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第五冊《青蛙和蛇》的説課稿範文(精選3篇)

第五冊《青蛙和蛇》的説課稿範文(精選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第五冊《青蛙和蛇》的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第五冊《青蛙和蛇》的説課稿範文(精選3篇)

第五冊《青蛙和蛇》的説課稿1

尊敬的各位評委,你們好!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青蛙和蛇》。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説我對這節課的設計: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景。”關於閲讀教學,標準中進一步提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根據這些基本理念,我在本課教學時,採取抓關鍵詞理解法、直觀感受法、引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把學生自選學法,自讀自悟,教師扶助點撥作為基本的教學模式,以師生共同參與學習、營造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為教學特色。

二、教學目標。

依據《語文新課程標準》以及小學語文第五冊的要求,結合教學重點和學生的實際,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用觀察、歸類、比較的方法學習生字,並查字典理解“以防萬一、彼此羨慕、渾身顫抖、臉色蒼白、習俗”等詞。瞭解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一些聯繫。

情感與態度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體會“青蛙與蛇”的個性體驗。

過程與方法目標:朗讀、體會、質疑、討論相結合,利用創設情境,讓學生正確、流利的分角色朗讀課文,學會一定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新課標》關於識字教學策略要求: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本課的識字教學我是這樣安排的:

1、學生自己通過預習學會生字。

2、交流學習方法並歸納總結。

第一、初步檢查生字的讀音、部首和結構,要求學生用語言表述出來;

第二、“你發現了什麼?”要求學生通過歸類、比較來鞏固識記字音、字形和結構,哪些是後鼻音和前鼻音,哪些是翹舌和平舌。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有哪些,寫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如“蛇、擁、勁、接”等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但寫的時候大多數字要左窄右寬,而“勁、斷”卻要左寬右窄。

第三、給生字找朋友,並把生字詞寫一寫,要求寫的規範、美觀、整潔。

3、將生字帶入文中熟讀課文。

(二)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播放CAI,觀察第一幅活動插圖內容,學生看講述青蛙和蛇在一起快樂玩耍的情景導入課文。

(三)媒體再現,體驗感悟。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學習1—3自然段時,要充分信任學生,在理解“羨慕”一詞時,讓學生找近義詞,並用“羨慕”一詞説話。通過學生的個性朗讀來體會青蛙和蛇在一起的快樂以及他們之間產生的真誠的友誼。

(四)圖文結合,以讀促講,角色演讀。

“美國教育家杜威説過:‘聽來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做的才學得會。’學習重點段落4—5自然段時,結合活動插圖二、插圖三,放手讓學生看一看、説一説、讀一讀、演一演。

1、質疑:小青蛙和小蛇會成為永遠的朋友嗎?

2、觀圖説圖,在文中找出青蛙媽媽的話劃上“——”;讀文説文,體會青蛙媽媽説話時的心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以及個性體驗。

3、緊扣關鍵詞“驚呆、渾身顫抖、臉色蒼白、壞人、遠離”,並在這些能體現人物心情的詞語下加上着重符號,在反覆朗讀這些關鍵詞的`基礎上,揣摩青蛙媽媽談“蛇”色變的緊張、懼怕、擔心和為小青蛙捏把汗以及暗自慶幸的複雜心情。

4、在朗讀感悟的基礎上再説説小青蛙的媽媽是一個什麼樣的媽媽,並結合生活實際來體會母愛的偉大,以及母親為孩子擔心的焦慮心情。

5、再次提問:小蛇的媽媽又會怎樣説呢?

先由插圖導入朗讀此段,對蛇媽媽和小蛇的心情整體感知,再仿效前面一段的學法,找出蛇媽媽和小蛇的話,找出體現蛇媽媽和小蛇表情變化的關鍵詞語,體會、感悟、朗讀。用換句子意思不變的方法來比較,並理解“習俗”一詞,讓學生體會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暗示大自然的生存要面對殘酷的現實。

此教學環節要在學生認真讀文,細心體會,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得出蛇媽媽和青蛙媽媽一樣,也不同意小蛇和小青蛙在一起玩的結論,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培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

(五)引發思考,思辯明理。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課文的最後部分,有小青蛙和小蛇想的話:“要是我們能一直在一塊玩就好了”,學生誦讀時,肯定會體會到小青蛙和小蛇內心發出的真誠的願望,學生學到這兒,一定有所感,有所悟,同時也會有疑問。那麼,在學習6—7自然段的時候,很自然的會引發出一個問題:他們的這個願望會不會實現?這時,安排學生開一個現場討論會,鼓勵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研究的願望,讓他們明白本課的學習重點:自然界是殘酷的,青蛙和蛇是一對天敵,他們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總之,本課的教學設計,我是根據教材的特點,兒童的認知能力,不過多使用其他輔助手段,教學程序力求自然簡潔,重在讓學生自讀、在讀中對語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四、教學拓展。

