對孩子將想法轉化成手工作品的過程有一定的制約。會出現作業進度慢和手工粗糙等現象。

3、學生在前面幾節課《花衣服》、《看誰的風輪跑得快》、《不倒翁》學習、掌握了一些紙工的知識與技法,製作上有一定的剪貼基礎。

(三)教學方式與手段説明

主要採用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在啟發式教學的基礎上交叉運用了直觀對比法、談話討論和演示法,通過觀察分析、探討交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和設計,拓寬學生設計思路,領會設計與應用的關係。

(四)技術準備

教師準備:1、演示文稿:新穎的小鐘表。

2、課件、教具、彩紙、剪刀、膠棒、廢棄的包裝盒、廢掛曆紙。

學生準備:彩紙、剪刀、膠棒、廢棄的包裝盒、廢掛曆紙等。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瞭解時鐘的基本結構,並能運用造型元素進行時鐘的造型設計與裝飾。

鍛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學生設計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文稿及教材中的內容引導學生探究,利用帶有啟發性的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學習、實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製作鐘錶,教育學生知道珍惜時間。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美化生活的人文情感,養成細緻認真的觀察習慣。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抓住時鐘的基本結構進行想像與設計製作。

(二)教學難點

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對錶盤的設計。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滴答、滴答”聲,問,這是什麼物體發出的聲音?

學生答:鬧鐘、鐘錶發出的聲音。

描述它的樣子。

2、引導學生欣賞師生課前準備的各種鐘錶實物及圖片。

3、引出並板書課題《新穎的小鐘表》。

二、講授新課

1、師提出問題:你能給這些鐘錶分分類嗎?

引導學生按機械錶、石英錶、電子錶分類。(隨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讓另外一名學生找出相應的鐘表圖片)

2。放映ppt 欣賞各種小鐘表圖片,仔細觀察,鐘錶的特徵

(1)小鐘表由哪幾部分組成?

錶盤,指針,表符(數字)三部分組成 (板書)

(2)分小組討論

A、表的外形:

各式各樣(動物,人物,物體……)

B、錶盤形狀:

圓形、方形、三角形、多邊形……

C、表符種類:

點、阿拉伯數字、羅馬數字……

簡單介紹阿拉伯數字和羅馬數字(pp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XI XII

3、 師展示課前收集的古今中外不同種類鐘錶的圖片以及教材中的鐘表圖片,引導學生賞析。重點討論、交流分析美術作品中鐘錶特點。

(1)師提問:觀察鐘錶的造型和錶盤的位置,想一想人們是怎樣利用生活中、自然界中的形象進行巧妙設計的呢?

學生討論:

有的'利用了小動物的肚子,有的利用了大蘿蔔、五角星……

(2)師提問:人們為什麼這樣來設計錶盤?

學生髮言:

這樣可以突出錶盤,讓我們看清楚時間,發揮鐘錶的作用。

4、演示啟發

重點演示:(1)利用學生(中等水平的)準備的作業材料講解示範。

(2)對摺剪造型、剪圓形。

三、藝術實踐

1、佈置作業:

(1)利用彩紙、廢棄材料(包裝盒、紙盤、光盤、日曆數字等)製作一個外形新穎、錶盤精美、顏色漂亮的小鐘表。

(2)注意剪刀的安全使用、以及不亂扔垃圾。

2、巡視指導:

(1)詢問了解學生構思,提出建議或適當演示,引導學生巧妙地運用材料。

(2)及時將學生作業中好的構思和表現在班中共享。

(3)關注後進生,必要時協助製作。

四、展示作業

選5—6幅設計較好的作業投影展示。

五、評價作業

自評:介紹設計意圖,自評優點與不足,介紹下一步將繼續完善的內容。

生評:舉手評選自己喜歡的小鐘表投票,評出“最具人氣獎”。

師評:對整體學習態度、作業表現進行評價;點名表揚審美與實用結合較好的作業,和本節課進步明顯的同學

六、拓展延伸

1、將自己的設計介紹給家長,徵求家長意見。

2、用花草構建的園林大鐘使城市更美麗,希望同學們在課下能設計出個好的作品來美化我們的環境。

六、本教學設計的特點

本課特點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在教學中力圖面向全體學生,採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聽、看、説、做多種感官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吸引學生主動地、自覺地參與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觀察、記憶、分析、想象、創造能力,使學生充分表現,發展個性。

七、板書設計

小學美術説課稿 篇4

我今日説課的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課《趣味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教材分析。2。説教學目標。3。説教學重難點4。説教學過程。

