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精選】幼兒園説課稿大班模板彙編5篇

【精選】幼兒園説課稿大班模板彙編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大班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説課稿大班模板彙編5篇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1

幼兒在平時玩玩具的時候,總喜歡把玩具推來推去,拉來拉去。為了激發幼兒探索、實驗的興趣,培養幼兒喜歡嘗試、樂於動手,通過觀察、操作發現一些科學知識和現象的學習意識和從事簡單的技術學習的能力,同時針對大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平時遊戲中產生的問題以及娛樂交流中的話題,我設計了一節嘗試性、造作性和探索性都較強的科學活動——物體怎樣移動。

“物體的移動”除了教幼兒獲取有關的物體移動需要的具體經驗外,還要對幼兒進行相關的科學知識教學,並從科學探索出發,生成有關技術的目標和內容,將幼兒的科學與技術學習有機地、自然地結合起來。

在教幼兒“物體怎樣移動”的之前,我預設了一下“物體怎樣移動”的學前目標:首先,引導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己嘗試讓物體動起來,使幼兒感受物體運動和力的關係,獲取有關物體移動需要力的具體經驗。其次,讓幼兒嘗試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時候,物體移動的一樣嗎?再次,讓幼兒想辦法在不用身體碰物體的情況下,還有什麼辦法讓物體動起來?最後,要培養幼兒的觀察力,並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在學習 “物體怎樣移動”的時候,教師為幼兒共同準備了各種物體。如:積木、汽車、紙、圓珠筆、各類玩具以及繩子、輪子、木板等等。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在進入教室之前,我領着幼兒在室外活動了一下。

隨後我放開音樂,幼兒聽着音樂《碰碰車》來到了教室,看到地上放着各類玩具,頓時來了興趣。

我趁機説:“小朋友們,地上放了這麼多的玩具,我好想玩一玩,你們想玩嗎?”説完,我就獨自拿着玩具玩起來,小朋友也跟着玩起來。在我的啟發和引導下,孩子們開始了活動中的第一次嘗試,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給了幼兒自由探索的空間和材料,讓幼兒通過嘗試,發現物體自己是不動的,只有去推它碰它物體才會移動。

我來到孩子們中間,問身邊的幾個幼兒:“文文,佳佳,你們在玩什麼?你怎麼玩的?文文説:“我在玩積木,我可以搭高樓”。佳佳説:“我在和皮球玩,我碰它就滾。”“我在玩汽車,我一推它就跑。”----------孩子們有各種回答,我沒有阻止孩子,但當一名幼兒回答到本次活動的主題(我碰它就動,我推它就動)時,我及時抓住,引出話題:“小朋友説的真棒,放在地上的東西,自己是不動的,那你能用什麼辦法讓它動起來呢?”

幼兒再次嘗試,這次嘗試,我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幼兒比較投入,這時我仔細觀察幼兒的操作,一方面發現幼兒操作中的創造性思維,給予肯定;另一方面,也幫助了一些思維和操作有困難的幼兒,給予引導,使幼兒都能有所發現。

過了一會兒,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來到我身邊向我演示,等幼兒圍坐在我身邊時,我問:“誰能主動説説你是怎樣讓物體動起來的?”“我是用手推的,一推我的積木就動起來了。”“我是用手拉的,一拉我的汽車就跑起來了。”“我是用嘴巴吹的,一吹紙就飄起來了。”“我是用腳踢,一踢皮球就動了。”

孩子們邊説邊演示給其他小朋友看。

在這次嘗試中,幼兒很專注,很投入。

教師説:“小朋友説的真棒啊!剛才小朋友用各種各樣的辦法讓物體移動,可以用手推、拉,可以有嘴巴吹,還可以用腳踢-------小朋友可真聰明。”(教師小結)

接着我又提出一個新的問題。

“小朋友只要用力推,物體就會移動,那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時候,物體移動得一樣嗎?”

