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有什麼寓言故事的成語

有什麼寓言故事的成語

同學們知道或者學習了什麼寓言故事成語?下文是小編整理的幾個,歡迎大家閲讀學習與瞭解。

有什麼寓言故事的成語

有什麼寓言故事的成語:捨生取義

春秋末期,晉國有六大家族,分別是智氏、韓氏、趙氏、魏氏、範氏、中行氏。這六家你打我我打你,先是範氏、中行氏滅亡,再以後是韓、趙、魏滅了智氏,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晉陽之戰”。

如今單説這期間有一個刺客,雖然不是王侯公卿,也不是什麼推動歷史進程的大人物,幾千年來卻一直以捨生取義的精神為老百姓稱讚。那麼這位是誰呢?他就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悲情英雄——豫讓。

豫讓最初在範氏家族當門客。所謂門客,就是當時的大族世家養一些人,平時也不做什麼事,到了需要的時候,就要這些人出力賣命。門客分上中下三等,下等門客就是管飯,過年過節發點過節費什麼的。中等門客吃飯有魚肉,出門有車,待遇要好一些。至於上等門客,是要參與大事的,也就是心腹了。

豫讓在範氏那裏挺不招人待見的,當他是下等門客,一日三餐倒不愁,不過始終不見重用。豫讓不想這麼碌碌無為一輩子,就跳槽到了中行氏的門下。中行氏對他還不錯,把他提到了中等門客,生活方面好多了,但是豫讓待了兩天還是不滿意,又走了,就到了智氏門下。

當時智氏是晉國最大的勢力,家主智伯慧眼識人,見到豫讓好生恭敬,直接提拔為上等門客,凡有大事都要找他商量,把個豫讓感動的,決心輔佐智伯幹一番大事業。但是很不走運,當豫讓出外辦事的時候,智氏家族被韓、趙、魏三家聯手給滅了。

滅就滅了吧,反正春秋時期誰厲害誰就是老大,但是趙氏家主趙襄子辦了一件糊塗事,不但把智伯的頭顱懸掛在城頭示眾三日,還揚言要把這頭顱做成酒杯,用來喝酒賞月!這話傳到豫讓耳朵裏,他想,智伯把自己當個人看,這個仇一定要替智伯報了!

再説趙襄子,那是春秋時期了不得的人物,有點像三國時期的曹操,也就是奸雄一個。他以少勝多滅了智氏,也擔心復仇,隨身總帶着一羣侍衞,連吃飯睡覺都不離開。

這一天,趙襄子上廁所,到了廁所外面,隱隱看到裏面好像有人影。他這人疑心大,就讓侍衞進去看看是什麼人。侍衞們進去,很快帶出個髒兮兮的大漢來:“啟稟主公,這人是個清廁工。”趙襄子利目一掃,看見大漢袖筒裏有反光,立即大喝一聲:“給我搜身!”

這一搜就在袖筒裏搜出一把匕首。不用説,大漢就是豫讓了。他見事情敗露,知道很難活命了,就破口大罵趙襄子的殘暴。趙襄子聽了幾句就明白了:“你是智伯的門客豫讓啊,想不到智氏一族後人那麼多,卻沒有一個敢來的,反倒是你一個小小的門客有這般膽識!”停了停,他又説:“我敬你是一個義士,就不殺你了,你走吧。”

這話把豫讓説愣了。不殺我?哪有這種好事啊。不過看上去趙襄子不是開玩笑,於是他對趙襄子深施一禮,説:“感謝您的不殺之恩,不過這個仇我還是要報的。”説畢揚長而去。

趙襄子打的是什麼算盤呢?

他知道眼下雖然滅了智氏,可是韓氏、魏氏也不是省油的燈,需要時時提防,這就需要大量充實自己的人馬。他放了豫讓,是給侍衞以及所有部下看的:看見沒?我是多麼尊重講義氣的人吶,就連刺殺自己的人也能放過,你們也要對主公我講義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不過放歸放了,他可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安全開玩笑,讓侍衞畫了豫讓的畫像,傳給大家看,讓他們都小心這個人。想了想還是不放心,乾脆派人監視起豫讓來,看看他每天都在做什麼。

這時候豫讓住在朋友青平家裏,趙襄子雖然沒抓自己,卻來了個全天候監視。就連上個廁所,都被人從外面偷窺。豫讓一想,這還怎麼報仇啊,看來只能使出非常手段了。某一天夜裏,豫讓離開朋友家,失蹤了。青平連忙去街上找,找了好幾天也沒找到。當時春秋時期的城可不大,青平直納悶,豫讓這是藏哪裏了?

其實,豫讓還在這個城裏,他知道要避開趙襄子的耳目很難,就穿了一件乞丐衣服,把生漆塗到臉上手上。生漆可是有毒的,沒多久皮膚就潰爛了,好好一個人變成了人見人厭的乞丐。

外貌改變了,可聲音變不了,豫讓裝乞丐乞討的時候,難免要説話。這一天,路上遇到朋友青平了。青平聽出了他的聲音,也不管豫讓身上有多髒,就去抓他的手。豫讓慌忙躲閃,可是沒躲開。這時青平就説了:“像你這樣的人,我知道勸也是白勸,可是也沒必要殘害自己的身體啊。你可以假裝歸順趙襄子,近身的時候突然殺掉他不就行了嗎?”

