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千克與克的説課稿

千克與克的説課稿

説課簡單的説就是講述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千克與克的説課稿,供大家閲讀參考。

千克與克的説課稿

千克與克的説課稿1

一、説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學第四冊的內容。要求學生認識兩個常用的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是學生對質量單位的初步嘗試,也是為後面“噸”的教學奠定基礎。從學生的感知規律和生活經驗出發,靈活處理教材,先認識千克,再認識克,然後理解克與千克的關係及知識應用。圍繞這節課的內容,以新的教學理念作指導,結合課題的實驗方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1、學生認識克和千克,對1千克、幾千克、1克、幾克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克與千克的關係,能進行簡單的質量計算。

2、繼續培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鼓勵個性化的學習意識。

3、使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重點是對千克與克的認識並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難點是對克的認識。

為了更好地達到這些目標,在教學中採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學法。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這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雖然他們已養成一定的學習習慣,但因年齡小,還是好動、好玩、好奇心強,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教師在教學中以情境教學法為主,創設學生喜歡、熟悉的遊戲情境、活動情境,讓學生充分去感受、發現,獲取新知,同時還採用啟發式教學、直觀教學等教學方法,為學生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創造了良好基礎。

學法:為了更好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並優化多樣化學習方式,在學法上採用了讓學生掂一掂、説一説、估一估、稱一稱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動手、動口、動耳、動腦,在這種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感悟新知。

三、教學環節

本節課設計了三大教學環節:一是遊戲發現,激發探究欲;二是主動參與,探究新知;三是應用新知,昇華體驗。

1、遊戲發現,激發探究欲

在這個環節中,創設了“背一背”這個遊戲情境,讓學生在遊戲中去感受輕和重,然後揭示課題,目的在於利用熟悉的遊戲情境,激發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親切感,並營造出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新知打下堅實基礎。

2、主動參與,探究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所以分3步來實施:

第一步:認識千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引導學生找一找,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説一説1千克物品,“掂”是對“1千克”進行初步的感知,“説”是對“1千克”的進一步體驗。接着對“三件視覺上具有一定反差的”物品掂一掂、估一估、評一評、稱一稱,還設計了讓學生想辦法找幾千克的物品,然後輪流感受,等等,這些活動不僅僅一次次強化了學生對“1千克”的體驗,更是對學生合作學習方式的培養,是對學生自主探究程度、學生體驗態度的一種信息反饋和檢驗。

第二步:認識克。克相對千克而言,沒有那麼直觀,感覺也不會那麼清晰。為了突破這一難點,在學生對千克有了一定認識的前提下,馬上讓學生掂一掂1克的物體,説出自己的感覺。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感覺上與千克形成明顯的反差,對學生進行強烈刺激,使學生在腦海中克與千克形成鮮明對比,進而建立這兩個質量單位的概念。為了使學生剛建立的概念得到進一步鞏固,於是又設計了兩道練習題。練習的目的除了鞏固新知外也是學生自主探究、獨立思考、自我檢查的一種深化。

第三步:認識千克與克的關係。試教時設計的是一道填空題:1粒釦子重1克,2粒重()克,100粒重()克,那麼1000粒重()克,從而推出1000克=1千克。教出後發現這樣設計給學生的鋪墊太厚,沒有思維度。後來把這一環節改為“由1粒釦子的質量直接到思考1000粒釦子有多重?”這樣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興趣,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厚。對“克和千克”的換算公式,設計了教師讀、學生聽、學生讀、大家評多種讀的形式,使學生在讀和評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克與千克的關係,並牢牢記在心中。

3、應用新知,昇華體驗

通過前面幾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對新知有了不同程度的感知,為了使這些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創設了兩個問題情境:針對物品重量能提什麼數學問題;怎樣讓氣球載滿物體順利升空。

第一個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把新知和過去的學習經驗相結合,提出不同程度的問題,可以極大地擴充訓練容量,既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也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式的體現。第二個問題情境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並且把學生那種嚮往宇宙、嚮往太空的情感融入情境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思維達到最活躍,情感達到最高潮,從而把本節課的感知、體驗,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得以進一步昇華。

總之,本節課在設計上儘量遵循孩子們的認知規律,充分體現教育新理念,為孩子們的自主、獨立、合作、個性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機會。畢竟,我們還在實驗、還在探索,所以教學中難免有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敬請各位指出,以便大家一起討論、研究。

千克與克的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課標版第四冊第六單元“克和千克”,即教材85—87的內容。

2、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是小學數學量與計量知識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質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認識,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這節課認識質量單位,不僅要讓學生知道質量單位的名稱和單位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瞭解每一個單位的實際有多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稱一稱、説一説等實踐活動,瞭解1克、1千克有多重,從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同時使學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秤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物品的質量。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我制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標:1、使學生會用天平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知道用秤稱物體的方法。

2、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估計物體質量的意識和判斷能力;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知道看、稱,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強生活意識。

以上目標在教學活動中相互滲透,形成了德育、智育、知識與能力的結合。

三、説教學重難點

根據三維目標和教學內容,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使學生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學生會用天平稱一些比較輕的物品的質量”確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四、解決方法:為學生創造充分的感受、體驗的機會。

五、説教法和學法

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我在教學中採用了啟發式引導法、講解法、演示法、誘思探究等方法。這樣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規律,本節課主要採用實驗法,並把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質量建立聯繫,這樣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操作中學習知識,使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六、設計理念:

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知識,而且質量單位不象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觀察得到。基於這一現狀,我在課前佈置學生調查並準備一些學習用品及生活用品,並掂一掂, 從中學生積累了有關質量的生活體驗,然後再學習新課。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平時合作意識較強,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我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授課,這樣即便於準備學具,又體現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本課設計不斷創設富有生活意義的操作活動,激勵學生在操作中體驗生活的數學,從操作中發現,從發現中體驗,讓“做數學”真正成為師生互動的基礎和紐帶,成為課堂發展的原動力,體現新課程“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能獲得必須的數學”的教學理念。

在設計本節課的過程中,我側重於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一、 注意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給學生建立初步的質量觀念,使學生知道比較東西的輕重不能單靠眼睛觀察,必須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稱一稱。數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課伊始我便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同學背一背及調查生活中常見物品的質量感受物體有輕有重,引出質量單位,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二、 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克和千克是兩個基本的質量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進行估測和實測,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這兩個質量單位的觀念。為了達到這種相互促進的效果,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我採取了這樣一些措施。

1、 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藉助測量一枚二分硬幣和兩袋500克的鹽,讓學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再讓學生説出生活中大約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給學生提供測量實際物品的機會。如:説明“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來稱”,介紹一些常用的秤,讓學生認識測量的工具。然後,讓學生用彈簧秤稱從家帶來的物品(大米和石子)。感受到雖然它們的體積不同,但質量是相同的。在學生認識一些不同的秤後,聯繫實際讀取盤秤、健康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數值,充實實際測量的經驗並鞏固質量觀念。

3、培養估測意識。如,在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後,讓學生説出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或1千克,給他們提供了先估測再實測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和實際測量的所得結果的差別,從而修正自己的估測策略。

標籤: 千克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mn3d8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