幼兒再次嘗試。這是一個新的,而且動腦筋的問題,孩子們被吸引了,我剛説完,孩子們就去自己嘗試了。我來回走動了,觀察了一下。大約過了七、八分鐘,孩子在我周圍坐好。

“剛才,小朋友都在認真的做實驗,那請小朋友説一説,用力大和用力小的時候,物體動的一樣嗎?你是怎樣做的?”

幼兒爭着演示自己的實驗,邊説邊做,這時,我要求幼兒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如個別幼兒介紹不夠流利的,我將耐心地給他們第二次機會,鼓勵他們把話説完整,把操作做的更好。

“我玩的是小汽車,我發現,我用很大力推,汽車就跑的很快、很遠,用力小輕輕的推,汽車就跑的很慢、很近。”“我玩的是紙,我用嘴巴用力使勁的吹,紙就飄的很遠,我用嘴巴輕輕的吹,紙就飄的很近。”“我玩的是皮球,我用腳使勁的踢,皮球就跑的很快很遠,我輕輕的踢,皮球就跑的很近。”

在這一環節中,幼兒都能發現用力大和用力小物體動的不一樣,可見幼兒的思維注意力都非常的集中。

教師説:“小朋友的實驗都很成功,而且説的棒極了,用力大的時候,物體移動的就快、就遠,用力小的時候,物體就移動的慢、近。(教師小結)

面對幼兒的感性經驗,緊接着我又提出一個問題。

“小朋友用身體去碰這個物體,物體就會移動,那你能不能想個辦法,不用身體去碰這個物體,能讓這個物體移動起來?”

幼兒再次嘗試,由於有了先前的嘗試經驗以及探索的基礎,他們有的單獨實驗,有的合作實驗,邊嘗試,邊操作。教師的問題給幼兒的探索提供了方向,幼兒的興趣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一環節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得到了遷移,教師的肯定和鼓勵,使每個幼兒獲得了成功感,把這次的探索活動推向了高潮。

一段時間後,幼兒圍坐在我的身旁,迫不及待的想演示自己的實驗。沒等我問,孩子們的小手就舉的高高的了。

“我想讓小汽車動,我沒有用手,我把繩子寄在積木上,一拉繩子積木就動了。”“我把木板的一頭放在高處,一頭放在低處,把汽車放在高處,一動木板汽車就自己跑下來了。”“我把紙往空中一扔,然後不斷的吹,紙就動起來了。”孩子們越説越興奮,總結出:讓物體移動,用的力不一樣,物體移動的也不一樣,用力大,東西就動的又快又遠;用力小,物體就動的又慢又近。

看到孩子們積極的表現,於是我把延伸活動放到了室外。

“孩子們,關於物體移動的祕密可多了,剛才小朋友還沒有發現更好的方法,現在我們到院子裏試一試,看看還有沒有新的方法,然後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人們是怎樣讓重、輕的東西從下面移到上面,或者從裏面移到外面。你自己也可以試一試。”

通過這個活動延伸,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力和運動的關係。

記的我曾經看到這麼一段話:在嘗試教學時,不要忘記要先嚐試後教,嘗試教學中一定要讓幼兒有嘗試的機會,一定要讓幼兒帶着問題、目的去嘗試,不要想幼兒是否能嘗試成功,要重在過程,嘗試以後要讓孩子有交流的機會,讓幼兒與幼兒之間相互學習。所以在整節活動中,我把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創造性思維方法放到了首位,讓每個幼兒都有嘗試、交流、發現、發言的機會,充分體現了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嘗試教學的課程的模式,在活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這節課結束後,我並沒有把這一活動結束,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物體移動的問題,都能和孩子一起共同的討論。

如今,嘗試教學在我園已廣泛展開,孩子能嘗試,嘗試能成功是嘗試的重要內容,嘗試是創造的前提,嘗試是成功的階梯,讓孩子們在嘗試中學習。遇到問題,讓孩子嘗試解決,孩子們可以這樣試也可以那樣試,為孩子留下了自我探索和創新的空間。嘗試教學給老師們帶來了挑戰,也給孩子們帶來了探索和創造的空間,使孩子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孩子們在嘗試教學的氛圍中,已經張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了廣闊的藍天。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2