豫讓説:“那不行,我殺趙襄子是為了一個義字,如果假裝歸順再出手,那我就不是義了,對趙襄子就是欺騙。你不用多説了。”青平還是不肯撒手,豫讓甩脱他就跑了。

這時豫讓又想,自己的聲音既然能被朋友聽出來,那麼趙襄子的人也能聽出來,他就用了一招狠的,吞火炭!把燒得通紅還帶着火苗的木炭吞下去,那是什麼滋味?但豫讓堅持住了,他成功地毀掉了自己的嗓子,雖然能説話,但是徹底啞了。

這一番努力不是白費的。晉哀公四年,趙襄子騎着馬,後面跟着一隊徒步行進的侍衞從赤橋經過。豫讓埋伏在橋下的洞裏,懷抱着長劍靜靜等候。這一刻,他想起了把自己當個人物看的智伯,想到了長達數月的隱忍。

來了!馬蹄聲碎,像敲在豫讓的心上。近了!他握緊長劍,手上青筋暴起。到了!豫讓如猛虎般躍起——刺出——收劍——呆住。他發現騎馬的人只是一名侍衞,趙襄子步行隨後。

歷史結結實實地跟豫讓開了一個玩笑。當趙襄子騎馬來到赤橋前,他的馬怎麼也不肯前行。一向疑心過重的趙襄子就下了馬,讓一名侍衞騎上過橋。於是,豫讓的致命一擊成為煙花泡影。

豫讓呆呆地看着腹部遭到重創的侍衞倒在地上。趙襄子看着豫讓,有種説不出的感覺。他恨,為什麼明明放過這人一馬,還敢再次前來;他敬,好一個為主報仇的義士,讓他這顆奸雄的心也為之顫抖;他悲,這種人物為何不是自己的麾下,不然何愁大業難成?

此時,眾侍衞已把豫讓團團圍住,就要萬刃分屍。豫讓微微閉目,面帶悲憤。這時趙襄子一舉手,説:“慢!豫讓我問你,你跟過範氏,跟過中行氏,最後跟智氏,可你從來沒有給範氏和中行氏報過仇,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替智伯報仇?”豫讓笑笑:“很簡單,因為他把我當個人物看,我就用人物的行為來報答。這就是,士為知己者死啊!”

趙襄子被他這種捨生取義的行為深深感動了,他沉吟半晌,決定再次放過他,不由説:“豫讓,我就再——”這時眾侍衞大聲呼喊:“主公,他不但連續行刺,還殺傷了我們的人,這個人不能放!”

趙襄子聞言有點猶豫。反倒是豫讓分外從容,他輕輕坐在地上,説:“我已經盡了力,仇卻未報,活着有什麼意思?請您把外袍賜給我吧,我要砍上三劍,以便對死去的智伯有個交代。”

趙襄子的手有些抖,不過還是脱下了袍。豫讓舉劍連砍三下,大笑三聲,又大哭三聲,然後拔劍自刎。

這就是悲情英雄豫讓,一個在歷史長河中始終難以湮滅的人物。他的`捨生取義,他的士為知己者死,一直為後人所稱道。

捨生取義:為維護正義事業而不怕犧牲生命,勇於獲取正義。

有什麼寓言故事的成語:粵人成仙

粵地有個人,素來篤信神仙。他一天到晚朝思暮想的,就是修成正果,成仙昇天,簡直到了痴迷的地步。可是要想成仙,有什麼門道呢?粵人想不出好辦法,很是苦惱。他想,成仙的人是少得很,但我這樣誠心,老天怎麼還不選中我呢?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粵人偶然從一本書中得知,有一種仙草,名叫靈芝,長得像蘑菇,顏色美麗,吃了它就可以成仙。粵人高興極了,就天天不辭勞苦地上山去四處搜尋,希望能在那多得數不清的植物中發現靈芝仙草。

終於有一天,粵人照例上山尋找靈芝,翻山越嶺,疲憊不堪。正坐在一塊大石頭上休息,他忽然看到不遠處的一個爛樹樁上生着一個大蘑菇,這蘑菇有箱子那麼大,葉子有九層,顏色就像金子一樣光彩四射。“呀,這就是靈芝吧,沒想到真讓我得到了,看來我是和神仙有緣哪!”粵人忘了疲勞,三步並作兩步奔過去把蘑菇採了下來帶回家去。這蘑菇其實並不是什麼靈芝,只是山中常見的毒蘑菇,可粵人一心只想成仙,連這點常識都忘了。

