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行政公文 >報告 >

支教工作總結報告

支教工作總結報告

篇一:支教工作總結(發言稿)

支教工作總結報告

時光如水,歲月如歌,轉瞬之間一年的支教工作已經結束了。一年支教,我走進了漢岔鄉小學教育第一線,瞭解了漢岔鄉小學教育的現狀,認識到了漢岔鄉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困難與艱辛,體味到了漢岔鄉小學教師的酸甜苦辣。漢家岔鄉中心小學座落在旱塬秀峯鐵木山腳下漢家岔鄉政府所在地,南臨309國道,距離會寧縣城62公里。學校始建於1980年10月。 學校現設教學班12個,學生603人,專任教師27人。這一年來,我工作着,感動着,收穫着。

一、提高認識:堅定支教思想,恪守職業道德

支教一開始,我就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名“流水教師”,而是把自己當作本校正式老師對待,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努力完成學校領導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跟同事相處的特別融洽,對學生給予一片愛心。一年的支教生活,可以説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面對一種挑戰,我用行動戰勝自我,從容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

做為一名支教老師,首先,我堅持走教育方針的基本路線,根據新的課程標準進行教學。其次,端正自己的服務態度,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經常利用課餘時間多跟同事和學生進行交流,使自己成為同事們的知心朋友,學生們的良師益友。支教對我們每個支教老師來説,是一次磨練,畢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規律,要具備吃苦耐勞的精神。因此,當我加入“支教”隊伍時,自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管遇到多大困難,也要像在東關小學時一樣,一定要堅持下來,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嚴格要求自己,服從領導的各項安排。平時,我能主動的與本校老師溝通交流,傳播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同時也虛心向他們學習。

為了支持我的工作,我們家可以説是“全家總動員”。年逾八十的公婆,放棄了在老家舒適而自由的生活,替我照顧忙碌且生病的丈夫和上初中一年級的女兒。我每週回家一次,為家裏準備好一週的伙食,由年邁的婆婆負責家人的吃住及孩子的家庭管理,愛人百忙之中抽時間輔導孩子的學習(這些以前都是我的工作)。婆婆體弱多病,不但不抱怨辛苦,還竭力隱瞞病情,使我心裏充滿了愧疚和感激。漢岔地處山區,交通十分不便,也為了能多替換年邁的婆婆,減輕她的家務勞動量,愛人無怨無悔地每週接來送往,使我從來都沒有耽誤任何學科一節課的教學工作。家人的無私奉獻激勵着我走完了“支教”這一年四季的希望之旅,堅定了我一心一意奉獻山區孩子和教育事業的決心。 二、温馨生活:領導關懷備至,同事熱情好客。

首先,擺在面前的是支教一年中的日常生活問題。漢岔是個自然環境優美的好地方,空氣清新。於我並不陌生,可以説是我的家鄉。因為這裏是我二十三年以前學習和生活過的地方。今天的漢岔崇文重教的風氣一點兒也不比會寧差,但由於交通不便,這裏也就無奈中註定了落後,經濟狀況並不很理想。所以,一開始我就做好了“吃苦”的心理準備。但漢岔人的好客、漢岔人的質樸、漢岔人對支教老師的關心、愛護和支持讓我收穫了無數感動同樣也有家鄉領導、同事、朋友的關懷,

使我感到萬分欣慰。這裏我感謝所有領導和朋友們的關心、幫助和支持。由衷地道一聲“謝謝”!

