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課文 >

和時間賽跑課文原文

和時間賽跑課文原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和時間賽跑課文原文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和時間賽跑課文原文

和時間賽跑課文原文 1

《和時間賽跑》

讀小學的時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愛我。我無法排除自己的憂傷,每天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撲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續了很久,爸爸媽媽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們知道與其欺騙我説外祖母睡着了,還不如對我説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

“什麼是永遠不會回來了呢?”我問。

“所有時間裏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麼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也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了。”爸爸説。

爸爸等於給我説了一個謎,這個謎比“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讓我感到可怕,比“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更讓我有一種説不出的滋味。

以後,我每天放學回家,在庭院裏看着太陽一寸一寸地沉進了山頭,就知道一天真的過完了。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我看到鳥兒飛到天空,它們飛得多快呀。明天它們再飛過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或許明天飛過這條路線的,不是老鳥,而是小鳥了。

時間過得飛快,使我的小心眼裏不只是着急,還有悲傷。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太陽快落山了,就下決心説:“我要比太陽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裏喘氣的時候,看到太陽還露着半邊臉,我高興地跳起來。那一天我跑贏了太陽。以後我常做這樣的遊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賽,有時一個暑假的作業,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時我三年級,常把哥哥五年級的作業拿來做。每一次比賽勝過時間,我就快樂得不知道怎麼形容。

後來的二十年裏,我因此受益無窮。雖然我知道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可以比原來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勁,有時可以快好幾步。那幾步雖然很小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

如果將來我有什麼要教給我的孩子,我會告訴他: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和時間賽跑》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詩詞等。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

(1)要注意“撕”是平舌音“s”,“喘”是翹舌音“chun”。

(2)在書寫時,要注意“益”的寫法,“八”的最後一筆是點。

2.朗讀指導

這篇課文是一篇散文,基調是深沉的。朗讀時有三處內容需要注意:

(1)讀好爸爸和兒子的對話。在讀爸爸的話時,要突出重點詞語,如“不能”“所有”“永遠”等,突出爸爸對孩子的教育。在讀兒子的感受時,要讀出兒子聽到爸爸的話以後,感到焦急,悲傷,萬分感慨的心情;

(2)讀懂作者如何與時間賽跑的幾件事。在讀的基礎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讀,體會作者對時間的珍惜;

(3)讀好作者的結尾感言。既是對自己的勉勵,又給了讀者深刻的啟示。讀的時候要體會和表現出意味深長。

3.閲讀教學

(1)這篇課文哲理頗深,又貼近生活,適合學生個性化的閲讀。學生可在閲讀文本後產生獨特的感受、獨特的情思。教師由題目入手,解釋“賽跑”,並提出疑問,“時間看不見、摸不着,如何與它賽跑?”“為什麼要與時間賽跑?”“賽跑的結果是怎麼樣的?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意義?”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學文,激發學習興趣。

(2)引入作者的感言:“雖然我知道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人可以比自己原來有的時間跑快一步,如果跑得夠快,就可以快好幾步。那幾步很小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可以引導學生對這句話質疑,並通過學習課文理解這段話,指導學生説説課文圍繞“與時間賽跑”寫了哪幾件事,並引導學生在讀文中緊密聯繫自己的生活談談自己的感觸與作者相同的情況,理解“轉瞬即逝”,體會時間的寶貴。通過討論交流,説説珍惜時間的意義。再聯繫自己的生活説説“與時間賽跑”的益處,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對課文內容充分理解之後,不妨將課堂變成倡議“惜時”的舞台。可以請學生自己創作惜時的名言、諺語、詩詞等,也可以請學生寫出自己讀後的感受。教師要珍視學生個性化的感受,引導學生以獨特的學習方式,對文本、對生活、對心靈進行自由的剖析和描述,使他們在語言與精神的和諧發展中張揚個性,完善人格。

4.活動提示

(1)思考與交流

“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的?這道題的設計意圖是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概括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首先教師要帶領學生梳理課文內容,找到描述作者“與時間賽跑”的內容:放學回家時,看到太陽落山,便萌生了與太陽賽跑的想法,結果回家的時間比以往早了很多,節省了時間;有時一個暑假留的作業,一天就做完了,“擠”出了很多時間;三年級時讀哥哥的書,提前學習了知識,為自己的學習節省了時間。這三件事概括地講可以説是和時間在“賽跑”,實際更準確地講是節約時間,珍惜時間,從而提高學習和生活的效率。

“所有在時間裏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課文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説明這句話?也可以結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來説一説。這道題拓展了學生的思路,使學生將自己的生活與課文內容緊密聯繫,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課文中列舉了三件事説明時間永遠不會重複:外祖母去世,我與爸爸談話,懂得了人在不斷地成長,再也不會回到童年了。當人度過了所有的時間,就會永遠地離開;觀察太陽落山,想到再升起的就是明天的太陽,而不是今天的了;觀察林鳥歸窠,想到再飛過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的了。除了課文中提到的內容外,生活中還有很多事例,如:花兒凋謝,再開放時也永遠不是以前的花兒了。柳樹發新芽,柳葉再也不會變成新芽了……教師指導學生廣開言路,這樣學生就會源源不斷地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從而拓寬他們的思路,碰撞他們的心靈,培養他們的“惜時”意識。

“後來的二十幾年裏,我因此受益無窮。”説説“我”受到了什麼啟示。與學們討論“我”在後來的二十幾年裏得到了哪些益處。這道題的設計意圖是促進學生拓展性地閲讀。首先結合課文,談談作者受到的啟示:時間如流水一般,永遠不會重複,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慨歎無濟於事,努力與時間賽跑,珍惜時間,節約時間,就是提高生命的質量。最後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推想課文的外延,可請學生查閲林清玄的生平資料,通過了解林清玄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説明他珍惜時間的益處,激勵學生,如果能像他那樣堅持和時間賽跑也能取得成功。

