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斗笠》説課稿

《斗笠》説課稿

《斗笠》是人教版第九冊的一篇選讀課文。這是一首感情細膩、真摯的現代詩。詩歌表達了深深的母愛、濃濃的鄉情。在作者的眼中,斗笠藴涵着情,藴涵着愛。因此,在課堂上,我儘量做到以情為線,以讀為本,引導學生讀中悟情、讀中悟境,使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美、詩歌韻律美。教學過程中,我做到:

《斗笠》説課稿

一、以情為線,在課堂中創設情感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頭腦。”在課堂上,我以“情”為主線,創設了較好的情感氛圍:通過歌曲《魯冰花》和古詩《遊子吟》引入新課,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教學流程中使用舒緩而輕柔的背景音樂,營造思鄉情。朗讀詩歌時,引導學生情境朗讀。感悟課文時,引導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聆聽詩人的心聲。

二、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葉聖陶先生也曾説過:“好文章是讀出來的,美文尤須美讀。”我在指導學生讀的過程中,我採用了教師範讀、學生自主讀、齊讀以及聽音樂伴奏讀、邊朗讀邊想象等,讓學生充分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作品主人公對話。因此,學生讀出了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如:學生讀“斗笠裏有我編進的鳥鳴……鳥鳴會滑進你的夢境”時,有學生説:“我彷彿看到一個母親正在樹下編斗笠,我彷彿在夢裏也聽到了鳥鳴聲。”這是隻有走進文本才有的感受。

三、以“文”悟境,讓課堂充滿詩意。

意有心生,心有情生,情有境生。在教學過程中我積極營造情境,讓課堂充滿詩意。《斗笠》是一首現代詩,構思巧妙。教學時,我讓學生找出“鳥鳴”、“明月”、“一盞不息的燈”等事物,體會它們用在文中的妙處,感受這些事物組成的詩歌的意境美。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認為不足的是在仿寫的時候,我對仿寫的要求説得不太明確,交流時也沒有讓更多的學生來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是我最大的遺憾。

選擇詩歌教學,是我第一次嘗試,在準備的過程中得到了我們向陽河小學許多老師的指點和幫助,有我們的教導陸老師,還有王永娟、王姝姝、彭海娟、王根弟、於春方老師等,我非常感謝他們。

標籤: 斗笠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2xdg4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