回到家裏,粵人鄭重地對妻子説:“快看,這就是人們所説的神奇的靈芝了,吃了它就可以成仙。我聽説成仙一定要有緣份,老天是不肯隨便讓人成仙的。可是你看,這麼難得到的東西都讓我得到了,我一定是個有緣之人,很快就會成仙了!”於是粵人齋戒了三天,還天天沐浴焚香,徹底清潔自己,以示對神仙的虔誠。三天之後,粵人恭恭敬敬地捧出蘑菇,將它煮熟。他興奮地想:“馬上要成仙了!”夾起一大塊蘑菇就往口裏送。這一吃可糟了,他馬上感到腹痛難忍,腸子好像要斷掉一樣。他倒在地上滾了幾滾,就氣絕而亡了。

粵人的兒子聽到這邊有動靜,忙過來看看情況。他平時受粵人的影響很深,也是一心想做神仙,整天無所事事地做白日夢。這會兒,他見到父親死了,想了想對母親説:“我聽説成仙的人,一定要脱去人的形骸。人就是為形骸所累所以才成不了仙。現在,我的父親已經脱去他的形骸成仙了,這不是死。”説完,他便去吃那剩下的蘑菇,很快便走了父親的老路,中毒死了。可是粵人家裏其他的人還是對成仙執迷不悟,不加思索地又去爭吃蘑菇,結果無一例外地全都被毒死了。

本來明明是毒蘑菇,這並不是難以辨認的東西,卻偏偏被粵人一家堅信不疑地認為是靈芝,就是因為他們總是幻想僥倖地撞大運,白白地獲得好處,這真是利令智昏。要想過上好日子,只有靠自己踏踏實實勞動才是一條靠得住的途徑,否則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有什麼寓言故事的成語:心不在馬

趙襄王向王子期學習駕車技巧,剛剛入門不久,他就要與王子期比賽,看誰的馬車跑得快。可是,他一連換了三次馬,比賽三場,每次都遠遠地落在王子期的後面。

趙襄王這下可不高興了,他於是叫來王子期,責問道:“你既然教我駕車,為什麼不將真本領完全教給我呢?你難道還想留一手嗎?”

王子期回答説:“駕車的方法、技巧,我已經全部教給大王了。只是您在運用的時候有些捨本逐末,忘卻了要領。一般説來,駕車時最重要的是使馬在車轅裏鬆緊適度,自在舒適;而駕車人的注意力則要集中在馬的身上,沉住氣,駕好車,讓人與馬的動作配合協調,這樣才可以使車跑得快,跑得遠。可是剛才您在與我賽車的時候,只要是稍有落後,你的心裏就着急,使勁鞭打奔馬,拼命要超過我;而一旦跑到了我的前面,又時常回頭觀望,生怕我再趕上您。總之,您是不顧馬的死活,總是要跑到我的前面才放心。其實,在遠距離的比賽中,有時在前,有時落後,都是很正常的;而您呢,不論領先還是落後,始終心情十分緊張,您的注意力幾乎全都集中在比賽的勝負上了,又怎麼可能去調好馬、駕好車呢?這就是您三次比賽、三次落後的根本原因啊。”

趙襄王賽車時心不在馬,終致失敗的教訓説明: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專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領,不計功利,努力將每一件事情做好。如果過於患得患失,為名利所累,往往會事與願違,把事情的結果弄糟。

有什麼寓言故事的成語:猴子撈月

一羣猴子在林子裏玩耍,它們有的在樹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鬧鬧,好不快活。它們中的一隻小猴獨自跑到林子旁邊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裏邊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來:“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裏去了!”原來,小猴看到井裏有個月亮。

一隻大猴聽到叫聲,跑到井邊朝井裏一看,也吃了一驚,跟着大叫起來:“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裏去啦!”它們的叫聲驚動了猴羣,老猴帶着一大羣猴子都朝井邊跑來。當它們看到井裏的月亮時,都一起驚叫起來:“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裏去了!”猴子們嘰嘰喳喳地叫着、鬧着。最後,老猴説:“大家別嚷嚷了,我們快想辦法把月亮撈起來吧!”眾猴都義不容辭地響應老猴的建議,加入撈月的隊伍中。

井旁邊有一棵老槐樹,老猴率先跳到樹上,自己頭朝下倒掛在樹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個一個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頭,掛成一長條,頭朝下一直深入井中。小猴子體輕,掛在最下邊,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眾猴想,這下我們總可以把月亮撈上來了。它們很是高興。

小猴子將手伸到井水中,對着明晃晃的月亮一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幾滴水珠外,怎麼也抓不到月亮。小猴這樣不停地抓呀、撈呀,折騰了老半天,依然撈不着月亮。

倒掛了半天的猴們覺得很累,都有點支持不住了。有的開始埋怨説:“快些撈呀,怎麼還沒撈起來呢?”有的叫着:“媽呀,我掛不住啦!掛不住啦!”

老猴子也漸漸腰痠腿疼,它猛一抬頭,忽然發現月亮依然在天上,於是它大聲説:“不用撈了,不用撈了,月亮還在天上呢!”

眾猴都抬頭朝天上看,月亮果真好端端在天上呢。

由於眾猴不瞭解井中月亮的真相,以假當真,所以空忙一氣,又愚蠢又可笑。

標籤: 寓言故事 成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8pwj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