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禮儀常識 >

有關中西餐禮儀的知識

有關中西餐禮儀的知識

餐桌上講究禮儀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你知道中西餐禮儀的知識嗎?來看看吧!

有關中西餐禮儀的知識

中餐禮儀

隨着中西飲食文化的不斷交流,中餐不僅是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還越來越受到外國人的青睞。而這種看似最平常不過的中式餐飲,用餐時的禮儀卻是有一番講究的。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六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

中餐上菜的順序一般是:先上冷盤,後上熱菜,最後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務員為每人送上的第一道濕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臉。在上蝦、蟹、雞等菜餚前,服務員會會送上一隻小小水孟,其中飄着擰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飲料,而是洗手用的。

洗手時,可兩手輪流沾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乾。

中餐禮儀的注意事項

1、 入座後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 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

2、 用餐時須温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 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4、 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説話, 咀嚼食物不要"吧吧"出聲.

5、 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餚.

6、 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嚥下,不能再塞入口.

7、 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8、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9、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吐痰和嘔氣(不要討論不開心的話題)。萬一不禁,應説聲“對不起.

10、如吃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盤中。倘發現尚未吃食,仍在盤中的菜餚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11、在餐廳進餐,不能搶着付帳,推拉爭付,至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搶付帳。未徵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帳.

12、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筷子不要放到晚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亦應稍加摺疊,放在桌上。

西餐禮儀

在歐洲,所有跟吃飯有關的事,都被備受重視,因為它同時提供了兩種最受讚賞的美學享受--美食與交談。除了口感精緻之外,用餐時酒、菜的搭配,優雅的用餐禮儀,調整和放鬆心態、享受這環境和 美食、正確使用餐具、酒具都是進入美食的先修課。

要注意的是,在西方去飯店吃飯一般都要事先預約,在預約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説清楚,首先要説明人數和時間,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

在預定時間到達,是基本的禮貌,有急事時要提前通知取消定位一定要道歉。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着上高檔西餐廳吃飯,穿着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

去高檔的西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粧要稍重因為餐廳內的光線較暗,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應請女士走在前面。

入座、點酒都應請女士來品嚐和決定。

西餐禮儀的注意事項

1、用餐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枱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2、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説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3、麪包應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塊麪包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麪包掰成小塊再抹。

4、不可在餐桌邊化粧,用餐巾擦鼻涕。

5、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

6、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着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4、 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嚥。不願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也許會引以為榮.

5、 進餐時應與左右客人交談,但應避免高聲談笑。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選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話插話.

6、 不可在進餐時中途退席。如有事確需離開應向左右的客人小聲打招呼。飲酒乾杯時,即使不喝,也應該將杯口在脣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當別人為你斟酒時,如不要,可簡單地説一聲“不,謝謝!”或以手稍蓋酒杯,表示謝絕

7、 喝咖啡時如願意添加牛奶或糖,添加後要用小勺攪拌均勻,將小勺放在咖啡的墊碟上。喝時應右手拿杯把,左手端墊碟,直接用嘴喝,不要用小勺一勺一勺地舀着喝。吃水果時,不要拿着水果整個去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4或6瓣,再用刀去掉皮、核,用叉子叉着吃

8、 在進餐尚未全部結束時,不可抽煙,直到上咖啡表示用餐結束時方可。如在左右有女客人,應有禮貌地詢問一聲“您不介意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liyichangshi/jrqe7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