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孟子》説課稿

《孟子》説課稿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孟子》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孟子》説課稿

《孟子》説課稿1

一.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

《莊暴見孟子》這篇課文是職高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它具體安排在語文教材第一冊的第六單元,可以作為一篇對話體的議論文來學習。文章由敍入議,先通過莊暴和孟子的問答,引出話題:“好樂何如”,然後敍述孟子就這個話題因勢利導地勸説齊王要“與民同樂”。全文圍繞着“音樂”這一話題,闡明不與民同樂就會失去民心而與民同樂就會得到民心、統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本文充分體現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其中提出的“與民同樂”的政治主張充分體現了儒家的人文性,即以人為根本,重視人在自然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並以此為中心,解釋一切問題,這種人本精神與上一篇《魚我所欲也》中“捨生取義”的樂道精神構成了孟子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儒學的人文精神的體現。

本篇課文的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先秦諸子百家中儒家最基本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和倫理思想。瞭解儒家思想,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增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文章從一個側面體現了孟子的政治思想,故學習本課時,可讓學生對孟子的哲學思想和政治主張先作一些瞭解,這有助於學生整體把握文意。

本文中孟子採用了借題發揮、因勢利導的説理方法,充分體現了孟子的雄辯。讓學生把握這種論辯藝術,對於他們的思維能力是一次很好的鍛鍊。

本文的語言不太深奧,語句多有重複之處,學生理解的難度不大,但文中的一些文言語法現象,如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以及常見虛實詞,古今異義現象等加以摘錄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義,辨析其用法,以加強文言知識和語感的積累。因此,反覆誦讀不可少,要求學生對文章要反覆朗讀,力求做到熟讀成誦,從而進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二)教學目標

依據大綱要求,語文學科要突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結合本課實際,結合職高生的理解能力,擬製定如下教學目標:

1.理解孟子所闡述的“與民同樂”的觀點.

2.把握本文思路,體會孟子借題發揮,因勢利導的論辯藝術。

3.掌握文中的疑問句式,體會疑問代詞、疑問語氣詞的運用。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對比手法的學習、中心意思的討論,

本文的教學難點擬定為文中的六個疑問句:

①好樂何如?

②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③可得聞與?

④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⑤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

⑥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

其依據是:

(1)從語言上看,這六個疑問句是本文最主要的語言障礙,學生在閲讀時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難度。

(2)從內容和論辯藝術看,這六個疑問句由莊暴提出問題,到孟子從談音樂入手,步步引導,層層深入,最後歸結到“與民同樂”的主張上來,既能充分顯示孟子的論辯藝術,又能讓學生領會本文的行文脈絡和主要內容。

二、説教法

1.誦讀法。讓學生在反覆的默讀、朗讀中熟悉、感悟文章的行文脈絡和主要內容。

2.導讀法。

(1)設問激疑,討論釋疑。讓學生了解六個疑問句的意思,思考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繫。在教師的引導下,師生共同解決上述問題。這樣做的目的在於避免繁瑣的字句串講,突出重點,激發學生的思維。

(2)讓學生分析六個疑問句的特點,體會疑問代詞和疑問語氣詞的運用,從而掌握一些疑問句的基本特點。

3.練習法

本文在學習過程中及結束後,給學生布置適當的作業,既檢查了他們的聽課情況,又加深了對文言詞類活用的掌握.同時也結合實際安排一定的課後討論等.

4.多媒體教學法

使用依據:電化教學具有聲、光、形、色同時再現的特點,能夠對知識加以形象化、立體化展示。電化教學在培養學生素質方面起着獨特的作用,充分合理地利用電化教學,是提高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利用電化教學,使得語文知識形象、逼真、多渠道、多形式、多側面傳輸給學生,利用電化教學能充分展示文中的語言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去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以引起閲讀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三、説學法

課堂教學不僅是傳授技能的過程,也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過程。我們要研究教法,更要研究學法,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學生在學習訓練過程中,通過教師的教學、引導,直接學會了學習方法。但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在同一個學習過程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方法,僅僅學到了老師教的一個簡單學法,這是不夠的。所以我們應主張引導學生深入研究問題,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獨到見解。通過老師的引導和自己的深入思考,領悟出新的學習方法。在不斷積累眾多的學法後,學生在自己的學習實踐中,自覺地總結、歸納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這也是創造的過程。

