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祖父的園子》説課稿

《祖父的園子》説課稿

《祖父的園子》主要寫了祖父園子中各種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言語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祖父的園子》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祖父的園子》説課稿

《祖父的園子》説課稿篇1

一、文本解讀

《我與祖父的園子》選自蘇教版第十冊,這篇課文節選於著名作家蕭紅寫的回憶性長篇小説《呼蘭河傳》。通過對“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裏勞動情景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懷念。

課文共14個自然段,可以分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通過蜜蜂、蝴蝶等的描寫,來反映祖父的園子充滿生機。 第二段(3--12自然段):我和祖父在園子中勞作的情景,體現出祖父的園子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第三段(13-14自然段):作者記憶中的園子裏一切都是鮮活的自由的。

文章語言平實、質樸、自然,富有獨特的藝術個性,既為我們展現了一幅農家園子的風景圖,又勾畫了一個天真、活潑、頑皮的農家小姑娘形象。正如著名作家矛盾所説的,蕭紅的作品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

隨着作者富有詩意的語言,我們走進了祖父的園子。祖父的園子是一幅明麗的漂亮的富有童話色彩的畫,畫裏有樹、有花、有菜、有莊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螞蚱、有小鳥、有風、有雨,還有太陽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這是作者童年的樂園(作者曾稱它為自己的後花園),就像作者説的一樣,“花園裏邊明晃晃的”,“新鮮漂亮”。

這裏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滿了生命的氣息。這裏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鳥是自由的,蟲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麼都是自由的,空氣裏瀰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這自由是她童年快樂的源泉。

課文重點寫了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園中,栽花、拔草、種白菜、鏟地、澆水,當然這都是童年遊戲的內容,不是真正的勞作,是“亂鬧”,至於摘黃瓜、追蜻蜓、採倭瓜花、捉綠螞蚱,更是孩童的遊戲了。玩鬧累了,就在園子裏睡下。當然,讓作者感到自由快樂的,不光是祖父的園子,還有慈愛的祖父。他給了孩子心靈的自由,他允許孩子隨便玩鬧,對孩子傾盡了愛心和耐心。他的愛放飛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愛的包圍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正是因為作者的心靈是自由的,所以在她孩童的眼裏,一切才是自由的,快樂的,甚至是充滿夢幻色彩的。

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春天的泥土般新鮮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的突出特點。

選編本課的目的,是讓學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讀書,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領悟這種感情是怎樣表達出來的,並積累語言。

二、説設計理念

題目中最核心的詞語是“園子”。是園子給了蕭紅自由歡樂、幸福的童年,是園子承載了祖父和蕭紅純真、親密而濃厚的親情之美。園子中的兩個人物,“我”如此的調皮、搗蛋,在園子裏瞎鬧、亂鬧、盡情玩耍;祖父慈祥,有親和力,只要我開心,祖父就是快樂的。祖孫二人互為對方快樂的源泉,説説笑笑,其樂融融。課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在園子中小蕭紅是自由的,園中的萬物也是自由的,正因為心是自由的,所以眼中的物也是自由的。教學時要扣住這條情感線索,展開教學。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閲讀教學的相關要求,基於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我將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結合課文情境,學習生字新詞;感知課文內容。

3、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感受園子的快樂、自由。

4、感受蕭紅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

其中,教學重點為:感受在園子裏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

教學難點為:初步感悟園子的精神意義以及感受蕭紅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

四、説教學過程

教學時,我大致安排瞭如下教學環節。

(一)、原著導入,引出課題。

上課伊始,藉由蕭紅在《呼蘭河傳》中寫下的心聲“就這樣一天一天的,祖父,後園,我,這三樣是一樣也不可缺少的了。”引出課題。以“為什麼她對園子如此念念不忘呢?這個園子給童年的蕭紅留下了什麼呢?”領着學生一起走進文本。