一、説教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故事《月亮船》講述的是蒲公英迷路後回家的經過,情節生動、語言優美,是幼兒從事語言活動的好教材,同時故事情節中涉及了豐富的地理知識,為單純的故事學習增添了幾分生氣。大班幼兒有了一定的閲歷,對地理知識也有些基礎瞭解,本教材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拓展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時值建國六十週年,我選擇本活動,意在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我國的世界之最,並運用語言表述。

二、説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個教學活動的靈魂、主心骨,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綱要中語言領域目標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目標定位於: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我國的世界之最,並能用語言表述。

2、領略蒲公英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激發幼兒愛祖國的熱情。

這兩個目標藴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知識經驗的獲得和情感方面的培養,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融合的一方面。同時我認為故事的題材所要表達即祖國地大物博這一信息,重在培養幼兒的愛國情感。因此我確定本次活動重點: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並用語言進行表述。難點為讓幼兒瞭解我國的四個世界之最,激發幼兒的愛國情感。

三、説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主要作了以下準備:圖片《月亮船》、課件《月亮船》、圖譜(我國的四個世界之最)。

四、説教學法。

本教學過程,主要運用了四種方法:啟發提問法、多媒體技術運用法、圖譜法及遊戲法。這些教法也是幼兒的學法,能充分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1、啟發提問法:

教師應力求創設一個寬鬆的語言環境,引導幼兒想説、敢説、大膽説。結合故事教學本身的特點,我在活動中充分運用了啟發提問法,設計許多層次不一的問題,在很大程度引導鼓勵幼兒參與活動,與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同時也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促使其得到程度不一的提高。

2、多媒體技術運用法

:本教材情節生動並涉及豐富的地理知識,為此我藉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充分調動幼兒視聽的感官,深入感受題材本身,為本活動重點解決墊下一定的基礎。

3、圖譜法:

圖譜法其圖文並茂的表現手法深受教師喜愛,並在大程度上可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內容,本活動藉助圖譜法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並記憶我國的`世界之最,用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進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

4、遊戲法: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要寓教於樂,本活動藉助一簡單的説

唱遊戲,意使認知不變成為重複跟讀學習,而充分體現遊戲的“趣”學,幼兒的“樂”學。

五、説過程:

本活動流程我採用環環相扣來組織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引出主題——初步傾聽,瞭解內容——結合課件,突出重點——巧用圖譜,突破難點——活動延伸,説唱歌謠。

1、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打開幼兒的話匣子是語言教學的關鍵,活動開始我出示月亮船圖片,並設計問題“如果你坐在天上的月亮船裏,你會看到什麼”?開放式的提問,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幼兒對活動產生興趣。本環節需要2—3分鐘。

2、初步傾聽,瞭解內容。

本環節為幼兒初步欣賞故事,簡單瞭解故事內容。教師先以生動的語言完整地講述故事,再結合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麼?故事裏有誰?你聽了有什麼感受?在本環節中,幼兒可粗略地瞭解故事內容,並簡單地表達自己對故事的聽後感,同時我根據教學需要在本環節對教材本身進行簡單修改,即故事結尾不點出蒲公英的家是中國,此環節大約佔用8分鐘。

3、結合課件,突出重點。

緊扣幼兒的初步感知,本環節重在結合課件幫助幼兒逐段理解故事內容,大致需要12分鐘。由於提問是讓幼兒理解故事並刺激其語言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在本環節中,提問法也是運用得最多的一個環節。我將故事分為三個段落,第一段落為蒲公英迷路。所設計的提問為:

(1)蒲公英為什麼會到很遠的地方?

(2)它遇到了誰?第二段為仙女與蒲公英的對話。

結合提問:

(1)誰來幫助蒲公英?

