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説課稿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9課短詩三首説課稿

《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詩人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下寫成的,是將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個詩集裏。總的來説,它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與讚揚;二是對大自然的崇拜與讚頌;三是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在藝術上,冰心以童心關照一切,詩歌美在清純,美在朦朧,美在含蓄。教學過程中可以立足反覆朗讀感悟,想象畫面,品味生活,感悟情感,在構建立體的畫卷中,領略短詩的美。

《短詩三首》被選入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現代詩歌”單元,通過學習的層層深入,不斷深化對現代詩歌的認識,感受詩歌的魅力,培養髮現美的眼睛,激發對現代詩歌的學習興趣。在賦予樂感的反覆地朗讀中,體會現代詩的節奏,進而展開想象,體會情感,感受閲讀詩歌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漫、濤”2個生字,讀準“啊”“膝”等音變和易誤讀字音,會寫“繁、漫”等8個 生字,理解“漫滅”“思潮”等詞語。

2.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詩文大意。

3.初步瞭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的情感。

重難點:

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確定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體會詩歌的韻味,展開想象,體悟情感,瞭解現代詩的特點。

三、説教法、學法

四年級學生在此前已經接觸過現代詩,但是對現代詩特點了解相對模糊。課堂教學中通過不同形式的反覆朗讀,情境創設,補白想象,補充資料等教學策略,通過探究學習,發現現代詩歌的特點:朗朗上口富有節奏,藴含豐富想象,飽含真摯情感。在評價中激發學生學習詩歌的熱情,在賞讀中感受詩歌的魅力。進而實現用“繁星”學習現代詩特點、用現代詩特點學習“繁星”詩意詩情的融合統一。

四、説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課文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星星卡

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學環境

五、説教學流程:

(一)初讀詩歌,釋義詩題

1.出示單元導語,引出課題。

2.自由讀詩,明確詩序。

3.簡介作者,解釋“繁星”,指導書寫。

4.指名朗讀,提示“啊”的音變。

【設計意圖】初步感知“短詩”特點,簡介作者,瞭解選文中序號的意思與來歷;指導“繁”字的筆順、結構書寫,強調易錯筆畫,學生鞏固練寫,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有板有眼,讀出節奏

環節一:朗讀《繁星》(一三一)

1.比較思考:現代詩與古詩之間的異同,發現詩“韻”。

2.讀出節奏:感知“光”“香”“響”ɑnɡ的韻腳,瞭解同音成韻,關注問號的語氣,讀出節奏。

3.情境朗讀:師生合作,接讀“哪一……?”排比句式,理解“思潮”。

環節二:朗讀《繁星》(一五九)

1.發現韻腳:發現“了”“裏”,瞭解同字成韻。

2.讀出節奏:指導分句朗讀,讀出分句間的強弱對比,感受現代詩高低起伏的`節奏。

環節二:朗讀《繁星》(七一)

1.發現特點:發現無韻詩,句式相同,節奏相仿的特點。

2.讀出節奏:指導朗讀“母親的膝-上--”讀出節奏,引發思考。

過渡:讀着讀着,你不僅發現了現代詩的節奏,你還發現了現代詩的什麼特點呢?

【設計意圖】“詩和音樂一樣,生命全在節奏。”由學生相對熟悉的古詩入手,與現代詩形式與內容異同的比較,培養學生思辨的能力,通過探究學習,初步發現現代詩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相對自由的特點。在讀中理解詞語的意思,通過反覆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節奏。

(三)有聲有色,讀出想象

環節一:想象《繁星》(七一)

1.延長頓逗:教師示範朗讀,學生展開想象。

2.補白想象:指導破折號和“中”“下”“上”停頓並增加音長,仿照朗讀。想象月明的園中、藤蘿的葉下、母親的膝上作者在做什麼。

3.理解詞語:通過補白想象理解“永不漫滅”的含義。

4.情景朗誦:教師引導學生,想象情景積累背誦。

環節二:想象《繁星》(一五九)

1.想象“風雨”:想象“天上的風雨”是怎樣的景象?引導學生朗讀重音,分角色朗讀,想象“風雨”景象。(預設:狂風暴雨、傾盆大雨、暴雨如注……)

2.經歷“風雨”:想象“心中的風雨”又會是遇見什麼事情呢?