設計説明:以小説中經典的語言過渡、拓展,將課文置於《呼蘭河傳》的背景中,既與文本的理解相得益彰,又可引發學生閲讀的慾望。

(二)、初讀檢查,整體感知 。

1、檢查對課前學生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整體感知。

2、在三組詞:蜜蜂 蝴蝶 蜻蜓 螞蚱、倭瓜 黃瓜 玉米 穀穗 韭菜、栽花 拔草 下種 鏟地 澆菜的教學中把握“倭瓜、下種、螞蚱”等詞語的讀音,理解“倭瓜”的意思。並利用三組詞的不同規律找出課文中的相應段落。

3、指名讀直接描寫園子中花草蟲鳥的段落。

4、讀我和祖父在園子中勞動的內容,並選擇有趣的場景讀給大家聽。

設計説明:略讀課文前的“學習提示語”和每組課文前的“單元導語”,意在燃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關注課文與課文之間的前後聯繫,還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所以要讓學生結合課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讀文,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

(三)、走進園子,感受園子的快樂與自由。

1、自由的讀第2小節,在“我”眼裏,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呢?

抓住“我家有一個大園子,這園子裏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體會園子裏樣樣都有;抓住“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些蝴蝶極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體會園子中色彩之美;抓住“蜂子則嗡嗡地飛着,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的就跟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體會園子的生機之美。並通過多層次多角度的朗讀感悟領略到這是一個給人帶來欣喜、快樂的園子。

2、讀第13小節,説説在“我”眼裏,又是一個怎樣的園子?

以“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

為總領,抓住“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説話似的。”體會花兒、鳥兒、蟲兒的自由;抓住“倭瓜願意爬上架就爬上架,願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願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願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玉米願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願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體會作物的自由。在體會中感悟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

設計説明:精讀文本,抓住重點句段,採用質疑提問、感情朗讀、想象説話等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思考和自由發揮的空間,還能更好地讓學生體驗和感受文中的場景和意境,並把語言的訓練真正落到實處。

(四)總結課文,課外延伸。

1、同學們,讀着讀着,我們開始羨慕作者的童年有這麼一個園子,我們也似乎讀出了作者為什麼對祖父的園子念念不忘,因為它是一個——快樂的園子,因為它是一個自由的園子。同學們當我們下次再次走近這個園子的時候,也許你就會有許多新的感受。讓我們深深地注視着這個園子,輕輕地與它告別——我和祖父的園子。

2、課後閲讀蕭紅的《呼蘭河傳》或魯迅的《三味書屋和百草園》。

設計説明:通過課文的學習,為學生架設一座橋樑,以此走進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知道一本名著《呼蘭河傳》,知道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讓學生的視野稍稍地越過課文的圍牆駛向更遙遠的天地。

五、説板書設計

附板書: 快樂

我和祖父的園子

自由

板書設計含概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即園子的精神意義——快樂和自由,簡潔,精練,讓人對課時內容一目瞭然。

《祖父的園子》説課稿篇2

一、説教材

《祖父的園子》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選自蕭紅的《呼蘭河傳》。主要寫了祖父園子中各種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言語新鮮自然、率真稚拙,充滿自由想象的表達方式,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猶如一幅清新和諧、富有童話色彩的畫。是一篇非常適合對學生進行想象訓練、朗讀訓練、言語訓練的範本。

二、説學情

五年級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閲讀能力,對文本有獨特的閲讀體驗。對於作者來説,祖父的園子是她童年時候的樂園,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説,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有着或嚮往着這樣的一方天地。祖父園子裏面的各種趣事,很多都是學生們親身經歷過的,符合學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進而在文章中獲得感知,加以模仿,發展想象力,鍛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説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我在園中的趣事及描寫園中景物自由與快樂的語段;

2.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受“我”在園子裏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蕭紅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藉助電教手段,創設情境,補白、仿寫精彩語句;

3、體會祖父對我的呵護和關愛。能夠藉助信息技術手段,查閲資料,瞭解作者生平,進而初步感悟園子對於作者的精神意義。

四、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藉助電教手段,創設情境,在讀中感受“我”在園子裏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的慈愛和對我的關懷。

