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成語 >

自相矛盾的成語典故

自相矛盾的成語典故

出處《韓非子·難勢》

人有鬻矛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義

"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盾",古代用來保護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後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後不一致或互相牴觸。

故事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説:"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鋭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接着,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這——"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標籤: 自相矛盾 成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chengyu/g3k2z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