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人體的外衣皮膚》説課稿

《人體的外衣皮膚》説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體的外衣皮膚》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人體的外衣皮膚》説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是來應聘幼兒園教師的××號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説課的題目是《人體的外衣——皮膚》,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學情、説活動方法、説活動準備、説活動過程、説活動延伸這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節活動是一節幼兒園大班的健康領域教學活動,《人體的外衣——皮膚》主要介紹了皮膚可以感知很多事情,皮膚是光滑的以及皮膚的構成。本活動對於幼兒理解身體的奧祕有着重要的作用,對於今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符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內容,“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誌,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二)活動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我制定瞭如下的三維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能夠對本活動內容感興趣,養成愛護皮膚,保護皮膚的習慣。

2.認知目標:能夠説出皮膚的構成。

3.能力目標:能夠發展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未知事物的認識能力。

(三)活動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於教材及活動目標的分析,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如下:

1.教學重點:瞭解皮膚的構成。

2.教學難點:養成愛護皮膚,保護皮膚的`習慣。

二、説學情

大班幼兒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好學好問,好奇心和求知慾都很強。所以本次活動主要採用了感知體驗法,使幼兒通過真實而有意義的活動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三、説活動方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應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既要準確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連續性進程上的個別差異”。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採用感知體驗法、觀察法、發現法等活動方法展開本次活動。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和經驗,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四、説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是幼兒探索操作的直接對象。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認為“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是關鍵”。因此我為本活動作如下準備:

1.多媒體課件(皮膚的結構);

2.冷水和熱水,夾子和羽毛,一硬一軟兩個玩具,放大鏡和橡皮泥;

3.掛圖以及一人兩個小牌子(一黃一紅);

4.自編的兒歌。

五、説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通過讓幼兒摸一摸左右小朋友的胳膊、臉蛋,得出我們的身體有皮膚,且是光滑的。

2、告訴幼兒皮膚很厲害,能夠感知很多事情。並用兒歌“我是光滑小皮膚,感知本領棒,無論冷熱軟硬粗,都難不倒吾。”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把幼兒分成四組,分別去感知已經準備好的四組物品(冷水和熱水;夾子和羽毛;一軟一硬兩個玩具;放大鏡和橡皮泥;),這時教師個別指導,並及時對幼兒鼓勵。結束後讓每一組自己總結感覺到了什麼,並由教師彙總(皮膚柔軟光滑,遇冷收縮毛孔,遇熱皮膚向外排汗,皮膚上有毛孔和汗毛,手掌上有指紋和手紋)。使幼兒幼兒動手操作加深理解皮膚的作用,並通過這種方式發展思維能力、觀察能力。

2.用多媒體向幼兒介紹皮膚構成,使幼兒更加深入的理解皮膚,瞭解皮膚的構成,進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點,並順利達到認知目標。

3.用掛圖出示幾個句子,讓幼兒用手中的小牌子判斷對錯,達到內化提升的目的。(1.皮膚受傷了不會好;2.多喝水有益皮膚;3.多吃水果蔬菜使皮膚不健康;)教師及時講解。通過多方面的感官使幼兒加深理解,並讓幼兒懂得保護皮膚的重要性,進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小結

在快要結束的時候,我會讓幼兒説説這一次活動的感受和收穫,在此基礎上啟發幼兒,最後總結,進行情感昇華,以實現這節課的情感目標。

六、説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止於特定的某一次活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特別是對幼兒價值觀的培養,活動延伸不可缺少。因此,我採用家園合作的方法進行活動延伸,讓幼兒回去和家長一起收集關於愛國主題的小故事,幫助幼兒把本次活動中學到的知識繼續延伸。

以上就是我的説課,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標籤: 説課稿 外衣 皮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4vnxz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