一、教材分析

《趣味文字》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是小學美術第九冊第5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與純美術字教學有很大的區別,它側重於表現美術寫的趣味性與觀賞性,學生經過對趣味文字的欣賞、學習繪製美術字應用和審美雙重功能中,感受美術的社會價值,從而進一步提高審美創作的願望。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教材要求,結合高年級學生特點,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美術字知識和漢字結構的基礎

2、過程與方法:掌握筆畫、筆順與書寫方法和美化方法,

3、情感與價值: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表現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字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從字體、字義及字的結構入手、進行美化加工。創造出更形象,更活潑的新字體。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本事,想象本事和創造本事。

四、教學過程

針對我對五年級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以及實際情景,我對學情做如下分析:五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想象力已經接近事實生活,學生競爭意識強,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不甘落後,對他們的學習指導要有針對性和啟發性,要多給他們接觸社會,增加實踐感受。掌握好這個能夠讓學生對學習本課起到很大的幫忙。根據教學方法的優化原則和本課資料的特點,我採取了以下教學方法:激趣導入法,觀察討論法,發現教學法,演示練習法,經過教師在引導,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運用創新方法,同時讓學生經過看一看、想一想、説一説、儀一儀、畫一畫的過程中自主學習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核心課程的教學理念,我選擇了:觀察——思考——認識——表現——評價的教學模式。先讓學生欣賞各種變體美術字的作品,激發學生興趣,在引導學生進取主動的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進行思考,歸納出美術字的特點,從而構成認識,在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表現。在表現過程中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一堂課起始的話壞,是整堂課成敗的因素之一。在導入階段,我採用的是激趣導入法。先讓學生猜一猜神祕嘉賓是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帶入情境的世界中來,為後面的教學做好鋪墊。再引導學生經過欣賞“唐僧師徒四人名字組成的形象圖片的變體字”,引出本課課題——趣味文字,讓學生對變體美術字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探究階段,我採用了觀察法和討論法。首先創設“文字王國開化裝舞會情境”,出示各類變體字美術字,讓學生進行觀察,經過教師提問,小組討論,引導出學生自我歸納總結出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方式。這種教法能夠促進學生進取的探究知識,學會獨立思考,敢於表達自我,有助於學生有效的獲取和鞏固知識。在探究階段學生已經學習並掌握了變體美術字的基本表現形式,在發展階段,我分兩步完成。第一步用課件出示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步驟。由於變體美術字與宋體字和黑體美術字相比,沒有後者要求有嚴格的書寫規範和固體模式,顯得自由灑脱,所以他的書寫步驟很簡單,學生一看就懂,就不必要在此處浪費時間。(體現有效課堂),第二步是學生分組完成變體美術字的設計,教師在這一環節重要的任務是啟發學生的想象,鼓勵學生追求新穎、獨特的風格,解放他們的創造力,使他們根據字的資料自由發揮。最終進入創想和表達和相融匯中體現設計的樂趣,學生的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發揮,充分展現。在變體設計中,自主探究嘗試,在提出的想法中,可讓學生自主選擇創意,突出了學生自主探究嘗試的自主性,小組二人意見不統一時,可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流本事。在自主探究嘗試過程中,我能夠及時的參與,引導學生對嘗試的設計作深入探究,充分體驗探究的樂趣。在學生作業評價階段,我採用的是學生互評、教師點評評價方式。由學生表達自我的感受,最終教師給與總結性的點評。這種評價模式能夠公正、全面的評價學生的作品,多角度的看待問題,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表達本事。

教學反思:經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在細節的處理上有待於提高。趣味文字這節課很趣味,能激起學生很大的學習興趣。對於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説,書寫變體美術字並不難,只要掌握書寫及美化方法,在文字的筆畫上融入一些生活的創意元素,文字就能成為學生筆下精美的藝術品。能完成一幅作品固然很好,但會欣賞美,能用美術知識去美化生活及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更重要。介於這個問題我匯在今後的教學中進一步改善。

教學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可是重視讓學生在血中收穫,作為教師的我更應當思考,所以,我要設計不一樣的活動,引領我的學生在活動中發現規律,掌握方法,理解沒的規律。這才是我心中對活動——探索的理解。

我期望經過今日這節《趣味文字》的授課,能起着拋磚引玉的作用,請領導、同行多多批評指正。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定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多謝大家!

