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四年級數學《生活中負數温度》説課稿

四年級數學《生活中負數温度》説課稿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數學《生活中負數温度》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數學《生活中負數温度》説課稿

一、説教材

(一)教學內容

《温度》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生活中的負數>>中的第一課。它是學生認識萬以內的數、小數、分數以及體會萬、億等大數的實際意義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每天氣温的變化是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繫的。因此,教材通過天氣預報圖介紹北京等地的温度,使學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並初步理解負數的意義。教學時,應從學生實際經驗出發,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自主地進行探究,體驗兩個相反意義量之間的關係。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我引導學生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收集信息,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正負數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負數的必要性,並會正確讀寫,會比較兩個零下温度的高低。

思維能力目標:在教學中通過各種數學活動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比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創設各種生活情景,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性和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與關鍵:

1瞭解天氣預報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並能正確讀寫。

2正確比較兩個零下温度的高低。

3讓學生經歷調查氣温活動的過程中,從中積累感性知識,並通過討論、交流把感性知識昇華為理性認識。

二、説教法

温度對學生來説是很抽象的,如何把理性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感性認識?我是這樣設計的:

1情景創設,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本節課我創設了各種情景,如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猜一猜、測一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由對“活動的興趣”發展為“數學的志趣”。

2聯繫生活,體驗感悟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聯繫生活實際學數學。因此本節課,我採用了“聯繫生活體驗感悟”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還要還原於生活。

三、説學法

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的學習方式。因此本節課我教給學生這樣的學習方式:自主探究,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敢於創新。讓學生自己探索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和意義。另外,教給學生養成願意與人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四、説教學手段

恰當先進的教學手段對一節課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節課我利用多媒體的聲,光,色,圖的配合,給學生營造了一個詩一般的意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索,使學生樂學,愛學。

五、説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交流信息素材,提供資源

新課開始,我是這樣導入的,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對全國一些大城市的氣温進行調查,誰願給大家説一説你調查的方法與調查結果。學生展示收集的信息,並交流調查的方法,教師結合學生的彙報將相關的數據板書在黑板上,如:-2℃、0℃、5℃、15℃、12℃等。請同學觀察這些數據,每個數據後面都由一個“℃”它讀作攝氏度,用字母℃來表示,是計量温度的單位。如果讓你們把這些數據進行分類,你認為分成幾類,在學生彙報的基礎上,我加以整理並對温度的寫法加以規範。

關於温度,你們已經知道了什麼?你們還想知道什麼?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和温度有關的知識,

【意圖:課前讓同學們調查各大城市的氣温,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是密切聯繫,同時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採用了不同的方法、看電視、上網查詢、看報紙等等,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體會到獲取知識的渠道是多種多樣的。】

第二環節操作觀察,主動構建

1體會温度表示的意義。

同學們,你們想當天天氣預報員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份天氣預報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們都看到了什麼?和小組成員交流一下,待會請你當天氣預報員給大家解説一下。

【意圖: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交流中得到提高,思維得到拓展。通過當天氣預報員,既新鮮又富有挑戰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彙報的基礎上,我提出了兩個問題

(1)北京-2~5℃表示什麼?

(2)-2℃表示什麼?

讓學生自主解決,體會温度表示的意義。

2認識温度計

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温度,那它是怎樣得到的呢?是啊,它們是用温度計測量出來的,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温度計,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把你的發現和疑問説一説。學生在質疑與釋疑的過程中認識温度計,知道温度計上有刻度、水銀指示柱,並會讀寫温度計。

【意圖:我給學生充分地思考、探討的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用温度計

我們已經認識了温度計,下面我們用自制的温度計把這幾個城市的最高氣温和最低氣温表示出來。重點引導學生對比零上12℃和零下12℃不一樣。這種現象説明了什麼?

【意圖:讓學生利用學具標出幾個城市的最高氣温和最低氣温,學生在動手操作與比較的過程中,體會到我國地域寬廣,同一時間,各個城市的温度是不同的,南方城市的温度高於北方。】

4感受温度的高低

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用手分別摸一摸,感受一下水的温度,並猜一猜兩杯水的温度各是多少?然後用温度計分別測一測兩杯水的温度。

【意圖:通過摸一摸、猜一猜、測一測等活動,讓學生感受温度的高低,並學會測量温度。】

5温度大小的比較

機靈狗還給我們帶來了拉薩的氣温,你能讀出來嗎?拉薩的最高氣温是零下3℃,最低氣温是零下20℃。讓學生用剛才學習的方法把它表示出來是-20~-3℃。-20~-3℃哪個温度高,哪個温度低,為什麼呢?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我用課件進行演示。接着讓學生比較另兩個温度的大小。

【意圖:通過情景圖和温度計,讓學生初步學會温度大小的比較,並總結出比較的方法。】

第三環節:實踐應用拓展新知

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四個針對性的練習:

1出示第一題讓學生結合温度計讀出個城市的氣温,並加以比較,通過想一想,使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知識靈活應用於實際生活。

2連一連,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體會到同一樣物體,所處的環境不同,温度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讀一讀,通過讀一讀,使學生知道,温度在我們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

4試一試,通過練習,讓學生明確要標出個城市的氣温,應先確定0℃。

第四環節:總結交流課外延伸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温度中的學問,現在你對温度有什麼新的認識?學生總結匯報後,我揭示正數、負數的意義,並提出:關於負數,你還想知道什麼?

【意圖:“學起於疑,又終於疑。”當學生總結匯報後,我提出關於負數,你還想知道什麼?獨具匠心的設計讓學生帶着疑問走出課堂,為後繼的學習打下伏筆。】

六、説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是與學生共同完成的。這樣的板書條理清晰、直觀形象,一目瞭然,突出了教學的重點,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8z70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