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有哪些是寓言故事

有哪些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哪些是寓言故事,歡迎大家參考!

有哪些是寓言故事

藥商競富

有三個從外地來的商人都在同一個集市上賣藥材。第一位藥材商專門從產地購進貨真質優的上等藥材,根據進價定售價,差價不大,從不謀取暴利。按理説,這種誠實商人應該先富起來,可他的生意蕭條,鋪面冷清,只有少數知根底的人來買他的藥,只能勉強維持生計。

第二位藥材商對質優質劣的藥材都收購進來,售價隨顧客的意願而定,出價高就給優等品,出價低就給劣等貨。因為選擇餘地較大,利潤有大有小,所以生意總的説來還比較好,綜合效益還比較可觀。於是,兩年以後,這位藥商成了一名殷實的小財主。

第三位藥材商則專門去大量收購價廉質劣的藥材,然後略作加工,再換上精美的包裝,儼然是一種名牌精品的派頭,可售價並不比另兩家高多少,有時顧客還價或者添加一點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滿足。因為“一個便宜三個愛”,外觀也挺有檔次,經營也靈活,所以許多人都爭先恐後地來買藥,生意總是特別興隆,從不愁銷路。不到兩年,這位商人大發起來,成了遠近聞名的一個大富翁。

這個故事説明不同的經營之道有不同的結果。第一位藥商可貴,第二位藥商可歎,第三位藥商則可恥。不僅在市場,而且在其他方面都應當一要誠實、二要靈活、三要不斷改進。

鮑君神

有一個人到野地裏去打柴,在經過一片沼澤地的時候,意外地得到了一隻麋鹿。他非常高興,但沒有立即把麋鹿帶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樹,將麋鹿拴在那裏,打算忙完了活計再去牽麋鹿。

碰巧,有10多輛經商的車子從這片沼澤地經過。車上的人看見樹旁拴着一隻麋鹿,周圍一個人也沒有。於是,他們走過去把麋鹿牽走了。沒走多遠,這些人覺得自己不勞而獲太不像話,就從車上拿了一條備在路上吃的幹鹹魚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以作補償,然後心安理得地離開了這個地方。

過了半晌,打柴的人來取他拴着的那頭麋鹿,可是樹旁的麋鹿不見了,卻有一條大幹鹹魚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他覺得太奇怪了。看看四周,不見一個人影。這一片沼澤地中也沒有人走的道路,這幹鹹魚是從哪裏來的呢?就算是從附近湖塘中蹦出來的魚,那也應該是鮮魚呀!憑空冒出一條幹鹹魚來,它不是神又是什麼呢?想到這裏,這人恭恭敬敬地抱起幹鹹魚回家去了。

回家後,打柴人把這事説給妻子和四鄰八舍的人聽了,他們都覺得很奇怪。很快,這件事便傳開了,而且被人們越説越神奇,竟然引來了許多前來祈禱的人。他們到沼澤地裏的小樹邊求福消災,治病祛邪,有許多祈禱的人竟然也靈驗了。這樣一來,人們對這幹鹹魚是神的傳説深信不疑。大家湊錢為幹鹹魚建了一座祀廟,將幹鹹魚供奉在裏面,在廟裏設了多達幾十人的專職祝巫,並給幹鹹魚送了一個“鮑君神”的尊號(“鮑”就是“鹹魚”的意思)。從此,“鮑君神”廟內神帳高掛,鐘鼓齊鳴,香火不斷。祈禱的人絡繹不絕地從方圓幾百裏內外赴來朝聖。

好幾年過去了,一天,一支經商的車隊路過這裏,當年放幹鹹魚的.人也坐在車上。當他經過廟前的時候,看了這熱鬧的場面和廟門高懸的“鮑君神”扁額,感到十分奇怪,便下車向人打聽原因。有人向他講了這座廟宇和“鮑君神”的來歷,他不禁大聲説道:“這是我的魚,是我幾年前親手拴在一棵樹上的,哪來的什麼鮑君神呢!”他走進廟內,上前去將幹鹹魚取下,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廟裏的祝巫和那些祈禱的人被弄得哭笑不得、十分尷尬。從此以後,再也無人來朝拜這個廟,漸漸地,廟的四周長滿了野草。又過了一些時候,這座廟也倒塌了。

遇事不仔細想想,只憑主觀臆斷、人為地編造神話去盲目頂禮膜拜的做法,既無任何實效,又勞民傷財、愚昧可笑。

司原氏打獵

從前,有一個叫司原氏的人在一次夜間打獵時,發現了一隻鹿。這隻鹿聽到野地裏傳來的聲音,突然警覺起來。當它看到司原氏正拉弓搭箭瞄準自己的時候,撒腿就朝東面方向跑了。司原氏並不氣餒,他知道在大黑天鹿跑不快,於是跟在後面緊緊追趕,並且一邊追趕一邊大聲地喊叫,試圖以此把鹿嚇懵。

