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科普知識 >

【精華】科普知識作文6篇

【精華】科普知識作文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普知識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科普知識作文6篇

科普知識作文 篇1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如同人類的母親一樣,大部分時間是和藹可親的。春天,鳥語花香;夏天,烈日高照;秋天,涼風習習;冬天,白雪皚皚。然而,“地球媽媽”一旦發怒起來,就會造成毀滅性破壞。為了讓我們在災難面前沉着冷靜機智地應對,學校組織開展了有趣的科普活動

首先,我們觀看了一部科普電影。電影裏的一些場景使我終身難忘:當海嘯爆發時,猛烈的海潮就像一頭兇猛的巨獅朝岸上的建築撲去;當地震來臨時,房屋先是劇烈地晃動,接着瞬間牆倒屋塌,一片狼藉;當火災來臨,熊熊大火如同猛獸吞噬着周圍的一切。

接下來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來到操場,參加“穿越火線”活動。工作人員介紹説:只要鋼環繞着鋼杆走到終點,互相不碰觸,就算勝利。如果鋼環碰觸鋼杆,就會發出警報,警報聲一響,就代表遊戲失敗。看似簡單的遊戲,實際上拼的是心理素質。當我小心翼翼拿着鋼環慢慢地繞着鋼杆行走時,手的一個小顫抖,鋼環就被鋼杆吸引過去了,警報聲響起,我失敗了。緊接着,後面一個個的都失敗了。到最後,我們班劉旺同學不負眾望,憑着他得沉着冷靜贏得了成功。

今天的科普活動,我不僅學到了海嘯、地震、火災發生的一些原理常識,還學會了如何正確應對這些災難以及災難面前如何逃生的本領,收貨可真大呀!

科普知識作文 篇2

科技館這周是“大型人體奧祕科普展”,今天上午我們三口一起來到了科技館參觀。

一進展廳,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畫及各種標本,我們隨着人流慢慢向前移動,睿拉着我的手説害怕,我和她爸爸鼓勵她,但是看到人體各種器官時,還真覺得是那麼神祕,尤其是看到正常人肺和吸煙人肺時,那鮮明的對比真的十分可怕。讓睿最感興趣的是胎兒的形成,從胚胎到7個月的胎兒怎麼形成的,都展現在眼前。我們讓睿瞭解了人體各種器官的結構和功能,雖然有些地方聽得似懂非懂,至少也學了點自我保護的常識,也知道要從小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科普知識作文 篇3

前幾天,我買了一條小金魚,它真可愛。小金魚全身是銀灰色的,鼓鼓的兩隻眼睛像小電燈泡似的,最惹人喜愛的地方就是它還穿着一條喇叭裙。隨着它的遊動,這條“喇叭裙”就像盛開的一朵蓮花,我真喜歡它。

每次放學回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小金魚餵食。當我把食物正要撒給它時,它好像知道我要餵它,就一搖一擺的向我游來,我把魚食一點點撒在水面上,小金魚就一口一口地吃起來,等它吃飽喝足後,就在水裏自由的游來游去,這時,我腦袋裏忽然閃出了一個問號,魚為什麼只能生活在水裏呢?

我真想弄懂這個問題,於是我問媽媽,媽媽只告訴我魚靠鰓呼吸。難道魚靠鰓呼吸就能在水裏生活嗎?我決定上網一探究竟。

如今科技真是發達,不一會兒我就找到了答案。原來魚的鰓只適應從水裏吸收氧氣,而對空氣中的氧氣不能吸收,還有就是魚的形狀更適應水中的生活。它的身體表面覆蓋鱗片,保護身體,鱗片表面有一層粘液,游泳時能減少水的阻力,怪不得,每次用手撈起它時,覺得它滑滑的。還有就是它的身體兩側有一行側線,側線和神經相連,主要是測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魚除了藉助胸鰭、背鰭、腹鰭和尾鰭這些游泳“工具”之外,在它的體內還長長有魚鰾,通過調整鰾內的空氣容量,在水裏就能自由自在地上浮下沉了。

我終於弄懂了魚為什麼只能在水裏生活,同時也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從此以後,我更喜歡我的小金魚了!每次看它自由自在地游泳時,我就會陷入無盡的遐想:如果有一天人也長了鰓,體內也有鰾,那樣就能像小魚一樣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了。那該是件多麼神奇的事情呀!

科普知識作文 篇4

宇航員在太空洗澡跟在地球上洗澡有什麼不一樣嗎?大大地不一樣!在太空環境裏,一切物體沒有重量,水不會像在地球上那樣自動從噴頭往外噴、向下落,而是噴出來後到處飄。

那麼,科學家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他們給水加足壓力,逼着水向外噴,就像用高壓噴霧器那樣,並根據這個原理設計了一套專門的太空淋浴設備。這是一個奇怪又好玩的設備:它本身一個圓筒,宇航員鑽進桶內,拉上密封拉鍊,雙腳伸進固定在桶底的一雙特殊拖鞋內,就可以站得很穩,不至於飄起來。宇航員打開桶頂的蓮蓬頭,加了壓力的熱水就會噴出來。因為水珠在筒內亂飛,很容易鑽進宇航員的鼻孔裏,影響呼吸,所以宇航員在打開蓮蓬頭之前,還要把呼吸器套在嘴和鼻子上,防止水珠進入氣管。有了新的洗澡設備,宇航員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洗澡了。

在太空洗澡是這麼好玩,如果有一天我們也成了宇航員,一定要好好體會下在太空洗澡的感覺!

