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現代作家 >魯迅 >

魯迅《三閒集》雜文集:《扁》

魯迅《三閒集》雜文集:《扁》

引導語:魯迅雜文,用魯迅自己的話來説,就是雜感,就是短評,就是“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目的在“立人”,在改革。下文是《扁》原文,出自他的《三閒集》雜文集,歡迎大家閲讀學習。

魯迅《三閒集》雜文集:《扁》

  

扁〔1〕

中國文藝界上可怕的現象,是在儘先輸入名詞,而並不紹介這名詞的函義。

於是各各以意為之。看見作品上多講自己,便稱之為表現主義;多講別人,是寫實主義;見女郎小腿肚作詩,是浪漫主義;見女郎小腿肚不準作詩,是古典主義;天上掉下一顆頭,頭上站着一頭牛,愛呀,海中央的青霹靂呀……是未來主義……等等。

還要由此生出議論來。這個主義好,那個主義壞……等等。

鄉間一向有一個笑談:兩位近視眼要比眼力,無可質證,便約定到關帝廟去看這一天新掛的扁額。他們都先從漆匠探得字句。但因為探來的詳略不同,只知道大字的那一個便不服,爭執起來了,説看見小字的人是説謊的。又無可質證,只好一同探問一個過路的人。那人望了一望,回答道:“什麼也沒有。扁還沒有掛哩。”〔2〕我想,在文藝批評上要比眼力,也總得先有那塊扁額掛起來才行。空空洞洞的爭,實在只有兩面自己心裏明白。四月十日。

【註解】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三日《語絲》第四卷第十七期“隨感錄”欄。

〔2〕這個笑話,在清代崔述的《考信錄提要》中有記載。

《魯迅的經典雜文集》讀後感

這本《魯迅的經典雜文集》是由<魯迅>魯迅先生所寫。<魯迅>魯迅先生把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一生用筆桿子當作利器,對敵人冷嘲熱諷,用自己的舉動告訴我們,對敵人必須橫眉冷對千夫指,對人民必須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出國留學之後,依然不忘為人民服務。1936年8月19日,一代大文豪魯迅去世了。

《魯迅的經典雜文集》分為《墳》《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而己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三閒集》《花邊文學等》《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

在這之中,我最喜歡的是《華蓋集》中《忽然想到》,我讀完了這篇《忽然想到》,我的感想是,當時社會中,當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時,當日本的鐵蹄踐踏在中國的大片土地上時,中國有很多人非但沒有覺醒。而且被欺負的人並不是打敗踐踏中國的人,而是欺負比他們更加弱小的人。面對敵人,沒有一個人敢於“狂喊”。大敵當前,沒有一個人為中國人説幾句話,這叫做同胞?我們面對不平的事情,就應當敢怒敢言,為我們爭奪應有的權利。但是,當時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真的十分悲哀。對於敵人的暴行,每一個人都是以緘默來回應這可惡的`暴行。敢於怒,而不敢言,這就闡明瞭國人缺少勇氣,當時還有人成為了日偽,真是可惡。懦弱到這種田地!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我們可以適當地妥協,但不能缺少勇氣,不敢於敢怒敢言。

同胞的定義是什麼?是同一個國家或民族。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更應當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啊!那我們就應當履行我們作為同胞的責任。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但是,我們不能忘卻當時中國國恥。所以,我們就更應當好好學習,努力讀書,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在這本書之中,我最喜歡的文章還有《讀書雜談》。我以為魯迅説的對倘只看書,便變成書櫥。一個人變成了書櫥之後,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又有什麼用。所以,“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要知道,世界最古老的傳佈方式就是書,沒有了書,人類的知識經驗也就很難傳佈,由此可見,書很重要,但不能只看書,不思考。比方説,一本書上説,《水滸傳》是偷竊之書,不能去看。難道説,正如它説,《水滸傳》真是如此嗎?

一個人腦袋中全是書中的思想,是沒用的。要知道,古往今來,所有的東西都是人們在摸索和創新中發明的。書並沒有教會他們怎樣發明,怎樣發明,那是需要自己思考的。變成一個完完全全的書櫥並不會讓你得到什麼,我們應當活學活用,吸取百家之精華,並在實踐中學習,這才是精確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是一條真理,但是我們要學會思考,學會學以致用,在生活得以發揚。

在這本書中,我以為寫得最好還有《上海的兒童》。書中告訴我們:現在的家庭教育孩子,不能怕孩子摔倒,也不能過於放任自流。這樣做對孩子是沒有利益。孩子不去自己嘗試,怎能會體會到這樣的樂趣呢?而且,不嘗試就沒有經驗,那就沒有成功。摔倒也是不可避免的,不應當怕孩子摔倒而不讓孩子嘗試。過於放任自流則會使孩子變得如小霸王一般,打不可罵不可。如此一來,到時候想管都管不了。作什麼事情都要控制一個度,只有適當才幹圓圓滿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xiandaizuojia/luxun/qdvv0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