正在這時,西面來了一夥追趕豬的人。他們聽到司原氏的喊聲,以為是東面有人在堵截這頭豬,於是就跟着喊叫起來。司原氏不知那夥人在喊叫什麼。他看到那邊喊叫的人很多,心想必定也是在追趕獵物,於是他放棄了自己追趕的鹿,朝眾人喊叫的方向跑去,並且在半路上找了個地方隱蔽起來。那夥人叫着喊着從司原氏隱蔽的地方跑過去了。

過了一會兒,司原氏竟然發現離自己不遠的地方有一頭渾身白色、肥肥胖胖的笨獸。他十分興奮,以為自己得到了一頭吉祥的珍貴動物。司原氏撲上前去把它捉住,然後帶着這吉祥的野獸回了家。

司原氏拿出家中所有精、粗食料來餵養這頭珍貴的獸。這頭獸也十分親近司原氏。它一見到司原氏便搖頭擺尾,朝司原氏發出可愛的“哼哼”聲,因此司原氏越發喜愛它了。

沒過幾天,颳起了狂風,下起了暴雨。暴雨淋在這頭白獸身上,將附着在它身上的白色泥土全都沖刷掉了。司原氏仔細一看,才發現它原來竟是自己家裏丟失的老公豬,而今卻被司原氏當作寶貝從外面帶回了家裏。

遇事不動腦筋,司原氏在追豬人的喊叫聲中隨聲附和,放棄了追鹿,結果一無所獲。因此,大凡人云亦云、隨聲附和的人,追求到手的往往不是真理。

不曾殺陳佗

有一個人想拜見縣官求個差事。為了投其所好,他事先找到縣官手下的人,打聽縣官的愛好。

他向縣官的隨從問道:“不知縣令大人平時都有什麼愛好?”

縣官手下的人告訴他説:“縣令無事的時候喜歡讀書。我經常看到他手捧《公羊傳》讀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

這個人把縣令的愛好記在心裏,滿懷信心地去見縣官。縣官問他:“你平時都讀些什麼書?”

他連忙討好地回答説:“別的書我都不愛看,一心專攻《公羊傳》。”

縣官接着問他:“那麼我問你,是誰殺了陳佗呢?”

這個人其實根本就沒讀過《公羊傳》,不知陳佗是書中人物。他想了半天,以為縣官問的是本縣發生的一起人命案,於是吞吞吐吐地回答説:“我平生確實不曾殺過人,更不知有個叫陳佗的人被殺。”

縣官一聽,知道這傢伙並沒讀過《公羊傳》,才回答得如此荒唐可笑。縣官便故意戲弄他説:“既然陳佗不是你殺的,那麼你説説,陳佗到底是誰殺的呢?”

這人見縣官還在往下追問,更加惶恐不安起來,於是嚇得狼狽不堪地跑出去了,連鞋子也來不及穿。別人見他這副模樣,問他怎麼回事,他邊跑邊大聲説:“我剛才見到縣官,他向我追問一樁殺人案,我再也不敢來了。等這樁案子搞清楚後,我再來吧。”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應該用誠實、謙虛的態度去對待知識。不懂裝懂的做法既會妨礙自己的求知進步,又會鬧出愚昧無知的笑話來。

狂泉

從前有一個國家,一國的人都得了癲狂病,整天鬧呀、叫呀,幹一些荒唐至極的事。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個國家有一眼叫做“狂泉”的井,誰要是喝了那裏的水,立刻就會變得癲狂起來。而這一國的人除國君外,全都喝“狂泉”的水,所以一個個都瘋瘋癲癲的。

這個國家的國君之所以沒有得癲狂病,是因為國君另有一口專供他一個人飲用的水井。然而全國的人都得了癲狂病,在他們眼裏,無病的國君與眾不同的樣子倒成了一種病態。因此他們商量好,大家一起動手給國君治“病”。這些人輪番給國君拔火罐、扎針灸、薰艾蒿、服草藥,能用的辦法全用上了。國君實在不堪忍受這種折磨,只好到“狂泉”去飲水。

國君喝了“狂泉”的水以後,馬上就得了癲狂病,也變成了瘋子。於是,這個國家從上到下,無論國君還是臣民,都一樣癲狂;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一樣荒謬。所有的人都一樣瘋瘋癲癲,這樣,大家反而都高高興興、心安理得了。

