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鈉的性質説課稿

鈉的性質説課稿

一、 説教材:

鈉的性質説課稿

《鈉》是高一化學第二章《鹼金屬》的第一節,鹼金屬是高中系統學習的唯一的金屬元素族,是學習元素週期表知識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典型的代表元素鈉的學習,初步學會元素族知識的學習方法以及結構、性質、存在、用途之間的聯繫。鈉---本節知識教材包括三部份內容:鈉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以及鈉的存在用途。

二、 説重難點:

1、 重點 鈉的化學性質-----鈉與水反應

2、 難點 對鈉的性質實驗的觀察、分析、探究性學習

三、 説教學目標:

1、掌握鈉的化學性質 2、瞭解鈉的保存、用途 3、初步從鈉的結構與性質的關係認識物質結構與性質的關係

四、 説教法:

本節課主要體現“學教並重”的教學理念,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結合。本節教材為邊講邊做實驗模式,重視實驗給學生的感性認識,通過實驗演示、學生觀察分析、教師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態度。在教學中,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如何觀察實驗現象,以及如何根據現象分析鈉的相關的性質 。

本節知識,課本講解順序是先講解物理性質,後講解化學性質。由於這節課是以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為主,為了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本節課,我將知識作了一些處理,先講解化學性質,在學生探究了鈉的化學性質,並分析現象本質原因後,再講解物理性質。物理性質是學生根據知識原理自己推理得出的,而不是教材生硬的灌輸的'。學生的學習效果要好些。

五、 説學生的學法:

本節知識,學生要重視實驗分析,注重分析各種現象的原因。學生的學習以探究式學習為主,重在培養科學的學習方法。

六、 説教學過程:

通過練習書寫鈉、鉀的原子結構簡圖,並引導學生察看課本中的鋰、鈉、鉀、銣、銫等原子結構簡圖,通過對原子結構的分析,電子的得失關係,得出鹼金屬元素名稱的由來。

同時可以引導學生縱觀高一化學教材有關章節內容。如:〈鹼金屬〉、〈鹵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內容。引導學生了解課本元素族知識的編排方法,每一族元素相關知識都是以某一元素為代表,然後按一定的原理遞變,推理得出其它元素性質。在此,教師可簡單介紹元素化合物知識學習的一般方法: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存在和用途,讓學生建立化學思維模型,然後引出鹼金屬元素以鈉為代表,進行相關學習。

(1) 鈉的保存:(演示)(引導學生提出問題:鈉為什麼保存在煤油中,提出懸念,等待後面實驗驗證。)

(2) 鈉的化學性質:

① 鈉與氧氣反應

切開鈉,引導學生觀察切面顏色。 思考:A、 鈉為什麼可以輕易切開? B、 切面顏色怎樣?説明什麼?

在石棉網上加熱的過程中,注意觀察現象 A、鈉熔化成閃亮的小球

B、劇烈燃燒,火焰黃色 C、生成淡黃色粉末

思考;1)受熱熔化的原因 2)小球是銀白色,説明什麼 3)劇烈燃燒説明什麼

另外,教師講解鈉與氧氣反應的兩種產物 Na2O、Na2O2的區別。如條件、穩定性、顏色。

② 鈉與水反應

A、 將一小塊已吸乾表面煤油的鈉用鋁箔包好,扎孔,放入水中,用倒立的試管收集氫氣,檢驗氣體。(複習氫氣的檢驗方法。)

B、 引導學生重點觀察鈉與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分析產生現象的原因。如:浮、熔、遊、紅、聲。學生經過討論後逐一得出結論。

③ 知識鞏固複習: 對鈉與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的氧化還原分析及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④ 知識拓展:鈉與鹽溶液反應、鈉與酸溶液反應的現象與分析 舉例 鈉與硫酸銅反應,鈉與硫酸溶液反應,學生思考,得出結論。

(3) 物理性質:

經過鈉相關的幾個化學實驗後,學生很容易推理得出鈉的相關物理性質:顏色、金屬光澤、密度、熔沸點、硬度、導電導熱性等。

(4)存在: 掌握鈉的性質後,思考、複習鞏固鈉的保存,進而推理得出鈉的存在(自然界的以化合態存在)。

用途; 由性質推理書上相關用途的原理,對用途作些瞭解。

七、 本節課小結:

本節課重點在於學生的探究性學習,通過引導學生對鈉的性質的學習的回顧,歸納鈉的性質,歸納總結元素族的學習方法: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存在和用途,迴應前面的學生思維模型的構建,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八、佈置作業。

作業形式以圍繞鈉的性質出題:氧化還原分析或計算等內容。

標籤: 説課稿 性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lpkx7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