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出自寓言故事成語大全

出自寓言故事成語大全

有關出自寓言故事成語,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幾篇相關的寓言故事大全,歡迎大家閲讀

出自寓言故事成語大全

出自寓言故事成語大全:靈猿受窘

在原始的大森林間,到處都生長着高大挺拔、鬱鬱葱葱的喬木,如葉形橢圓的楠木、葉子對生的梓樹、可防蟲蛀的樟樹、可做染料的櫟樹等等。它們枝繁葉茂,遮天蔽日,令人望而生畏。

有一種善於飛騰、跳躍的靈猿,生活在這原始大森林裏,恰似如魚得水。您瞧,它們在這些又粗又直的喬木之間輕盈敏捷地攀援,時而躍上,時而落下,不時還會扯住一很藤蔓,盪到另一棵大樹的樹杈上去小憩片刻。

它們在大森林內嬉戲玩耍,逍遙自得,神氣活現,好不威風,儼然就像這深山老林中的君王一般,誰也奈何它不得。由於它們的身體十分靈巧,行蹤無定,哪怕是像后羿、逢蒙那樣的神射手吧,恐怕也沒有辦法去瞄準它。

然而,若是將這羣靈猿趕到一片荊棘叢生的灌木林中去生活,那就會變成另外一番景象了。那裏盡是生有長刺的柘樹、滿身棘刺的酸棗、味道酸苦的枳樹等等。在這些渾身長刺的灌木叢中,靈猿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它們無樹可攀,無枝可跳,善於騰躍的本領無法施展,稍有行動,往往就會被繁枝利刺扎得疼痛難忍,真可謂是危機四伏。

因此,它們只能小心謹慎地在林間東張西望,左顧右盼,戰戰兢兢地爬行,全身緊張得直打哆嗦,好不悽惶!

同樣是這羣靈猿,為什麼在喬木林和灌木叢中的表現竟有天壤之別呢?這並不是由於靈猿的筋骨突然得了什麼急病而變僵硬了,而只是因為它後來所處的環境,使它不能充分施展其攀援騰越的本領所造成的結果啊!

靈猿受窘的遭遇説明,任何一種技能技巧能否得以充分施展,除主觀努力外,客觀環境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時甚至還會起決定的作用。由此可見,在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時代,創造一種寬鬆、和諧的客觀環境,使各種人才都能充分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該是何等重要啊。

出自寓言故事成語大全:抱甕老人

孔子的學生子貢到南邊的楚國旅遊。他在返回晉國經過漢水南邊時,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給菜園裏的蔬菜澆水。那位老人挖了一條渠道,一直通到井邊。老人抱着一個大水罐,從井裏汲水。水沿着渠道一直流到菜園子裏。他不停地用水罐汲水,累得上氣不接下氣。雖然他費了很大的力氣,但是工效卻很低。

於是,子貢走過去對老人説:“老人家,現在有一種機械,用它來澆地,一天可以澆一百畦呢,用不着費很大的力氣但工效卻很高,您不想使用它嗎?”

澆水的老人抬起頭,看了看子貢説:“你説的是什麼東西?”

子貢十分認真地對老人説:“將木頭砍鑿加工,做成一種機械,讓它的後面重,前面輕,用它來提水,就像把水從井裏連續不斷地抽吸出來一樣,水流得很快,嘩嘩地捲起的浪花簡直像開水翻滾一樣。這種機械名字叫做橰(gao)。”

澆水的老人聽了子貢的話卻憤憤然變了臉色。他不以為然地譏笑説:“我聽師傅説過,世上如果有取巧的機械,就一定會有投機取巧的事情;有投機取巧的事情,就一定會有投機取巧的思想。一個人一旦有了投機取巧的思想,就會喪失純潔的做人的美德;喪失了純潔的美德,人就會性情反常;而一個人要是性情反常的話,他就會和社會、自然不合拍,成為一個與天地自然社會不相容的人。你所説的那一種機械我並不是不知道,只是因為我覺得使用它,就是在於投機取巧的事,而做投機取巧的事是很可恥的。”

子貢聽了這個老人的一番話,像自己做了什麼錯事一樣,難為情地一時説不出話來。

這個抱甕老人所説的一番道理,看起來有一些邏輯推理的正確性,然而他在機械效用上借題發揮,把刁鑽、險惡與機敏、智慧混為一談的做法則是錯誤的。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在新事物面前抱殘守缺的人,做起事來不但吃力不討好,而且還會被後人笑話。

出自寓言故事成語大全:濮水垂釣

莊子在河南濮水悠閒地垂釣。楚威王聞訊後,認為莊子到了自己的國境內,真是機會難得,於是速派兩位官員趕赴濮水。來者向莊子傳達了楚威王的旨意,邀請莊子進宮,願將楚國的治理大業拜託給莊子。

莊子手持釣竿聽畢楚王的意圖後,頭也不回,他眼望着水面沉思片刻,説:“楚國有神龜,死去已有三千年。楚王將它的骨甲裝在竹箱裏,蒙上罩中,珍藏在太廟的明堂之上供奉。請問:對這隻神龜來講,它是願意死去遺下骨甲以顯示珍貴呢,還是寧願活着,哪怕是在泥塘裏拖着尾巴爬行呢?”