難點:能夠藉助信息技術手段,查閲資料,瞭解作者生平,進而初步感悟園子對於作者的精神意義。

五、説教法學法

結合這篇文章的語言特點和情感表達方法,分析本班學生的學情,我主要採用以趣激情,以讀悟情,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讀文、賞文,在讀中理解、感悟、想象,在補白、仿寫中提高學生對言語形式的遷移、運用能力。

這節課重點、難點的突破上,我充分使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

1、根據文本需要,加入昆蟲的圖片,聲音,變抽象為具體,變單一為豐富,聽、看、説相結合,激發學生想象;

2、在充分調動學生想象力的基礎上,嘗試補白、仿寫,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使用多媒體資源創設情景,烘托氣氛,調動學生情緒,深化感受,體會“園子的精神意義”,有效地解決突破教學難點。

六、説教學程序

我的教學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一)走近“園子世界”——瞭解文章大意

(二)走進“園子世界”——體會景物自由、人的自由

(三)懷念“園子世界”——感受祖孫深情

(四)銘記“園子世界”——昇華感情

(一)走近“園子世界”

1、瞭解出處,導入新課

利用課件,鋪展畫卷,走近園子

師: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人的名字。(板書:蕭紅)這個人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有什麼關係?(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作者)

師:蕭紅一生走遍大江南北,但她的心始終停留在一個地方,那就是她故鄉——呼蘭河。

呼蘭河,很好聽的一個名字,那是東北的一個小縣城,那是蕭紅長大的地方。蕭紅在《呼蘭河傳》裏,把她童年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用文字記錄下來。尤其重點描寫了她家裏的園子,她稱之為“祖父的園子”。

為什麼她對園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這個園子給童年的蕭紅留下了什麼呢?讓我們隨着作者美好的回憶,走近她魂牽夢繞的“祖父的園子”。

(板書:祖父的園子)

【設計意圖:瞭解作者及文本出處,藉助圖片等多媒體課件,將作者心中的快樂之源——呼蘭河,畫卷般的展現出來,入情入境,為走進園子做情感鋪墊。】

2、檢查預習,複述大意

接下來,請同學根據預習複述課文大意。

【設計意圖:學生用自己的話複述課文大意,不僅鍛鍊學生的概括和表達能力。還能讓學生對文章整體有所瞭解,以便提出整體交付問題。】

在瞭解大意的基礎上,提出整體交付問題:園子中的哪些景物或事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畫下來,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然後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首先把問題整體交付學生,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思考問題,獲得獨特感受和體驗,再通過合作學習,相互啟發誘導,能夠多角度,有創意的增加閲讀體會。】

(二)走進“園子世界”

再現園子,以讀生情,補白仿寫

在學生自讀,組內討論後,讓我們一起走進園子,師生共議。

在這個重點教學環節,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完成:再現園子,以讀生情,補白仿寫。以完成教學重點。

再現園子:

1、表演讀文:

祖父的園子樣樣都有,都有什麼?

種類樣樣都有——(出示課件,有蜜蜂、蝴蝶、蜻蜓、螞蚱……)

既然是樣樣都有,就不僅僅是這幾種,還有什麼?(生自由回答)

3、顏色樣樣都有

師:除了種類樣樣都有,你還發現了什麼樣樣都有?(課件中將表示顏色的詞語變色,提示顏色樣樣都有)

4聲音樣樣都有

師過渡:除了各種昆蟲,各種顏色,我們眼前還出現了一個吸引人眼球的小東西—蜜蜂(播放蜜蜂的叫聲)。

説一説它怎麼吸引人眼球?指導讀,讀出蜜蜂的可愛。

園子裏只有蜜蜂的聲音嗎?你聽……聽到這聲音,你眼前出現了一隻怎樣的小動物?(播放各種昆蟲鳴叫聲,生自由説)

5、園子裏的昆蟲種類、顏色、聲音樣樣都有!

