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寓言 >

成語寓言故事:口若懸河

成語寓言故事:口若懸河

寓言故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成語寓言故事:口若懸河

  【口若懸河】

有兩個愛旅行的人發生了爭吵。其中有一人是近視眼,不借助眼鏡什麼也看不清楚,一切都成了龐然大物。

請聽兩人説些什麼。

“歐洲也和非洲一樣,有許多奇奇怪怪的生物。”這位好誇大其辭的人説,“我看到過一棵白菜,比一所房子還大。”

“我呀,”另一位説,“我看見過一口鍋,像一座教堂那麼大。”第一位聽後發出了嘲笑,第二人叫道:“人家造出這口大鍋是為了熬您的白菜呢!”

這個説白菜的人愛説笑話,而説鍋的人機靈幹練。當玩笑開到荒唐至極時,用正常道理糾正其錯誤就顯得沒有必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是最恰到好處的辦法,根本犯不着當真。

  【望洋興歎】

綿綿秋雨不停地落,百川的水都流入黃河。水勢之大,竟漫過了黃河兩岸的沙洲和高地。河面也被水漲得越來越寬闊,已經看不清對岸的牛馬了。河神見狀歡欣鼓舞,他自我陶醉,以為天下美景已盡收自己的流域。

河神洋洋得意順流東下,到達北海。朝東望去一片汪洋,看不見邊際,這使他頓時大吃一驚,一掃洋洋自得的神情。他眺望無邊的海神,不禁大發感慨:俗話説的真是好,只有見識短淺的人,才認為自己高明。這説的正是我這類的人啊!

一番反思,河神想到曾有人説過,即使是孔子的見聞與學識也還是有限的';伯夷的高尚品德也沒能達到頂點。那時我並不相信這樣的評價。今天我看到坦蕩無垠的海神如此浩瀚廣博,一望無際。在事實面前我才明白這話講得對。要不,我的所作所為定會被深明大義的賢者所笑話。

聽完河神的一番自省,海神開口了。他説,井裏的青蛙由於受自身居住環境的限制,不可以同它講大海;夏天的昆蟲受季節的侷限,不可以同它説冬天;見識淺的人孤陋寡聞,受教育有限,不會聽懂大道理。現今,你河神走出河流兩岸,眺望大海,開闊了眼界,知道自己渺小淺薄,才能同你談談大道理。

世界是無限的,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無止境的。知道少的人,往往以為自己不知道的也少;知道多的人,才會懂得自己不知道的也多。自我滿足是知識淺薄、眼光短淺造成的。

  【井底之蛙】

棲在井裏的青蛙在井邊碰上一隻從東海而來的大鼈。青蛙看見大鼈,便對它心滿意足地吹噓自己的愜意:“你瞧我住在這兒多麼快樂呀!我從井欄上蹦進淺井,可以在井壁的縫隙裏小憩。在井水裏遊耍,水面就托住我的胳肢和下巴。在軟綿綿的泥地上漫步,淤泥就漫過腳背。看看周圍的紅蟲、小螃蟹,它們誰也不能比我自由自在。”

井蛙喋喋不休地誇耀自己的安樂:“我獨自享受這口井兒,得意洋洋地站着,真是快樂極了。”它對海鼈發話,“先生,請問您,為什麼不常常來光臨咱水井,遊覽觀光一番呢?”

海鼈經不住井蛙的慫恿,抵不住它的誘惑,也走到井邊去瞧瞧。誰知它的左足還沒踏進井底,右足卻被井欄絆住了。它進退不得,遲疑了一會,回到了原處。

海鼈算是親自領教了一番青蛙炫耀不已的井邊環境。它忍不住向井蛙介紹大海的景象:“我生活的大海用千里的遙遠不足以形容海面的遼闊;用萬尺深度不足以窮盡海底。在大禹時代,10年中有9年遭水災,海面也並不因此而上漲;商湯時代,8年中有7年遇旱災,海水也並不因此而下降。你要知道大海是不受旱澇影響而漲落。這也就是我棲息在廣闊東海的樂趣!”

小小井蛙聽了大海鼈對大海的描述,吃驚地瞪着圓圓的小眼睛,滿臉漲得緋紅,羞愧得一句話也説不出來……

人的生存環境決定人的思想認識。通過井蛙與海鼈的交往與對話,告誡人們:只有開闊眼界,才能解放思想。自以為是,自鳴得意往往是“閉關自守”、孤陋寡聞的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yuyan/8kjxr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