1.培養學生掌握“提取——分析——綜合”的閲讀方法。

2.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整理歸納、比較聯繫的能力,實現知識遷移。

四、説教學程序

本文擬用一課時授完,教學程序如下:

1.導入:“與民同樂”是古代當政者常常標榜的一種做法。那麼,這種説法是誰最先提出來的呢?它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孟子是如何提出這個主張的。

2.學生默讀全文,藉助註釋,初步疏通文字。

3.錄音範讀,學生朗讀,進一步增強語感,熟悉內容。

4.學生再次迅速默讀全文,找出六個表疑問的不同句子。並提示思考:

(1)這六個問句的大意怎樣?分別是誰問的?為什麼要這樣問?

(2)這六個問句之間有何聯繫?

6.引導學生討論回答,並總結歸納。

(1)“好樂何如?”是莊暴向孟子發問。初步提出這個問題,又暗示這個話題的難度,暗襯後文孟子論辯藝術之高明。

(2)“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是孟子向齊王發問。承接上文,提起話題。

(3)“可得聞與?”是齊王向孟子發問。齊王由“變乎色”到希望“得聞”,孟子巧妙地抓住了齊王的興趣,為下文開了個好頭。

(4)“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是孟子向齊王發問。這是最關鍵的一問,孟子藉助一個“樂”字,巧妙地轉入正題。

(5)“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是百姓之問。這是以反問的形式表達強烈的不滿之情。孟子藉此來説明國君貪圖享樂、不顧民生疾苦的後果。

(6)“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也是百姓之問。這是“欣欣然有喜色”之問,恰與前一問構成對比,突出了國君“與民同樂”的結果。

7學生分組討論考慮三個問題:

①“獨樂樂……不若與眾”的比喻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②本文的中心論點是“與民同樂”還是“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③文章主要用什麼方法來表達這一中心的?

教師解疑

①(“獨樂樂”這一比喻,由“獨”不如與“人”,與“人”又與“少”不如與“眾”步步推進,潛藏的結論自然是“愈眾愈樂”,這就為中心論點“應與民同樂”,設置了一個前提,或曰用欣賞音樂作比,給中心論點提供了論據。)

②文章的中心論點應是“與民同樂”,而不是“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理由如次:“獨樂樂”的潛台詞是“愈眾愈樂”,既然愈眾愈樂,就應該與民同樂,因為民最眾,自然也就最樂,這是“與民同樂”的一個理由。接下來“同樂”與“不同樂”兩種結果的對比,自然顯而易見,是勸説齊王應與民同樂。最後的“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是從“與民同樂”的結果,即“王”的角度,進一步論證應與民同樂,勸導齊王與民同樂,實行仁政。

③當然,孟子提倡的“與民同樂”,也僅僅是要求統治者實行“讓步政策”,但不管怎樣,客觀上對勞動人民還是有益的,因為仁政比暴政總要好得多。

文章先用“獨樂樂”的比喻論證,最後用“與民同樂”的結果論證,但主要是中間的對比論證。理由是不僅文字的分量最多,對中心的論證也最有力。)

6.小結:這六個問充分體現了孟子高明的論辯藝術。

(聯繫高一所學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加以比較,加深理解。)

7.學生齊讀課文,加深體會。

8.佈置課後練習:

①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管龠之音()疾首蹙()羽旄之美()可得聞與()

②找出上面六個句子中表疑問的詞語,並翻譯該句。(説明:本題的訓練目的一是讓學生掌握三個文言中的疑問代詞何、諸、孰,以及兩個疑問語氣詞與、乎;二是注意疑問句中賓語前置的現象。)

③解釋

莊暴見孟子

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

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

9口才練習

(這道題既針對了目前校園內“告別網吧”的活動,又讓學生學習了孟子的論辯藝術)