(2)蒲公英是怎樣介紹它的家?

第三段落是蒲公英回家的經過,我所設計的提問是:

(1)仙女帶着蒲公英找到這些地方嗎?

(2)你們猜猜,蒲公英的家在哪兒?通過三段課件的欣賞提問,幼兒已能基本瞭解故事內容,本次活動的重點得以解決。

4、巧用圖譜,突破難點。

承接環節三的猜測,“蒲公英的家在哪兒”引導幼兒説出中國,教師可及時續上故事結尾,並結合圖譜幫助幼兒梳理經驗,瞭解中國的世界之最,引導幼兒運用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同時結合提問“為什麼蒲公英與仙女道別時,在她的花瓣上有幾滴淚珠,閃着銀光”?“你們喜歡蒲公英的家嗎,為什麼”?引導幼兒進一步挖掘作品的內涵,並遷移到自身,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藉以突破活動的難點,本環節約佔6分鐘。

5、活動延伸,説唱歌謠。

有了對故事的基本認識,本環節繼而藉助圖譜,運用3—5分鐘的遊戲活動。

引導幼兒説唱蒲公英的唱的歌謠,藉助幼兒對遊戲的天性喜愛,將本次活動推向高潮,自然結束。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3

目標

⒈引導幼兒學習用膠水在紙上粘貼細沙或大米、小米、芝麻等點狀材料,培養手眼協調的能力,體驗粘貼活動的樂趣。

2.鼓勵遇到困難敢於求助,在討論過程中相互學習。

準備

膠水、毛筆、盤子、洗淨的細沙或大米、小米、芝麻、濕抹布。材料可以由和共同準備。

過程

⒈導入活動

提問,引起興趣:每天早上,小朋友都高高興興地來到學前班,請你告訴大家,你來到學前班的路是怎樣的?你還走過什麼樣的路?

2.瞭解活動內容

出示準備好的粘貼材料,提出活動內容:今天,請小朋友用細沙(或大米、小米、芝麻等材料)來修一條上學前班的路。

3.學習製作方法

引導幼兒探索怎樣用膠水、細沙等材料粘貼出上園的路。

(1)引導幼兒觀察用書第1頁,説出上學前班的路在哪裏。

(2)激發已有經驗,互相討論粘貼步驟。(先在"路"上塗膠水,撒上細沙。)

(3)交代粘貼要求:粘貼前先用毛筆將膠水均勻地塗在"路"上,但不能塗到"路"的外面。再把細沙或其它粘貼材料均勻地撒在塗有膠水的"路"上,用手掌輕輕壓幾下,稍等一會,把用書豎起來,輕輕地把多餘的細沙抖落在準備好的盤子裏,再修補一下沒有細沙的地方,上學前班的路就修好了。

4.操作,指導

提醒

正確地塗膠水,遇到困難主動找或者旁邊的小朋友商量解決。做好後,壓和抖落多餘的細沙時,動作要輕,便於收拾。

5.欣賞評價作品

請小朋友將作品放在自己的桌上,以小組為單位,輪流欣賞評價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今天,我為大家提供的是大班珠心算活動《9以內數的直加— 1, 2, 3, 4》,接下來,我將為大家介紹本次活動的初步構想:

珠心算作為一門新興的開發人的智慧的科學,正在全國蓬勃發展。目前,我園正在開展幼兒珠心算教學活動,教師們通過活動中的嘗試與體驗,已非常清楚的認識到:珠心算教學以算盤為媒體教學,把遊戲和學習有機的聯繫起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練、學中玩、玩中會,不僅幼兒感興趣,家長滿意,更能啟迪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提高,收到“一科突出,多科受益”的效果,同時,《幼兒園指導綱要》強調,在教育與發展間應堅持:“既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珠心算教學的出發點正是幼兒自我發展(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

