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學習計劃 >

學困生轉差計劃教導處

學困生轉差計劃教導處

在管理學中,計劃具有兩重含義,其一是計劃工作,是指根據對組織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的分析,提出在未來一定時期內要達到的組織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案途徑。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學困生轉差計劃教導處,希望能幫助到你!

學困生轉差計劃教導處

學困生轉差計劃教導處篇一

一、指導思想

提高優生的自主和自覺學習能力,進一步鞏固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後進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後進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成績,並培養較好的學習習慣。培化計劃要落到實處,發掘並培養一批尖子,挖掘他們的潛能,從培養能力入手,訓練良好學習習慣,從而形成較紮實基礎,並能協助老師進行輔差活動,提高整個班級的素養和成績。

二、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67人,從上學期的學習情況及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看,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目的明確,上課認真,各科作業能按時按量完成,質量較好。其中一部分擔任班幹部,能起到較好的模範帶頭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基礎知識薄弱,學習態度欠端正,書寫較潦草,作業有時不能及時完成,因此本學期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外,我準備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通過培優輔差的方式使優秀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後進生得到較大進步。

三、培優輔差目標

培優主要是繼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介紹或推薦適量課外閲讀,讓優生擴大閲讀面,攝取更多課外知識,多給他們一定的指導,幫助其在寫作中能靈活運用,提高寫作層次,同時安排一定難度的練習任務要求他們完成,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輔差的內容是教會學生敢於做題,會做題,安排比較基礎的內容讓他們掌握,作文至少能寫得出。逐步提高後進生的寫作水平,可先佈置他們摘抄、仿寫後獨立完成,保證每個後進有話可説,有文可寫。訓練後進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堂上創造情境,讓後進生嘗試説、敢於説、進而爭取善於説。

四、培優輔差對象

培優對象:班級中學習中上等的學生,及特長生。

輔差對象:成績較差的學生。

五、具體措施

1、努力做好教學中的趣味性、知識性,突出學生的認知特點。

2、加強交流,瞭解後進生、優等生的家庭、學習的具體情況,儘量排除學習上遇到的 困難

3、搞好家訪工作,及時瞭解學生家庭情況,交流、聽取建議意見

4、溝通思想,切實解決後進生在學習上的困難。

5、堅持輔差工作,每週不少於一次(可利用中午或放學時間)。

6.採用一優生帶一後進生的一幫一行動(“1+1”行動)。

7.請優生介紹學習經驗,後進生加以學習。

8.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後進生。

9.對後進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優生適當增加題目難度,並安排課外作品閲讀,不斷 提高做題和寫作能力。

10.採用激勵機制,對後進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並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11.充分了解後進生現行學習方法,給予正確引導,朝正確方向發展,保證差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學困生轉差計劃教導處篇二

作為班主任,我認為做好培優轉差工作,對提高班級的整體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培優重在拔尖,轉差重在提高,在課堂上有意識給學生製造機會,讓優生吃得飽,讓差生吃得好。課外轉導,利用晚修,文體課的時間,組織學生加以轉導訓練。發揮優生的優勢,指名讓他帶一名差生,介紹方法讓差生懂得怎樣學,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對於差生主要引導他們多學習,多重複,在熟練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學習態度的轉變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氣。優生要鼓勵他們多做創新的事情不管是優等生或是學困生,現已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不時為別人,而是為自己;老師幫助學生獲取一個個小成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意志力;通過學校開設青春期知識講座,心理健康諮詢課,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待自身,看待別人,提高他們的`自尊心。為此,本學期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轉化觀念 各科任課教師的熱心配合。在工作過程中, 觀念能積極轉化, 注重優生的轉導,對差學困生有歧視的心理,“恨鐵不成鋼”,急功近利的心態轉變為能正確看待每一個學生,把每一個學生當成一個人來看待,以培養學生素質的提高為自己工作的重點。在工作過程中能個體分析、羣體分析,確立發展目標和措施,找出學生的優點、缺點、潛在的優點、缺點,新的生長點。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別人。積極對待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勵性評價,使各科任老師能熱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學生能安心於課堂的學習,把學困生的厭學,逃學情緒抑制在一個最低點上。