(播放音樂:大自然的聲音,配樂朗讀)

【設計意圖:本段的學習主要圍繞着“樣樣都有”,藉助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通過播放圖片和各種蟲鳴聲音,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園子的豐富多彩,進而激發想象,練讀、練説。】

以讀生情:

1、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語段,根據課件字形、顏色,師生配合讀。讀出不同的效果。

2、出示後文,學生練讀。

(2)讀着讀着,你眼前出現一個怎樣的小蕭紅?(可愛,調皮)

3、讀着讀着,你眼前出現了一個怎樣的蕭紅?(生自由説:快樂、自在、可愛)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課件標示字體大小,提示學生重音,讀出不同的感覺,體會作者語言的輕快自然,作者在園中玩耍的輕鬆自在。】

第14-15段:

預設另一段學生感興趣的段落:澆花。

1、指導學生表演讀:我大聲喊,怎樣喊得?

2、在讀的基礎上,啟發引導:蕭紅喊出的是內心的(自由、快樂)。

補白仿寫:

學生可能會對這段話很感興趣。就是文章的第17段。

師過渡:這一段話不僅精彩還很特別,如果你掌握它的特點了,讀幾遍,就可以把它背下來。(生自由讀、試背)

出示課件:(生接讀)

(2)配合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師引讀,激發想象。

師:倭瓜、黃瓜、玉米,可真是幸福,是因為——

C生自由想象,補白內容

(3)最後,體會自由的情感:

師:特別的寫法有特別的心情。讀這段內容有些“重複”的話,你有什麼感受?(生自由回答,引導答出自由、快活即可)

【設計意圖:通過反覆讀本段,體會園子裏植物的自由,進而體會作者在園子中輕鬆自在和無憂無慮;通過多媒體課件,激發學生的想象,拓展學生思維,補白後文,加深體會。】

(三)懷念“園子世界”

在反覆讀文,放飛想象之後,我們可以提出另一個教學重點:園子中的景物、事物讓作者如此快活,難忘。此時此刻,我們想想,園子是屬於誰的?(我的)

(1)為什麼蕭紅強調是祖父的園子?(體會祖父對蕭紅的呵護,給予他這樣一個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一方天地)

(四)銘記“園子世界”

這個教學環節是本節課情感昇華之處,通過學生查閲資料,瞭解蕭紅生平。如果有條件,教師和學生可以當堂通過網絡查閲蕭紅生平,介紹蕭紅短暫而坎坷的一生:

師:預知其文,先解其人。

作者生平

師引讀:當我們瞭解了她的生平經歷之後,我們再去讀《祖父的園子》,可能感受會有一點點不同。在種種的困頓、失落、孤寂、病痛纏繞着她時,無數個無眠之夜,她唯有閉上眼睛,回憶曾經的快活與自由,這時彷彿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園子,她彷彿看到了:

師小結:這些人、事忘卻不了,難以忘卻。此時此刻,你覺得祖父的園子在蕭紅心中真的只是一個園子嗎?(生自由回答:精神的家園,靈魂的歸宿,板書:精神家園)

【設計意圖:藉助多媒體技術,查閲作者生平,從作者坎坷的一生,體會祖父的園子是對作者不可磨滅的精神慰藉,昇華感情,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七、説媒體和資源

本節課我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主要從三個方面充分使用多媒體,使我的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一)利用多媒體,聲色結合,再現園子:

學習我家的園子“樣樣都有”,通過飛舞的蜜蜂、蝴蝶等動態的效果,清晰地昆蟲叫聲,再現了園子的種類多樣、熱鬧非凡。有聲有色,讓學生彷彿置身於園子之中。

(二)利用多媒體,出示句段,補白仿寫:

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往往是對文本再創造的過程。這時恰當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本節課,我使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的補白和練筆。“黃瓜願意開一朵花就開一朵花……”學生通過直觀地看,獲得感性認識,能夠更形象的展開聯想,補白仿寫。

