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守株待兔的説課稿

守株待兔的説課稿

一、説教材

《守株待兔》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第二課。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種田人妄想不經過努力而僥倖得到成功是不對的,《守株待兔》位於本單元第二篇,上承《刻舟求劍》、《掩耳盜鈴》下跟《亡羊補牢》。它處於由知識的學習向知識的運用轉化的過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單元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中的一步棋子,是從掌握知識逐步向能力轉換的一架橋樑。

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着重理解“守株待兔”、“樂滋滋”、“再也沒有”等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守株待兔”這個成語的比喻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第3自然段講的是種田人拾兔後的心裏活動是教學的重點。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是教學的難點。

創新點

為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我認為可採用以下方式來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圖文結合,理解詞意,學生模仿動作,理解詞意;(2)做實驗,體驗“守株”的結果。從而揭示寓意;(3)藉助情境,動畫演示天高日落,一日又一日,體會種田人荒廢的時間;(4)設計“種田人認識錯誤”,啟迪學生創造性地想象,深化認識。

二、説教法

根據寓言故事的特點及本課的語言特色,教學中,以‘拾兔’為線索,以讀代講,以讀促學,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打好自主學習語文的基礎。再有,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學生實際,可採用簡筆畫、動片演示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依據新課標的精神,我運用了表演法、實踐法等教學方法,激勵學生全面參與,主動學習,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三、説學法

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一定要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產生兩個飛躍:一是由“學會”變為“會學”,二是由“被動地學”變為“主動地學”,達到“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的理想境界。其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指導學生自由選用“讀、説、背、演”等學習方法,結合比較朗讀、想象情境、直觀理解、做實驗等學習方法,真正達到“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教學的最高境界,在閲讀習慣方面,着重培養學生解疑閲讀,學會自學,學會積累的良好習慣。

四、説練習

積累和運用是新課標強調的又一重要內容,在這個環節中,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精心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聽説讀寫的能力。(1)學生聽老師範讀,聽學生朗讀,在聽中感悟語言;(2)動畫演示種田人拾兔後的心理,抓重點詞讓學生練説(3)個別讀、齊讀、小組讀、比賽讀、引讀等形式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4)佈置學習課後續寫種田人認識錯誤後的故事,延伸課文的內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五、説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和教材,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思想,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教學方法,注重看、聽、説、讀、練的教學思想,可安排兩個課時完成。下面具體説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從學生實際生活中,所見到事物談起,説有沒有妄想過不勞而獲的成功,引入課題,釋題質疑。

(二)圖文結合,理解詞意。藉助圖片動畫弄懂“丟下”、“全完了”,在簡筆畫中找出這樣的情景。

(三)指導朗讀,啟發想象。重點引導體會感歎號的語句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四)突出重點,解決難點。(1)通過動作表演理解課文;(2)通過“拾兔”,懂種田人懶惰的原因。

(五)總結學法,引導自學。檢查效果,完成練習。

(六)角色表演。假設情境,創造思維,練説:種田人認識錯誤後的情境。

(七)歸納總結,提示寓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97wjx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