1、自然界還有哪些動物不能成為朋友,課前佈置學生利用各種查閲資料的方法來尋找相關資料。

2、學生敍説青蛙和蛇以後在一起玩發生了什麼事情,並表演出來。

3、全班交流“天敵”的資料,老師歸納總結。

第五冊《青蛙和蛇》的説課稿2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青蛙和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鄂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第6組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知識性很強的童話故事,它告訴我們自然界中青蛙和蛇是一對天敵,蛇吃青蛙是其本性。讓小學生知道,在自然界中,有些動物是不能成為朋友的,這也是自然界生存法則。文中的小青蛙和小蛇在一次偶然邂逅中成為了“朋友”,天真可愛的建立了真誠的友誼,度過了美好而難忘的一天,這是不能長久的。文章語言流暢,生動有趣,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描寫細緻,對話很有趣,貼近兒童生活,適合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和教材實際,將《青蛙和蛇》的教學目標定位以下幾個方面: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7個字。,聯繫上下文理解“以防萬一、彼此羨慕、渾身顫抖、臉色蒼白、習俗”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幫助學生理解,小蛇和小青蛙是對天敵,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明白在自然界中不能做朋友的不止這一對。初步瞭解一些自然法則。

二、説教法和學法

三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於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閲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小學語文中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並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在本課得教學中以新課標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根據三年級學生閲讀實際情況,主要採用了課前蒐集資料,質疑問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採用現代教學手段,然後組織學生探究並體驗,配合板書與貼畫,最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三、説教學過程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這就要求教師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多元對話中,培養他們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和運用能力。本節課我的教學程序安排如下:

(一)導入課題,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説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上課伊始,我利用課題質疑,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讓學生的大腦迅速活動起來,思考與課題相關的問題,這時學生會提出:“為青蛙和蛇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後來怎麼樣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也正是課文所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學生在讀課文時也能更有目的去讀。長此以往,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於問,他們的思維會隨之活越,學習的興趣也會高漲。

(二)自由讀文,感知文本

在這裏我緊扣課題,由“小青蛙和蛇之間發生了什麼故事?”這個問題帶動全文,激起孩子們走進文本的閲讀期待。以學生的自讀為主,讓他們在放聲誦讀中實現與文本的初次對話,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讓他們談談自己的閲讀感覺:”你知道了什麼?”每個同學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文本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所以他們彙報的過程就是一個充滿個性化的、體現他們自己從文本獲取知識的過程。

(三)以讀促講,直奔重點

課文的第四、五、六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三年級學生閲讀的特點,通過重點詞句引導學生理解文本,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受文本。

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學中,可以聯繫生活情景,緊扣“驚呆,渾身顫抖、臉色蒼白”等關鍵詞,通過課件演示青蛙媽媽的表情變化幫助學生去體會青蛙媽媽談虎色變的緊張,懼怕,擔心和為小青蛙捏把汗以及暗自慶幸的複雜心情。通過讓學生交流自己的生活經驗,昇華自己的情感,從而把自己的感受溶入到文本中,讀中悟,悟中讀,在讀的過程中反映出自己的情感和青蛙媽媽同憂愁。

在第五自然段的教學中,可以先通過課件演示蛇回家後的情景,抓住蛇媽媽的動作表情和語言“蛇媽媽對什麼感到奇怪?”“她對小蛇説了些什麼?”通過指導學生讀好小蛇和媽媽的對話,體會出吃青蛙是蛇的本性。

第六自然段可以以讀代講,進一步體會出他們不能做朋友的現實。

(四)角色朗讀,語境體驗

閲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學習母語尤其要重視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這篇課文語言流暢,生動有趣,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描寫細緻,對話很有趣,貼近兒童生活,在指導學生朗讀時,可以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角色,將學生從旁觀者推向了與文本對話的位置,成為有情感的“事中人”,促進學生走進教材,積極進行角色體驗,隨後,將體驗所得通過表情朗讀顯現出來並在熟讀的基礎上進行角色表演……

(五)拓展訓練,發展想象

這是一篇知識性童話,在理解了蛇和青蛙是天敵之後,根據最後一個自然段的“要是我們能一直在一塊玩就好了”這一句引出“你還知道自然界中哪些動物不能成為朋友?”引導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好地理解自然法則。“假如你是小青蛙,你準備對小蛇説些什麼呢?”請學生分別以小青蛙和小蛇的口吻給對方寫一封信,告訴對方不能在一起的原因,讓學生髮揮想象並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生存要面對殘酷的現實。