本次活動的目標有三點:(1)幼兒通過玩中學、學中練,感受珠心算活動的樂趣,體會成功的快樂(2)動用多種感官,積極、主動探究問題,培養幼兒舉一反三的能力,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及創造性思維。(3)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反映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幼兒的時間觀念。 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力圖體現珠心算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操作性、互動性、主體性和教學活動化的特點。

一、突出了活動的趣味性

《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應該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為樂,注重活動過程”。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以遊戲的口吻引入,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將取盤、握筆、清盤、撥珠等常規活動融於兒歌裏,如:在學習珠圖這一環節時,我將大拇指比作上珠,其餘四指比作下珠,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興趣高漲;學畫珠圖時,請幼兒當攝影師,給珠圖照相;在練習時,更是用上幼兒喜歡的“送信”“開火車”的遊戲,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杜威的教育理論:“做中玩,玩中練”,使幼兒在輕鬆、愉悦的遊戲中得到有趣的收益。

二、突出了幼兒學習的主體性

我遵循現代幼兒教育思想,將幼兒擺在了活動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幼兒主體性的發展。做到“教人以漁”。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撥珠動作。為解決這一難點,我大膽運用了操作法、演示法、探索發現法、啟發式教學法,使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首先,在教學準備中對幼兒進行撥珠練習,讓幼兒全盤撥入1,再撥入1??使幼兒熟悉撥珠動作,然後層層深入,讓幼兒

試撥“1 1”,啟發他們説出撥珠動作;通過一撥二復三放這三步曲,利用幼兒好模仿的天性,發展其觀察模仿力,教會幼兒正確的撥珠動作,並以此為切入點,由此及彼,大膽探索,尋求規律,從而舉一反三的學會“ 2, 3, 4”的撥珠動作,體現了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幼兒學的主體性。其次,採用遊戲式、競技式的練習,增強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趣味性,為幼兒今後主動去學習、去發現、去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讓幼兒終身受益,較好的解決了“幼小銜接的”的問題。

三、多種感官的參與,多元智能的發展

蘇聯霍姆林斯基説“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珠心算教學是一門重過程、操作性很強的課程,主要表現在撥珠、畫珠圖、寫數字等身體的操作上。

其次,體現為多種方式的動,通過動耳、動口、動腦、動手、動眼等多種感官的綜合學習,同時作用,在看看、説説、聽聽、畫畫、想想中,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兒童情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發展。

四、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針對幼兒學得快,忘的快、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自控能力差的年齡特點,開展“閃電讀數”、“讀、畫珠圖”等練習,開發幼兒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促進幼兒的記憶力、反應力、有意注意力的發展。針對幼兒喜歡被表揚、被肯定的情感特徵,我設計了“記時撥珠”“撥珠接力”等環節,使幼兒能感受到自己一次一次的進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悦,而小紅珠的發放更是貫穿與活動的始終,更讓幼兒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

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的全部構想,請各位領導和同行們多多指正,給我提出寶貴意見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5

一、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語言發展很快,他們已不滿足於會使用簡單句來説一段話,而轉向為詞彙的豐富和會説一定的合成句,要理解掌握並且運用都需要經過一定場合的練習。而聽説遊戲就是用遊戲的方式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教育目標以培養幼兒傾聽和表述能力為主,活動內容主要集中在幼兒在聽和説的理解和表達方面。聽説遊戲就能有意識地幫助幼兒練習,讓他們通過專門的集中的學習迅速地把握某一種句法的特點規律,並在嘗試運用過程中提高熟練使用的水平。我選擇的《蓋樓房》這一聽説遊戲正適合大班幼兒學習。

二、説話動目標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幫助幼兒學習運用“ΧΧ越ΧΧ,就越ΧΧΧ”和“ΧΧ越Χ越Χ”的句型。

2、注意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同伴的發言,積極參與集體活動,不重複別人的語句。

目標中提到:教師要幫助幼兒學習運用“ΧΧ越ΧΧ,就越ΧΧΧ”和“ΧΧ越Χ越Χ”的句型。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説話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課前已學習過用“ΧΧ越來越Χ”的句型講話。

