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三年級科學《空氣有重量嗎》説課稿

三年級科學《空氣有重量嗎》説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科學《空氣有重量嗎》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三年級科學《空氣有重量嗎》説課稿

一.説教材

(一)教師用書把這節課的目標設定為:

科學概念

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

過程與方法

在稱量的過程中,瞭解一些因素會影響稱量結果,產生誤差,學習準確稱量。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及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教師用書對活動的説明如下:

活動一:空氣有重量嗎。

1.請學生對空氣是否有重量展開討論,以瞭解他們的原有想法。要求學生在討論中,要想辦法來證明自己的想法,用證據來支持自己的想法。

2.教科書中採用小天平來測量空氣是否有重量。只要學生觀察到充氣後氣球變得下沉,從而證實空氣有重量就可以了。教師在學生實驗操作時,一定要提醒學生仔細觀察小天平的初始狀態,這樣才容易觀察到發生的變化。

活動二:改進小天平的測量效果。

1.學生在第一次實驗時會出現結果不一致的情況。這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改進。

2.教科書列舉了兩種實驗改進的方法,一是多掛幾個氣球,二是氣球吹得更大一些。對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也加以了説明,即三條線的位置在對比前後要保持一致。

活動三:天平稱量皮球的重量

1.用天平稱皮球的重量,會進一步使學生認識到空氣有重量,同時也會加深對天平這種工具的認識。

2.在兩次稱量中,第一次要將皮球充氣到圓滿,稱一稱其重量是多少。第二次要使皮球充足氣,再稱其重量。可以問學生:為什麼要這麼做?(保持兩次稱量皮球體積一致,實驗公平)

3.稱量後,可以問問學生:測量的結果説明什麼?(空氣有重量,但很輕)用天平稱和用自制小天平稱,有何不同?(托盤天平不僅可以測出空氣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較準確地測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二.説學生

三年級的學生對測量物體的重量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他們接觸比較多的是彈簧秤,電子秤(在超市經常能看到)。但對於小天平和天平相對學生來説比較陌生,因為在生活中比較少見。

在學生二年級的時候他們學習過重量單位克、千克,也見過幾種常見的秤(彈簧秤、枱秤、桿秤、體重秤),並曾使用過彈簧秤來測量物體重量。

三.説實驗材料

教材提到的實驗材料有1根長細木條(或竹條)、3根細線、1塊橡皮泥、1個氣球、1個皮球(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1個托盤天平(視學校實際情況而定)。

課前準備——

①、教具:天平、皮球、一塊石頭,一瓶水,一瓶空氣,打氣筒,剪刀等。

②、學具(分小組):自制小天平(細長木條或竹條,細線,夾子)、氣球、橡皮泥

在試做實驗的過程中發現氣球用線來綁住口再掛到小天平上,學生操作起來不太方便。於是我決定在小天平兩端安裝兩個夾子,操作起來比較方便。

四.説教學設想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

過程與方法

初步學習設計簡單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及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知道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

難點:能設計實驗來驗證空氣有重量。

(三)教學思路

明線:討論空氣有沒有重量——〉設計實驗驗證猜想——〉分析實驗結果,改進實驗效果——〉使用天平測量出空氣的質量。

暗線:根據生活經驗推斷空氣有沒有重量——〉通過實驗獲取證據證實空氣有重量——〉知道要使用適當的工具才能測量出空氣的重量。

(四)活動設想

活動一:空氣有重量嗎。

讓學生對“空氣有沒有重量”展開討論,並列舉證據來説明。然後讓學生思考用什麼方法來證明自己的想法。估計學生會想到用彈簧秤和小天平這兩種工具來實驗。為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課後實驗自己除了用小天平外其他的想法。

在實驗前先讓學生對實驗方案進行充分討論。有兩種實驗方法:方法一是在小天平一端掛上沒氣的氣球,另一端掛上橡皮泥,使小天平左右兩邊平衡,再吹脹氣球,然後觀察小天平是否能保持平衡。方法二是左右兩邊先掛上等重量的沒氣氣球,讓小天平平衡。要注意讓學生認識到兩個大小一樣的氣球它們的'重量不一定相等。然後再吹脹一端氣球,觀察小天平是否能保持平衡。

