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魯迅 >

《魯迅自傳》的教學設計

《魯迅自傳》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魯迅自傳》的教學設計

魯迅是我國現代最偉大的文化巨人,通過本文可以瞭解魯迅的一些基本情況,《魯迅自傳》教案(語文版)。但本文是一篇小結,寫得較為簡略,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學過的魯迅的作品來了解更為詳細一點的魯迅的經歷,從而復活…—個更為鮮活、具體的告迅的形象。如《故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和《阿長與“山海經”》。

本文是一篇人物傳記,從篇幅上:來説是小傳,從傳主(立傳人物)來説是自傳,要充分利用記敍文的有關知識引導學生理解自傳和小傳的特點;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有一個人被公認為是我國近現代最深刻、最複雜、最矛盾、最具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文化巨人,同學們猜猜他是誰?

魯迅,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魯迅先生寫的一篇文章《魯迅自傳》。

二、熟悉課文

請同學速讀課文,完成下面兩個任務:

1.識記文章中自己難以掌握的字詞。

2.結合註釋的閲讀,瞭解文中牽涉的一些歷史事件。

3.根據課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魯迅在1881年到1930年的主要活動

三、落實字詞

籌辦:籌劃辦理。

衰落:(事物)由興盛轉向沒落。

學籍:登記學生姓名的冊子,轉指作為某校學生的資格。

學力:指在學習上達到的程度。

乞食者:要飯的人。乞:乞討。 生計:生活;維持生活的辦法。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彷徨:走來走去,猶疑不決,不知往哪個方向去。

四、列表梳理魯迅本文中交待的情況 時間

事件(主要活動)

原因

一八八一年

出生

十三歲時

輟學回家

家裏遭了很大的變故

十八歲

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師學堂

大約過了半年

改進礦路學堂

畢業之後

被派往日本去留學

待到在東京預備學校畢業

決意學醫,進了仙台醫學專門學校

因為確知道了新的醫學對於日本維新有很大的助力

兩年後

棄了學籍,再到東京,和幾個朋友立了些小汁劃,提倡新文藝

偶然在電影上看見—箇中國

人因(在日俄戰爭中)的偵探

而將被斬,因此又覺得在中

國醫好幾個人也無用,還應

有較為廣大的運動

二十九歲

回國

因為母親和幾個別的人很希

望我有經濟上的幫助

(剛),回國

在浙江的兩級師範學堂做化學

和生理學教員

第二年(1911)

到紹興中學堂做教務長

紹興光復後(1912)

做紹興師範學校的校長

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後

到北京教育部當做部員、兼做北京大學、師範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的國文系講師

一九二六年

做廈門大學教授

被北洋軍閥政府通緝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

到廣東做了中山大學教授 一九二七年四月

辭去中山大學教授

一九二七年九月

出廣東,定居在上海

一九一八年

開始從事文學創作

因為一個朋友錢玄同的勸告

五、佈置作業

1,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魯迅自傳》教案(語文版)》。將今天所學的詞語抄在詞浯積累本上。

2。到圖書館查找一些關於魯迅的資料,進一步瞭解魯迅在—八八一至一九三O年的生活、思想狀況和經歷。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堂課所學內容

1.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2.在不看書的情況下複述一八八一到一九三○年間魯迅的經歷。

二、引導、組織學生根據自己所查到的資料充實課文中一些語焉不詳的地方

1.魯迅的家世是怎樣的?

參考:魯迅本姓周,名樟壽,後改為樹人;號豫山,後改為豫才。一八八一年九月二五日,魯迅出生於浙江紹興城內周氏望族。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在京城擔任內閣中書,家裏有四五十畝水田,不愁生計。其父雖沒做官,但也是讀書人。周家是—個典型的書香門第。

2.出生於這樣的家庭,魯迅的童年過得怎樣?請同學們根據已學過的魯迅作品:《故鄉》、《從百草園到三昧書屋》、《社戲》、《阿長與{山海經)》中透露的消息描述一下。

參考:一個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愛自己的父母,有百般照顧自己的家人,有好玩的朋友,有迷人的樂園,有博學的老師指點,又受着書香門第的薰陶,魯迅的童年應該説是很幸福的.。

3.魯迅家遭遇了怎樣的一場變故?家庭景況淪落到怎樣的境地?

參考:魯迅的祖父涉嫌科場舞弊,被罷官下獄。獄中的打點需要錢,父親一病三年也需要錢,家道急劇衰落,以至於學費都無法籌措。且家庭敗落後,親戚族人也都一個個換了嘴臉。這種急劇的變化,使魯迅深刻地感受到了世態的炎涼,人生的陰暗面。從而形成了魯迅強烈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4.魯迅為什麼考入水師學堂後很快又改進礦路學堂呢?

參考:俗話説:“便宜無好貨”,魯迅因為沒錢求學,無奈選擇了為當時所不取的水師學堂,雖然不要學費,但教員水平極差,根本學不到什麼東西。直到魯迅離開二十年後,江南水師學堂還有教員公然在課堂上斷言:“地球有兩個,一個自動,一個被動,一個叫東半球,一個叫西半球。”

5.如果説出國前魯迅多次的人生選擇多是被迫的、無奈的,那麼留學日本後,魯迅也經歷了數次人生道路的選擇,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魯迅為什麼要選擇學醫?又是出於什麼考慮決定棄醫從文的?從這裏可以看出魯迅是怎樣的人?)

參考:魯迅選擇學醫,是確知新的醫學對於日本維新有很大助力,想通過學醫,改變中國人“東亞病夫”的狀況,來達到強國的目的。但後來認識到體質弱並不是導致國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想通過提倡新文藝,對國民進行思想啟蒙,來達到富國強民,改變落後面貌。從中可以看出魯迅具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如果出國前的魯迅更多的是為自己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奔波的話,出國後接受了新思想的魯迅,則成長為一位擁有救國救民理想、積極探索救國道路的志土。

6.請同學們結合時代背景,談談對魯迅回國後,從這個學校輾轉到另一個學校的理解。

標籤: 教學 魯迅 自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luxun/7mgk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