三.教育教學:踏踏實實教書,全心全意育人。

為了不負領導的重託,為了不讓對我寄於厚望的人們失望,我選擇了勤勉,我願以我的傾情躬耕換得默默地奉獻,憑我的真情付出以換“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自從到漢岔支教以來,我堅持一貫對黨的教育事業熱愛的準則,講正氣,樹良好師德風範,努力在實踐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注意團結協作,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並主動協助學校的其他工作。同時注重工作方式,講究工作效率。一年以來,我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支教教師的良好形象,為山區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第一學期我擔任學前班、三、五年級的音樂、學前班的社會、一年級的思品教學,每週16個課時。認認真真,勤勤懇懇,帶給學生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音樂課堂,為了讓他們接受音樂各方面的訓練和薰陶,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接受更為直接和正規的音樂教育,我將自己家裏的電子琴帶到學校上課時用。第二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數學、音樂和四年級的音樂教學,每週16節課。在教學中,我堅持備好、上好每一節課,注重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習,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盡我所能傳授更多的知識給他們。我班共有46名學生,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接班後我儘可能多的和學生們在一起,與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學習、生活、家庭情況。我把自己真正融入他們當中,成為他們的一員。這些孩子的文化知識儲備、生活經驗不如城裏的孩子,源於父母文化水平的侷限,教育觀念的偏差,外出打工等因素的影響,家長對孩子缺乏必要的激勵和引導,關注孩子學習的甚少,孩子回到家裏要麼看電視,要麼在外面玩耍,各方面發展是“自然狀態”——順其自然。學生雖天真淳樸,卻顯得有些木訥。學生思維緩慢,語言蒼白,有的甚至連話也説不真切,作業拖拉也就不足為奇了。開始每上一節課,儘管我做了充分的課前準備,並且製作了美觀實用的教具,但課堂教學的尷尬還是層出不窮,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我上課所提出的問題和學習要求甚至聽都聽不懂,更不要指望他們自覺思考問題

面對這羣基礎差,學習習慣較差的孩子,我開始思考如何引導學生熱愛學習,促進他們全面發展?我從欣賞他們入手,用微笑去面對他們。我蹲下身子與學生平視,敞開心扉同學生交流,用樸實坦誠的心境解答天真無邪的疑問,解讀鄉土浸潤的`童年。我的課堂更多地走向質樸和純淨。課堂上,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使課堂教學活動井然有序,我將學生按座位自然分組,實行紀律、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課堂表現獎勵制度,為他們好的表現獎勵“☆”;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我為他們配置正規的作業本,對書寫好的作業給予“☆”等獎勵,每當看見學生燦爛的笑臉,我的心裏總會升騰起一種熱浪 經過一個學期的培養鍛鍊,學生已經初步養成了良好的上課習慣和學習習慣。他們已經喜歡這個集體,喜歡我這個“城裏”老師了。學習上基本能做到課前有準備,上課有精神,聽課能專心,思考會用心,回答問題條理清楚等。全班學生學習數學的風氣很濃。看到孩子們的進步,我感到了由衷的欣慰。

篇二:支教總結

這個假期利用兩週的時間去甘肅支教,經歷過很多事情,自身得到了一定的鍛鍊,覺得有意義。支教工作已經結束有一段時間了,早就想對我這兩週的所見、所聽、所思、所感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盤點,但是這筆是握了又放下,就這樣拖了一段時間,還只是一個題目赫然於紙上。不是懶,而是不敢!害怕自己淺薄的文字不能將這兩週所經歷的一切完整的表達出來,不能將我在這兩週當中所感悟到的所有真實的再現。

從泰安來到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八里灣鄉陳去村陳去小學,進行為期兩週的支教生活,支教所在地是一個山區,在這裏我看到了我們國家基礎教育最真實的一面,也在努力思考着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的路在何方。 剛到陳去村的時候趙校長去接的我們,然後我們一行到陳去小學,在辦公室校長簡單的佈置了這次支教的主要任務,他説你們來這裏主要還是給學生們上課,這個特殊的地方學習是孩子們走出山區的唯一出路。我們簡單的向校長了解了一下學生的學習情況,瞭解到這個學校學生的英語水平亟待提高,於是我們針對這個情況及時調整授課思路,增加了英語口語等授課安排,並且縮減了扶農的時間和任務。

講課篇 最緊張的是第一天和學生們見面,他們給我的感覺就是太靦腆,有的甚至見了我就跑,但隨着不斷認識,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對

