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花邊有多長》説課稿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花邊有多長》説課稿

一.説教材

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花邊有多長》説課稿

我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47頁花邊有多長(長方形的周長)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研究了長方形的特徵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習這一內容將為今後長方形的面積,其它圖形的周長以及立體圖形長方形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長方形的周長的內容較少,主要是求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單一的教學肯定枯燥乏味。我認為學習是連續性的,是一個整體部分,教材的編寫是考慮學生接受能力將知識之間存在的不可分割的連續與整體,在平常的教學中應及時滲透相關的知識點,使學生在整體學習中獲得更全面的發展,所以本節課我的課題定在長方形的周長和計算。

重點:放在學生操作和交流中去體會長方形周長的概念。

從而自然的獲得求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要引導好學生獲得更深刻更準確的理解和體驗,那麼

難點:就是用什麼方法和什麼手段來讓學生探索出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長方形周長的概念,會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得出長方形周長的簡便算法。

2.能力目標:在研究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動手能力,以及圖形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標:創設師生互動情景,在民主、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中,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創新的精神以樂於和作的意識,發展學生的個性。

二.説教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和編排特點,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採用以實驗發現法為主、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為輔。

三.説學法

根據學法的知道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讓學生在“觀察—討論—操作—概括—檢驗—應用”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分4個教學過程進行教學

(一)複習鋪墊

1、複習長方形的特徵

引導學生回憶一下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麼特徵,並要求學生用幾何畫版的方法進行驗證。

長方形的特徵是學習長方形周長的基礎,通過幾何畫版的方法複習長方形的特徵,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為後面的學習作良好的鋪墊。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個環節我打算用談話導入,根據我校申報“市一級”學校,各班出一期專刊,需要做一些花邊,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首先讓學生與同桌説説情境圖的信息和解決的問題,接

這個環節我打算根據我校申報“市一級”學校,各班出一期專刊,需要做一些花邊鑲在黑板上,(接着利用投影儀展示漂亮的黑板設計時,教師就提出:今天我們的任務是設計花邊有多長----板書課題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這個環節又分為4個層次

①想一想,做一做

讓學生在小組中説説自己的想法,動手量一量、算一算。(每組找2名學生到黑板測量)教師指導學生測量、記錄。根據每條邊測量的長度,小組討論怎樣算,再寫下來。

②展示方法,講解方法

教師有意識請不同計算的學生到黑板板演,比較不同的計算方法,明確不管那種計算方法,都是求長方形四條邊長度的'總和,使學生熟悉長方形3的周長概念。

③小結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四)綜合練習、發展思維

鞏固練習部分是學生理解和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注意力易分散、易疲勞的階段。因此,需要為學生設計有趣的又具有教強的思考價值的練習。讓學生在輕鬆練習中他的收穫得到再一次飛躍。

1、完成幾個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

集體交流時,質疑:你覺得怎樣算簡便?

目的是熟練學生對長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並能説明簡便方法的道理,瞭解學生掌握程度。

2、我安排了一個拼圖遊戲——拼七巧板。讓學生拼出各種各樣的圖形,並指出拼出的這個圖形的周長。

在這一遊戲中學生又拼又指,既需要動腦拼圖形,又要準確指出其周長,鞏固了學生對周長概念的理解,同時在多種圖形的拼湊中發展了學生的智力。

3、解決幾個問題。

出示學校裏的一塊獎牌和一面錦旗,如果要給這塊獎牌鑲上木框,給這面錦旗添上須邊應準備怎樣做呢?

小組討論後交流。

這一問題解決,提高了學生在生活使用數學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發揮了合作學習的功效。

四、總結質疑

談話:通過這節課對圖形周長的研究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以上是我對利用幾何畫板進行圖形周長教學的一點淺顯的看法,希望各位領導批評指正!謝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329k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