有一個同學熱衷上網,幾乎不能自拔,請你對他説一番話,運用孟子的談話的技巧,把你想説的寫下來。

《孟子》説課稿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積累古漢語知識。

⑵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

⑶在理解的.基礎上,賞析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瞭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張,理清論證思路,誦讀中體會其流暢雄辯的論證風格,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思考、辯論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助學生體會孟子民本思想及憂患意識的進步意義,讓學生懂得“人和”、“憂患”的實質及重要性,從而培養他們的個人道德修養。

【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

2、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及結構。

3、積累古漢語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

瞭解、學習孟子文章雄辯的語言風格。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課前預習:

⑴瞭解孟子和《孟子》;

⑵查工具書掃清文字障礙。

2、教師準備相關課件。

(預習檢查題及學習要點板書)

3、課文的朗讀磁帶。

【教學方法】

朗讀法,學生自主探究討論與老師講解相結合。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內容】

檢查預習,掃清文字障礙,積累古漢語基礎知識。

《孟子》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小學六年級語文第十二冊第四單元拓展閲讀課文《孟子語錄》。這是一節文言文,學生通過對文言文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加深對我國古代文化的深入瞭解,達到思辨的目的。《孟子語錄》包含深刻的哲理,學生要多讀,通過多讀,加深理解。小學六年級學生已掌握了初步的閲讀能力,教師要多給學生機會,讓他們自己表現自己。

二.説教法.學法

1.藉助有趣的談話,激發學生興趣。

《孟子語錄》是一篇文言文。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從簡單的例子入手,從學過的知識中入手,用談話的方式,即複習了舊課,又為學習新課作鋪墊。達到了兩全其美的目的。

2.運用課本自學,引導學生探究

課本是教學大綱的具體體現,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依據。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整理和歸納知識,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3.積極組織討論,精心設計

教學中教師在重難點處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討論。有問題,學生各抒已見,在討論中教師不急於評價,而是留給學生時間,讓其他學生加以補充、評價。通過各抒己見,學生才能對“捨生取義”有所瞭解。

4.通過摘抄名句,促進學生髮展

本課知識點較少,學生通過對孟子名句的摘抄,會更進一步的瞭解孟子,瞭解古代文化。

三.説教學程序

教學中,我主要運用“洋思”理念,設計了一下教學程序:

談話激趣導入

出示學習目標:(課件出示)

初讀文章,整體感知

四.交流探討,理解真意

你如何理解孟子的觀點?請你舉出歷史上有名的“捨生取義”的例子。(學生自由回答,教師做評價。)

五.提高升華

1.課件出示孟子名言,學生朗讀並摘抄。

2.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學生各抒己見)

六.課堂作業:

1.孟子這段話在寫法上的特點是:以什麼設喻,表達了什麼樣的觀點?

2.成語“捨生取義”是什麼意思?

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內涵。達到“堂堂清”的目的。

《孟子》説課稿4

一、説課人:

二、説課內容

初中五四制語文第五冊第17課《孟子》二章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孟子》二章在教材中的地位

《孟子》二章是戰國中期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作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被稱為亞聖。他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孔孟思想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學習《孟子》二章既可以瞭解孟子的重要思想,又可以鞏固論文知識,還能學到孟子關於寫法等方面的技巧,可謂一舉三得,因此,教材把《孟子》二章列為第五冊講讀課文,列入中考閲讀篇目中,是不無道理的

四、教學目的、重點、難點、教法的確立.

1、知識目的:積累文言詞語,領會課文內容及論文特點。

2、能力目的:培養以詞造句的能力,論文寫法能力。

3、德育目的:以君者應以“人和”為本,為人者應以“做人”為根。

4、情感目的:以朗讀感染學生,創設漸入學習佳境的氛圍。

5、把理解詞義和背誦第四段立為教學重點。

6、把對論點的理解和第四段結論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區別。

7、運用朗讀法、討論法、練習法進行教學。

五、如何突破重點、難點

圍繞教材以書注為主加以突破重點,通過朗讀達到熟悉以至背誦的目的;難點的突破放在“人和”與“得道多助”的關係上。

六、學習《孟子》二章應達到的目的

1、領會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重要思想及社會意義。

2、掌握論文的多種論證方法及結構。

3、鞏固排比、對比等方法。

4、背誦並默寫重點段。

標籤: 説課稿 孟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23xpl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