小學美術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中國的印染工藝歷經千年,生生不息,獨樹一幟,鮮明的色澤,簡潔質樸的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本課是湘教版四年級上冊第2課。本課的設計汲取了染纈這一民間藝術的營養,並將其與學生生活相聯繫,巧用身邊易取之材料,仿民間藝術染制一方手帕。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以吸水性較強的紙為媒材,憑藉摺疊構成的原理,利用紙纖維的吸水性能和滲透作用,從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節奏,又色彩鮮豔,變化生動活潑,呈現四方連續紋樣的一方紙手帕。本課既能提高兒童學習美術的愛好,又能與傳統教育緊密結合,使學生既把自己學到的,頭腦中積累的圖案形成學有所用,同時也讓學生了解有關的美術知識和民間傳統藝術。

2、説教學目標

新課程提出,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在愉快的美術教學活動中,開發智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根據小學中年級學生心理,智力發展水平以及新課程提出的新理念,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瞭解染纈工藝的特點和歷史,以及圖案的基本知識。

(2)把握染纈的基本方法和要領,在實際操作中感受色彩的變化與韻味。

(3)培養學生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和對民間傳統藝術的熱愛。

3、説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以及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我確立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是:

重點:啟發多種摺疊方法,染製出色彩鮮明,圖案漂亮的手帕。

難點:折法多樣,色彩搭配合理。

4、説教具學具預備

根基教學內容的需要,本課需預備以下教具學具:

教具預備:花手帕實物、花手帕範作、教學錄像等。

學具預備:紙、麻布、絲綢、包裝布、顏料等。

二、説教法和學法

1、學法分析

教學本課我堅持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練習學生動腦和動手的能力。啟發學生回憶並交流自己所把握的一些基本摺紙方法,和對色彩的搭配的熟悉,為本課的學習打下基礎。教學本課我主要採用了“探究法”、“討論法”、“參觀法”、“評價介紹法”等教學方法。採用“探究法”、“討論法”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對教師發下的範作進行探究、討論,互相啟發以獲取製作方法。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更客觀、更全面的進行自我評價,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嘗試到成功的喜悦,學習的快樂,我採用了“參觀法”和“評價介紹法”。

2、學法分析

在學法上我採用“憶一憶”、“看一看”、“想一想”、“染一染”、“擺一擺”、“自主探究”、“論一論”、“制一制”、“評一評”的方法完成本課。首先,讓學生回憶所熟悉的花手帕錄像,讓學生欣賞,並思考這些花手帕有什麼異同之處,使學生對不同款式的花手帕有個初步的瞭解後,再啟發學生想一想如何製作款式多樣的花手帕,並讓學生自己動手染一染,擺出來展示展示,接着發下範本讓學生自主探究其製作方法,組員互相討論,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創作能力,然後動手製一制,培養實際操作能力,最後評一評,提高審美能力。

三、説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過程分為6個環節:引題激趣——發現方法——嘗試表現——創作表現——評價交流——拓展小結。具體如下:

1、引題激趣

課一開始,我現場迅速的表演了一個浸染紙巾的遊戲,佈滿誘惑的語言和生動的表演,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我想:一堂成功的美術課,首要的一點應該是使孩子們對所學的新知識具有濃厚的愛好,極大的熱情和好奇。只有學生有了學習愛好才能積極參與。

2、發現方法

緊接着,我問:“老師是怎樣製作這塊花手帕的?”通過小魔術,學生便能很快得出結論:摺紙——染紙——打開。進一步質疑:“在染的時候,我是怎樣做的?”順勢小結浸染這一基本方法,讓複雜的教學過程變得簡單、直觀。

3、嘗試表現

(1)、染法

首先,我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出示一張實物花手帕,再一次把問題拋給了學生,讓學生猜一猜,議論,通過欣賞浸染、點染相結合的作品,開闊學生在很輕鬆的氛圍中把握知識。學生通過嘗試,感受了不同方式的染法產生的豐富的色彩及圖案的變化與韻味。

(2)、折法

我先出示幾種基本折法的圖案,讓學生先分小組嘗試模擬,然後討論摺疊的染制的方法。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4、創作表現

在經歷了多個環節對染紙藝術的瞭解後,學生已經急不可耐了。他們愉快地開始了,臉上都樂開了花。我也成了“客人”。學生把握了學習方法,就如同鳥兒學會翱翔,遨遊天空,自己嫻熟地進行創作設計。

5、評價交流

我主要採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

(1)、自評。讓學生髮現自己作品的閃光點。

(2)、互評。讓學生們在共同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師評。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有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

