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文學文本 >唐詩 >

唐詩宋詞元曲簡介

唐詩宋詞元曲簡介

唐詩、宋詞、元曲因其文學成就之高而並稱“一代文學之勝”,享譽世界,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是收藏中國古典文化的首選。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唐詩宋詞元曲簡介,歡迎大家閲讀。

唐詩宋詞元曲簡介

唐詩簡介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形式風格

唐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詩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這樣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成為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稱它為格律詩。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敍事言情的長篇鉅製;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分期

初唐時期

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是“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也是初唐有名的詩人,他是第一個舉起詩歌革命大旗的作家。在文風上,初唐時期的詩人作品中氣象萬千,雄渾博大,已經從南北朝爭相纖構狹小的宮體詩中逐漸走了出來,開闢了新的世界。

盛唐時期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唐詩發展至頂峯時期,題材廣闊,流派眾多,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和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即是這一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他們的詩雄視千古,為一代之冠,在他們的筆下,無論五律七律,五絕七絕、古風歌行皆達到很高的藝術成就,正如韓愈所説“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杜甫的《三吏》、《三別》等;另有王維、孟浩然代表田園詩派和高適、岑參代表邊塞詩派。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包融被稱為“吳中四士”。

中唐時期

在中唐時期,分為前期與後期,前期處於低潮,後期則重現繁榮景象。前期代表詩人劉長卿、韋應物(山水詩,王孟餘緒)、盧綸、李益(邊塞詩,高適、岑參餘緒)後期則出現“新樂府詩派”、“韓孟詩派”。白居易、元稹領導了新樂府運動。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進步理論主張,白居易的詩明白曉暢,通俗易懂,深受羣眾喜愛,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此外,劉禹錫,李賀之詩也頗有成就。

晚唐時期

晚唐時期為夕陽返照時期晚唐詩人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隱、杜牧、韋莊等。其中,李商隱和杜牧被人們稱為“小李杜”。

宋詞簡介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於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誌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於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

它始於樑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據《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唐玄宗年號)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裏,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後有同名書籍《宋詞》。

宋詞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蘇軾、辛棄疾(豪放派代表詞人)、柳永、李清照(婉約派代表詞人)。

發展歷程

起源

曲子詞源自民間,俚俗粗鄙就是其天然傾向。由於敦煌石窟中大量的“曲子詞”被重新發現,詞源於民間俗文學的觀點已得到廣泛承認。隋唐之際發生、形成的曲子詞,原是配合一種全新的音樂--“燕樂”歌唱的。“燕”通“宴”,燕樂即酒宴間流行的助興音樂,演奏和歌唱者皆為文化素質不高的下層樂工、歌妓。且燕樂曲調之來源,主要途徑有二:一是來自邊地或外域的少數民族。唐時西域音樂大量流入,被稱為“胡部”,其中部分樂曲後被改為漢名,如天寶十三年(754)改太常曲中54個胡名樂為漢名。《羯鼓錄》載131曲,其中十之六七是外來曲。後被用作詞調的,許多據調名就可以斷定其為外來樂,如《望月婆羅門》原是印度樂曲,《蘇幕遮》本是龜茲樂曲。《胡搗練》、《胡渭州》等調,則明白冠以“胡”字。部分曲調來自南疆,如《菩薩蠻》、《八拍蠻》等等。部分曲調直接以邊地為名,表明其曲調來自邊地。《新唐書·五行志》説:“天寶後各曲,多以邊地為名,如《伊州》、《甘州》、《涼州》等。”洪邁《容齋隨筆》卷十四也説:“今樂府所傳大麴,皆出於唐,而以州名者五:伊、涼、熙、石、渭也。”伊州為今新疆哈密地區,甘州為今甘肅張掖,涼州為今甘肅武威,熙州為今甘肅臨洮,石州為今山西離石,渭州為今甘肅隴西,這些都是唐代的西北邊州。燕樂構成的主體部分,就是這些外來音樂。二是來自民間的土風歌謠。唐代曲子很多原來是民歌,任二北先生的《教坊記箋訂》對教坊曲中那些來自民間的曲子,逐一做過考察。如《竹枝》原是川湘民歌,唐劉禹錫《竹枝詞序》説:“餘來建平(今四川巫山),裏中兒聯歌《竹枝》,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以曲多為賢。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卒章激訐如吳聲。”又如《麥秀兩歧》,《太平廣記》卷二百五十七引《王氏見聞錄》言五代朱樑時,“長吹《麥秀兩歧》於殿前,施芟麥之具,引數十輩貧兒襤褸衣裳,攜男抱女,挈筐籠而拾麥,仍和聲唱,其詞悽楚,及其貧苦之意。”宋代民間曲子之創作仍然十分旺盛,《宋史·樂志》言北宋時“民間作新聲者甚眾”,如《孤雁兒》、《韻令》等等。燕樂曲調的兩種主要來源,奠定了燕樂及其配合其演唱歌辭的俚俗淺易的文學特徵。歌詞在演唱、流傳過程中,以及發揮其娛樂性功能時,皆更加穩固了這一文學創作特徵。歌詞所具有的先天性的俚俗特徵,與正統的以雅正為依歸的審美傳統大相徑庭。廣大歌詞作家所接受的傳統教育,歷史和社會潛移默化之賦予他們的審美觀念,皆在他們欣賞、創作歌詞時,發揮自覺或不自覺的作用。努力擺脱俚俗粗鄙、復歸於風雅之正途,便成了詞人們急迫而不懈的追求。

