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三年級數學認識路線説課稿

三年級數學認識路線説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快來參考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數學認識路線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數學認識路線説課稿

三年級數學認識路線説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數學第四冊《方向與位置》這一單元的其中一個課時:認識路線。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在第三冊學生已經學習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和第三冊學習的四個方向的基礎上來進行學習的。

根據以上認識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根據所給出的路線圖讓學生説出經過的路線和方向;能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繫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通過討論得出認識簡單路線的過程。

3、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與他人的交流、合作,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學好數學,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

根據教學目標,我制訂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重點:能根據給出的路線圖讓學生説出經過的路線和方向;難點:能準確地説出所經過的路線和站點。

二、説教法和學法:

藉助計算機進行教學,結合生活中常見的實例,通過討論、分析,小組交流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三、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舊知,引入新課:我首先進行課前提問,讓學生説出八個方向板分別是什麼,然後創設了“説八個方向板、做動作”的遊戲,讓學生和老師一起來一邊説八個方向板一邊做動作,這樣的導入設計適合低年級學生的心裏特點和年齡特點,使他們能快速的進入到新知來,同時營造了輕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接着創設“星期六淘氣和笑笑去動物園遊玩”的情境:小朋友們,上個星期六淘氣和笑笑去動物園遊玩了,你們想知道去動物園的路線嗎?從而引出課題:《認識路線》。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通過出示“星期六淘氣和笑笑去動物園遊玩”的路線圖,讓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進行小組討論,要求

(1)根據座標“北”認真看清路線圖的出發點和到達的站點;

(2)在小組內説一説,從廣場到動物園的路線和所經過的站點名稱;

(3)再説説返回的路線和站點。討論後進行各小組彙報,然後完成“試一試”的填空題:從廣場出發向行駛站到電影院,再向行駛站到商場,再向行駛站到少年宮,在向行駛站到動物園。在完成這個填空題時要提醒學生看清楚出發點和到達的站點,再看看中間經過了幾個站點。最後讓學生根據老師的提醒説説返回的路線。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學生的互相交流和老師的啟發得出解決的辦法,使學生在交流中得到啟發,在提示中得到幫助,從而學習了新知。

2、拓展延伸,鞏固新知。讓學生根據路線圖説一説,解決與方向路線相關的生活常識,讓學到的知識真正學有所用。如:

(1)淘氣從商場出發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車的?

(2)笑笑坐了3站在少年宮下車,她可能是從哪站上車的?

(3)你想從哪兒到哪兒去?在小組內交流你的行車路線。通過這樣的説一説,使學生對認識方向與路線的基本特徵有了一定的瞭解,知道在平時的生活中怎樣解決與方向路線相關的問題,使知識生活化。

(三)鞏固練習,內化知識。

1、創設淘氣上學和放學回家路線的情境: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淘氣家到學校所經過的路線嗎?出示淘氣上學和放學回家的路線圖,根據以下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

(1)淘氣從家出發向走米到打穀場,再向走米到小樹林,再向走米到小商店,最後向走米到學校。

(2)淘氣放學回家的路線又是怎麼走的?討論後進行小組彙報,在全班達到共識。學生在新課的學習和這個練習的類型是一樣的,所以應該不會出現錯誤的現象。通過這樣的練習,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得到充分的理解。

2、創設老師“五一”放假到中心公園遊玩的情境:小朋友們,“五一”放假時老師和家人到中心公園玩得可高興了,你們想知道中心公園有哪些景點嗎?好,就讓老師帶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吧。接着出示中心公園遊玩圖,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然後個別學生回答

(1)海底世界、海上樂園、居民區、果樹林、氣象站分別在中心公園的什麼方向?

(2)居民區的居民怎樣走可以到達山洞?第一個問題對於學生可能不是很難,回答的正確率應該比較高,第二個問題的關鍵是讓學生明白怎樣找出最簡單路線的方法。通過創設這樣的.情境,讓學生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和根據路線圖選擇最簡單的路線。

四、課堂總結:

讓學生説一説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和自己的收穫,同時使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和我們平時生活的聯繫。

三年級數學認識路線説課稿2

本單元主要有2個知識點,一是學習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新方向;二是辨認簡單路線圖。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東,南,西,北,以及上一課時學習了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個新方向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4個新方向的認識,並能根據已學知識,辨認簡單的路線圖。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本節課應該達到如下三個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通過教學,學生能初步應用所學知識,辨認簡單的路線圖。

能力目標: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初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團隊協作意識。

情感目標:將教學密切同生活實際聯繫起來,使學生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根據所學知識辨認簡單的路線圖

教學難點:給點一個地點,根據題目所提供的信息,找出相關的地點。

 教學方法:本節課教師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開啟學生思路,拓展學生思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把思考的時間留給學生,把成功的喜悦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享受勞動的成果。

學習方法:學生學習時將採用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同以為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傳統教學方式不同,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注重學生知識技能的學習,更注重培養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不再是師生間的單向交流,而是生生,師生間的良性互動。

教學流程:

一、遊戲導入,創設情景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教學開始時,讓學生作一個辨認的方向的小遊戲,能最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力,並有效的對舊知識進行了複習。接着教師創設了一個學習情景,幫助迷路的小朋友找到路,讓學生在貫穿始終的情景中進行學習。

二、講授新課

教師利用多媒體軟件出示一張路線路,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描述出通過路線圖如何坐車。在這裏教師應對一些常識性的東西進行簡單的講解,譬如出發的起點,終點,坐車坐幾站。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合作進行自學,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當遇到較難的問題時,教師可適當引導,但主要還是學生通過自己觀察和小組內的交流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鞏固練習,拓展思維

課堂練習是整個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教師設計練習時,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共性和個性,課題練習是針對全體學生的,這就是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共性。個性則是教師要注意學生間的差異,因材施教。

四、課堂總結

教學結束時,讓學生説一説本節課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這不是搞形式,通過這樣的訓練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概括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4yrd0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