(預設:困難、挫折、痛苦……)

過渡:現代詩不僅藴含着豐富的想象,你又發現了現代詩的什麼特點?

【設計意圖】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通過探究和讀出節奏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理解“永不漫滅”“風雨”等詞語的含義,領悟詩歌的內容。為昇華情感做“支點”。

(四)有情有思,讀出情感

環節一:悟情《繁星》(一五九)

1.品讀“風雨”:在補白想象的基礎上,感受母親懷抱中濃濃的母愛。

2.體會情感:結合作者經歷,補充資料,理解“心中風雨”的內涵,通過復沓朗讀體會情感。

◎1900年出生的冰心,從小便體弱多病,每次生病就會想起,母親啊……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革命對於11歲的冰心來講是可怕的,是槍林彈雨,是無家可歸……想到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會説,母親啊……

◎1921年,經歷人生風雨的冰心出版了她人生的第一本詩集《繁星》,她把對母親的愛寫在這首詩中, 母親啊……

風雨是景象,是心情,更是對母親懷抱的依戀。

環節二:悟情《繁星》(一三一)

1.情景朗讀:播放海浪聲音,情景朗讀體會作者對大海的摯愛之情。

2.體會情感:補充資料,體會大海對作者寫作帶來的靈感與思考。

◎“我的童年是在海邊度過的。我特別喜歡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經常有關海的描寫。”--《冰心自傳》

◎ “每次拿起筆來,頭一件事憶起的就是海。”--《往事》

大海是作者寫作靈感的源泉,是心靈寄託的地方,作者對海眷戀、感激……

3.共同誦讀:伴着海浪聲,引導學生誦讀詩歌,內化背誦。

環節三:悟情《繁星》(七一)

1.品悟月明:月是中國人心中的共同的情懷,舉頭望明月……月明時分又寄託着作者怎樣的情感?

2.體會情感:母親給予我們生命,養育我們長大,誰言寸草心……母親的膝上感受到什麼呢?

【設計意圖】詩是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通過讀出想象為“支點”進一步探究發現現代詩的情感。初步感知現代詩的意境,觸景生情,情動辭發,反覆朗讀,層層遞進體會詩歌的情感,同時將積累背誦巧妙地融於情境之中。

(五)情動辭發,仿寫《繁星》

1.仿寫詩句,喚起自我感受。

出示“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

◎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再仿照着寫一寫。

這些事-- 這些事--

是永不漫滅的回憶: 是永不漫滅的回憶:

月明的園中, ( )的( ),

藤蘿的葉下, ( )的( ),

母親的膝上。 ( )的( )。

2.教師巡視,相機評價。

3.朗讀仿寫,分享自創“繁星”。

4.揮動星卡,齊背三首《繁星》。

5.佈置作業,拓展延伸。

朗讀現代詩集《繁星春水》,摘錄喜愛的現代詩寫清作者和出處,和家人或朋友一起分享,開展班級詩歌朗誦會。【設計意圖】詩歌是一些種子,應當在心底開花。通過有梯度,有層次地探究式學習,讀出節奏,感受現代詩的音樂性;讀出想象,體會現代詩的藝術性;讀出情感,感受現代詩的人文性,在反覆朗讀中發現現代詩的特點,學習現代詩的特點,將習得的特點落實到筆端仿寫現代詩,鼓勵孩子大膽創作,激發對現代詩的喜愛之情,通過綜合性學習摘錄積累,分享交流將現代詩融入到生活中。

六:板書設計

月明的園中 藤蘿的葉下 母親的膝上

風雨: 狂風暴雨

繁星 困難 挫折 痛苦

心情、對母親的依戀

對大海的眷戀、感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nwov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