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初中語文説課稿《生命,生命》

初中語文説課稿《生命,生命》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語文説課稿《生命,生命》,歡迎大家分享。

初中語文説課稿《生命,生命》

初中語文説課稿《生命,生命》1

一、説教材:

課文開頭就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呢?”接下來作者不從正面回答,而是列舉了三個事例:飛蛾求生、磚縫中生長的瓜苗、傾聽心跳。通過這三個事例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我們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通過文章表達了自己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生命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

這篇文章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合,是一篇書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

二、説學生:

四年級下期的學生已初步具備獨立的識字和一定的閲讀能力,能與同學一道對文本進行質疑、合作和探究,能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但是本文主題深刻,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難度,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

三、説目標:

根據文章內容特點、學生情況和課程標準提出的總目標,我從知識與能力、方發育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慾望、衝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句子的含義。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無限的價值。

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領悟文中三個事例中藴含的道理。

四、説教法:

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課堂上所要做的就是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教師要設置有效的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消除與文本的距離感。在學習字詞、質疑解疑、感情朗讀等環節,教師要及時指導,並總結學法,反覆強調。

在理解感悟文章所表達的作者情感時,教師要精心設問,從那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詞句中提煉問題,以少數幾個問題統領全文的學習,達到“求真、倡簡、務實”的境界。最後,教師還要組織必要的練習拓展,使學生的聽説讀寫訓練落在實處,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廣闊的生活中去。

五、説學法:

陶行知説:“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祕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給與孩子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在問、讀、思、議、品的過程中理解感悟。學生能提出問題才有解決問題的慾望和動力,要鼓勵孩子在學習的各個環節提出疑問。

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要在多種形式的讀的活動中讓學生有所感悟,有所體驗,有所收穫。品讀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要抓住關鍵詞句通過想象、體驗等方式感受具體的形象,體會作者語言的精煉與平實。

六、説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1、介紹杏林子的名言和生平,引出課題。

2、請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人生格言,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學生交流識字解詞方法。

2、再讀課文,讀通讀順語句。

3、三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列出三個事例的小標題。

(三)品讀詞句,深情感悟:

文中作者幾次提到自己感到震驚,是什麼使她震驚呢?

(1)學生自讀討論後整理:是飛蛾那種強烈、鮮明的求生慾望讓“我”震驚!

這是什麼樣的飛蛾?飛蛾“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它心裏會想什麼?

朗讀相關句子,感受作者的心情。

(2)學生自讀討論後整理:是香瓜子極強的生命力讓“我”震驚!

這是什麼樣的香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只活了幾天”的香瓜子心裏在想些什麼?

朗讀相關句子,感受作者的心情。

(3)介紹杏林子的身體狀況,談談對“白白糟蹋”的理解。參閲背景資料,説説杏林子是怎樣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她又怎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有感情朗讀。

(四)暢談感受,昇華情感。

怎樣回答課文開頭提到的問題呢?藉助板書,師生共同整理:

“生命是什麼呢?——生命

是飛蛾求生的慾望——生命

是香瓜子破土而出的心願——生命

(五)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標點中,給題目加標點然後再深情地朗讀。

(六)動筆寫下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寫下自己的人生格言。

初中語文説課稿《生命,生命》2

大家好!我説課的題目是《生命,生命》。對於教材的深入解讀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那麼,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一、説教材

《生命,生命》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十九課,本篇課文是作家杏林子所寫的,通過“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三件事,傳遞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表達作者的生命體驗和感悟。這三個事件,反映了作者三種感慨:飛蛾求生體現了求生的慾望;磚縫中頑強生長的瓜苗,體現了生命的頑強;靜聽心跳,説明生命應該被認真對待。

二、説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課堂倡導自主、合作、開放的學習方式。四年級的學生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在閲讀方面,能夠對文章的三件事有比較好的概括。且對於問題的看法能有自己的觀點,這為本課的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本文中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和藴含着的深刻道理對四年級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將此作為我教學的難點,在教學環節中努力突破難點。