發展

在唐朝時已經出現,最初在民間流行。經過五代到兩宋,詞得到很大發展,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宋詞以描寫豔情為主。張炎説:“簸弄風月,陶寫性情,詞婉於詩。蓋聲出於鶯吭燕舌間,稍近乎情可也。”(《詞源》卷下)就是對這方面特徵的一個總結。宋詞是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第一個抒寫豔思戀情的專門文體,“詩言志詞言情”、“詞為豔科”都是宋詞這種創作主流傾向的歸納。宋詞的題材集中在傷春悲秋、離愁別緒、風花雪月、男歡女愛等方面,與“豔情”有着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被後人推尊為“豪放詞”開山祖的蘇軾,其絕大多數詞仍屬“豔科”範圍。即使是“豔情”之外的題材,也要受到主流傾向的滲透,或多或少地沾帶着“豔”的情味宋詞創作的主流傾向,正屬於被孔子屏棄的yingmi的“鄭衞”之聲一流,與風雅篇什背道而馳。它只有表層次上的享樂生活追求,決沒有深層的意藴供回味。所以,宋詞人們一面沉湎於聲色的快樂享受,另一面又自我掩飾,自我辯解,“自掃其跡”。後人“為尊者諱恥,為賢者諱過”,也為其曲意解釋。貪圖享受,人所難免,興發情動,形諸歌詠。事後又覺得不合雅趣,有失顏面。這種矛盾普遍存在於歌詞的創作之中。如能將豔情的表述含蓄化、朦朧化,似有興寄,讓接受者產生無限言外託喻之想。且將字面、句子、聲韻皆加以鍛鍊,使其具有典麗高雅之風貌,豈不是兩全其美?基於這樣的立場,“去俗復雅”作為宋詞創作的主要努力方向,從不自覺到自覺,從零星的努力到形成創作流派,從創作的實踐到出現較完整。

巔峯

蘇軾應該可以説是文人抒情詞傳統的最終奠定者,而一些人認為,這也正是歷史發展的下坡路的開始,宋詞只是一味的寄情山水,或者歌以明志。陳師道用“以詩為詞”評價蘇詞,道中蘇詞革新的本質。從整體上觀照,詞的“雅化”進程,某種意義上也是詞逐漸向詩靠攏的一個過程,努力跨越“言志”與“言情”界限的過程,所以,陸輔之才説:“雅正為尚,仍詩之支流。不雅正,不足言詞。”蘇軾以前,這個過程是漸進的,至蘇軾卻是一種突飛猛進的.演變。首先,蘇軾詞擴大了詞境。蘇軾之性情、襟懷、學問悉見之於詩,也同樣融之於詞。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説:“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他外出打獵,便豪情滿懷地説:“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他望月思念胞弟蘇轍,便因此悟出人生哲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他登臨古蹟,便慨歎:“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五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劉熙載《藝概》卷四概括説:“東坡詞頗似老杜詩,以其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也。”其次,蘇軾詞提高了詞品。蘇軾的“以詩入詞”,把詞家的“言情”與詩人的“言志”很好結合起來,文章道德與兒女私情並見乎詞,在詞中樹堂堂之陣,立正正之旗。即使寫閨情,品格也特高。《賀新郎》中那位“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的美人,可與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格調比高。胡寅《酒邊詞序》因此盛稱蘇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脱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豪氣超乎塵埃之外。”詞至東坡,其體始尊。再次,蘇軾改造了詞風。出現在蘇軾詞中的往往是清奇闊大的景色,詞人的曠達胸襟也徐徐展露在其中。傳統區分宋詞風格,有“婉約”、“豪放”之説,蘇軾便是“豪放”詞風的開創者。凡此種種“詩化”革新,都迅速地改變着詞的內質,況周頤因此肯定説:“熙豐間,詞學稱極盛,蘇長公提倡風雅,為一代山斗。”(《蕙風詞話》卷二)劉熙載轉換一個角度評價説:“太白《憶秦娥》,聲情悲壯,晚唐、五代,惟趨婉麗,至東坡始能復古。”(《藝概》卷四)東坡的復古,正是詞向詩的靠攏,突出“志之所之”,也是向唐詩的高遠古雅復歸。至此,詞之“雅化”也取得了本質性的突破。

