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魯迅 >

魯迅故里遊記散文

魯迅故里遊記散文

今天,我帶着無比崇敬的心情去參觀魯迅故里,或許是受三味書屋和百草園的故事所吸引吧。因為對魯迅先生深深的仰慕和敬仰,一路上走馬觀花的風景便倒頭而去,似乎時間過得挺快。

魯迅故里遊記散文

當烏篷船停靠在岸邊的時候,遠遠可以看到上邊孔乙己塑像的半個頭。戴一副眼鏡,一頂黑色的帽子,長長的辮子,修長凌亂的鬍子,瘦削的身子,纖瘦的手指間夾顆茴香豆。這就是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活生生的。

今天,魯迅故里是免費開放的。不像周恩來故居和秋瑾故里,王羲之故里,南越王墓和大禹陵,越王勾踐故里,商業味挺濃。所以,門口的廣場浮雕面前遊客不斷,甚至下面的小銅人頭和小氈帽都被撫摸的光滑閃亮。領到門票後,就沿着這條仿古街道走進魯迅祖居。

這是一座陳舊的瓦房,3米高的牆面已經凹凸不平,屋頂上的瓦間鋪些青苔,木製柱樑也已腐蝕,爬滿蜘蛛絲,似乎風一揚就要掉下來。大堂正上方掛一塊匾,下面一幅巨大的畫,由於某些原因,只可遠觀不可近玩也。但是上面落滿的灰塵,足已證明了歷史的滄桑和變遷。裏面一個一個房間猶如迷宮一樣,大同小異。魯迅小時候睡過的主人房,讀書房,畫房,佛房,浴房,琴房,繡房,閨房,婚房,廚房,雜物房。個個房間都只有10多平方米,倘若不開燈,真無法看清牆上寫的是什麼字。其實這些房子,我們農村也有,不過結構上面有區別,畢竟這裏是江南特色。當這些房子看完的時候,天都暗下來了。天公不作美啊!下起了小雨,遊客跑得慌。

下雨的街道寬敞了許多,咸亨酒鋪招徠客人的酒旗,還有小販叫賣特色小吃的吆喝聲,那些飾品,吉祥物的鋪子,典當鋪頭,清式的房子建築,在雨中竟然是如此的美麗。江南小鎮的老街,至今仍然保持了古越的面貌。

今天身臨其境,細細品味雨中的江南,當年社戲的水上戲台,萬盛米行的河埠頭,烏篷船隊,孔乙己身旁的`黃酒鋪,還有三味書屋……

最難找的就算是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相傳百草園是荒廢的園子,卻是魯迅小時候的樂園。走進故居,七拐八拐才到一個後院,牆上的青蔓爬的老高老高。多年的風雨將牆面洗刷過得沙碩累累,如一粒一粒的黃豆。西邊的矮牆已經和雜草打成一堆了,只是那深藍色的磚塊可以憶起書裏的捉迷藏的故事。沿着矮牆一直走到碧綠的菜畦,如今種滿了豌豆,結滿了豆莢。旁邊的2棵桑椹,枝葉茂盛,如孿生姐妹一樣。園子中間的是石井欄,小小的一口井,已經枯了,井欄的確磨的光滑。南面的是肥大的皂莢樹,現在已經很老了,葉子也很少了,樹幹還是很粗,周圍被鐵架支起來。旁邊的南方皂莢(聽説的),掛滿了皂角,當時移植在這裏,可能別有用意。隔壁的朱家花園就沒有去看了。想想看了也是一樣。

園子對面河邊的古式深紅色的房子,就是當年的三味書屋了。

書屋正中央上方掛一塊匾,什麼寫着三味書屋,就是當年魯迅先生唸書的私塾了,中間的大方桌,就是老師壽鏡吾先生的講台桌,書屋裏只有8個課桌,聽説都是自己家裏帶來的,也就是隻有8個學生。書屋東北角的那個座位就是當年魯迅讀書用的。現在要靠繩子纏着,要不就會散掉,桌面上方放一塊玻璃(後人放的),玻璃壓着的就是魯迅親手刻畫的“早”字。相傳,有一次魯迅為了給祖父買藥而上學遲到,老師批評他以後,就刻了這個早字。以便鞭策自己時時早,事事早,並要求讀書“三到”。

外面的雨下得很大,遊客也陸陸續續離去了,似乎整個三味書屋就只剩下我和幾個工作人員了。房子裏很靜,門口的導遊小妹在哪裏唸經一樣反覆講解那些歷史典故,聽得年老的遊人跟工作人員一樣,昏昏欲睡。

天黑時分,我發現自己又累又餓了。才知道今天中午我忘了吃飯……

一陣風過後,我便跑向張開大嘴似的空蕩蕩的公交車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luxun/3gl48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