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課文 >

課文作文素材彙集

課文作文素材彙集

◆魏徵,字玄成,課文作文素材3。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太宗時任諫議大夫、檢校侍中。魏徵敢於犯顏直諫,魏徵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所言多被太宗採納。據史載:貞觀十七年,魏徵病卒。太宗自制碑文,併為書石。對侍臣説:"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從字裏行間我們感受到一代忠臣魏徵,為使唐王朝長治久安而敢於直諫的高度責任感,使命感。

課文作文素材彙集

◆魏徵"十思"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十思"的核心內容是居安思危、正己安人,以達到"治平天下"的目的,但具體又有所側重。它大體上是每兩句成對,兩句之間的關係也比較密切,因而可歸納為五個方面:一是"知足""知止"(剋制物質慾望),不奢縱擾民;二是"謙沖自牧",不驕傲自滿;三是"慎始敬終",不好逸無度;四是"正身黜惡",不受矇蔽利用;五是賞罰公正,不憑個人喜怒。徐此之外,又有"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兩條,也應包括在"治平天下"的條件之內,因為選能擇善權在人君。但這兩條與"十思"性質不同,做到"十思",才能選能擇善。果能做到"十思","宏茲九德",選能擇善,那麼,政治前景一片光明:(從秉性氣質、品格能力區分)智、勇、仁、信四種人各盡其長,(從職役劃分)文、武兩類人各盡其用。人君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

◆古人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君子,也難免有過,不同的是"過也,人皆見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諫官,自己有了錯誤,臣下可以進諫。帝王,自以為是"天之子",富有四海,臣服萬民,行為萬世師,言作萬世法,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俯視-切,能傾聽逆耳之言,採納美芹之獻的,歷史上並不多見。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也有少數聰明一點的,為了坐穩江山,籠絡人心,也能從諫如流。有聖君,有賢臣,使政治穩定,國泰民安,歷史上稱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與魏徵,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數鄒忌與齊威王了。

諷諫帝王,是冒險的事。批"龍鱗",逆"聖聽",需要大勇與大智。多少忠臣義士,赤心耿耿,盡忠進諫,結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慘的故事,千古流傳。

◆仿寫示例:

1、雄鷹自由自在地飛翔,才會展現其雄姿;駿馬自由自在地奔馳,方顯其才華;人也只有自由地發展,才會盡其天賦。雄鷹困在籠中,還想要它展翅於藍天;駿馬拴在槽櫪,還想要它奔馳於草原,誰都知道這不可能。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志在四方,做父母的總想把他們拴在家裏,卻還想要他們出人頭地,這難道不是把雄鷹困在籠中,還想要它於藍天裏展翅;把駿馬拴在槽櫪,還想要它於草原上奔馳嗎?

2、要想鳥兒飛得高,就要給它一片湛藍的天空;要想樹木長得茂盛,就要給它一方肥沃的土地;要想語文學得好,就必須給它一個廣博的積累。沒有肥沃的土地,卻要樹木長得茂盛;沒有湛藍的天空,卻要鳥兒飛得高;沒有廣博的積累,卻要語文學得好,我雖然愚昧無知,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況你這明智的人呢?

16、《離騷》(屈原)與《屈原列傳》(司馬遷《史記》)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聖君賢相的政治,認為只有聖君賢相才能把國家治理好,有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體現是民本思想。這在他的作品裏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所謂聖君賢相,所謂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決民生疾苦問題,能否致民於康樂之境。他明知盡忠的為患,但不忍捨棄自己的政治理想,很好地表現了屈原堅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節操,抒發了詩人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翻譯)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歡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會後悔。(評析)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堅貞不屈。真可説是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羣無恥小人對他的惡毒誣衊,下決心絕對不和他們合流,他自比不合羣的鷙鳥,孤傲、矯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變,也無法改變,這就像方圓不能周,異道不相安一樣。他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雖九死其猶未悔"和同出自於《離騷》的"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句是後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離騷》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來比喻自己、賢士和君王,並表達政治理想,這是《離騷》的一大藝術特色,這種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説出自己想説的話,而是把它寄寓於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於物",這種方法在古典詩詞中廣泛運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時代,借用"移情",可言難言之語,可抒難抒之情,作文素材《課文作文素材3》。

