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古詩絕句 >

《納涼》原文及譯文

《納涼》原文及譯文

《納涼》是秦觀的七言絕句作品,這首詩的首句就點明題意:“攜杖來追柳外涼。”人們看到的,是詩人攜杖出户,來到柳外追尋清涼世界的情景。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納涼》原文及譯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原文:

納涼

秦觀〔宋代〕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牀。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譯文:

攜杖出門去尋找納涼聖地,畫橋南畔,綠樹成蔭,坐靠在胡牀之上愜意非常。

寂寂明月夜,參差的笛聲響起在耳邊縈繞不覺,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幽香散溢,沁人心脾。

賞析:

宋人呂本中曾在《童蒙詩訓》中評論“少遊此詩閒雅嚴重”(《詩林廣記》引),“閒雅”當指此詩詞語上的特點而言,“嚴重”則涉及此詩嚴肅而鄭重的'內容。它很可能是秦觀在仕途遭到挫折後的作品。

“攜扙來追柳外涼”這句連用“攜”、“來”、“追”三個動詞,把詩人攜杖出户後的動作,分出層次加以表現。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傳達出詩人追尋理想中的納涼勝處的內在感情,實自杜甫《羌村》“憶昔好追涼”句點化而成。這樣,詩人急於從火海中解脱出來的情懷,通過一系列動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

“畫橋南畔倚胡牀”具體指出了柳外納涼地方的方位和臨時的佈置:“畫橋南畔倚胡牀。”這是一個綠柳成行,位於“畫橋南畔”的佳處。詩人選好了目的地,安上胡牀,依“倚”其上,盡情領略納涼的況味。在詩人看來,這也可算“最是人間佳絕處”(《睡足軒》)了。胡牀,即交椅,可躺卧。陶潛“倚南窗以寄傲”(《歸去來兮辭》),是為了遠離塵俗;秦觀“倚胡牀”以“追涼”,是為了驅解煩熱,都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他們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處的。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月明之夜,船家兒女吹着短笛,笛聲參差而起,在水面縈繞不絕。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自在幽香不時散溢,沁人心脾。詩人閒倚胡牀,怡神閉目,不只感宮上得到滿足,連心境也分外舒適。這兩句採取了對偶句式,把納涼時的具體感受藝術地組合起來,於是,一個納涼勝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現在讀者面前。

此詩以納涼為題,詩中着力表現的是一個絕離煩熱之處。詩人首先經過尋訪,發現了這個處所的祕密,其次進行具體佈置,置身其間,與外境融而為一,把思想感情寄託在另外一個“自清涼無汗”的世界。

《納涼》是一首描寫景物的短詩。從字面上看,可以説沒有反映什麼社會生活內容。但是,透過詩句的表面,卻隱約地表現出:詩人渴望遠離的是炙手可熱的官場社會,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個理想中的清涼世界的原因。秦觀是一個有用世之志的詩人。他對官場的奔競傾奪表示厭棄,力求遠避,此詩表達的就是這種感情。這種把創作念圖隱藏在詩句背後的寫法,讀者應着意體會。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蹟。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遊台。

標籤: 原文 譯文 納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gushijueju/npzx4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