兩位來使聽完莊子的一番發問,不加思索地回答:“當然是選擇活着,寧願在泥塘生存。”

莊子見他們回答肯定,回過頭悠然地告訴兩位官員:“有勞兩位大夫,請回稟楚王吧,我選擇活着!”

這篇寓言表現了莊子的人格高潔,不為徒有其表的名聲、權勢而放棄生命自由。人生可貴的是生命,生命最可貴的是自由。

出自寓言故事成語大全:塞翁失馬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消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説:“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於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徵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這個故事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漸漸地濃縮成了一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它説明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

出自寓言故事成語大全:魯嬰泣衞

春秋時代,魯國有個城門衞士的女兒名叫魯嬰,生得聰明伶俐,多愁善感,富於同情之心。這天,是個月朗星稀的夏夜,一羣少女聚集在月光下,唱歌跳舞講故事。大夥兒正玩得十分開心的時候,魯嬰卻躲到一旁去偷偷地哭了起來。

她的一位好朋友發現了以後,以為發生了什麼事,便走過去悄悄地問魯嬰:“你到底是為什麼事而傷心哭泣呢?”

魯嬰睜開淚眼,望了望好朋友,然後説:“白天我聽人家説,衞國王子的品行不好,喜歡打仗,缺少愛心,當時我心裏就很不是滋味。剛才大夥兒在講故事時,我又想起了這件事,所以就哭了。”

這時,早已圍上來的一羣姑娘們都爭着來勸慰她:“衞國王子的品行不好,這跟我們魯國有什麼相干?再説打仗,那是諸侯間的爭王爭霸,你一個平民家的女兒,管得了嗎?為這些不着邊際的事情瞎操心,真是犯不着!”

魯嬰聽了這番話,很不以為然。她説:“我的想法跟你們不同。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前幾年,有個宋國的大司馬打了敗仗,逃亡時經過魯國,他的馬就將我家好好的菜園子踩了個亂七八糟,使我家平白無故地遭受了損失。去年,越王勾踐為復仇而攻打吳國,魯國國君為了討好越王,就在民間搜尋美女去獻給他,結果將我的姐姐選中了。後來,我的哥哥前往越國去探視姐姐,又在中途被吳越混戰的將士所殺害……”

説到這裏,魯嬰早已泣不成聲,難以自持了,圍在一旁的姑娘們也難過得一個個低下了頭。過了一會兒,魯嬰才停止了哭泣,繼續説道:“這兩件事告訴我,打起仗來是沒有國界的,遭殃的首先是老百姓。現在,衞國的王子又是這樣喜歡打仗,而我卻只剩下一個弟弟了,説不定哪一天災禍又會突然降臨到我們姐弟頭上,這又怎麼能不讓我擔心害怕呢?”

魯嬰從自家的不幸遭遇中,悟出了世間萬物互相聯繫、互為因果的哲學道理,並據此對事物的發展方向作出判斷,這絕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未雨綢繆的科學態度。

出自寓言故事成語大全:終身不遇

從前,洛陽有一個人,總想做官而一輩子都沒遇到做官的機遇。時光如流水,幾十年彈指一揮問。這個人眼看着自己頭髮已白,年紀老了,不禁黯然神傷。一天,他走在路上,不禁痛哭流涕起來。

有人看見他這般模樣,感到很奇怪,於是走上前問他説:

“老丈,請問你為何如此傷心呢?”

這個人回答説:

“我求官一輩子,卻始終沒有遇到過一次機會。眼看自己已這樣老了,依然是一身布衣,再也不可能有做官的機會,所以我傷心痛哭。”

問他的人又説:

“那麼多求官的人都得到了官,你為什麼卻一次機會也沒遇上呢?”

這個老人回答説:

“我年輕時學的是文史,當我在這方面學有所成時出來求官,正好遇上君主偏愛任用有經驗的老年人。我等了好多年,一直等到喜好任用老年人的君主去世後又出來求官,誰知繼位的君主卻是個喜愛武士的人,我又一次懷才不遇。於是,我改變主意,棄文學武。等我學武有成時,那個重視武藝的君主也去世了。現在繼位的是一位年輕的君主,他喜歡提拔年輕人做官,而我,如今早已不年輕了。我的幾十年光陰轉瞬即逝,一輩子生不逢時,沒有遇到一次做官的機會,這難道不是十分可悲的事嗎?”説罷,他又哭起來了。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認準了某個遠大目標,並且腳踏實地、始終不渝地去努力拼搏,總是有成功機會的。然而,一個人一受到挫折就改變志向,自然只會一事無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zv7k7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