6、小結延伸

(1)、延伸:“課將盡,但趣無窮”,展示不同的材料(出示實物:皺紋紙、麻布、包裝布等。)以及染紙在生活中的運用,在新的美術課程標準下,不單只是學習,把握技能,還要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繫,學有所用。

(2)、總結。將染制的書籤作為小禮物獎給優勝組。

小學美術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教材簡析:樹葉粘貼畫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樹葉粘貼畫説課稿在四年級上學期安排這樣的內容,是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而進行的,旨在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這部分教材要求貼出形象生動的小動物,是樹葉粘貼畫中最接進兒童生活的內容。樹葉粘貼畫説課稿就是這樣來的。樹葉粘貼畫説課稿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根據想象,有步驟的貼好動物畫。

教學目標: (1)掌握樹葉粘貼畫的方法。(2)能選擇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樹葉,貼出自己喜愛的動物;(3)通過引導學生用樹葉拼貼動物畫,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説教法:

美術教學生重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如何培養這一教學任務,教師教學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這節課重在尋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演示法,引導發現法,範例教學法進行教學,以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通過範例的欣賞,感受美的過程,去發現美,創造美。

三、説學法:

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運用聯想的學習方法;(2)動手嘗試練習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法和學法,採用如下教具和學具:多媒體課件——動物世界、膠水、漿糊、剪刀、樹葉、範畫、投影片等。

四、説教學程序:

為了優化教學過程,體現學科教學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設計教學程序的: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上課時,教師可以用這樣的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好,今天我帶來許多小動物和大家交朋友,大家要注意看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長的什麼樣?”接着播放多媒體課件——————《動物世界》。教師在學生看完錄象後,學生可以提問:你們看見了哪能小動物呀?它們長得什麼樣呢?學生不難回答:長腿的駝鳥、長脖子的長頸鹿,有胖乎乎的大熊貓等。

這樣的開頭,使學生熟悉動物的外形特徵,激發學生表現動物的創作慾望,為學習新課奠定基礎。

接着,教師拿出範圖——————《兩條魚》,並提問:我們這裏有小動物,同學們看是什麼呢?學生説,兩條金魚。然後,教師將一條金魚拆成幾片樹葉,引導學生髮現金魚是由不同樹葉拼成的,從而導入新課,到了秋天,我們經常可以隨地撿到樹上落下的樹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樹葉粘貼畫。

板書課題:樹葉粘貼畫———————《動物》,這樣導入,給學生一種自然、貼切的感覺。

(2)、分部講授新課:

學生在第一環節中產生對樹葉粘貼畫的極大興趣,處於最佳學習狀態,這時教師將範圖出示在黑板上,進行新授,揭示講解樹葉粘貼畫的方法:

a、 看——————樹葉

教師出示各種形狀的樹葉,要求學生“看樹葉聯想動物”想想動物的哪些部位,如:熊貓的頭、公雞的尾巴孔雀的羽毛、老鼠的頭、長頸鹿的脖子等,這時教師引入第二步;

b、想——————動物

教師拿出一組樹葉,要求學生看看、想想能擺出什麼動物,學生可能會回答,可以拼一隻孔雀,教師引導:剛才的樹葉可以拼做羽毛,尖葉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細長的葉子做脖子。

教師提示,當我們決定拼孔雀後,還想一想,拼一隻怎樣的姿態,在幹什麼呢?導入下一步:

c、 擺——————姿態

根據尾巴的樣子可以想象出,這是一隻正在開屏的孔雀,這時,教師要求學生自己拼一幅孔雀圖。

接着,教師引導學生,樹葉不僅可以拼孔雀、金魚,還可以拼其它小動物。

教師出示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形態的動物,(樹葉粘貼畫),使學生拼、看、想,三者結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d、貼——————平整

指導學生貼畫,這是粘貼畫的最後一步。

這時播放輕音樂,學生開始貼畫,教師巡迴輔導。

大約十幾分鍾後,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並針對作品情況進行評比,教師可以這樣説:“好,比賽結束,下面我們要評出優秀作品,大家看看哪些作品好,師生共同評出佳作,並給他們一個“金葉獎”,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課堂小結:

在上面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這樣的課堂設計,使學生學、練結合,發現學習和美育相融,是美術大綱教學的要求。

五、説板書: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與於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作畫過程與板書相配合,將範圖、多媒體課件相對應,做到和諧一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vdomo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