“狂泉”只不過是一個假想的故事。不過,它卻告訴我們:在舉國上下只流行一種荒誕的意識、只貫徹一種虛偽的做法的情況下,一個有健康頭腦和正常行為的人,要想在眾人顛倒黑白的環境裏堅持公正的原則,的確是極其困難的。

猴吃西瓜

猴王找到了一個大西瓜,可是,怎麼吃呢?這個猴啊,是從來也沒有吃過西瓜。忽然,他想出了一條妙計,於是,把所有的猴都招集來了。

他清了清嗓子:"今天,我找到了一個大西瓜。至於這西瓜的吃法嘛,我當然 當然是知道的。不過,我要考驗一下大夥的智慧,看看誰能説出這西瓜的吃法。如果説對了,我可以多賞他一塊。如果説錯了,我可要懲罰他!"

大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誰也沒有吃過西瓜。

小毛猴眨巴眨巴眼睛,撓了撓腮説:"我知道,吃西瓜是吃瓤!"

"不對!小毛猴説得不對!"禿尾巴猴跳了起來:"我小的時候跟我媽去姥姥家,吃過甜瓜,吃甜瓜就是吃皮。我想,這甜瓜也是瓜,西瓜也是瓜,吃西瓜嘛,當然也是吃皮咯。"

這時候,大夥爭執起來,有的説:"吃西瓜吃皮!"有的説:"吃西瓜吃瓤!"可爭了半天,也沒爭出個結果,於是都不由的把目光集中到一個老猴的身上

這老猴認為出頭露面的機會來了,他捋了捋鬍子,打掃了一下嗓子説:"這吃西瓜嘛,當然 當然是吃皮咯。我從小就愛吃西瓜,而且一直都是吃皮的。我想,我之所以老而不死,就是因為吃了這西瓜皮的緣故 "

大夥都歡呼起來:"對!吃西瓜吃皮!""吃西瓜吃皮!"

猴王認為找到了正確答案,他站起身來,上前一步,開言道:"對!大夥説得對!吃西瓜是吃皮。哼!就小毛猴崽子一個人説吃西瓜吃瓤,那就讓他一個人吃吧!咱們大夥,都吃西瓜皮!"

西瓜一刀兩半,小毛猴吃瓤。大夥,是共分西瓜皮

有個猴吃了兩口,就捅了捅旁邊的説:"哎,我説這可不是滋味啊!"

" 咳,老弟,我常吃西瓜,西瓜嘛,就是這味。"

魚王的兒子

有個漁人有着一流的捕魚技術,被人們尊稱為‘漁王’。然而‘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

於是個經常向人訴説心中的苦惱:“我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們為什麼這麼差?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説後,問:“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得到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着你嗎?”

“是的,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着我學。”

路人説:“這樣説來,你的錯誤就很明顯了。你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

  山鷹與狐狸

山鷹與狐狸互相結為好友,為了彼此的友誼更加鞏固,他們決定住在一起。於是鷹飛到一棵高樹上面,築起巢來孵育後代,狐狸則走進樹下的灌木叢中間,生兒育女。有一天,狐狸出去覓食,鷹也正好斷了炊,他便飛入灌木叢中,把幼小的狐狸搶走,與雛鷹一起飽餐一頓。狐狸回來後,知道這事是鷹所做,他為兒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時無法報仇,因為他是走獸,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會飛的鳥。因此他只好遠遠地站着詛咒敵人,這是力量弱小者可以做到的事情。

不久,鷹的背信棄義的罪行也受到了嚴懲。有一次,一些人在野外殺羊祭神,鷹飛下去,從祭壇上抓起了帶着火的羊肉,帶回了自己的巢裏。這時候一陣狂風吹了過來,巢裏細小乾枯的樹枝馬上燃起了猛烈的火焰。那些羽毛未豐的雛鷹都被燒死了,並從樹上掉了下來。狐狸便跑了過去,在鷹的眼前,把那些小鷹全都吃了。

這故事説明,對於背信棄義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報復他,可神會懲治他。

  狐狸和樵夫

狐狸為躲避獵人們追趕而逃竄,恰巧遇見了一個樵夫,便請求讓他躲藏起來,樵夫叫狐狸去他的小屋裏躲着。一會兒,許多獵人趕來,向樵夫打聽狐狸的下落,他嘴裏一邊大聲説不知道,又一邊做手勢,告訴他們狐狸躲藏的地方。獵人們相信了他的話,並沒留意他的手勢。狐狸見獵人們都走遠了,便從小屋出來,什麼都沒説就走。樵夫責備狐狸,説自己救了他一命,一點謝意都不表示。狐狸回答説:“如果你的手勢與你的語言是一致的,我就該好好地感謝你了。”