(三)烘托氣氛,凝聚感情

“體會園子的精神意義”是我們本節課的教學難點。也是本節課,情緒最為深沉、厚重的地方。音樂的恰當使用,能烘托氣氛,結合查閲到的蕭紅的生平,教師深情的旁白,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體會園子具有的精神意義。在課堂結尾,學生對“祖父的園子”這個主題有了更深的認識。

《祖父的園子》説課稿篇3

一、教材解讀

《我和祖父的園子》選自蕭紅的《呼蘭河傳》第三章,蕭紅通過對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裏勞動情景的描寫,表達了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對親人的懷念。之所以寫這個園子,是因為這個園子充滿歡樂、甜蜜、温馨、自由,給蕭紅帶來無限美好的回憶。文章的語言很有特點,近乎口語,淺顯而不單調,有趣不乏童真,但要悟出這些簡單的文字背後包含的那些豐富的情感需要我們細細品讀。

二、目標定位

1.尋求閲讀視眼的敞亮。構築立體的園子形象,從實在的園子走向精神的園子,從而使閲讀多元起來。多層次多角度地“看”園子,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樂,理解“園子”的精神意義。(具體説就是學生從美麗、充滿生機,讀到自由,讀到快樂,讀出愛和温暖,讀出這是我和祖父的精神家園。)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文本語言的觸摸,感悟,還原語言的形象性,豐富語言的積累,體會學習作者是如何表達的。

三、過程設計

1.課前談話 回到童年

圍繞“在你的心中童年是什麼?”我用一段童年小詩進行小結,把學生的思緒帶到童年中,學生在美美童年回憶中等待課的.開始。

2. 導入新課 確定問題

瞭解預習情況,確定閲讀探究的問題——這是個怎樣的園子?讓學生明白熟讀課文的重要,帶着問題讀書的重要。

3. 帶着問題 研讀課文

先抓第2和13自然段。第2自然段讀出園子的美麗、充滿生機。讓學生帶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讀,主要是以讀帶講。第13自然段讀出園子的自由。先引導學生讀出一個詞;再引導學生讀成一句話;隨後引讀課文,潛入文本,感知作者是如何表達的,學習擬人、排比、借景抒情等寫作方法。

第3—12自然段讀出童趣、快樂。學生兩次走進文本,出聲地朗讀,感知文本;無聲地默讀,品味文本。通過兩首小詩的處理將一長段文字讀短。有兩步,一是,引導學生交流最吸引你的畫面,聚焦祖父的笑,回憶畫面,品味祖父濃濃的愛意;二是,引導學生關注文字特點,找出文中反沓的寫法,品味祖孫之間親密無間、形影不離的愛。

4. 適度拓展 深化認識

從蕭紅的作品中摘抄了四句話,請同學們把這四句話含在嘴裏咀嚼。從另一個角度看園子,目的是讓學生對園子的理解更全面、更立體、更深刻。讓學生明白在蕭紅的童年生活中,只有一個人喜歡他。所以,她回想起故鄉呼蘭河時想到的不是母親,不是父親,更不是祖母,而是那年邁的祖父。隨機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只有一個地方給了她自由和快樂。這園子不只是祖父的,是我和祖父共同擁有的園子,再讀課題。從而讀出這是個愛的園子,温暖的園子,這是她和祖父的精神家園。

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處理成一首詩,學生讀後自然過渡到對作品的推薦。在羅大佑的《童年》歌聲中佈置作業,結束本節課。

四、教學策略

1.一條主線 ,貫穿始終

南京“經典之行”告訴我們,“簡簡單單教語文,老師學生都快樂。”簡單就是環節要簡化,問題要精要。一篇文章只要設計一個,最多兩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或一條主線,引領學生進行閲讀、思考、探究、品味、表達……這節課中我緊緊抓住“這是個怎樣的園子呢?”引導學生進行閲讀探究。學生對園子的感受從美麗、充滿生機、到自由,到快樂,最終到愛和温暖;學生對園子的理解由淺入深,逐漸深刻,逐漸豐滿,真正讀懂園子的精神意義。

