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古詩絕句 >

相思的詩句鑑賞王維

相思的詩句鑑賞王維

《相思》由王維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詩。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可見是眷懷友人無疑。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於想象;接着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託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上乘佳品!下面是相思詩句鑑賞王維,歡迎參考閲讀

相思的詩句鑑賞王維

相思

作者: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註解】

1、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嶺南地區植物,結出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2、採擷:採摘。

3、相思:想念。

【韻譯】

晶瑩閃亮紅豆,產於嶺南;春天來,該長得葉茂枝繁。

願你多多采摘它,嵌飾佩帶;這玩藝兒,最能把情思包涵!

【翻譯】

紅豆樹生長在南方,春天到它將生出多少新枝呢?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紅豆,它最能夠引起人們思念之情。

【賞析】

據《云溪友議》載:安史亂時,唐宮樂師李龜年流落江南。一次於湘中採訪使筵上唱這首詩,滿座遙望玄宗所在蜀中,玄然淚下。可見此詩在唐代當時傳誦情況。這首詩,一直傳誦到今天。

早年讀這首詩,覺得沒什麼難懂,也不曾細心尋味。這首詩從字面上確也看不出有什麼深奧地方。現在重新來讀它,忽然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詩是為何事而感發呢?“君”是誰?“南國”是否即“伊人”所在之地?這一連串疑問、委實有些茫然。既然無術起千年前詩人於地下。本事也就無從知道。但這終竟是值得玩味。讀詩如不去作深一層咀嚼,恐怕也就品不出什麼味道。不是麼?紅豆自是生在南國,它在秋季開花,也是連小孩子都知道常識。用紅豆表相思,在人們生活中是司空見慣,並沒有什麼新奇。這些意思,又何須詩人寫一首詩?當然不能作這樣表面理解。這詩顯然有寄託。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唐詩三百首欄目。

正因為無從解詩本事,後人讀詩時往往產生似懂非懂、撲朔迷離感覺。詩好處大約也就在於此。一首詩常常隨着歲月流逝,供讀者馳騁想象藝術空間不斷嘭脹,以至於不同時代,具有不同教養、經歷和心理狀態讀者都可以從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東西;各自於理解中創造着自己藝術世界有可能和原詩有某些關聯,有僅把原詩當作一點由頭,有則同原詩離得很遠。《相思》一詩魅力即源於此。

然而《相思》畢竟有着自己獨創。

詩中有兩個關鍵字眼,一個是“相思”,一個是“君”。這兩個詞外延都十分寬廣。“相思”之情,人皆有之,相思對象可以是任何人.而“君”,也可以是任何“一個”。“相思”具有對象性和專一性,情有所專注,因此它表示是一種特殊深摯之情。千百年民族文化心理造成這一詞語內涵凝固性。一提到“相思”,無論什麼人都會即刻想到男女之愛或與這類感情相通友誼。似乎愈到後世,內涵愈向前一義凝聚。所有這些,就造成向其中填入任何具體內容前提。

這首詩表達方式是很別緻。一個晴朗秋天,詩人信步走到野外.望見那一顆顆紅得透亮、晶瑩如珠紅豆結在枝上。油然而生情思。此刻心中日夜思念人兒倏然化作眼前紅豆.猶如她就立在眼前。一個“勸”字充滿深情,“相思”一語加一表程度副詞“最”,更是情深意長。本來是詩人懷人。詩人卻遙囑對方“採擷紅豆”,不説人相思。而説“此物最相思”,無限懷念,感慨,都在這用字輕重上。“勸”,“最”一經同“君”、“相思”組合,詩人內心感情就曲折完足地表達出來。正是這一表達方式,使讀者受到深深打動,由此產生聯想,從而把詩境界變作讀詩人主觀境界。

這首詩生命力,還在於它取象。“紅豆”會使人聯想起一些長期流傳、具有深厚民俗基礎愛情故事,如相思木、相思樹之類、這些,豐富詩內涵,聯結着歷代讀者心靈。

【作者介紹】

王維(701一761),字摩詰,盛唐詩人。祁州(今山西祁縣)人,後移居蒲州今山西永濟)。王維出生一個官僚地主家庭,多才多藝,不僅詩歌造詣很高,詩名很盛,而且精通書畫和音樂。開元九年(721)王維中進士,歷任右拾遺、監察御史。安史叛軍攻入長安時被俘,被迫任偽職。長安收復後,降為太子中允。官終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世人稱其為“詩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gushijueju/9nee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