三、説教學目標

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擾”“診”等5個生字,會寫“擾”“欲”等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藴含的意思。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熱愛生命、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並且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四、説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味其中藴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五、説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下的教學法。問答法、朗誦法、討論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説課最為核心的環節。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未成曲調先有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學生了解這節課所要學習的課題和內容,還要形成閲讀期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選擇本文作者杏林子的一句話來導入:“一粒貌不驚人的種子,往往隱藏着一個花季的燦爛;一條醜陋的毛毛蟲,可以蜕變成一隻五色斑斕的彩蝶。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樁奇蹟。”這是杏林子對生命的感悟。然後介紹杏林子的經歷:因患類風濕性關節炎而行動不便,飽受煎熬,但是仍成為一位優秀的女作家。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瞭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瞭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

首先,讓同學朗讀課文,圈點勾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前後桌討論、藉助工具書解決。

其次,讓同學思考概括本文一共講了哪幾件事?即引導學生用四個字來分別概括:飛蛾求生、瓜苗生長、靜聽心跳。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細節來反映整篇文章,並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我會這樣開展本堂課的深入研讀:

首先是“飛蛾求生”:讓同學讀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樣寫飛蛾的,引導學生找到“但它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接下來提問從哪些詞語能看出飛蛾有着強烈的求生慾望?明確句子中“掙扎,極力鼓動,生命的力量,躍動,強烈,鮮明”幾個詞。接下來我採用換詞語的方式讓同學來體會:作者説“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這裏老師想把“躍動”這個詞換成“跳動”,行不行?明確這裏換成跳動不好。

因為跳動是一起一伏地動;躍動表達心情急切,更能體現飛蛾求生的慾望。那麼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這樣一直有着強烈求生慾望的飛蛾,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如果你是作者,此時此刻,面對這樣一個比你弱小的多的生命在你手中掙扎,你會想到什麼呢?找到原文中的句子讀一讀並體會一下。這個問題具有開放性,學生言之有理即可,教師適時給予引導。

其次是“瓜苗生長”:先讓學生讀這一部分,想想看香瓜子是怎樣不屈地生長的?找到文中的幾個詞語“衝破,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進而體會作者的心情,找出文中相關的詞語:作者是驚訝的,從“竟然”這個詞就可以看出來。在這個故事中,同樣要讓學生體會作者在面對這樣一截只生存了幾天的頑強的瓜苗時,內心的感受是怎樣的。

最後是“靜聽心跳”:先讓學生讀一讀這一部分,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並讓同學聯繫一下生活,想想生活中哪些行為是在糟蹋自己的生命?在這裏,我將給學生拓展作者的一些背景資料:杏林子曾經因為難以忍受病痛選擇自殺,但是被醫生救活了。

啟發同學想一想應該怎樣做呢?明確本文的情感主題: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如文章中所説:“一切全由我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這也正是作家杏林子自己所做的:杏林子真的做到了自己所説的“好好使用”,她一生之中,寫下了四十多部作品,使她成為了世界非常有影響力的作家,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此外,她還將自己一生的稿費捐獻出來,成了殘障基金會,幫助了數以萬計的殘疾人。

(四)延伸作業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結作業環節設計為:

學生再次集體朗誦本文,聯繫生活和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名人的事例説説自己學習後的感悟;最後,我的作業設計為:蒐集一些關於生命的名言警句。

初中語文説課稿《生命,生命》3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就是人教版語文第八冊第19課《生命,生命》。

一、分析教材,分析學生

本文是作家杏林子對生命的獨特感悟,是一篇對生命的頌歌。文章內涵較深,而我教學的對象年齡比較小,理解能力與生活經驗都還不夠,因此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教學方法進行啟發、引導,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及課時安排

教學時間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為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概意思。第二課時精讀課文,主要目標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

4、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怎樣才能使生命有意義。其中目標2和目標3也是本節課的重難點。

三、教學準備

教師的準備:製作課件,其中包括杏林子照片,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等。學生的準備:課前蒐集有關資料,瞭解女作家杏林子的生平,以及作品。

四、教學理念

本文是新入選的課文,我以前沒有教過本文。我在備課時讀了本文,被作者熱愛生命,敬重生命,嚴肅對待生命的態度所感動。我想,教學本文除了完成語文的工具性教學而外,還要重點強調它的人文性。我教學本文的教學理念主要是“實踐性閲讀的理念”。語文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閲讀實踐中究竟要發展學生的哪些能力呢?

