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古詩絕句 >

木蘭詩的全文譯文

木蘭詩的全文譯文

木蘭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木蘭的傳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木蘭詩的全文譯文!

木蘭詩的全文譯文

歎息聲一聲接着一聲傳出,木蘭對着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歎息。問木蘭在想什麼?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峯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着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論功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勛,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説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裏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説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説妹妹回來了,對着門户梳粧打扮起來;弟弟聽説姐姐回來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打開了門進去看看,脱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着窗子、對着鏡子整理漂亮的頭髮,對着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夥伴,夥伴們很吃驚,(都説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着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木蘭詩的重點字詞意思

1、木蘭當户織 當:對着 户:門

2、惟聞女歎息惟:只

3、問女何所憶 憶:思念

4、昨夜見軍帖 帖:文告

5、軍書十二卷 十二:表示多數,很多的意思

6、阿爺無大兒 阿爺:指父親

7、願為市鞍馬 為:為了 市:買

8、旦辭爺孃去 旦:早晨

9、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但:只 濺濺:水流聲

10、朔氣傳金柝 朔:北方

11、策勛十二轉 策勛:記功

12賞賜百千強 強:有餘

13、木蘭不用尚書郎 用:做

14、出郭相扶將 郭:外城 扶將:扶持

15、著我舊時裳 著:穿

16、當窗理雲鬢 雲鬢:像雲那樣的鬢髮

17、對鏡帖花黃 帖:通“貼”

18、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撲朔:動彈,迷離:眯着眼

19、雙兔傍地走 走:跑

木蘭詩全文的主旨

《木蘭辭》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户理紅粧;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脱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譯文

織布機聲一聲接着一聲,木蘭姑娘當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不再作響,只聽見姑娘在歎息。

問姑娘在思念什麼,問姑娘在惦記什麼。姑娘並沒有思念什麼,姑娘並沒有回憶什麼。昨夜看見徵兵的文書,知道君王在大規模徵募兵士,那麼多卷徵兵文書,每捲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木蘭沒有兄長,木蘭願意去買來馬鞍和馬匹,從此替父親去出征。

到東邊的集市上買來駿馬,西邊的集市買來馬鞍和鞍下的墊子,南邊的集市買來嚼子和韁繩,北邊的集市買來長鞭(馬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黃河洶湧奔流的聲音。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燕山)腳下,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行軍萬里奔赴戰場作戰,翻越關隘和山嶺就像飛過去一樣快。北方的寒風中傳來打更聲,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經過無數次出生入死的戰鬥,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之後得勝而歸。

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論功行賞)。記功木蘭最高一等,得到的賞賜千百金以上。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不願做尚書省的官,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送我回故鄉。

父母聽説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着出城(迎接木蘭)。姐姐聽説妹妹回來了,對門梳粧打扮起來。小弟弟聽説姐姐回來了,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牀上,脱去我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當着窗子整理像雲一樣柔美的鬢髮,對着鏡子在額上貼好花黃。出門去見同營的夥伴,夥伴們都非常驚訝:我們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

提着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隻腳時常動彈,雌兔兩隻眼時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別)。雄雌兩隻兔子一起並排着跑時,怎能辨別出哪隻是雄兔,哪隻是雌兔。

主旨

木蘭的替父從軍是迫不得已的。她是在“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的情況下,被迫“替爺徵”主旨和結構的。換句話説,當時的北魏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既對別的民族進行無休止的侵犯擄掠,又對本民族人民進行無盡期的徵兵,以至於規定每家每户非出一個男丁不可,從而迫使木蘭不得不女扮男裝、冒名頂替。而這樣長期對內徵兵的結果,則使得人人不安、家家不寧,因為“古來征戰幾人回”。至於説“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中歸來的“將軍”“壯士”則肯定寥寥無幾。難怪“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了。這“歎息”不但是迫不得已從軍的“歎息”,還是可能訣別的“歎息”,因此從敍述主體木蘭的主觀認識來看,她絕對不會有“保家衞國”的理想。教材分析者由於脱離了文本,故拔高了木蘭的思想認識,以為“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是不恰當的。

另外,我們從課文的第五、六段來看,這兩段似乎充滿了歡快的情調,據此,諸多分析者認為它突出了“她(木蘭)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格”。其實這種分析也很勉強。如果我們注意到了上面的分析,把握住了木蘭的思想認識和從軍意願,就不難看出,這兩段表面上的歡快掩不住內心的悲苦,這是一種“含淚的微笑”,是一種慶幸。就木蘭而言,她已體味到戰爭的嚴酷,征戰幾十年,曾親臨殺戮和被殺戮的驚心動魄,現在僥倖生還,已是不幸中之萬幸,她怎還敢有“百千強”的賞賜和作“尚書郎”呢?她只希望不再被徵召,安安靜靜地過日子。“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脱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就是九死一生之後極度興奮的真實寫照。倘若作了“尚書郎”,那又得為統治者賣命,説不定哪一天又得披掛上陣,重踏生死場。就家人而言,幾十年的盼望,喜事少愁緒多,愁就愁在木蘭在外生死難料。在那風煙四起遍地腥雲的社會裏,木蘭迫不得已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其家人的憂愁和擔心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儘管從表面看,木蘭迴歸後家裏很熱鬧,可這種熱鬧是在幾十年憂愁擔心之後的,它實質是一種意外的解脱,所以無論從木蘭角度看,還是從家人角度看,都無所謂有自覺自願的愛國意識和思想,無所謂“突出她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格”。

再次從敍述者(作者)角度看,敍述者的本意也不在於要表現一種愛國情結。這可以從《木蘭詩》的結尾看出,“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這是一段帶有議論性的句子,顯然,作者的本意在於要打破傳統的男尊女卑思想觀念的束縛,建立一種全新的女子未必不如男的思想觀念,這是作者的進步思想傾向所在。

有了以上分析,全文的結構似可劃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六段)主要記敍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意在托出木蘭具有男子漢氣概,為第二部分(第七段)的議論張本。 第二部分則是作者寫作的意圖所在。全詩的重心應該是第二部分,因而主旨也應從第二部分中歸納。這也符合記敍性文章的一般特點,即文中的議論往往起點“睛”作用。

標籤: 木蘭 全文 譯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gushijueju/r7zwx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