元曲簡介

元曲又稱夾心,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流行於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基本含義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着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後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讀者可發現,同一首“曲牌”的兩首有時字數不一樣,就是這個緣故(同一曲牌中,字數最少的一首為標準定格)。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明清小説鼎足並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説,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雜劇是戲曲,散曲是詩歌,屬於不同的文學體裁。但也有相同之處。兩者都採用北曲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劇曲又稱之為樂府。散曲是元代文學主體。不過,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單指雜劇,元曲也即“元代戲曲”。

發展歷程

興起

元曲的組成,包括兩類文體(散曲和元雜劇):一是包括小令、帶過曲和套數的散曲;二是由套數組成的曲文,間雜以賓白和科範,專為舞台上演出的雜劇。“散曲”是和“劇曲”相對存在的。劇曲是用於表演的劇本,寫各種角色的唱詞、道白、動作等;散曲則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詞。從形式上看,散曲和詞很相近,不過在語言上,詞要典雅含蓄,而散曲要通俗活潑;在格律上,詞要求得嚴格,而散曲就更自由些。散曲從體式分兩類:“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葉兒,體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獨立的曲子(少數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則由多支曲子組成,而且要求始終用一個韻。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樣的名稱,如《叨叨令》、《刮地風》、《喜春來》、《山坡羊》、《紅繡鞋》之類,這些名稱多很俚俗,這也説明散曲比詞更接近民歌。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現實的深刻以及題材的廣泛、語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潑、風格的清新、描繪的生動、手法的多變,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苑中放射着璀璨奪目的異彩。

元曲的興起與發展,有着複雜的原因。首先,先代的社會現實是元曲興起的基礎,元朝疆域遼闊,城市經濟繁榮,宏大的劇場,活躍的書會和日夜不絕的觀眾,為元曲的興起奠定了基礎;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進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詩歌本身的內在規律及文學傳統繼承、發展的必然結果。

發展

元曲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初期:元朝立國到滅南宋。這一時期元曲剛從民間的通俗俚語進入詩壇,有鮮明的通俗化口語化的特點和獷放爽朗、質樸自然的情致。作者多為北方人,其中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張養浩等人的成就最高,比如關漢卿的雜劇寫態摹世,曲盡其妙,風格多變,小令活潑深切,晶瑩婉麗,套數豪辣灝爛,痛快淋漓。馬致遠創作題材寬廣,意境高遠,形象鮮明,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被譽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狀元”和“秋思之祖”。

中期:從元世祖至元年間到元順帝后至元年間。這一時期的元曲創作開始向文化人、專業化全面過渡,散曲成為詩壇的主要體裁。重要作家有鄭光祖、睢(suī)景臣、喬吉、張可久等。

末期:元成宗至正年間到元末。此時的散曲作家以弄曲為專業,他們講究格律辭藻,藝術上刻意求工,崇尚婉約細膩、典雅秀麗,代表作家有張養浩、徐再思等。

總之,元曲作為“一代之文學”,題材豐富多樣,創作視野闊大寬廣,反映生活鮮明生動,人物形象豐滿感人,語言通俗易懂,是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不可缺少的寶貴遺產。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元曲三要素:唱(唱詞),科(動作),白(對白)

元曲的代表作:竇娥冤,天淨沙·秋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wenxuewenti/tangshi/w00y34p.html
專題