首先,從顯性方面看,有培養朗讀、略讀、精讀、誦讀等能力。

第二,從隱性方面看,閲讀能力的核心,是發展兒童的感受、理解、欣賞以及評價的能力。《生命,生命》正是一篇感悟性極強的文章,它有着豐富深刻的內涵,因此,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以及評價的能力,正是本文教與學的靈魂。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教學法(語文的形象感性的,入情入景的手段最容易幫助理解課文)、點撥法(四年級學生年齡小,對生命的意義的理解有困難,因此教師必須在適當時候進行點拔,使他們學到僅憑自讀自悟不可達到的高度)、對話式閲讀教學的方式。

學法:採用自讀自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賞析。

六、教學設計

(一)、教學思路與教學環節概述

1、創設情境,感知生命。(情感導入)

2、整體把握,梳理脈絡。(整體把握)

3、導讀賞析,品味語言。(精讀賞析)

4、迴歸整體,昇華情感。(迴歸整體)

5、閲讀推薦,課外延伸。(課外拓展)

(二)、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感知生命:

1、出示課題,引出問題:生命是什麼?

2、動畫課件,創設情境:(師配音)嫩芽從土裏鑽出來,綠葉舒展,生命的誕生是多麼神奇!五彩繽紛的花兒欣然怒放,生命多麼美好!(通過直觀的畫面,引導學生入其境,輔之以教師詩意的語言,生動的描述,讓學生對生命的神奇,生命的美好發出由衷的讚歎)然後,輕輕的音樂響起,介紹杏林子的坎坷命運。通過一揚一抑,緊扣“生命”主題。就是這樣一位全身癱瘓的人,她是怎樣感受生命的?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整體把握,梳理脈絡:

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然後,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哪三個事例,並用簡練的語言來概括。(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梳理課文脈絡,體現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的教學思路)

(三)導讀賞析,品味語言:

學生默讀課文,找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畫下來,體會體會,在書上做上批註。交流讀書的體會,教師相機點撥、引導。

首先交流“飛蛾求生”的小故事中,作者的感受是什麼?“但它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在學生交流完自己的體會之後,教師適時引導:你是從哪些詞語體會到飛蛾那強烈的求生慾望的?(引導學生迴歸文本,找出關鍵詞語——極力鼓動雙翅)再通過動作表演,比較體驗:鼓動雙翅和極力鼓動雙翅有什麼不同,學生一下子感悟到:“極力”這個詞,生動地刻畫了飛蛾求生的強烈渴望。

當然,教師並不滿足於此,而是進一步通過換位體驗,引導學生思考:飛蛾外表那麼醜陋,又是那麼渺小,它何必苦苦掙扎呢?如果你是那隻飛蛾,你會怎麼想?杏林子看着手中的極力掙扎的飛蛾,她又會怎麼想?

