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的説課稿

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的説課稿

一、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的説課稿

《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級第十課的第一框。第十課的課題是《選擇希望人生》,而本框的學習任務是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明確理想對人生的重要意義,掌握實現理想的方法。當前,部分學生缺乏遠大的人生目標,或確立的理想不切實際,不能很好地以理想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導,不能通過正確的途徑來實現理想等,對青少年影響非常大。因此,幫助學生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對於他們健康成長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想的含義;理想的作用;實現理想的途徑。

能力目標:理解理想的重要性;能找到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掌握實現理想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人生理想,激勵自己不斷超越自己,感受實現自身價值的喜悦;願意腳踏實地、全力以赴地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

三、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實現理想的方法和途徑。

難點:正確認識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

四、説教法

1、活動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特定的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知識在合作中生成。

2、情境探究法:通過設計情境並探究從情境中生成的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突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讓學生更好地參與討論、感悟和探究。

五、説學法指導

1、合作討論法: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和交流,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團結協作意識。

2、情境探究法:通過感知情境並探究從情境中生成的問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六、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情境:魯迅的理想(課件展示)

提問: 魯迅棄醫從文的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

揭題:魯迅能正確對待理想和現實的關係。你們的理想是什麼?又應該怎樣處理呢?這是我們今天討論的內容"正確對待理想與現實"(板書)

二、學習新課

活動一:概述自己的理想(學業、事業、家庭、休閒、自我成長的方面)

歸納:我們每個人在學習、未來職業、道德、人生甚至家庭生活方面都有追求的目標,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理想。剛才從大家活動中我們看出:理想就是我們在學業成就、未來理想、道德人格甚至家庭生活方面追求的目標,代表着我們對生命的一種盼望,反映了我們對生活的一種積極態度。

活動二:欣詩明理

過渡:説起理想,在老師這裏有一首著名詩人流沙河的詩-----《理想》(課件展示)

(1)思考:這首詩説明了什麼?

(這首詩説明了理想的作用)

(2)討論:理想有什麼樣的作用?

過渡:我們知道理想對人生來説太重要了,那又該如何去實現我們的理想呢?我們來看柏惠、韓澎、宋哲三人的事例。

活動三:"他們的理想能實現嗎"

討論:(1)對他們的理想有什麼看法?

(2)你認為他們的理想能實現嗎?

(3)從這一案例中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結論?

(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必須全面分析自己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過渡: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樣的方法或途徑去實現理想呢?請看--

活動四:山田本一的成功(課件展示)

(設問)當山田本一把自己的目標定在40多公里外的那面旗幟時,他跑到十幾公里時就疲憊不堪了;而當他把目標分解為幾個小目標後,他輕鬆的就跑完了全程。你認為原因是什麼?山田本一的做法對於你樹立和實現自己的理想有什麼啟示?

小結:實現理想,需要對人生作出規劃。這個規劃要儘可能長遠,這樣我們就不會因為在某一階段找不到目標而迷失方向;這個規劃還要儘可能具體,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理想就不會僅僅是美好的願望。

過渡:我們知道實現理想,需要對人生作出規劃,看下面這個材料又説明實現理想還要做什麼?

活動五:楊振寧的故事和魯迅棄醫從文、孫中山棄醫從政的故事

(1)、指導學生閲讀楊振寧的故事並思考:如果楊振寧不放棄實驗論文,結果會怎樣?

(2)、這些故事給我們有什麼啟示?

教師小結:如果楊振寧不放棄實驗論文,就不會成為物理學界的一代傑出的理論大師。説明理想的實現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等實際情況,對自己的理想進行調整,以縮短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推動理想的實現。

活動六:漫畫《原來這下面沒有水》(課件展示)

思考:這幅漫畫説明了什麼?

過渡:我們知道實現理想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理想進行調整。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路只有一條,你知道這一條路是什麼嗎?

三、課堂總結

理想可以有很多,但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腳踏實地、全力以赴、不屈不撓、堅持不懈。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理想,要實現這個理想,不僅需要我們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更要全力以赴,不屈不撓,這樣才能在將來的升學和就業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7wyg8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