◆"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指九天以為正兮,夫維靈脩之故也"--忠君報國,雖死不悔。"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捨也"--堅持真理,永不言棄。這些感天動地的詩句,令我們感受到詩人高貴的品質,寧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馬遷所贊:"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而從此,一種永世不曾泯滅的信念--對真理的信仰和對理想的追求,一種千古不變的情愫--對祖國的熱愛和對鄉土的依戀,深探注入到中華文化中來,成為我們民族文化的光輝傳統。

◆屈原首先是一位偉大的智者,一位才華出眾而識見過人的智者。問題在於,世間智者頗多,而如何使用才智,則是個人的悲劇與否的關鍵。在屈原與漁父問答中,漁父明確地勸他:"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如果將這段問答視為後人懷念屈原時虛構的話,那麼,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看作召喚屈原如何使用自己才智的另一種聲音。屈原如果順從了這種聲音,他至少不會遭遇被流放而自沉江水的悲劇,亦不失為"明智"的選擇。但是,屈原堅守自己的心靈操守,就只能走向悲劇

◆尤其令人深思的是,在《屈原列傳》中,在歷史上的許多現實的場合,真正的智者與忠者,力量總是那麼孤弱;將心智用於謀私,用於邪惡的人又是那樣之多。上官大夫"心害其能"而"爭寵";靳尚、鄭袖為了私利而賣國;而懷王又昏憒無能,任由奸佞害忠。這是人性的醜陋,這更是社會機制對人性醜陋的縱容。於是乎,君將不君,國亦不國,超越於任何個人悲劇的國家悲劇亦勢所難免地發生了。這便是司馬遷從人的靈魂深處,從人間關係之中所揭示的屈原悲劇的最深刻之處,亦是屈原悲劇最有價值的地方。

每讀《史記?屈原列傳》,我的腦海中就會交替映現出兩幅遙遠而清晰的畫面:一幅是,被放逐於江湘之間的屈原,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一邊踽踽獨行,一邊悲切吟唱。這就是後人所謂的"屈子行吟圖",是屈原作為詩人的永恆雕像。一幅是,屈原自沉一百六十多年之後,年方二十的司馬遷"南遊江淮",來到屈原自沉的汩羅江畔,臨流憑弔,噓唏垂涕。

◆理解這兩幅充滿濃郁的悲劇氣息的畫面的關聯,我們完全可以把他們看作是一位悲劇詩人和一位悲劇詩人式的史學家的靈魂穿越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在汩羅江畔,在司馬遷幽禁的囚室中進行的一次對話;看作是司馬遷對屈原的詩人之心的深刻解讀。正因為如此,這篇《屈原列傳》便不僅是對屈原生平事蹟的簡要記載,而且是對屈原的詩人之心的"真實"記錄。

◆《報任安書》中説:"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作為詩人的屈原,就是司馬遷心中的"倜儻非常之人"。所以,司馬遷為屈原而"悲其志",為屈原而臨淵流涕,並採用屈原《涉江》詩中"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的句意,亦為屈原下一斷語:"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其志潔,故其稱物芳"。意即由於屈原有着異常高潔的人品,所以才引用了許多美人香草來作比喻。

◆《屈原列傳》最後兩部分通過屈原同漁父的比喻性對話,讓屈原將自己以死保節的決心作了最終的表白,在那"舉世混濁"、"眾人皆醉"的惡劣環境中,唯獨屈原保持了"清醒"的政治頭腦,"清白"的品德節操使他"寧赴常流""葬身魚腹"決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決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這種潔身自好的高尚節操和寧折不彎的鬥爭精神,表現了他對理想和正義的執着追求,對卑劣、腐朽的切齒痛恨。屈原的死,是對邪惡勢力的強烈控訴,也是對渾渾噩噩的人們的呼喚和激勵。

◆受腐刑後的司馬遷並沒有因此而消沉下去。他想到:周伯(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困厄而作《春秋》;屈原遭放逐,遂作《離騷》;左丘雙目失明,竟著《國語》;孫子遭臏刑,仍著《兵法》…他痛定思痛,以這些人物的精神鼓勵自己,仍發憤著述《史記》。終於在漢武帝徵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幾乎用畢生的精力,完成了《史記》這部空前的歷史鉅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kewen/7de3v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