科普知識作文 篇5

科學課,王老師讓我們帶花崗巖觀察。我帶了兩塊。可是當我拿出來準備觀察時,發現它們緊緊地貼在了一起。我試圖把它們分開,可是兩塊花崗石卻像有磁力似的,仍然貼在一起。我加大了力氣,才把它們給分開了。我很奇怪,又把它們合在了一起,結果它們又好像有磁力似的,吸在了一起。

這是為什麼呢?花崗石是由石英、長石、雲母組成的,它裏面又沒有磁鐵,怎麼會互相吸引呢?我找了塊磁鐵放在花崗石上,它沒有被吸住;我再把花崗石放在桌子上,花崗石也沒有和桌子吸在一起。這是為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下課後,我拿着兩塊花崗石去問王老師。王老師接過花崗石,耐心地解釋給我聽:“你看,花崗石的表面很光滑,當你把花崗石光滑的兩面貼在一起時,裏面的空氣就很少很少了,外面空氣的壓力就把它們壓緊了,所以你想把它們分開是會感覺有點吃力。而當你把花崗石放在有點粗糙的桌面上時,它們裏面的空氣壓力和外面的差不多,所以你拿起它比較方便。如果,你在兩塊花崗石的`中間沾上點水再把它們合在一起,你要分開它們的話,就更難了!”

“為什麼呀?”我很好奇,馬上弄了點水滴在花崗石上,把它們合在了一起。嘿,還真比剛才沒沾水時吸得更緊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我摸摸頭問王老師。

“如果説剛才兩塊花崗石中間還有點空氣,那麼你説現在呢?”王老師笑着反問我。

“水把空氣又擠走了一點?”我不確定地説。

“對呀,就是這個道理。兩塊花崗石中間的空氣變少變沒了,所以你要分開它們就感覺更難了。呵呵,科學奇妙吧!”

原來都是空氣在搗蛋。不過今天還真的感謝這調皮的空氣,使我又額外地從王老師那裏收穫了不少科學知識。

科普知識作文 篇6

噴霧農藥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施藥前應仔細檢查施藥器具,防止藥液跑、冒、滴、漏。

(2)加水量要按標準,行走速度要一致,噴頭霧滴要均勻,不重噴或漏噴。

(3)對冠層密集的作物田實施噴霧,要用高壓式或風送式的噴霧器具,以便霧滴穿過冠層。

(4)在温度高、風大的氣候條件下,應避免噴霧過細,以防飄移污染,並注意臨近地塊種植的敏感作物。

(5)施用過農藥的地塊,尤其是施用過高毒性的殺蟲劑的地塊,應在明顯處做好標記,以防人、畜進入施藥環境中,造成中毒事故。

農藥科學使用的基本原則

(1)根據防治對象和農藥的性能選擇農藥。

(2)根據防治對象的發生情況及環境條件,確定施藥適期。防除雜草可根據藥劑性能、作物和雜草不同生育期對藥劑的敏感性決定施藥適期。如使用觸殺性除草

劑應掌握在雜草幼苗期施藥為宜。

(3)掌握有效用藥量,適量施藥。

(4)按照施藥目標和農藥特性,採用恰當的施藥方法。

(5)根據環境因素選用藥劑。

農藥殘留對人體的危害

有機氯農藥————神經毒和肝毒,可損傷肝、腎及神經系統;如DDT和六六六、三氯殺蟎碸、三氯殺蟎醇等,殺菌劑有:五氯硝基苯、百菌清。

有機磷農藥————神經毒,抑制乙酰膽鹼酯酶的活性。有可能損傷肝、腎或致癌、致突變等; 1、劇毒類:甲拌磷、內吸磷、對硫磷、氧化樂果;2、高毒類:甲基對硫磷、二甲硫吸磷、敵敵畏; 3、低毒類:敵百蟲、樂果、氯硫磷、乙基稻豐散等。

氨基甲酸酯類————抑制乙酰膽鹼酯酶的活性;對實驗動物有致癌作用;如:涕滅威、西維因。

抑除蟲菊酯————中樞神經毒;如:氯氰菊脂(滅百可)、溴氰菊脂(敵殺死)、殺滅菌脂(速滅殺丁)。

農藥中毒的治療原則

(1)儘快脱離中毒現場,中止毒物的繼續吸收。

(2)解毒治療。給予解毒劑,解除或加速排出已進入

機體內的毒物。

(3)對症治療。控制病情發展,減輕或解除各種症狀,其目的是促進受損害的器官恢復正常功能。

(4)支持治療。保護或增強中毒者的抵抗力,提高自

身抗毒能力,促進早日恢復健康。

農藥中毒後的不良反應

由於不同農藥中毒作用機制不同,所以有不同的中毒症狀表現,一般表現為噁心嘔吐、呼吸障礙、心搏驟停、休克、昏迷、痙攣、激動、煩躁不安、疼痛、肺水腫、腦水腫等。為了儘量減輕症狀和死亡,必須及早、儘快採取急救措施。

標籤: 精華 科普知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kepuzhishi/73v9g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