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學習資料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的十二個黃金法則

家庭教育的十二個黃金法則

過去的認識裏,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的十二個黃金法則,希望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的十二個黃金法則

歸屬法則:

保證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這條看起來是不言而喻的,哪個家長不想給孩子創造健康環境?但實際上也不盡然,有些家長有此心卻不懂如何做。比如説,過分溺愛嬌慣孩子,由着孩子瞎吃,不鍛鍊和勞動,就是一種不健康的習慣。孩子變得好逸惡勞的罪魁禍首也是家長的慫恿。還有,家長之間有矛盾經常爭吵,也是很不正常不健康的環境。

希望法則:

永遠讓孩子看到希望;

家長們都是對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是否永遠用正面鼓勵的話語讓孩子們看到希望,認為自己確實有希望呢?如果你是一位家長,愛對孩子喊:“你怎麼這麼笨”,“這麼沒出息”,“你算是沒指望了”之類的話語,站到孩子的立場想一想,自己會看到希望嗎?

力量法則:

永遠不要與孩子鬥強;

成人總是比孩子有力量,無論是拼體力還是鬥智能和經驗,不然多吃那麼多年的乾糧不是白吃了?因此大人與孩子鬥強本來就不平等,勝利了也不光彩。尤其是家長、老師等和孩子關係密切的成年人,不可採用與孩子賭氣、硬比等方式去刺激孩子。對心理感情處於不成熟階段的少兒來説,“激將法”是不合適的。

管理法則:

在孩子未成年前,管束是父母的'責任;

“子不教,父之過”在哪裏都通行。未成年的孩子自我剋制能力上不成熟,因此父母必須負起責任來管束。但這種管束應該是充滿親情、人性化、科學而理性的,而不可把孩子作為私有財產來任意修理擺佈。也不可採用命令式,毫不顧及和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和人格。

聲音法則:

要傾聽他們的聲音;

平等地對待孩子,給他們發言權,傾聽他們的聲音,他們才會説出真實思想。如果大人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視他們的心聲,久而久之,他們會不敢對家長説真話,不愛與家長交流。

榜樣法則:

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家長檢點言行極為重要,孩子的教養,多半來自生長環境的耳濡目染。家長也要注意交往的社會關係和常去的場合對孩子的影響。

求同存異法則:

尊重孩子對世界的看法,並儘量理解他們;

孩子和成人的看法往往不同,他們會有很多不符合常規的幻想。其實這些正是童心的可愛之處,如果大人認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潑冷水,會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會讓他們因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懲罰法則:

這一法則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和報復心理,慎用;

單純的懲罰,尤其體罰,是非常負面和拙劣的教育方式,也是不文明的。但不是不可以批評,也可以採用適當的方式做些處罰,比如孩子做錯了何事,可以罰其幾天不能看電視,但決不能不許孩子吃飯,或者罰站數小時,打罵更是違法的。

後果法則:

讓孩子瞭解其行為可能產生的後果;

有時候,成人都説不清楚後果和危害,光對孩子橫加指責,就無法服人。因此要教育孩子心服口服,家長、老師等成人首先得周密思考前因後果,然後好好與孩子談談,曉之以理,孩子會明白的。

結構法則:

教孩子從小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在美國這樣的法制社會,做到這點不算太難,法制教育融匯在社會生活和學校教育之中。孩子們從小就受到薰陶,心中都有一道道德底線和法制底線。或許有人以為美國很開放,但實際上,美國人對待道德感情、家庭責任、性愛行為等,都不會超越底線,也少有人因為幫親友社會關係而腐敗違法的。因為他們心中有原則,知道越界就是犯罪,不能為了遷就親人而觸犯法律。

二十碼法則:

尊重孩子的獨立傾向,與其至少保持二十碼的距離;

這個“二十碼”是個象徵,説明美國人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留出心理空間。家長不必處處圍着孩子轉,你覺得是關心照顧他們,孩子們卻覺得家長控制得太嚴。也應允許孩子保有自己的隱私,有自己的主動權和決定權。當然,家長還是要在二十碼之外注視着的。

四W法則:

任何時候都要了解孩子跟誰在一起(who)在什麼地方(where),在幹什麼(what)以及在什麼時候回家(when)。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uexiziliao/jiatingjiaoyu/nxn7r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