2.品味細節,感受情境

文中“我”和祖父在園中勞動的情景作者採用了敍述的話語,其中的細節值得回味,往往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藴含着豐富的情感。這一段的學習時,我抓住祖父那個特別親切的表情——“笑”來撥動學生的情感心絃。通過引導學生潛入文本,找出最吸引你的鏡頭;通過對祖父的“笑”的回憶,引導學生感悟祖父一次次笑容背後的真正內涵。學生從“笑”字中讀出祖父的和藹、慈祥、寬容和愛。把祖父的笑讀活了,祖父的形象就會躍然紙上,對園子愛的理解就能水到渠成。

3.關注表達,學習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高年級的閲讀教學要在閲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這篇文章在表達方式上有它獨特的魅力。文章運用擬人、排比的手法,巧妙地借景抒情,多處運用反沓的寫法,這些都值得好好品味。在13自然段的閲讀中,我引導學生靜心品悟“這些文字好在哪裏?”學生在反覆的閲讀中,不僅讀出文中表達的情感,還知道了課文是怎麼寫生動的。潛移默化中進行了文本語言的內化遷移。在3—12自然段學習時讓學生找出反沓的語句,讓學生品味反沓所要表達的強烈情感。

4、聯繫原著,適度拓展

語文學習不能僅僅侷限在學習課文,要將學生的視角引向更廣闊的天地。節選文本的閲讀只有回到整個作品中才能有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才能更為準確地把握文本的情感,才能讀出文本的厚度。常常驚歎於特級教師對文本的深度解讀,事實上只有回到作家的作品中才能做到這一點。為什麼文章第一自然段寫:“呼蘭河這小城裏住着我的祖父。”就只住着我的祖父嗎?顯然不是,而是作者與祖父的感情很深,祖父在作者心中的地位無人能比。所以作者回想起家鄉的呼蘭河唯一想到的只有祖父。

蕭紅生活在國家動盪不安的年代,家鄉淪陷,祖父去世,“家”在她的心中早已不復存在,她一直過着顛沛流離的苦難生活,輾轉各地,年僅三十一歲就帶着不甘離開了人世。她在去世前用筆在紙上寫道:“一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在她的一生中最甜蜜、最難以忘卻的是曾經給她無限歡樂的園子,是祖父那刻骨銘心的愛。當然,我們深度閲讀的目的是為了更為準確地把握文本,並不是要把教師對文本的理解強加給學生。

為了讓學生對蕭紅的童年有個更加全面的認識,我從蕭紅的作品中節選了四段文字,學生通過這四段文字,對祖父的愛,對祖父的園子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對蕭紅童年生活的認識和理解會更加深刻,更加飽滿,更加全面。同時還能激發了學生閲讀原著的興趣。

5.詩意語言,詩意處理

《呼蘭河傳》這部作品的語言充滿詩意。茅盾曾高度評論這部偉大的作品:“《呼蘭河傳》是一篇敍事詩,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是一串悽婉的歌謠。”基於這樣的語言特點,我在講讀3—12小節時,將很長的一段文字濃縮成兩首詩,學生既能全面地理解內容,又大大節約長文的閲讀時間。最後一個自然段的講讀也運用同樣的方法,通過閲讀巧妙地過渡到對《呼蘭河傳》的介紹。方便了學生的學習,學生能感受到文章語言的詩意。

因為時間的關係,有一個環節忽略了,拓展後應該讓學生再説説“這又是個什麼樣的園子?”板書:“愛、温暖”。“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深知課堂上有不少的環節值得商榷,還需優化。懇請大家不要顧及情面,從追求課堂有效性的角度,暢所欲言。

標籤: 祖父 園子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dkw32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