這故事適用於那些嘴裏説要做好事,而行為上卻作惡的人。

  掉在井裏的狐狸和公山羊

一隻狐狸失足掉到了井裏,不論他如何掙扎仍沒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裏。公山羊覺得口渴極了,來到這井邊,看見狐狸在井下,便問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覺得機會來了,心中暗喜,馬上鎮靜下來,極力讚美井水好喝,説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並勸山羊趕快下來,與他痛飲。一心只想喝水信以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當他咕咚咕咚痛飲完後,就不得不與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辦法。狐狸早有準備,他狡猾地説:“我倒有一個方法。你用前腳扒在井牆上,再把角豎直了,我從你後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來,我們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議,狐狸踩着他的後腳,跳到他背上,然後再從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後,準備獨自逃離。公山羊指責狐狸不信守諾言。狐狸回過頭對公山羊説:“喂,朋友,你的頭腦如果像你的鬍鬚那樣完美,你就不至於在沒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這故事説明,聰明的人應當事先考慮清楚事情的結果,然後才去做。

  綿羊和牧羊犬

主人家養了一羣綿羊和一隻牧羊犬。

綿羊總是想逃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牧羊犬卻總是看着它們,使綿羊們的逃跑計劃全都落空。

綿羊們生氣極了,想讓主人趕走牧羊犬,便對主人説:“主人,牧羊犬老是打我們主意,想吃掉我們。”可主人根本不相信。

狼知道了綿羊們想逃跑的事情,便趁着牧羊犬不注意的時候,偷偷靠近羊羣,對綿羊們説:“我是來幫助你們逃跑的,但需要你們配合。”

綿羊一聽,高興壞了,連忙問:“需要我們怎麼配合?”

狼説:“你們讓我咬傷一隻,然後對主人説是牧羊犬乾的。”

綿羊聽後,覺得這個辦法不錯,紛紛點頭同意。隨後,狼就攻擊了一隻綿羊,並在綿羊們的掩護下偷偷跑走了,而聞訊趕來查看的牧羊犬卻被綿羊們團團圍住。

主人見了,拿着皮鞭走了過來。

綿羊們藉機對主人説:“看吧,主人,我們沒騙您吧!請您趕緊趕走牧羊犬吧!”

當即,牧羊犬就被趕出了家門。綿羊們覺得自己終於可以逃跑了。可是,因為沒了牧羊犬的看護,主人就在綿羊的周圍圍了一個柵欄。

從此,這羣綿羊不僅失去了所有的自由,還要時常忍受狼肆無忌憚地偷襲。

  驢子和夜鶯

驢子碰見了夜鶯,發表了一番言論:“你這個歌手鼎鼎大名,我想聽聽以後,再作評論,看你的技藝到底是否高明,看人們的意見是否公允。”

夜鶯立即把全副本領施展,你聽它啾啾嚦嚦,百回千囀,時而表現得輕柔又嬌嫩,宛如蘆笛聲在遠方飄散,時而旋律急速在林間巍巍顫。這位司晨女神鍾愛的歌星,吸引得大家都聚攏來聽,微風停息,牧羣側耳,百雀無聲。牧童屏住呼吸,聽得忘神,和牧女時而相顧,微笑會心。

歌曲終了,驢子點頭頻頻:“不錯!實在不錯!值得一聽。可惜你未曾聽過公雞的啼聲,如果你有機會稍稍向他學習,你對唱歌藝術會更為精通。”

可憐的夜鶯得了個如此評價,它倏地飛去,無影無蹤。求求老天,讓我們免於類似的評判。

  大象當官

如果有權有勢而無才智,縱有好心,也會辦出壞事。

老好的象連蒼蠅也不敢得罪,卻當上了總管,統治林區。雖説象族是聰明的動物,但是家家户户都有醜兒。這象體格強壯酷似親族,憨頭憨腦卻在族中出奇。

一天,象看到了呈文一紙,那是羊族把狼族控訴:“狼族要把我們全部剝皮。”

“誰允許他們如此橫行無忌?這樣的罪行真是令人髮指!”

眾狼忙跑上前來訴苦:“請聽我們稟告,我們的慈父!你不是批准我們製作冬衣?小小的賦税,羊族總得交付。每隻羊身上我們只取一張薄皮。羊族十分吝嗇,連這也不願給,因而他們連聲叫苦不迭。”

總管對他們説:“原來如此!強暴行為我這裏絕不允許,取張薄皮我想倒還可以,一根毫毛都不得再多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xvq4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