實驗記錄採用圖畫的方式,一來比較直觀,二來也可以省時。讓學生畫出初始天平的狀態,再畫出後來天平的狀態。實驗後把學生的圖貼出黑板,便於學生

分析、歸納。

活動二:改進小天平的測量效果。

在活動一中提供給學生實驗的氣球有些組大,有些組小,這樣在實驗後的彙報中學生就會發現氣球吹得越大,小天平傾斜度越大。引導學生認識到空氣越多,重量越大,小天平傾斜度越大,實驗效果越明顯。然後再讓思考還有哪些方法也能使實驗效果更明顯。

活動三:天平稱量皮球的重量。

教材上是用天平稱皮球裏的壓縮空氣。我覺得稱能使皮球從癟到鼓起來的空氣更符合學生的思維走向。

通過剛才的兩個活動學生已經知道了空氣有重量,繼續引發學生思考:要使球鼓起來要怎樣做?那要打多少重量的氣才能使球鼓起來?用小天平可以測量出來嗎?可以用什麼工具來測量?然後出示天平,介紹天平的用途。先讓學生説説怎樣稱空氣有多重,再根據學生所説的方法進行演示。

最後讓學生比較相同瓶子裏的水和空氣的重量,讓學生認識到空氣的重量很輕。

五.説教學設計

★★活動一:空氣有重量嗎。

謎語引入:看不見,摸不着,沒有顏色沒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一時一刻離不了。(謎底:空氣)

1、(出示一個石頭)這個是?(出示一瓶水)這個瓶子裏裝的是?(出示一瓶空氣)這瓶呢?

2、石頭和水有重量嗎?那空氣有沒有重量呢?(幻燈片展示課題)説説你是怎樣想的。

3、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

4、大家都説得很有道理,那能不能用實驗來證明你的想法呢?

5、剛才大家説的方法都可以課後去試試。老師這裏有這樣一個小天平(出示小天平)。能用這個小天平來實驗嗎?該怎樣做?下面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看哪個小組能用小天平設計實驗來證明空氣有沒有重量。

6、學生根據實驗記錄卡,小組交流實驗方案。

7、教師幫助學生梳理實驗過程(幻燈片展示),並演示實驗。

8、小組內分工合作展開實驗,把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卡上。(提醒學生吹氣球時要注意安全,同時別吹進唾液,那樣會導致實驗結果不真實)

9、説説你們看到了什麼現象?

10、説明了什麼?(擦去“嗎”)得出結論:空氣有重量。

★★活動二:改進小天平的測量效果。

1、在實驗中,小木棒傾斜,使我們知道了空氣有重量,怎樣才能讓小木棒的傾斜度更大,讓我們能明顯地感覺到空氣有重量呢?

2、看書82頁內容,找出書中是怎樣説的,你們小組準備怎麼做?

3、小組內展開實驗.

★★活動三:天平稱量皮球的重量。

1、(出示充滿氣的皮球)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空氣是有重量的,那麼這個球裏的空氣有多重呢?

2、(出示天平)這個工具叫做天平(板書:天平),是用來稱量物體的重量,這裏有刻度可以讀出物體有多重,它的單位是克。

3、演示實驗:稱量充滿氣的皮球的重量,再移動遊碼使小天平平衡。讀數.(記錄在黑板上);稱量放氣後皮球的重量,再移動遊碼使小天平平衡。讀數。(記錄在黑板上)

4、兩次稱量的結果相同嗎?誰來幫我們算算這個球裏的空氣有多重呢?

5、(出示石頭、一瓶水、一瓶空氣)石頭有重量,水有重量,空氣呢?(也有重量)空氣的重量和沙、水比較怎樣?(板書:空氣的重量很輕)

6、用天平稱和用自制小天平稱,有何不同?(托盤天平不僅可以測出空氣是否有重量,而且可以較準確地測出到底增重了多少)

★★活動四:拓展應用

1、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你對你的表現滿意嗎?

2、球裏少量的空氣並不重,所以我們感覺不明顯,但一個像我們課桌那麼大的箱子裏裝的空氣大約有500克,差不多跟兩個蘋果一樣重。而瀰漫在地球周圍的空氣有多重呢?請大家回去查找一下資料。

3、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看課件

附一:

板書設計: 空氣有重量嗎?

天 平: 克

空氣的重量很輕

附二:實驗記錄卡

實驗名稱空氣有重量嗎?

實驗器材自制小天平、氣球等

記 錄

步 驟圖畫説明文字説明

充氣前

充氣後

實驗結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pwlnw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