2、鼓一面,錄音帶一盒。

3、兩棟樓房牆基和可移動的樓層圖若干。

四、説教法學法

為了在教學中幼兒更好的進行學習,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主要採用了傾聽法、示範講解法、遊戲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

傾聽法:教師敲鼓、放錄音是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和學習興趣。

示範講解法:老師範講能引起幼兒談話的興趣,並在談話內容及語言表達上起到示範作用。

遊戲法:在談話過程中,如何使幼兒都積極發言,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幼兒對遊戲本身有興趣,用遊戲法來刺激幼兒主動發言,克服困難,積極發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五、説話動程序

根據大班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幾環節:

一、設置遊戲情境。

二、交代遊戲規則。

三、引導幼兒玩遊戲。

四、幼兒自主遊戲。

第一環節,設置遊戲情境。

活動開始時,教師以神祕的口吻對幼兒説:閉上你們的眼睛,用你的小耳朵聽聽這是什麼聲音?你發現了什麼?教師敲鼓,敲鼓的力量由輕到重,速度由快到慢。啟發幼兒用“ΧΧ越來越Χ”的句型表述。接着播放錄音,錄音機裏傳出來的風聲由大漸小,貓叫聲由響到輕,狗叫聲由輕到響。教師根據幼兒對已有的詞彙經驗,提出問題:你們可以用一個什麼詞來表達?啟發孩子用“ΧΧ越Χ越Χ”的句型來表達事物變化的過程,如:風越刮越小,貓越走越遠,狗越叫越響等。我可以請一些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的孩子來回答。在這個環節中,我採用了傾聽法、提問法,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孩子們將聽到用語言描述出來。“ΧΧ越Χ越Χ”的句型,反映的是一個事物的變化過程,採用組織孩子傾聽各種聲音變化的差異感受事物的變化,創設遊戲的情況。這種方式更能使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事物的變化過程,也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為順利過渡到下一環節作鋪墊。

第二環節,交代遊戲規則。

沒有過多的去講究環節上的花樣形式而是直接通過語言向孩子介紹遊戲,規則,這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説,比較容易,也能理解。我出示事先準備好的樓房牆基圖和可移動的樓層圖引起孩子們瞭解遊戲規則的興趣。我説:“今天我們來玩蓋樓房的遊戲,不是用磚、水泥那些建築材料而是讓你們來用“ΧΧ越Χ越Χ”的句型説話,回答正確的小朋友就可以給你所在的這一小組蓋上一層樓,看哪一組的小朋友蓋的樓房高?”這是遊戲規則一,規則二是提醒孩子注意傾聽別人的説話,不能重複同伴講過的內容;規則三是不用“ΧΧ越Χ越Χ”的句型談話的孩子,説得不恰當或重複同伴語句的孩子,均不能給他蓋樓房。

第三個環節是教師引導幼兒玩遊戲。

教師面向全體孩子,鼓勵孩子們運用“ΧΧ越Χ越Χ”的句型編説完整的句子,進行“蓋樓房”遊戲活動。如孩子們會説“太陽越升越高”,“氣越打越足”,“花越開越美麗”,“人越長越高”等,這樣不僅能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而且也活躍了課堂氣氛。這時教師引導孩子思考比較兩種句型,即“ΧΧ越ΧΧ,就越ΧΧΧ”及“ΧΧ越來越Χ”,讓孩子認識區別,鼓勵孩子仿照“ΧΧ越ΧΧ,就越ΧΧΧ”的句型結構,説出新的句子來。如“風颳得越大,樹就搖得越厲害”,“天越黑,小明就越害怕”。活動中我設計組織孩子思考、比較兩種句型是一種學習方式,有利於孩子在原有語言經驗的基礎上,習得新的語言經驗,培養了幼兒的主動性。從而強調了重點,難點在這也突破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q7lxkw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