第五冊《青蛙和蛇》的説課稿3

教學內容

青蛙和蛇成為了朋友,你相信嗎?在鄂教版三年級上冊《青蛙和蛇》這篇童話中,小青蛙和小蛇在一次偶遇中成為了“朋友”,天真可愛地建立起真誠的友誼,度過了美好而難忘的一天。然而,這樣的友誼會長久嗎?這篇知識性很強的童話,可以把孩子們帶入奧妙無窮的自然界,讓學生們在為青蛙和蛇不能成為朋友而遺憾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即使青蛙和蛇能建立短暫的友誼,這種友誼也是不會長久的。因為自然界中青蛙和蛇是一對天敵,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整篇童話語言流暢、生動有趣,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描寫細緻,對話貼近兒童生活,在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時,可進行角色體驗,喚起學生的共鳴,探索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7個字。聯繫上下文理解“以防萬一、彼此羨慕、臉色蒼白、習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在分角色演讀中進行角色體驗,瞭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3、在討論中理解,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的。認識到,青蛙和蛇是一對天敵。這是自然界的法則。

教學重難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在角色體驗中感受人物的內心活動。

2、認識到,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的。青蛙和蛇是一對天敵。這是自然界的法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1、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整體感知課文。

2、學習1——3自然段,瞭解小青蛙和小蛇是怎樣成為朋友的,他們又是怎樣在一起玩耍的。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青蛙和蛇

説説你對青蛙和蛇的瞭解,這樣的兩個動物在一起會發生什麼古詩呢?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讀順課文,瞭解文章的大體內容。

1、彙報自學預習的情況。

2、指名讀課文,瞭解文章大體內容。

A、讀課文,疏通語句。

B、思考文章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C、讀了文章之後,你有哪些困惑?

3、識記生字。完成小字作業。

第二課時

一、媒體再現,引疑導入。

1、播放CAI課件,再現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快樂玩耍的情景。

師:小青蛙和小蛇在路上相遇,成為了朋友,看,他們玩得多高興啊!

2、他們會永遠成為朋友嗎?(在板書“成為朋友”後打上“?”)

我們一起去聽聽他們的媽媽是怎麼説的吧!

二、圖文結合,分角色演讀,體驗感悟。

1、CAI出示文中第二幅插圖,看看圖中有誰?他們在説什麼?自讀第四自然段,學生一邊讀,一邊勾畫出相關句子。

2、在小組裏交流自己勾畫的句子。

3、誰來扮演青蛙媽媽來給我們表演?

4、評評演得怎麼樣?

在評議中體會“渾身顫抖、臉色蒼白”的含義。

5、你覺得青蛙媽媽是一位怎樣的媽媽?

在討論中體會青蛙媽媽的擔心,體會青蛙媽媽對小青蛙的愛。

6、互相學着演一演,比一比誰最關心自己孩子的媽媽?

7、看來,青蛙媽媽是堅決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交朋友的。她的理由是什麼?指名學生回答。明確:青蛙媽媽説蛇是壞人,應該遠離他們。

8、看圖朗讀第四自然段。

過渡:小蛇的媽媽又會怎樣對小蛇説呢?

9、默讀第五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劃出蛇媽媽和小蛇説的話。

10、小組合作分角色讀一讀,比比誰讀得好?

11、看圖中(CAI出示插圖)蛇媽媽的樣子真可怕,你能從文中找出表示蛇媽媽表情的詞語嗎?指名學生找到詞語“張大嘴巴、露出毒牙”你會做這種表情嗎?指名學生演蛇媽媽的表情“張大嘴巴、露出毒牙”

12、帶着這個表情讀讀蛇媽媽的話,説説你知道了什麼?

(吃青蛙是我們蛇家族的習俗。)

CAI出示句子:難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們家族的習俗嗎?

你能用不同的話來説這個意思嗎?

在句子變換中體會“習俗”的含義。

13、讀一讀,想一想,説説蛇媽媽是怎麼想的,小蛇又是怎麼想的?

指名學生説一説。抓住表情的變化體會蛇的本性。

14、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

過渡:青蛙媽媽和蛇媽媽都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做朋友。這可怎麼辦呢?

三、引發思考,思辯明理。

1、CAI出示文中第四幅插圖,師簡述六、七自然段內容。

小青蛙和小蛇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嗎?

2、指名讀六、七自然段。

指名説説,小青蛙會來和小蛇玩嗎?為什麼?

3、青蛙媽媽的擔心是很有道理的呀!請看一看——

CAI播放自然界中蛇吃青蛙的錄像。使同學們對自然法則有直觀的感受。

4、討論:小青蛙和小蛇有什麼願望?這個願望能實現嗎?

學生結合看到的,進行討論,思辯,明確:雖然小青蛙和小蛇想成為朋友,但是,這是不可能的。

師:是啊,他們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的!板書:(不能)

四、拓展表演,課堂延伸

1、請你來扮演小青蛙(帶上頭飾),對着大屏幕上的小蛇説説,你們不能在一起的原因。

2、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動物不能成為朋友呢?

同學們交流自己查找的天敵資料,CAI相機播放。

師:自然界中不能成為朋友的不僅僅是小青蛙和小蛇,還有好多動物呢!這是自然界的法則。(紅字板書:自然法則)同學們,還有很多自然界的法則等着你們去探索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2xjq4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