2、在班級裏能建立學生的學習檔案,依此進行分層,設立不同層次的學習幫扶小組,確立學習目標,在班級裏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改變以前老師補課,留課的陋習,把問題交給學生去獨立解決,老師起指導作用;其次,依據學生的能力,對各層次的學生分別有不同的完成目標,由易而難,逐層推進。

3、在加強班級集體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創造有利於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環境。 努力把班級集體建設的過程轉化為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過程。如試行“今曰我當家”幹部輪流制度,讓每一個學生中的一些問題放給學生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相互教育,自我教育的作用。

4、實行“低、小、多、快”的教法改革,摸清學生相關準備知識,基礎,能力和心理準備的實際,把起點放在學生努力一下就可以達到的水平上,使新舊知識產生聯結,形成網絡。根據學生實際、確定能達到的實際進度,把教學的步子放小,把教學內容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分解成合理的層次、分層推進。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活動時間在

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教師一次持續性講課控制在10分鐘以內。快速反饋,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矯正及至調節教學進度,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避免課後大面積補課。

5、開展心理健康諮詢課。心理常識講座, 講座的基本模式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教師講解小結——課後測試,行為作業。

6、建立家校教育“互聯網”。

7、培優培優,我認為重點不在優生上,而應放在抓中等生教育上面,使中等生向着前進的方向發展。因為,中等生在班上佔的比例最大,他們進可以成為優生,退則可成為差生。 一般説來,中等生與老師的接觸機會較少。他們在品行上沒有突出的優缺點表現,會很少受到老師的表揚與批評;學習上,成績不上不下,也無需開“小灶”。時間久了,中等生在心理上就會感到自己在班上可有可無,也得不到老師的重視。這樣,一些中等生就會裹足不前,學習滑坡。要把他們培養成優生,就必須重視他們,對他們委以重任,讓他們覺得自己是班上重要的一員。

我班上的小組長用的都是中等生,以月為一週期,選各方面進步明顯的中等生擔任。我對他

們提出具體要求,月末由老師和學生一起,根據每人的工作表現和記錄情況評出不同的等級,給予一定的鼓勵,特別優秀的給予連任的榮譽。實踐證明,他們完成的情況普遍比優生好,得到了老師、學生的好評。同時,我在班組的“一幫一”助學活動中,調整原來的“優對差”的固定方式,增加了“中對差”這個活動。我給他們明示只有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才有資格幫助別人。因此,他們感到了身上的壓力,改變了以往的閒散學習態度,學習態度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中等生一進步,就減弱了優生在班上的優勢,增加了優生的學習緊迫感。同時,帶動了後進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班級學風的進一步改善,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8、轉差轉差就是轉化後進生,現在的後進生中有智力障礙的學生少之又少,多的是日常行為表現偏激,行為習慣差的後進生。改變他們的不良行為,我做到從情感上去感化他們,讓他們覺得老師是個有情有義的人。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説過:“情像清泉,可以澆灌乾涸的土地;情像陽光,可以温暖冷縮的心靈。”

我們班有個學生,頭腦很聰明,體育成績也好,但是經常打人,進電子遊戲廳,還無故曠課。這些不良行為導致了他的學習成績也差。他家和我家離得較近,我就常和他一起走路上學、回家,在路上,我就問他一些家裏情況,抓住時機展開説服教育,讓他明白班上的同學就像是自己的兄弟姐妹,體會到他與班集體是密不可分的。他父母在外打工,我又經常同他父母電話聯繫,希望他們多關心孩子。經過一段時間教育,這名學生變得愛學習了,成績也上升了,還擔任了班上的體育委員。

經常採用“走出去請近來”的辦法與家長取得聯繫, 進行家仿或將家長請到學校來參加座談會,瞭解學生背後的實際情況,溝通家校之間的聯繫,對學生每取得的一分進步都及時告知家長,爭取家長們的配合。

我們相信只要學校的支持、老師的配合,我們“培優轉差”工作一定做好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xuexijihua/wem43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