我友好起來,雖然上午還有幾個“頑固分子”,我通過中午的交流和下午活動期間帶領大家組織活動,尷尬的局面正在逐步緩解,我還在努力。

第二天廣東和常亮去聽我講課,我感覺講課效果不太理想,班裏的氣氛很差,不如在五年級上課的那種隨意狀態。每天備課花那麼多時間,現在想想,講課的時候我太小心了,基本都是按着備課本上早就準備好的內容講課,有的時候刻意去想備課的內容,上課的機動靈活性不是很好。這一天嘴讓我幹道欣慰的莫過於王慧下課後給我遞小紙條了,我真不知道她是鼓了多大勇氣過來找我的,我帶的班級有幾個女生特別靦腆,我現在嘗試用各種方法讓她們建立自信心。 以後的幾天看到學生們每天都在進步,我每天的生活充實且快樂,正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班裏學生慢慢的打開他們的話匣子,整天追着我問這問那

調研篇

從第二天開始我們支教成員分為三個小組,每天下午學生們放學後兩個小組出去調研,我們小組第一次去調研的時候去的馬丹家,瞭解到她家今年糧食顆粒無收,在這樣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地方我真是覺得老天爺為什麼有的時候會如此的不公。在這幾天的調研過程中,可以看出這裏每個家庭的情況差的也不是很多,基本上就是每家都至少有20幾畝地,家長甚至每天都在山坡上忙農活,學生們下課後也要幫着父母幹活,一次不經意和學生握手,他手上的老繭讓我吃驚,我家也是農村的,從小在家乾的農活也不算少,可是也沒有這麼多老繭,心痛;這個地區特別乾旱,真碰到大旱的時候,山坡上的莊稼產量微乎其微,靠天吃飯的當地居民就很難維持生計了,一般來説他們每年能有兩三千元的純收入;還了解到家長們對孩子們的學習支持力度很大,他們也都明白,學習才是這裏的孩子們的唯一出路。

管理篇

支教期間我是六年級代理班主任,班裏發生了一些事情讓我支教回來後用很長時間來考慮到底問題出在什麼地方,我歸納出這幾點,首先你作為支教老師,必須對學生們要用心,是應該站在學生們的角度看去看問題,不能憑自己的一腔熱血讓學生們聽你的,他們還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所作所為,所以去教育學生們的時候我們要多站在他們的角度想一想;其次是明確自己的任務,也就是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在課上和課下要區別對待。我開始的時候不分課上課下,經常和學生們開玩笑,以至於後來班級秩序亂糟糟的;再就是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有的時候的確學生們很調皮,有幾次班裏的學生把我氣的都快哭了,我特別的自責,後來和其他幾位支教老師認真交流後才明白,老師是出賣自己良心的,你做到了就好,買不買賬是學生們自己的事情。

活動篇

課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趙季平同學,他看起來特別調皮,開始我也不喜歡他。三件事情讓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一天中午我閒着沒事就和他在我們的宿舍門口聊天,他説現在要好好學習,以後要考大學,這樣才能再次見我我們這些大哥哥大姐姐;去他家調研聽他媽媽講,以前他每天中午都回家吃飯的,我們去支教期間他為了和我們一起玩,每天中午都不回家了;還有一次是我們一次調研本來不打算去他家了,他在岔路口處一句話也沒説,就氣嘟嘟的走了,後來還哭了。這件事情讓我明白,只有通過自己的接觸才能真正瞭解一個人,別人説的永遠也代替不了你自己的看法。

團隊紀律篇

這次支教我們儘管是協會自己組織的,可我們還是要代表農大學子的風采,所以無論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後果,想想做完這件事情後對學校的影響。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是一天晚上我們連着開了兩個會主要就是説如果有什麼問題或意見要及時反饋,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那天晚上有四個學生留在學校,有幾個支教老師也知道這個情況,但他們也沒有及時和會長反映,其實都能理解大家的出發點是好的,要不誰也不會選擇來這個地方支教,但終歸還是大家的辦法比較多吧。最起碼一個團隊不管發生任何事情都因該團結,要有集體意識,碰到比較棘手的問題應該及時和大家溝通交流。

在支教期間認識了一些好朋友,這也是我一生的財富。 差不多,這就是我在陳去小學支教兩週的經歷與收穫,回來後,好多同學都在問我:“支教感覺怎麼樣?”我回答的是:“自己挺充實,很有意義!”這是我的真實想法,如果有機會我還想去,也很懷念那段充實並快樂的日子。

標籤: 總結報告 支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ngzhenggongwen/baogao/yjgr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