以上兩處點撥,我引導着學生從文悟情,實現把作者情,文本情向學生的情感遷移。

再如:研讀“作者靜聽心跳”的事例中,出示寫作者感受的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暢談體會之後:教師的引導同樣體現在扣緊關鍵詞語,引導加深體會。

(1)扣緊“糟蹋”“好好使用”,聯繫生活實際説説,教師進一步點撥:現實中你看到什麼人在糟蹋生命?什麼人的生命活得有價值?學生這時能夠説出,如有的人整天打麻將,看起來好像很輕鬆快活,其實他們在糟蹋生命,生命毫無價值。更多的人如司機,護士,警察等,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社會為他人作出貢獻,他們是“好好地使用生命”,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活得光彩有力。

(3)另外,還通過入情入境朗讀,讀出對生命的感悟。體會出感情,才能讀得有感情。讀得有感情,能幫助我們對文本的理解。有感情朗讀確實是閲讀教學中的致勝法寶啊。

(四)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此時的迴歸整體,不是簡單的內容上的重複,而是以討論、感悟“生命因為什麼而美麗”為切入點,進一步豐富生命的內涵,感受生命的真正價值。

1、杏林子全身癱瘓,行動不便,你覺得杏林子的生命美麗嗎?你認為她的生命因為什麼而美麗?——那麼飛蛾呢?香瓜子呢?

2、教師再引導:讓學生聯繫身邊的普通人,瞭解的名人、偉人,來説説生命還因為什麼而美麗。

在學生對生命的內涵有了自己個性化的感悟之後,教師深情朗讀。

       小結:生命的美麗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珍視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活得有光彩,創造無限的意義。

3、讓學生暢談學習本文後的感悟與收穫,昇華情感。

學生經過與教師和文本的對話,以及教師的點拔之後,都有了自己或深或淺的對生命的感悟。通過交流,昇華了情感。

(五)閲讀推薦、課外延伸:

讀一本好書,感受一段人生——推薦閲讀杏林子的著作及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七、板書設計

飛蛾求生,求生慾望

香瓜子生,長生命頑強

靜聽心跳,對自己負責

八、作業設計

1、蒐集二、三條歌頌生命的名言。

2、寫出學完《生命生命》後的感悟。

這兩條作業,是對課程的複習鞏固與昇華,佈置適度而有價值。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感謝你的聆聽,歡迎您的指正,謝謝!

初中語文説課稿《生命,生命》4

一、説教材

《生命,生命》是小學語文課標實驗版四年級下冊第五組“生命”這一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

《生命,生命》這篇課文列舉了三種生命現象,抒發了作者的三種感觸:小飛蛾在生命面臨着嚴重的威脅時極力掙扎——強烈的求生慾望,生命是值得珍視的;香瓜子在牆角磚縫中長出小苗——生命的誕生,生命力是強大的;“我”靜心聽心臟的跳動,感受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識,生命是應當嚴肅對待的。

文章結尾作者直抒胸臆,寫下了自己對生命的深層思考,表達了她強烈的生命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學習這篇課文要儘可能的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並將它延伸到自己的生活與生命之中,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好詞佳句。初步培養學生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能力。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生命的短暫與可貴。

2、過程與方法目標:掌握閲讀課文的基本方法,初步領悟作品內涵,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通過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多角度地體驗生命的真正內涵。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獲取親身參與探究的體驗,培養自覺探究意識,激發創新的慾望。

三、教學重點

理解三個事例中藴含的道理。

四、教學難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能聯繫生活實際談對生命的感悟。

六、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一定難度。因此在教學本文前,可讓學生蒐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啟迪,為領悟本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七、教學準備

1、生課前查找有關資料:收集有關“生命”的名言。圍繞“生命”的主題,舉出一個實例。

2、教師課前準備:思考聯繫生活實際多角度地選取有關對“生命”的感悟的內容,設計幾個有梯度的主問題讓學生由淺入深地體悟生命的內涵。以《命運交響曲》這一主旋律烘托氛圍,創設情境。製作與課文內容相關的幻燈片。

八、説教學方法

一、教法

1、課前做好較充分準備。蒐集與生命有關的名言和事例,作為教學中的引導語和評價語。

2、採用整體感知、研讀賞析、體驗反思的教學環節,層層深入,對學生進行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薰陶和感染。

