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唐詩 >

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鑑賞

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鑑賞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通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鑑賞,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鑑賞

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鑑賞 篇1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起天末,

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

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

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

投詩贈汨羅。

杜甫詩鑑賞

這首詩的寫作,大致與《夢李白二首》同時。詩中設想李白已到汨羅江邊。

前四句應題目中的天末,從自己方面寫,後四句應題目中的懷李白,從李白方面看。前四句明寫秋天(涼風、鴻雁、秋水),後四句明提文章(文章、投詩)及詩人屈原(冤魂、汨羅),不僅描寫有中心,就是取材也相當集中。

涼風起天末, 詩人推己及人,想到了李白:

我這裏已是秋風颯颯,那麼身為逐客的友人,在這悲涼的秋日,究竟意如何呢?詩人無法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於是想到了惟一可以回答這一問題的'書信。但是江湖秋水多,山高水闊,這一句中包含着對鴻雁幾時到的否定性回答。詩的前四句由涼風寫起,一環套一環,環環緊扣,最後歸結到江湖秋水多。這一句不僅説明對收到書信的不抱希望,而且以秋水多暗示李白前途坎坷,從而引出了以下四句。

五、六句對李白橫遭不白之冤表示憤慨。文章憎命達所表達的是激憤,是不平;魑魅喜人過所表達的則是指斥,以及對友人的叮囑。七、八句中的冤魂、汨羅由文章、魑魅而來。屈原也是千古文豪,但最後的結局卻是放逐江湖,投水而死。屈原與李白的遭遇不正是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的最好説明嗎?共語、投詩反映了這兩位詩人的遭遇有極其相似之處。冤魂指屈原,投詩指李白。屈原已逝,不説憑弔,而説共語,不説賦詩祭汨羅而説投詩贈汨羅,這樣不僅把屈原寫活了,而且以屈原如果有知,應當同李白詩歌相交的假設,來加強李白遭遇的悲劇性質。

杜甫《天末懷李白》唐詩鑑賞 篇2

天末懷李白 杜甫

涼風起天末①,君子②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③,魑魅喜人過④。

應共冤魂語⑤,投詩贈汨羅⑥。

【韻譯】:

涼風習習來自天邊的夜郎,

老朋友啊你心情可還舒暢。

鴻雁何時能捎來你的音信?

江湖水深總有不平的風浪!

有文才的人往往薄命遭忌,

鬼怪正喜人經過可作食糧。

你與屈原有共冤共語之處,

請別忘了投詩祭奠汨羅江!

註釋

①天末:猶天邊;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句:意謂有文才的人總是薄命遭忌。

④魑魅句:意謂山精水鬼在等着你經過,以便出而吞食,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一憎一喜,遂令詩人無置身地。

⑤應共句:因屈原被讒含冤,投江而死,與李白之受枉竄身,有共通處,往夜郎又須經過汨羅,故也應有可以共語處。

⑥汨羅:汨羅江,屈原自沉處,在今湖南湘陰縣。

【評析】

李白於至德二載(757),因永王 之罪受牽連,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赦得 還。杜甫於乾元二年(759)作此詩,眷懷李白,設想他當路經汨羅,因而以屈原 喻之。其實,此時李已遇赦,泛舟洞庭了。

因涼風而念故友,望秋雁而懷思。文人相重,末路相親,躍然紙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tangshi/ypqx0m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