(2)拓展與運用

有的人讀了這篇課文,認為:“既然時間一去不復返,我們永遠也追不上時間,那麼我們和時間賽跑還有什麼意義呢?”你的看法是什麼?請蒐集生活中的實例來支持你的觀點,與大家交流。這一練習仍是給學生提供了發表感言的舞台。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説出“與時間賽跑”的益處和意義。引導學生認識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追不上時間,但只要你與時間賽跑,珍惜時間,就會節省下很多的時間,在這些時間裏,我們還可以做很多的事,提高了生活的效率,就等於延長了自己的時間,提高了生命的質量。可以為他們列舉周總理、魯迅等人珍惜時間的名言或故事,也可以請學生蒐集生活中的實例談一談。

讀句子體會加點詞語在句中的作用,並用加點詞語説一句話。體會加點詞語的作用是指導學生理清關聯詞語的邏輯關係,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增強語言的邏輯性。練習中包括兩組關聯詞語,一個是“與其……不如……”,這是一個選擇關係的關聯詞語,上下句分別説兩件事,表示二者擇一,稱為選擇關係或稱取捨關係,在這組關聯詞語中,相比之下,舍了“與其”這部分內容,取的是“不如”這部分內容;另一組關聯詞語是“雖然……但是……”,這是轉折關係的關聯詞語,前半句推出條件,後半句卻從相反的方向去敍説,這就是轉折關係。

參考答案:

與其……不如……

你與其待在家裏,不如到外面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雖然……但是……

這篇文章雖然短小,但是很感人。在説話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説完整的話。特別是“與其……不如……”這組詞語的造句,學生經常會出現如“與其灰心絕望,不如重整旗鼓”這樣的無主語句子,請教師注意引導,恰當地點撥。

(3)積累

旨在鞏固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書寫時要注意重點字詞的準確。如:“謎”要區別於“迷”,還要強調“庭”的寫法。以下詞語供理解課文參考:

憂傷:憂愁悲傷。

光陰:時間。

日月如梭:太陽和月亮像穿梭似的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受益:得到好處,受到利益。這裏指作者因珍惜時間使學習受到益處。

5.課時安排:建議3課時。

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在學習時,由於課文中的很多句子意義深刻,學生可能會有理解不透徹的情況。教師要鼓勵學生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質疑,有耐心地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交流、聯繫生活等方式進行探究。培養學生形成珍惜時間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和時間賽跑課文原文 2

《和時間賽跑》

作者:林清玄

讀小學的時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愛我。我無法排除自己的憂傷,每天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撲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續了很久,爸爸媽媽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們知道與其欺騙我説外祖母睡着了,還不如對我説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

“什麼是永遠不會回來了呢?”我問。

“所有時間裏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你的昨天過去了,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樣小,現在再也不能回到你這麼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也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所有時間,也會像外祖母一樣永遠不能回來了。”爸爸説。

爸爸等於給我説了一個謎,這個謎比“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讓我感到可怕,比“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更讓我有一種説不出的滋味。

以後,我每天放學回家,在庭院裏看着太陽一寸一寸地沉進了山頭,就知道一天真的過完了。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

我看到鳥兒飛到天空,它們飛得多快呀。明天它們再飛過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或許明天飛過這條路線的,不是老鳥,而是小鳥了。

時間過得飛快,使我的小心眼裏不只是着急,還有悲傷。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太陽快落山了,就下決心説:“我要比太陽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裏喘氣的時候,看到太陽還露着半邊臉,我高興地跳起來。那一天我跑贏了太陽。

以後我常做這樣的遊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賽,有時一個暑假的作業,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時我三年級,常把哥哥五年級的作業拿來做。每一次比賽勝過時間,我就快樂得不知道怎麼形容。

後來的二十年裏,我因此受益無窮。雖然我知道人永遠跑不過時間,但是可以比原來跑快一步,如果加把勁,有時可以快好幾步。那幾步雖然很小很小,用途卻很大很大。

如果將來我有什麼要教給我的孩子,我會告訴他: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擴展資料;

《與時間賽跑》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標準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二冊四單元十三課的課文,也是北京師範大學版四年級二單元十一課的課文,長春出版社三單元六年級,河北教育出版社三單元,河北教育出版社。

文中通過“我的”外婆去世的悲傷,後來在父親的啟蒙下,與時間賽跑,終於意識到如何珍惜時間的故事。

林清玄創作特點;

1、林清玄的散文耐人尋味,立意往往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正如他曾説過文章要“向內探索,向外追尋”。他的散文創作通常起源於平常之物,在優化文字語言的同時,意藴也會得到系統性展現,透露出生命的玄機,使讀者在閲讀的過程中產生怦然心動的感受。

2、由於受到佛教精神的影響,林清玄的散文往往充滿了禪意,體現出一種宗教情懷中的道德觀念,展現出佛學慈悲仁愛、散發出濃濃的平民情懷及平等意識。正是由於這種立意情懷,林清玄的散文多描繪社會底層人物,如小職員、流浪者等。

3、林清玄散文的語言清新雋永,語言形式十分靈活,在藝術傳達過程中具有非常濃厚的意境特點。由於林清玄從小受到父輩熱衷宗教事務的影響,以及有文化、有學識母親的關愛,母親的言語和入釋後的經歷共同塑造了林清玄散文的語言特色。

4、林清玄的散文語言還以清新幽默的禪語助長。一般來説,幽默性的語言形式只有在活潑的環境下,才可以展現語言的風趣特點,而在林清玄筆下,語言在慢條斯理的述説中盡顯風趣幽默,還帶有禪語淡雅清香的特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kewen/0doyj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