二、學法

1、通過品讀課文、交流討論感悟生命力的頑強,理解生命的真諦。

2、通過暢談對生命價值的理解,抒寫對生命的感言,提升對生命的認識,昇華文本內涵。

九、説教學過程

(一)、對話引入,鋪墊情感基調

1、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説説聽到這段音樂時的感受。

2、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有關生命的名言。

3、將杏林子的生平事蹟做成一張張內容不同的小紙條,當成禮物派送給説出名言的同學。

4、收到禮物的同學依次介紹杏林子。

5、導入新課:為何一個一生有五分之四時間都在與病魔作鬥爭的人有這樣的生命奇蹟出現?(總結學生的發言,以設問的形式自然導入新課。)

[這樣的導入,既是一種“預熱”,也是一首教學“前奏曲”。其原則是“預熱”,要與即將進行的課堂教學,與即將學習的文本無縫接軌,完美“合拍”,讓課堂“未成曲調先有情”。本環節以説名言換取杏林子生平事蹟的紙條,既為學生理解本文的思想內容做好了準備,又瞭解到作者的相關情況,鋪就了本文的情感基調,不失為一種較好的“預熱”。]

(二)、品讀課文,感悟生命頑強

1、通讀課文,思考作者從哪些事例中引出了對生命的思考。

2、交流討論思考的問題,用三句話概括三個事例,再請學生把語言濃縮成3個小標題。(飛蛾求生、瓜苗破土、靜聽心跳)

3、精讀課文2—4自然段,選出感觸最深的事例,進行品讀。

4、學生談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説説為什麼喜歡。(可以是隻談課文的事例,也可以談自己的感悟。)

5、默讀這三個故事,用心去發現、去品味,看哪個句子打動了你,或者讓你大吃一驚,或者讓你肅然起敬。

6、組織學生交流反饋,隨機點撥。(幻燈片出示相關句子,抓住關鍵詞,設計一些問題和練習,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朗讀,通過教師的引導語反覆讀課題,在讀中對生命有所感悟。)

句子1:但他掙扎着,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慾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1)為什麼我會“忍不住”?我心裏在想什麼?(抓住動詞“掙扎”、“鼓動”、“躍動”,啟發學生想象飛蛾求生的畫面,感悟飛蛾強烈的求生慾望。)

(2)在學生對作者的想法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這段話。(反覆讀,讀好那三個感歎句。)

(3)在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後,再問學生:此時,你覺得這只不起眼的、脆弱的、甚至是醜陋的飛蛾怎麼樣?

(4)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讀課題。

句子2:那小小的種子裏,包含着一種多麼強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衝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不屈向上,茁壯成長,即使它僅僅只活了幾天。

(1) 這粒香瓜子的生長環境怎樣?由此你體會到什麼?

(2) 在學生體會到種子那頑強的生命力後,指導學生朗讀。

(3) 面對這株幼小的瓜苗,你想對它説些什麼?

(4) 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導學生讀課題。

(三)、體驗反思,昇華生命內涵

1、提問:讀罷全文,你感受到什麼?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如果學生的回答,沒有與具體生活實際相聯繫,這個問題的設計就不能體現出聯繫實際生活的意義,而學生自身對生命的感悟要進一步深入挖掘也受到阻礙。由此,教師可以做適當引導,以激發學生“説”的慾望。提示學生使用這種格式説話:“我感受到生命因為……而美麗”,再聯繫到生活實際。)

[這個説話題目的設置,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不僅突出文章的重點,更為重要的是能引導學生説出自己對生命的感悟。]

2、教師總結概括,引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一段話。

(四)、課外拓展,抒寫生命感言

1、由生命你還聯想到什麼?

文學作品的美是內斂的,是開放的,就看你如何去發現美、創造美、表現美,這需要我們去想象。愛因斯坦認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識進化的‘源’,此處的説話訓練,是真正挖掘出了學生個體的內心深處的情感體驗,更開拓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達到創造想象的昇華。

(五)説板書設計

生命,生命

飛蛾求生——珍愛生命

瓜苗破土——生命力是強大的

靜聽心跳——嚴肅對待生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4vqd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